嚇人!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實拍風王多利安:颶風風眼內一清二楚

2020-12-04 中國氣象愛好者

近日,北大西洋上的颶風多利安加強至五級颶風,一度成為2019年全球風王,位於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們也從太空中記錄下了這個具有恐怖威力的颶風的照片

國際空間站上拍攝到的颶風多利安核心區和風眼。颶風多利安最強時近中心風速達到82米/秒,17級以上,風速堪比高鐵。

國際空間站上觀測到的颶風多利安,其正在襲擊巴哈馬群島

國際空間站上記錄到的颶風多利安的風眼特寫,風眼內的低雲都一清二楚

衛星雲圖記錄下的颶風多利安

目前颶風多利安仍在巴哈馬群島肆虐,並且開始進一步逼近美國佛羅裡達州東部沿海,美國東南部的多個州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相關焦點

  • 910百帕,295公裡/小時,全球風王多利安徹底爆了,13號玲玲難定
    北大西洋風暴實時共舞圖具體來說,已經是9月2日了,全球熱帶海洋十分活躍,從歐美播報看,儘管只有6個風暴或風暴胚胎在共舞,但是北大西洋不一定,已經被全球風王多利安給徹底引爆了,還有3個熱帶雲團飛舞,正在醞釀新的風暴胚胎。
  • 加拿大太空人空間站實拍地球壯麗圖片
    加拿大太空人空間站實拍地球壯麗圖片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7-08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7日報導,國際空間站「遠徵36」的一名航員最近在國際空間站經過巴西與厄瓜多上空時,拍攝到了一組令人嘆為觀止的壯美圖片。
  • 「世紀颶風」麥可強襲美國佛羅裡達,登陸點風眼內景觀驚人!
    國家颶風中心報告說麥可持續的風速達到135節(接近70米/秒),為四級颶風強度,登陸氣壓大約在920百帕上下。登陸時,颶風麥可維持著一個極為清晰渾圓的風眼。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消息稱,颶風麥可是自18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一次沿著佛羅裡達州潘漢德爾附近登陸的四級颶風,也超過了2004年查理、2005年在紐奧良造成巨災的卡特裡娜,成為21世紀以來登陸美國最強颶風、10月美國最強登陸颶風,登陸氣壓已經進入美國氣象歷史中前八名。稱其為「美國世紀颶風」一點也不誇張。
  • 美國飛機進入颶風埃歐塔,卻被冰雹狠砸!分析:氣候異常情況罕見
    當地時間11月16日下午,位於北大西洋加勒比海上的颶風埃歐塔猛烈爆發,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颶風埃歐塔有著強勢的外圍環流,中心緊實的核心雲區內鑲嵌著細小的風眼,這種種跡象都顯示颶風埃歐塔有著相當強大的威力。
  • 美國飛機衝入颶風埃歐塔,冰雹狠砸機身多處受損!分析:情況罕見
    當地時間11月16日下午,位於北大西洋加勒比海上的颶風埃歐塔猛烈爆發,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颶風埃歐塔有著強勢的外圍環流,中心緊實的核心雲區內鑲嵌著細小的風眼,這種種跡象都顯示颶風埃歐塔有著相當強大的威力。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將在「星辰」艙內貼塑膠袋查找「漏氣」點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0月7日消息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間通話,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將在「漏氣」的俄羅斯「星辰」號服務層內貼塑膠袋,以便確定「氣洞」的位置。莫斯科州科羅廖夫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對俄羅斯太空人阿納託利∙伊萬尼申和伊萬∙華格納說
  • 回家倒計時:美國太空人搞怪 在空間站扮猩猩(圖)
    視頻:「大猩猩」入侵空間站 太空人倉皇逃跑 來源:央視網中新網2月26日電據外媒報導,近日,網際網路上出現一段甚是嚇人的視頻,一隻魁梧的猩猩進入了國際空間站,在無重力狀態下追著太空人到處「跑」。別慌,這其實是太空人的惡作劇。視頻中猩猩張牙舞爪的模樣讓人怵目驚心。原來,這隻「猩猩」是由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ScottKelly)扮的。為了慶祝自己在太空執行任務滿一年,他突發奇想,穿上從地球運來的猩猩裝,與英國太空人皮克(TimPeake)配合,演出了這個小段子。
  • 看看從太空拍攝的「怪獸級」颶風多裡安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隨著颶風多裡安繼續襲擊巴哈馬並朝著美國東海岸方向前進,天空中的目光繼續捕捉到致命風暴之怒的圖像。經過幾天的強度記錄,多裡安於9月3日逐漸減弱為2級風暴,但它仍然是一種危險的自然力量。
  • 17級超強颶風靠近美國,清晰風眼太空可見
    而事實上,北半球目前不只是西太平洋是熱帶氣旋活躍季,在太平洋另一邊的東太平洋,也有強盛的熱帶氣旋正在發展——當地時間8月18日上午,當陽光剛剛開始照亮東太平洋,清晰渾圓深邃的風眼得以在可見光衛星雲圖下展現,這正是這兩天在這一地區猛烈發展的颶風吉納維芙(Genevieve)。
  • 山竹原裝風眼突然復活!巨大風眼成型!廣東面臨「雙風眼」威脅
    而且它另一個趨勢也令人擔憂——它正發展出風眼!從高清衛星雲圖上看,位於珠三角以南的颱風山竹正在發展出雙風眼結構——在它核心區內,有一個小而緊實的內層風眼正在發展,配合巨大而鬆散的外層風眼,呈現「大眼套小眼」狀態。這個內層風眼實際上就是颱風山竹的「原裝風眼」,即登陸菲律賓時的那個強大風眼,雖然遭遇菲律賓高山嚴重削弱,但是這個內層風眼並未完全消散。
  • 大西洋東部歷史上最強颶風生成,洛倫佐「風眼」清晰可見
    大西洋經歷了一周多的「平靜期」後,颶風洛倫佐已達到四級,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33公裡,成為大西洋東部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相當於太平洋17級超級颱風,現在有一張圖表顯示,這場強大的風暴正向英國移動。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數據,洛倫佐颶風威力驚人,在穿越東大西洋時還在繼續增強,洛倫佐位於亞速爾群島西南約1660英裡處,預計英國下周將開始受到颶風的影響。洛倫佐的衛星圖像顯示,一個厚厚的內核環繞著一隻清澈的「風眼」。上一次在大西洋這一地區風速達到每小時233公裡的風暴是1988年的颶風海倫,然而,直到距離洛倫佐所在位置以西400英裡時,颶風強度才達到峰值。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介紹如何在太空中慶祝聖誕節
    據外媒BGR報導,聖誕節即將來臨,而對於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來說,這是向地球上的人們傳遞一些溫暖假期祝福的好時機。在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的新視頻中,太空人Christina Koch、Drew Morgan和Jessica Meir與歐洲航天局的任務指揮官Luca Parmitano一同現身,並向人們介紹了他們將如何在太空中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 這段視頻長約三分鐘,空間站內裝飾一新,而所有四名太空人都穿著統一的節日服裝。
  • 日本太空人拍攝到「塔拉斯」颱風風眼景象(圖)
    日本太空人古川聰從國際空間站拍攝了第12號颱風「塔拉斯」的影像。圖片由NASA電視臺提供。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共同社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2日在NASA電視臺播放了國際空間站上的日本航天員古川聰拍攝到的今年第12號颱風「塔拉斯」的影像。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發現地球鬼雲
    【科技訊】10月18日消息,近日國際太空間站站的太空人觀察到地球大氣層高空出現詭異的光亮美國太空人麥克霍普金斯10日在twitter表示;同一天晚上,Youtube也有一段影片,內容是神秘光照耀俄羅斯上空雲團。  霍普金斯看到的神秘光亮,正是俄羅斯的飛彈測試。螺旋形狀是飛彈在天空中以猛烈的車輪形式燃燒時噴射而出的,創造出令人驚訝的同心圓形狀。義大利太空人盧卡帕爾米塔諾從國際太空站拍攝的圖片,正是飛彈發射留下的尾跡。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對於國際空間站的建立,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建立,並非是在短時間內實現的,而是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精密測試,多個國家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那麼建立國際空間站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呢?
  • 只因0.1毫米的孔,國際空間站拉響紅色警報,太空人緊急撤離
    據環球網報導,就在近期,只因0.1毫米的孔,國際空間站就拉響了紅色警報,當時上面還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一名美國人和兩名俄羅斯人。根據初步判定,漏氣的源頭位於美國艙段,於是這些太空人緊急撤離至俄羅斯艙段,等待最終的調查結果出爐。
  • 風眼有破壞性嗎?
    在太平洋西部,中心的持續風速達17.2米/秒的熱帶氣旋,就可以稱為颱風,北大西洋又稱為「颶風」,北印度洋則叫做「熱帶氣旋」,通常的颶風又叫做超強颱風。颱風單從中心和邊緣看,肯定是邊緣威力要大一些,但颱風威力最大的並不是邊緣,而是圍繞風眼的風
  • 北大西洋「颶風王」蘿拉登陸美國,風眼又黑又大
    而在「埃爾南」,「伊塞萊」按照現有的情況來看,暫時不影響什麼地區,後期出現改變的空間我們再來看看情況,整體上來說也具有增強的潛力。太平洋地區的看完了,來看看北大西洋的風暴,北大西洋2020年以來的「颶風王」已經誕生,該颶風發展速度非常快速,快速爆發到了17級以上風力強度,直接成為2020年以來,北大西洋地區的「颶風王」,相當於我國的超強颱風級別,同時根據部分報告指出,颶風「蘿拉」是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公告中最強的風暴之一,然而這個極度危險的4級颶風「蘿拉」在路易斯安那州卡梅倫附近登陸了,給美國可以說是致命打擊,部分地區出現了災難性的風暴潮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將為更換電池進行太空行走
    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們幾乎很少離開他們的太空艙,只是偶爾會穿上他們的太空服冒險外出。但在本月,太空人們將完成5次太空行走,並執行各項任務。然而沒有太多時間讓太空人去驚嘆眼前的美景,先不說危險,太空行走本就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兩位太空人要持續工作幾小時,慢慢「蠕動」著,帶著冰箱大小的電池組往返於空間站另一邊的工作檯。
  • 在空間站,男太空人患的這種病,只有女太空人才能治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長期在地球軌道上生活、工作的地方,用以對地球本身進行研究和各種空間實驗。國際空間站內長期有人值守,採用的是輪班制度,太空人都是來自各個國家,不過每一位太空人在空間站內的待的時間都不會超過半年,就要被輪換下來回地球進行修養和恢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