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一份來自中關村的筆記:他們的故事平靜而閃光

2020-11-23 澎湃新聞
北京│創作者的故事和生活

時間:

8月4日(周五)19:30-21:00

地點:

東城區東直門南大街1號北京來福士購物中心2層西西弗書店

嘉賓:

曾良君(作者)、蔡要要(作者)、黃青蕉(作者)、萬年俊子(作者)

想要了解一部文學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好奇創作者如何平衡生活與寫作的關係?無論你是讀者,還是夢想成為一名作者,歡迎來書店與創作者們一起聊聊寫作的那些事兒!

北京│康熙大帝的景陵對後世清陵的影響

時間:

8月5日(周六)9:30-11:30

地點:

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首都圖書館A座一層多功能廳

主講人:

徐廣源(清陵專家、中國紫禁城學會理事)

康熙帝的景陵位於今河北省遵化市清東陵,始建於康熙十五年,完工於康熙二十年,其建築規制雖然仿其父順治帝的孝陵,但也有許多的創新。本次講座徐老師將從以下創新講起:1、開創非首陵建大碑樓之制;2、開創功德碑用「聖德神功碑」之名之制;3、開創了功德碑立雙碑之制;4、開創非首陵設石像生之制;5、開創皇帝陵二碑三匾皇帝御書、用「尊親之寶」之制;6、開創了二碑三匾滿蒙漢三種文字大小一致之制;7、開創土葬,廢止火化的葬制;8、開創死於皇帝之前的皇后先葬地宮,不關石門等待皇帝之制;9、開創了皇帝陵地宮祔葬皇貴妃之制;10、開創了清朝關內妃園寢規制。

北京│紫禁城古建築的營建思想與文化

時間:

8月5日(周六)9:30-11:30

地點:

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主講人:

周乾(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

周乾主要從事館藏文物防震保護及文物建築科學保護研究,承擔並完成古建築安全評估30餘項,獲國家授權專利6項,是《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建築結構學報》等多家期刊審稿人,代表專著有《故宮博物院文物防震保護科技研究》。本次講座,周乾將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為大家深入分析紫禁城古建築的營建思想與文化。

北京│盧思浩《你也走了很遠的路吧》王府井書店讀者見面會暨新書首發會

時間:

8月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18號王府井書店六層多功能廳

主講人:

盧思浩(作者)

本次活動是盧思浩2017年新作《你也走了很遠的路吧》新書首發會暨讀者見面會。新書包含16個觸動你心的中篇故事,用溫暖的筆調,打動萬千讀者。從這些故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亦可以讀懂別人。8月5日,不需要門票,如果沒有座位了,那就坐到我身邊來。如果坐不下了,那我就陪你一起站著。如果場地擠不下了,我就到走廊裡陪你說會話。如果場館要熄燈了,而你剛來,就打著手電筒給你寫名字。期待我們見面,對彼此說一句,這些年,你也走了很遠的路吧,雖然辛苦,但絕不服輸。

北京│這個午後讓自己懂點藝術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光華路1號嘉裡中心B1字裡行間書店

主講人:

齊曉晶(作者)

達·文西,收到定金卻不給甲方畫畫;梵谷,明明去殺人,為什麼最後卻自殺了;莫奈,說好專一的,卻娶了經紀人的妻子;倫勃朗,畫了幅名作,卻再也沒人找他買畫了;高更,一幅逼婚畫,卻賣了十個億。我猜你一定看過很多世界名畫,卻不一定知道那些藝術家們都經歷過什麼。8月5日,《原來你是這樣的藝術家》作者齊曉晶與讀者相約,她不是教你看懂一幅畫,而是讓你認清一個人,了解藝術家的真實生活,再欣賞他們的作品,你也許會有新的感悟。

北京│現在的火車上還有故事嗎?——《火車上的中國人》新書沙龍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東城區香河園路1號北區當代MOMA庫布裡克書店

嘉賓:

王福春(攝影師)、遠子(作家)

有人說,「火車是流動空間,是遙遠鄉愁,是眾生相的舞臺,是雙軌的愛與愁」。二十年多過去,我們還在車廂裡與陌生人熱絡地聊天嗎?還是捧著電子產品忙著接收那些不佔據實體空間的信息,捕獲任何與明天有關的捉摸不定的消息?王福春乘坐火車上千次,行程十多萬公裡,拍攝萬餘張底片。《火車上的中國人》用豐富的黑白紀實影像,呈現了一種我們已經久違的濃烈的人際關係,定格了一個流動的中國。8月5日,看王福春如何用攝影,敲擊著這趟時代號列車的鋼鐵心臟,敲打我們比車窗還密不透風的眼睛。

北京│他們的故事平靜而閃光:一份來自中關村的筆記

時間:

8月5日(周六)18:45-20:45

地點:

東城區王府井大街36號涵芬樓書店

嘉賓:

寧肯(作家)、吳甘沙(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則臣(作家)、蘇菂(You+國際青年社區聯合創始人)

人們往往把北京中關村當作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從20世紀最後20年到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在中國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進程裡,中關村發生的一切印證了一句話:這個國家之所以能夠改變世界,是因為它正變得越來越好。日前,著名作家寧肯推出了長篇非虛構作品《中關村筆記》,引發各界廣泛關注,作為一個被認為「桀驁不馴」的小說家,寧肯的每一次寫作都把自己逼到「懸崖」上,這一次他為中關村帶來了什麼?8月5日晚,一起到涵芬樓聽聽他的說法。

北京│雕漆的前世今生

時間:

8月6日(周日)09:30-11:30

地點:

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二層

主講人:

殷秀雲(工藝美術大師)

殷秀雲,非物質文化遺產雕漆技藝傳承人,從事雕漆設計和製作四十餘年,設計水平高超,雕刻技法精湛代表作有「洛神賦」屏風、「絲綢之路」大瓶等。本次講座,殷秀雲將結合自己的設計和製作經歷詳細介紹雕漆的前世今生。

北京│鍵客,不一樣的超級英雄聯盟:鍵客故事的主創團隊分享會

時間:

8月6日(周日)14:00-17:00

地點:

朝陽區朝陽門內大街91-1閱讀基地·雨楓書館

嘉賓:

小椴(武俠小說作家)、時未寒(武俠小說作家)、盧波(插畫家)

在電子虛擬世界裡,人類實現了意識永生的夢想。永生的技術加無以匹敵的商業財富,是催生獨裁野心家的必然條件。以林孚為首的林王朝,欲在規則尚未建立的虛擬世界組建屬於自己的獨裁帝國,哪裡有獨裁壓迫,哪裡就有自由者的反抗。新的世界,需要新的超級英雄——身為生物人和電子人混合體的鍵客們應運而生。Ta們天賦各異,本領不同,穿梭於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通過結盟的方式來對抗強大獨裁的林王朝。而這個故事,就是鍵客們在自由與正義的使命下,熱血開啟!這是一個不一樣的超級英雄大聯盟的故事,究竟有何奧秘?讓小椴和他的主創團隊為大家一一分享。

北京│紀念季羨林先生誕辰106周年

時間:

8月6日(周日)15:00-16:30

地點:

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1-1號領創空間1層飛芒書房

嘉賓:

季承(季羨林之子)、梁志剛(季羨林學生)等

2017年8月6日,是季羨林先生誕辰106周年紀念日。季羨林讀書會聯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飛芒書房共同舉辦「積學篤行,士林有聲——紀念季羨林先生誕辰106周年」的主題讀書會活動,與眾多書友一起共讀先生經典,尋著文字的脈絡再次走近大師的一生,近距離感受先生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樸素無華的人格魅力。

北京│我們生活的城市依然美好

時間:

8月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樓單向空間

嘉賓:

老貓(專欄作家、媒體人)、張修智(媒體人)

我們生活在城市,對它又愛又恨,愛它豐富多彩的生活,無限多的可能,又恨它的喧囂、擁擠、浮躁,恨它還離不開它。如何與我們生活的城市和解,如何在無限多的可能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在城市中快速移動的人的疑問也許轉瞬即逝,但也可以在酷暑中找個清涼之地,坐下來一起聊聊,聊聊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

北京│《謝謝你出現在我的青春裡》讀者見面會北京站

時間:

8月6日(周日)17:00-19:00

地點:

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棟1F言幾又書店

嘉賓:

文子(作者)、金浩森(作者)

從今年6月開始,文子、金浩森開始了《謝謝你出現在我的青春裡》巡迴籤售,目前已經走過十餘座城市籤售,遇見上萬張面孔。8月6日,兩人將攜書亮相言幾又中關村店,向大家分享他們關於青春、成長的種種感悟。

北京│聽「文人琴家」吳寒說那些琴聲中你未聽出的故事

時間:

8月6日(周日)19:30-21:30

地點:

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地壇公園方澤南畝小院趙普書畫工作室

主講人:

吳寒(古琴文化研究學者、美學評論家)

你聽過《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否知道伯牙悟琴時為何「群鳥悲號」?你聽說過蔡邕的「焦尾」、司馬相如的「綠綺」,是否知道「仲尼式」、「師襄式」、「蕉葉式」、「飛瀑連珠」等古琴的傳說?名曲《神人暢》、《酒狂》、《醉翁吟》、《蔡氏五弄》、《長門怨》等背後又有哪些傳世的佳話?中國古代文人和古琴之間的故事不勝枚舉,臨刑前仍索琴彈奏的嵇康,廣羅天下珍貴名琴於皇宮的宋徽宗,古代文人以琴明志以琴寄思。8月6日晚,北京青年報「青睞」系列講座,特邀古琴文化研究學者吳寒老師,為我們講述中國歷代文人與古琴的故事。

上海│與彼得·凱裡一起奇思妙想——《眼淚的化學》《偷香竊愛》新書分享會

時間:

8月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3樓創新空間·產業圖書館

嘉賓:

本來老六(書評人)、顧真(譯者)

彼得·凱裡被譽為」澳大利亞最有才華、最令人激動的作家之一「,他曾兩獲布克獎,其作品充滿奇思妙想,兼具寓言式小說和科幻小說特徵。最近,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兩部作品:《眼淚的化學》和《偷香竊愛》,本周六下午,讓我們跟隨《眼淚的化學》的譯者顧真和著名書評人本來老六一起,走進彼得·凱裡的文學世界。

上海│日本推理小說漫談

時間:

8月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普陀區中山北路3300號上海環球港4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錢曉波(推理小說研究學者)

江戶川亂步被稱為日本推理小說鼻祖,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江戶川亂步短篇小說選》,本周六,該書譯者、推理小說研究學者錢曉波將與讀者一起聊聊這位日本推理小說大師。

上海│與許仁豪一起遊讀「菲利普·帕雷諾:共此時」

時間:

8月5日(周六)16:00-17:30

地點:

黃浦區虎丘路20號外灘美術館

主講人:

許仁豪(臺灣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

在這次活動裡,我們邀請所有參與人從自身的感官經驗出發,希望每位參與者在參觀的過程裡,在經過每一處展場時,寫下自己視覺、聽覺、觸覺、嗅覺、身體移動方式以及從綜合感官經驗得來的一些聯想。然後從參與者當下的感官經驗開始,我們帶入展覽的知性討論。講者將從戲劇作為一個媒介特性的學術思考切入,來與這次的展覽方式對話,從知覺融合、空間、時間、運動,以及虛實之別等角度切入,帶領大家一起來思考這個展覽的意義以及文化價值。

上海│書讀完了?——從金克木的《書讀完了》談起

時間:

8月5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葉沙(電臺主持人)、張定浩(作家、《上海文化》雜誌副主編)、黃德海(文學評論家)

在碎片化的閱讀時代,是否有必要閱讀經典,如何閱讀經典,是愛書人之間永恆的話題。先哲金克木為我們指出了一條不算「捷徑」但有理可循的讀書之道。本周思南讀書會,邀請該書編者黃德海,和張定浩、葉沙一起聊聊金克木先生的有趣故事,聊聊金老關於讀書的文章結集《書讀完了》的來龍去脈,聊聊我們現在情形下的讀書方式。

上海│兒童閱讀的決定性瞬間

時間:

8月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湖濱路150號湖濱大道購物中心B1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張立憲(出版人、作家)

「決定性瞬間」靠一個東西觸發,這種觸發跟閱讀無關,甚至跟正面閱讀無關——也許他在讀一本反面教材時倒有可能觸發,然後自己的大腦會有連結,打通很多東西。既然有連結、要打通,就需要在觸發之前做好準備,積累足夠多的東西。8月6日,聽張立憲老師講解兒童如何在專注與廣博之間,等待「決定性瞬間」的來臨。

上海│為我你受冷風吹——《意思意思》納涼會

時間:

8月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長寧區鎮寧路465弄161號愚園裡C101室那行零度

嘉賓:

btr(作家)、周嘉寧(作家)

感冒是一種恩賜。「我抓到了一個冷」帶著一點主動性,好像在捕捉某種稍縱即逝的東西。每個寫作者不都應該成為感冒小能手嗎?敏感地抓牢從現實到語言的虛實光譜裡每一個可能的冷點,打出一連串噴嚏(讓評論者為噴嚏的強度和爆發力歡呼吧),流出各種顏色的鼻涕(讓讀者浸淫在這些分泌物中吧,哪怕它們已偽裝成文字),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嗎?歡迎每一個來那行空間為我受冷風吹的你!給你們看我的座右銘:「好吃不過餃子啊,好冷不過鼻涕啊。」

上海│「前半生」擇其所愛,「後半生」愛其所擇:三盅《唯有一人愛你靈魂至誠》新書首發式暨籤售會

時間:

8月6日(周日)14:30-15:3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三樓

主講人:

三盅(作家)

繼《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奇遇》後,「當代海派文學代表人物」三盅又一「無齡感」力作暖心上市。8月6日下午,《無齡感2:唯有一人愛你靈魂至誠》新書首發式暨籤售會,聽三盅教你怎樣在愛情、婚姻中保持「無齡感」的狀態。

廣州│關於莫奈:一個追逐光影的人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越秀區北京路314號聯合書店

主講人:

何金芳(何方文化創始人、策劃人)

莫奈是法國重要的藝術家、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印象派堅定的捍衛者和推動者,他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印象主義,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從而為掀開西方現代繪畫史新的一頁,作出了傑出貢獻。莫奈的光影世界時如何?一個失明的藝術家如何創造出曠世之作?來自何方文化創始人何老師將為大家講述莫奈的故事。

廣州│泰坦尼克的啟示:技術、資本與公司制度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天河區珠江新城珠江東路2號廣東省博物館一樓學術報告廳

主講人:

姜百臣(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

人類社會一直在技術進步的驅使下向前發展,為什麼會是在英國直到18世紀中葉才出現第一次工業革命?但是它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乃至第三次工業革命過程中為什麼又相對落後了?技術對經濟的作用以及金融對經濟的作用的核心載體是什麼?本次講座從現代公司制定的建立和發展來反思工業革命的歷程,特別是結合講座者在歐美跨國公司十年的工作體驗,探討現代社會公司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

廣州│鮑勃·迪倫詩歌集朗讀&音樂會

時間:

8月6日(周日)20:00-21:00

地點:

天河區天河路228號正佳廣場四樓1200Bookshop

2004年世界巡演上,鮑勃·迪倫的演出經紀人這樣進行了開場白:他是1960年代對抗文化的誓約之聲;他驅使民謠與搖滾樂同床共寢;他在1970年代塗上了濃妝,然後消失在濫用藥物的陰影中;當他再次出現時開始追隨耶穌;再後來他突然改弦易轍,在1990年代末發行了他音樂旅程中最強有力的音樂。8月6日晚,我們將在1200bookshop正佳Hi百貨店舉辦鮑勃·迪倫的朗讀&音樂會。如果你不熟悉鮑勃·迪倫,那麼,記住一件事就夠了:他是個詩人,歌詞與旋律是同等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管是朗讀還是演唱,你都能從中重新發現音樂和詩緊密的關係。

成都│給味蕾以時間,品中日文化之趣——《鯛與羊》新書發布暨籤售會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錦江區紅星路3段1號IFS國際金融中心LG223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莫邦富(作家)

《鯛與羊》是著名旅日華人作家莫邦富先生的傾情之作,由「吃」及「文」,從餐桌上追溯兩國語言文字的源流,堪稱「舌尖上的中日文化寶典」!本書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切入,趣談中日文化的差異。8月5日,莫邦富先生將從源流回歸生活日常的文化百態,從而展現中日文化碰撞中的妙趣。

成都│重新發現秦始皇——李開元《秦謎》西西弗書店新書分享會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成華區雙慶路8號華潤萬象城4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李開元(秦漢史專家)

秦始皇短短49年人生迷霧重重:秦始皇的爸爸是呂不韋?秦始皇的表叔怎麼成了末代楚王?秦始皇的後宮為何集體失載?坑儒是秦始皇背了幾千年的黑鍋?8月5日,「史學界福爾摩斯」李開元,重返秦國歷史現場,打撈歷史碎片,大膽推測、小心求證,復活被嚴重誤讀的秦國歷史,還原被歷史妖魔化的秦始皇,深度解密秦史失落的真相。

深圳│靜者濂溪先生——紀念周敦頤誕生1000年

時間:

8月4日(周五)19:30-21:00

地點:

鹽田區深鹽路2128號鹽田區圖書館

主講人:

王魯湘(香港鳳凰衛視高級策劃、主持人、評論員)

8月4日晚,鹽田區圖書館的鹽田閱讀沙龍「山川上的中國」系列中國文學講座第十二講由香港鳳凰衛視高級策劃、主持人、評論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北京鳳凰嶺書院院長王魯湘先生與讀者朋友們分享《靜者濂溪先生一一紀念周敦頤誕生1000年》。

深圳│一個藝術家和他腦子裡的怪東西

時間:

8月5日(周六)20:00-22:00

地點:

福田區八卦三路423棟6樓東1-12飛地書局

嘉賓:

王頃(藝術家)、蒯樂昊(《南方人物周刊》總主筆)

在王頃早期一本影集的文本中,他寫道:「有一段時間我總夢到同一條坎坷低矮的街道,似乎是外國又似乎是北京,景致卻分明是商丘和開封。」故鄉成為想像的故鄉,王頃的「空城」又承載了一種「此在」與「異地」的曖昧感,他將世界描述成一本書,這裡也是他所構建的情景劇場,王頃像一位嚴肅又開明的探案人,細心辨認世界的字句和圖案。8月5日,兩位藝術家做客飛地書局,與大家分享他們腦子裡的怪東西。

西安│木心和童明跨越24年的文學之約:童明談木心小說《豹變》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7:30

地點:

高新區高新二路14號i途眾創公園A-106二層

主講人:

童明(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英語系教授)

童明講座的重點在於文學閱讀。在當下的文化語境中如何閱讀文學,識辨高下優劣。在世界文學的視野下,如何看木心文學的世界性,尤其是他和先鋒派文學傳統的關聯。讀《豹變》,怎樣理解和欣賞其碎片化、多樣的體裁質地、全書的整體結構。童明還會談到木心和他跨越24年的文學之約,其中有哪些故事。

南京│「只因獨一處,鄉愁自此來」:慈城古鎮的生活美學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劉剛(自由寫作者)、李玉祥(自由撰稿人)

千年古城,慈城,總有那麼一些小景,深藏道不盡的風情。《莫奈的詩囊》和《鄉愁的天際線》將最美的慈城以圖、以文字一一攝入,讓我們一起來開啟,走進慈城,也走進我們自己的內心!這個周末,來先鋒書店,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從文字領略鄉愁,從美景淨澈心靈。

南京│午夜的詩人·相約南京作家梁雪波

時間:

8月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玄武區中山東路189號南京圖書館5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

梁雪波(詩人)

梁雪波,詩人、詩評者,有詩歌、評論、隨筆等作品發表於《鐘山》、《作家》、《詩刊》等各大刊物,被收入多種詩歌選本,曾獲首屆江蘇青年詩人雙年獎、第九屆金陵文學獎、第四屆海子詩歌獎提名獎、第二屆李白詩歌獎提名獎。8月流火,相約與詩人梁雪波的一次文學對談,如果對本期話題感興趣,歡迎前來參加。

南京│《島嶼之書》——盛文強新書分享暨籤售會

時間:

8月6日(周日)15:00-16:3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主講人:

盛文強(作家、海洋文化研究者)

本次活動,通過演示古代海島圖,講解中國古代海島的空間構成,兼及近年島嶼爭端,從中可見古人的海洋觀念。直到今天,我們對海島仍是陌生的。這些散落在漫長海岸線上的彈丸之地是歷史的切片,這裡有遁世的隱士、潛逃的大盜、陌異的習俗,了解海島,是走向海洋的一條捷徑。

長沙│樂之時間——「寶哥哥」歐陽奮強《1987,我們的紅樓夢》新書籤售會

時間:

8月5日(周六)10:00-12:00

地點:

開福區湘江北路濱江文化園長沙市圖書館一樓樂之書店咖啡廳

主講人:

歐陽奮強(演員)

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不可逾越的螢屏經典。無論多少年過去,我們都不會忘記那場「紅樓夢」帶來的無數感動與驚豔。8月5日,「寶哥哥」歐陽奮強攜其新書《1987,我們的紅樓夢》,來到長沙樂之書店,講述拍攝過程中的臺前幕後、細枝末節,滿足你對該劇的敬畏和好奇之心。

鄭州│直達世界的本真——阿巴斯和他的詩

時間:

8月4日(周五)19:00-21:30

地點:

中原區秦嶺路與建設路交匯處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主持人:

小嶽(詩歌愛好者)

沒有慾念,沒有強烈的情緒,隱去了自我,寧靜恬淡,直抵本真。周五晚,跟隨阿巴斯的腳步,走進,我們無刻不在又常常忽略的世界。

鄭州│沈從文先生與古代服飾文化

時間:

8月5日(周六)15:00-17:30

地點:

金水區農業路8號河南博物院西配樓二樓多功能報告廳

主講人:

王亞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之美稱,服飾歷史源遠流長。然而,「紙壽千年,絹壽八百」,當這些盛裝華服在深墓中沉睡數千年後出土,早已是「鶉衣百結隱春秋」,失去了它們原本璀璨絢美的模樣。以沈從文先生、王㐨先生、王亞蓉先生為代表的第一代紡織考古工作者,在當時究竟是怎樣的工作概況?紡織考古對於當代的服飾文化研究又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8月5日下午,2017中原國學講壇「文明向心-絲路傳韻」系列講座將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紡織考古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文物協會紡織文物專業委員會會長王亞蓉做客河南博物院,為大家帶來一場題為《沈從文先生與古代服飾文化》的精彩講座。

鄭州│戰爭中人性與命運的裂變——《勞燕》新書分享會

時間:

8月5日(周六)19:00

地點:

金水區文化路2號松社書店

嘉賓:

張翎(作家)、綠茶(書評人)

《勞燕》是著名作家、電影《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張翎的最新力作,本周六,她帶著新作與著名書評人綠茶一起,談談戰爭中的人性與命運。

鄭州│王小波《尋找無雙》讀書會

時間:

8月6日(周日)10:00-12:30

地點:

中原區秦嶺路與建設路交匯處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主講人:

姚新峰

《尋找無雙》是王小波作品之一,讀這部小說,就像坐在長椅上,聽王小波絮絮叨叨地講古,很多都是表哥告訴他,由他重新編排了一遍。那感覺就如同電影《阿甘》中阿甘講自己故事的情節一樣。故事很簡單,講的是帶了一馱銀子,大老遠從山東跑來長安的,找號稱青梅竹馬的表妹、未來媳婦無雙的,具有無比智慧的,長得很體面,飄飄然有神仙之姿的讀書人王仙客,在尋找過程中的事跡。

福州│「鏡」逐前路——戰地記者鏡頭裡的時代與生活

時間:

8月4日(周五)19:30-21:30

地點:

臺江區上海街道西環中路691號萬象生活城4F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張小核(攝影記者)

張小核,獨立攝影記者,從業十餘年,拍攝過汶川地震、尼泊爾地震、日本福島地震核危機、伊朗核危機、阿富汗局勢等重大新聞事件,秉持「貼近再貼近,真實再真實」原則,用鏡頭記錄時代,用相機講述生活。本次活動,張小核將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為大家講述戰地記者鏡頭裡的時代與生活。

瀋陽│雷米十年——《心理罪·畫像》分享籤售會

時間:

8月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和平區青年大道288號華潤萬象城西南角負一層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雷米(作者)

雷米,公安部某直屬學院教師,精通犯罪心理學和刑偵學,洞悉形形色色的罪惡,甚至超過自己的掌紋,以其代表作《心理罪》系列崛起,成就「中國心理犯罪小說奇才」。本次活動,雷米將攜作品來到現場,與讀者分享他的創作經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吳冠軍:2017熱點事件的「冷」思考
    偉大作家要對理想讀者的頭腦攻城拔寨,打破他們統一自我的幻象,摧毀他們對世界舊的認知範式,但不負責在廢墟上重建一個新的聖殿,而是讓他們學會停留在不確定的意義中,棲居於道德判斷的灰色地帶。正值年末閱讀盤點之際,12月30日的思南讀書會活動,《以讀攻讀》作者但漢松將攜他的首部中文著作,和小白、黃昱寧兩位作家展開對話,結合他們多年來讀和寫的經驗,談一談閱讀這件冒險的小事。
  • 一周文化講座|錢理群:我們今天為什麼需要魯迅
    本次講座,陳志強教授將結合專業知識為大家講解古典文化在中世紀的傳承。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回顧那一段令人唏噓的歷史。本次講座張聽老師為我們講述尺八的歷史文化及身世離愁,現場更會有機會聽到老師的尺八演奏!
  • 一周文化講座|《流浪地球》CG藝術家們創造的太空世界
    3月3日下午,來北京SKP RENDEZ-VOUS聽《流浪地球》幕後英雄們和你一起聊聊他們創造的太空世界。這個周日下午,他們將和大家分享編輯一份「記錄想法的刊物」的過程,並邀請業內編輯、獨立書刊的出版人以及從事紙媒插畫的插畫師一起對談,看看這個有趣的項目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
  • 一周文化講座|聽伊莎貝爾·於佩爾讀杜拉斯
    自格魯派建立以來,甘南成為了格魯派重要的文化區域。拉卜楞寺的辯經,郎木寺的佛臺,達爾宗湖的預示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大量的神秘之談。釋覺團隊歷經九日,前往甘南腹地,通過無人機拍攝、錄音以及非正常錄製等方式採集甘南藏地最為神秘的地方。本次分享會他們將這些信息進行整理並分享給大家。
  • 講座|王立業:屠格涅夫與其最優秀的作品《獵人筆記》
    但諸多評論家都認為屠格涅夫最好作品則是他的一系列短篇——即《獵人筆記》。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的美學魅力依賴於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敬畏;這個獵人追尋的目標與其說是獵物,不如說是風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莫斯科屠格涅夫研究會會員王立業在世界讀書日的前夕舉辦了一場名為「讀不盡的《獵人筆記》」的講座,以下為講座內容節選。
  • 一周文化講座︱賈伯斯的日本廚師:匠人精神與日本料理
    本次講座就請他給大家講講明清皇宮檔案。連環畫不僅僅只用做名著改編,它還可以大談各國文化、歷史、神話、科學、政治等等,既好讀又好玩,內容也特別豐富。法國連環畫評論家、《費加羅報》記者Laurent Mélikian來到中國北京,帶來了他所珍藏的漫畫書,與我們分享連環畫與法國、與美酒、與中國、與世界的那些點點滴滴。Laurent將以其獨特的視角講解全世界的連環畫故事,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連環畫文化。
  • 一周文化講座∣日本是中國之藥?
    北京∣喀拉拉邦皮影背後的文化與傳統時間:4月3日(周日)10:00-14:00地點: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綜合館五樓多功能廳主講人:Rajeev Pulavar(皮影藝人來自喀拉拉邦的年輕皮影藝人Rajeev,帶來了有著三百年歷史的傳統皮影,而除了皮影的製作、表演等知識,他還會和你分享皮影背後的宗教、文化、傳統。
  • 一周文化講座|世界閱讀日:生活需要什麼樣的閱讀?
    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一些新中國美術史的親歷者:今年95歲高齡的戴澤先生、徐小陽先生、李健女士、李抗先生,一同講述那些新中國美術界的奠基者、來自民國的老先生們之間的逸聞趣事,以及他們將西方繪畫思潮引入中國,學習並創新的艱難歷程;分享在物質匱乏,信息閉塞,還沒有「藝術市場」這一概念的時代,第一代藝術大師們如何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進行藝術探索,他們的艱辛與激情,那些珍貴的回憶。
  • 這裡有一份清華學生的筆記還請各位欣賞!不愧是清華大學的學霸!
    這也是一份化學筆記,這份筆記的內容中,除了本身字跡的工整和頁面的整潔之外,編者更喜歡這份筆記的內容,這名學霸把有機化學的學習和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結合起來,足可以看得出出來這名「競賽生」的知識之廣泛,學知之淵博,而且把有機化學的學習分為三重境界,看得出來這名學霸在學習的過程中的思考態度,這也是為什麼別人能上清華的原因之一,清華的學子大都是非常善於思考的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
  • 一周文化講座|城市針灸:如何進行小尺度的城市空間幹預
    今年是北京人藝建院65周年,本周六下午兩點半北京人藝院長任鳴,將做客北京青年報「青睞」講座與您聊聊多年來的創作經歷、人藝臺前幕後的故事,以及65歲人藝的風格傳承。丹·布朗小說中,高科技知識文化與古代神秘知識文化總是發生著融合與衝突,這既是「丹·布朗旋風」顯示的一道靚麗風景,也是當代人類真實生存狀態的鏡像。小說主人公生活在高科技知識文化的包裹裡,具備高科技文化知識和研究創造的才能,他們是高科技知識的從業者,高科技知識的享用者,也思考著高科技知識文化給人類生存造成的新的社會問題和未來。
  • 一周文化講座∣是我們拯救鄉村,還是鄉村拯救我們?
    音樂劇《梁祝的繼承者們》演出前夕,「未名講壇」邀請了導演林奕華與編曲陳建騏一起暢談他們十年來合作的「小」故事。北京∣「馬,有必要長角嗎?」歷經千年風霜的文化遺產,幾世紀以來不斷豐富的藏品,令這座位於塞納河左岸、巴黎第六區的博物館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本次講座,邀請到該館館長講述這座與巴黎一樣古老的博物館的故事。
  • 一周文化講座︱李銀河與作家陳雪談我們的情愛、身體與性
    6月23日,單向空間邀請到了歐陽應霽和任長箴導演,和我們聊聊他們「尋找原味」的故事。今天,張岱年先生的弟子、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與李存山教授一道,為我們解讀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談一談社會當下中國傳統文化批判與傳承的議題。
  • 一周文化講座︱科學不是通向美好未來的途徑
    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在新中國的建立中毫無疑問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那麼在他們的經歷與記憶中,將會有怎樣精彩的故事呢?《光輝——為新中國第一代石油教育人造像》口述歷史項目組從2013年4月起對新中國第一批石油教育工作者進行口述歷史採訪。本次講座中將邀請該口述史項目的發起與參與人,與我們一同分享石油工人的故事。
  • 一周文化講座│故鄉如何影響一個作家的寫作
    走進筆和墨構建的奇妙世界,體味中國文化和藝術中流動的生命性。)他們可能是小說家,也可能是記者。小說家的故事是虛構的,記者的故事就是真的嗎?小說家的故事屬於他們自己,記者的故事屬於誰呢?一虛一實,究竟誰的故事更貼近、更能表現我們的當代生活?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一周文化講座│草原情高山戀:一位法學院教授的個人演唱會
    這裡皇家、市井、傳統商業等文化雲集,同時留存著大量文物古蹟和人文故事。2月4日下午,東城區第一圖書館將邀請到張志勇先生為大家講述老北京文化縮影之東四故事,來感受那段慢悠悠的胡同時光。本次講座,蘇州大學文學院講師顧遷將從清代兩部《論語》學名著為起點,談一談清代學術思想史。
  • 一周文化講座│文學與電影:那些不能說又不得不說的「小事」
    本次講座,鄔文玲將結合自己的研究,為大家詳細講解出土簡帛記述的古代中國。擬音師是一份看上去樂趣無窮的職業,卻不是誰都能堅持做的,背後的艱辛並不容易被看到。科技的發展也使擬音師這個工作面臨失傳,目前我國具備行業資格認證的擬音師總共不足十人,而白偉民是上海擬音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更是上海擬音界的「老法師」。本次活動,我們將跟隨白偉民帶來的美術電影中的「聲音」一同了解他在擬音工作中的趣味故事。
  • 一周文化講座│白先勇細說《紅樓夢》:以小說還原小說
    4月14日,我們邀請了四位豆瓣閱讀徵文大賽獲獎作者,聽聽他們是如何從小說中捕捉城市秘密的。近年來,隨著文獻學、考古學和藝術史等領域取得的長足進展,我們對西夏王國的歷史和文明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發現好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裡,其實包含了西夏人的巨大貢獻。本講座以經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為案例,探討中國少數民族特別是西夏党項人對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的貢獻。
  • 黃偉明文化筆記《背影》:影像背後的故事
    黃偉明文化筆記《背影》:影像背後的故事 發表時間:2011-03-24   來源:解放日報   這並非一本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筆記,也不是純粹的個人畫集。
  • 一周文化講座|《星球大戰》如何徵服全宇宙
    他試圖通過長期的在地調查,去了解莽人的傳統是如何在變動不居的文化碰撞中不斷被重新製造;他們所生活的這片空間,又是如何在自然、國家、族群等因素的參與下被生產;而在新的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莽人們的生活方式又面臨著怎樣的變遷?這些問題將在程新皓與策展人陳柏麒的對談中呈現。
  • 一周文化講座:封面到底聽誰的|大衛·克裡斯蒂安|封面|君特...
    9月22日晚,文景、企鵝中國、做書共同邀請企鵝設計總監保羅·巴克利與來自中國的編輯、設計師們聊天,講講他們所共同經歷的相愛相殺。遊天下的豪情與思故鄉的幽懷構成了中德詩歌中共有的兩元空間結構,包蘊了豐富的文化信息與情感內涵。本講座將跨越時空的界限,擷取兩大詩歌傳統中的眾多佳作,呈現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中異曲同工的詩情妙趣,與詩歌愛好者們一起領略個中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