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封面到底聽誰的|大衛·克裡斯蒂安|封面|君特...

2021-01-15 騰訊網

北京|世界很好聽——周雲蓬《行走的耳朵》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0日(周五)19:30-21:00

地點: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今日閱讀

嘉賓:周雲蓬(民謠歌手、詩人)

從紹興、大理,從祁連、西藏,到紐約、吳哥窟、伊斯坦堡……周雲蓬說:「一個人跟一個城市是有命定的緣分的,你生在哪兒死在哪兒,在哪兒戀愛,在哪兒安度晚年,行止處冥冥中自有天定。」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一路行走,一路歌唱。這次我們這次不聽歌,不如聽周雲蓬來說。

北京|走進君特·格拉斯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東城區朝內大街166號人民文學出版社後三樓會議室

主講人:蔡鴻君(德語文學翻譯家)

君特·格拉斯(1927-2015),德國作家,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有長篇小說《鐵皮鼓》、《貓與鼠》、《我的世紀》等。本周六下午,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邀請翻譯了《貓與鼠》(合譯)、《我的世紀》、《蟹行》、《盒式相機》等作品的翻譯家蔡鴻君來講講君特·格拉斯。

北京|青年「怕死」報告會——一場關於生死問題的討論沙龍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光華路5號世紀財富中心1號樓二層建投書局

嘉賓:鄧安慶(作家)、申子姣(北京師範大學教師)、馮倩(磨鐵圖書副總編輯、大魚讀品主編)、王琰(志願者)、羅東(主持人)

「羅東時間」將和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大魚讀品、建投書局進行一場沙龍對談,並錄製成一期特別視頻節目推出。我們將主題設為「青年怕死報告」。在這一話題框架之下,讓跨年代、跨行業的嘉賓共同去談從「80後」到「00後」的「生死」觀和諸類「怕」。

北京|起源:萬物大歷史——大歷史學派創始人大衛·克裡斯蒂安分享會

時間:9月22日(周日)14:30-17:00

地點:朝陽區新源南路8號啟皓大廈西塔一層中信書店

嘉賓:大衛·克裡斯蒂安(雪梨麥考瑞大學大歷史研究所所長)、孫嶽(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什麼是大歷史?大歷史與傳統的歷史有什麼不同?我們普通人為什麼有必要學習大歷史?大歷史所講述的起源故事與我們有什麼關係?相信很多剛開始接觸「大歷史」這個概念的朋友,心中都有諸如此類的疑問,別著急,這次,大歷史學派開創者大衛·克裡斯蒂安教授即將親自來為我們解答,帶著你的「十萬個為什麼」來參加吧!

北京|《我在哪兒錯過了你》新書發布及對談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海澱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藝術區中間美術館會議室

嘉賓:洪子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吳曉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毛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賀桂梅(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姜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由北京中間美術館策劃,洪子誠、劉鼎、盧迎華主編的《我在哪兒錯過了你》一書,已由上海商務印書館近日出版。這本書約請錢理群、翟永明、西川、孫鬱、格非、王家新、婁燁、王璜生、丁乙、丘挺、趙川、徐堅等29位作家、詩人、藝術家和研究者,撰文講述他們曾經錯過或差點錯過,但對自己的思考與創作產生重要影響的文本。這次活動,我們約請本書作者中的吳曉東、毛尖、賀桂梅、姜濤,談他們近日關注的話題,他們的閱讀、寫作與歷史,與自身思想情感和美學趣味塑造的關聯等,與大家交流分享。

北京|為家鄉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回家鄉建一座圖書館》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東大橋路9號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LG2-05號中信書店

主講人:章瑾(有為圖書館創始人&理事長)

章瑾,有為圖書館創始人&理事長,公益江湖名「章二妹」,劍橋大學土地經濟系哲學碩士。從小愛看書,喜歡書本的墨香,路過書店門就邁不動腿。從年薪百萬的金融精英到全職公益人,從買油田到籌書款,她歷經了人生的大轉變,用一座圖書館改變了一座城,讓孩子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也讓家長重新認識教育。

北京|封面到底聽誰的——作者、編輯、設計師的相愛相殺

時間:9月22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陶瓷一街E06佳作書局

嘉賓:保羅·巴克利(企鵝蘭登高級副總裁、創意總監)、飯飯(編輯、作家)、任凌雲(設計師)、王萌(圖書編輯)

封面到底聽誰的?看起來,作者、編輯與設計師之間形成了一種有點難以言喻的關係。作者深信,「無論我想要什麼就該得到什麼。」編輯說,為了作品達到更廣泛的讀者群體,讓我們選這個方案吧。設計師說,我堅持,如果要我放棄這個方案,您另請高明。最終上架的作品,很可能是經過幾年,十幾稿封面方案後,才終得下印,送達讀者手中。9月22日晚,文景、企鵝中國、做書共同邀請企鵝設計總監保羅·巴克利與來自中國的編輯、設計師們聊天,講講他們所共同經歷的相愛相殺。

北京|尋找聶耳——一位日本學者二十年的研究之旅

時間:9月24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海澱區科學院南路2號院B座B2層鍾書閣

主講人:岡崎雄兒(作家)

這個九月,岡崎雄兒將帶著新出版的《不願做奴隸的人——聶耳傳》一書,沿著聶耳的足跡,重新走進上海、昆明、玉溪和北京,與大家分享他筆下那個鮮活的、生機勃勃的民國「北漂」青年聶耳。

北京|請為我畫一片海洋——《沙丁魚罐頭之味》對談+籤售

時間:9月24日(周二)19:00-20:30、9月25日(周三)16:00-18:00

地點: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今日閱讀、東城區景山街道納福胡同13號北樓後浪出版公司

嘉賓:威爾弗裡德·盧帕諾(漫畫編劇)、韋萌(核化工工程師)

受法國駐華大使館邀請,法國漫畫編劇盧帕諾將於2019年中法環境月期間首次來華,同中國讀者分享他的創作經驗。如何將自己關心的議題融入漫畫編劇創作中?《沙丁魚罐頭之味》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而作者精心設計的「特洛伊木馬」可能沒有被打開,算不算一種遺憾?書中「展示」了很多環境問題,有沒有想過進一步、在展示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解決方案?盧帕諾,「善用漫畫媒介傳播自己環保理念的環保衛士」VS「高度關注並反映環境問題的漫畫藝術家」,9月24日晚,盧帕諾與法漫研究者韋萌對談,等你來旁聽~結束後有籤售活動。9月25日於後浪大教室的交流活動則更偏重於漫畫。編劇和畫手是如何工作的?漫畫/電影編劇和你聊聊在漫畫行業發達的法國,腳本作者和漫畫家合作的有趣部分。

上海|尋找聶耳——一位日本學者二十年的研究之旅

時間:9月20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靜安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F4鍾書閣

主講人:岡崎雄兒(作家)

岡崎雄兒將帶著新出版的《不願做奴隸的人——聶耳傳》一書,沿著聶耳的足跡,重新走進上海,與大家分享他筆下那個鮮活的、生機勃勃的民國「北漂」青年聶耳。

上海|孩子,變得越來越「昂貴」;教育,投入多少才算夠?

時間:9月20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嘉賓: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董輝(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系[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教授、副系主任)

孩子變得越來越「昂貴」,教育逐漸成為「軍備競賽」。這種育兒焦慮不僅糾纏著中國父母,放眼世界各國,我們發現除了北歐的父母還算「佛系」,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家的父母都一樣,正在「推娃」的路上越走越遠。我們不禁要問,這種育兒過程中的普遍焦慮是如何產生的?這樣的精英教育是必要的嗎?到底怎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本期陸家嘴讀書會,我們邀請到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與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系副教授董輝,與我們一起分享《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一書,探討當代父母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值得深思的棘手問題。

上海|我們不欠平庸任何東西——雙雪濤新作《獵人》上海分享會

時間:9月20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金宇澄(作家)、周嘉寧(作家)、雙雪濤(作家)、吳越(作家)

9月20日周五晚,雙雪濤攜新作做客上海光的空間,邀請作家金宇澄、周嘉寧、吳越一起探討:我們不欠平庸任何東西。

上海|顛覆時代的文化巨人——鮑勃·迪倫

時間:9月20日(周五)19:30-21:0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層朵雲書院

嘉賓:孫孟晉(樂評人、影評人、詩人)、餘光照(藝倉美術館館長)

9月20日,世紀朵雲聯合藝倉美術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邀請滬上知名媒體人孫孟晉與藝倉美術館館長餘光照,從民謠到搖滾,從詩歌到自傳,從音樂領域至文化領域乃至藝術領域重述鮑勃·迪倫。從他的生命軌跡中發現新的世界,為大家呈現出一個更加立體鮮活的文化巨人。

上海|如何理解性別差異?——《透過性別看世界》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主講人:沈奕斐(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預先設定為男女二元對立的世界中,針對何為男人、何為女人的教條常常束縛著我們,使得我們原本應該輕盈的步伐變得沒有必要的沉重。那些針對性別出現的歧視總是帶著天生的、自然的面具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好像是不可動搖的。其實,只要我們多想一層,多向前邁進一步,也許男女的界限本來就不明顯,或許根本就不存在。

上海|遠遊與思歸:中德詩歌比較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楊浦區長海路366號楊浦區圖書館

主講人:李雙志(復旦大學外文學院青年研究員)

詩與遠方,不僅是中華文人的床前明月,也是德語詩歌中的山高水長。遊天下的豪情與思故鄉的幽懷構成了中德詩歌中共有的兩元空間結構,包蘊了豐富的文化信息與情感內涵。本講座將跨越時空的界限,擷取兩大詩歌傳統中的眾多佳作,呈現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中異曲同工的詩情妙趣,與詩歌愛好者們一起領略個中魅力。

上海|島嶼和遠航:當代愛爾蘭詩歌地理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天山路356號長寧區圖書館9樓活動室

主講人:包慧怡(復旦大學英語系副教授)

從希尼,到克裡夫頓,再到葆拉·彌罕,本講座將通過對幾位最有代表性的當代優秀愛爾蘭詩人的作品解讀,引領讀者進入現當代愛爾蘭詩歌寫作的迷人地理,開啟一次從「島嶼檸檬」到「世界鰻魚」、往來與異域與故鄉之間的詩之遠航。

上海|對話張愛玲:胡潔人《新傾城之戀》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

地點:徐匯區龍華中路759號綠地繽紛城1樓鍾書閣

主講人:胡潔人(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9月21日,胡潔人攜新書《新傾城之戀》做客鍾書閣徐匯店,與我們分享一個關於愛情、婚姻和人性的故事。

上海|崢嶸七十載,與國同夢——郵票裡的上海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5:3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趙勇(上海化工機械三廠特種變壓器分廠辦公室主任、上海市集郵協會郵展徵集員)

9月21日,建投書局聯合上海集郵總公司與虹口郵政,邀請區職工郵協郵展組負責人趙勇同志,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帶來他珍藏的上海主題紀念郵票,與讀者一起,以郵票為引,看那些被收藏在冊的上海故事。此外,活動當天會有相關上海特色及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郵品與大家見面,敬請期待!

上海|從無到有:日本時尚進階之路——《原宿牛仔》新書沙龍

時間:9月21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999號環貿廣場3F和集·例外

嘉賓:W.大衛·馬克斯(文化記者)、顧晨曦(時尚文化博主)

9月21日下午,新書《原宿牛仔:日本街頭時尚五十年》作者大衛·馬克斯與知名時尚文化博主顧晨曦一起,揭秘日本時尚從無到有五十年。

上海|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時間:9月21日(周六)14:30-16:0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葛劍雄(復旦大學資深教授)、邱志傑(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沈奇嵐(藝術評論家)

本期論壇我們邀請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及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擔任嘉賓,由藝術評論家、策展人沈奇嵐擔任策劃和學術主持,討論讀書、行路及我們如何認知這個世界。

上海|聯繫生活,練習愛——愛爾蘭90後作家薩莉·魯尼作品《聊天記錄》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楊浦區國權路525號誌達書店

嘉賓:王佔黑(作家)、彭倫(出版人)

9月21日,青年作家王佔黑和出版人彭倫將來到志達書店,與讀者朋友們一起聊聊急速變化的時代裡青年人的所思、所想、所遇。

上海|不寫書評的人不傷心:閱讀、書評與文學

時間:9月21日(周六)16:00-17:30

地點:徐匯區龍騰大道2380號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報告廳

主講人:陳以侃 (譯者、書評人)

本次活動,青年譯者陳以侃帶著他的處女著作、書評集《在別人的句子裡》,現場分享他在閱讀、思考與撰寫評論過程中的點滴。

上海|葛劍雄:中華文化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

時間:9月22日(周日)14:00-15:00

地點:浦東新區丁香路425號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奏廳

主講人:葛劍雄(復旦大學資深教授)

《LuTalk·東方城市之光》的第四期活動特邀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先生,來聊一聊中華文化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葛劍雄先生學貫中西、博聞強識;他不僅思接千載還視通萬裡,從南極洲到北極點,從「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山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他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9月22日,這位在上海生活了六十餘載的本地通,將蒞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奏廳,與觀眾一起品讀中華文化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

上海|明清之際江南士人的生活世界

時間:9月22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楊浦區國年路275弄7號復旦大學工會南206室

主講人:馮賢亮(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明清時期,作為社會重心的士人,從晚明以來就被捲入到輝煌而持久的王朝更替歷史進程中。他們的生死往事、生活經歷與社會體驗、權力關係和文化網絡等,都建構起當時最值得關注的日常生活形態。勾勒明清之際士人生活的變革及其複雜樣態,為重探明清歷史的宏觀進程,提供出國家與社會多重交互的視野與論述,深化了對於王朝鼎革之際歷史細節的詮解。

上海|一個超級大國的誕生:春秋晉國縱橫談

時間:9月22日(周日)14:00-16:30

地點:靜安區威海路870號靜安書友匯

主講人:劉勳(上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次講座,上海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劉勳將和大家談一談春秋晉國的誕生。

上海|看見黑洞

時間:9月22日(周日)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袁峰(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

2019年4月10日,人類發布了首張黑洞照片,這是人類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黑洞概念是如何來的?黑洞在時間和空間方面有什麼奇異特性?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又是如何得到的?它具有哪些科學意義?本次講座,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研究員袁峰先生將帶領聽眾朋友認識黑洞,探尋其中的奧秘。

武漢|視覺的秩序——希臘藝術簡史

時間:9月21日(周六)9:30-11:30

地點: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李軍(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

希臘藝術發展的一條清晰的軌跡是從抽象幾何開始的,並且很可能是首先從埃及引進的,然後在發展過程中加進很多很生動的元素,能夠接近真實的人體、人的肌膚,從這個方向將抽象和真實二者結合起來。

成都|如何將傳統融入日常?

時間:9月21日(周六)14:30-16:30

地點:天府新區天府大道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尋麓書館

嘉賓:吉井忍(作家)、胡丙寅(策展人)

外人對日本一直有鮮明的印象,無論是否出自刻板,深究其因是否都與生命力頑強的「傳統」有關?它是否來自於人們對它的理解和相信?擁有多年中日兩國生活和觀察經歷的文字工作者吉井忍,和專注於做日本工藝和器物展而頻繁往來兩國的策展人Koh,表達各自的觀點和看法。

深圳|見微知著——管窺《長安十二時辰》中的盛唐實況

時間:9月22日(周日)16:30-18:30

地點:福田區福中一路2001號深圳圖書館南書房

主講人:杜玢翰(歷史、文學研究員)

以日代唐是中國影視作品長期的通病,直到《長安十二時辰》的面世終結了這個悲哀。在興奮於國產歷史劇的成就之時,我們對這個時代似乎又隔了太遠的距離,以至於讓我們面對屏幕中的中國有點陌生。這次,跟杜老師來找找劇中的茬,從細節入手,點評劇中內容與真實歷史有多大差距。見微知著,解讀天寶年間唐朝的生活、政治、軍事、民族實況。

杭州|傳統工藝的設計解構——《做設計》杭州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嘉賓:楊明潔(設計師)、張雷(設計師)

擁有歐洲和亞洲設計教育與實踐經驗的楊明潔,縱橫比較東西方設計歷史,深度剖析中國設計病灶,通過設計考古,發現中國存在文化、審美與設計的斷層,並試圖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踐行重新開始找尋中國的文化、審美與設計。9月21日,我們邀請作者楊明潔、嘉賓張雷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一起來分享傳統工藝的設計解構。

杭州|莎翁經典《麥克白》戲劇朗讀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9:00-20:3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

嘉賓:David Doiashvili(喬治亞提比里西國立音樂戲劇院藝術總監)、《麥克白》主創團隊、王音潔(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表演系教師)

9月21日晚,David Doiashvili攜喬治亞國立劇院《麥克白》全團,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為大家朗讀《麥克白》中的經典橋段,並將和劇場實踐者、當代劇場與影像研究學者王音潔一起,聊聊莎翁經典戲劇,聊聊《麥克白》。讓我們一起感受莎翁穿越時空的魅力。

杭州|南宋眾生相——漫談南宋歷史

時間: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主講人:姜青青(西湖及南宋文化研究專家)

9月22日,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和杭州西湖及南宋文化研究專家姜青青一起,揭開關於南宋的謎面,重新解讀南宋歷史。

杭州|紙上的宋代生活指南——《風雅宋》分享會

時間:9月22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濱江區江陵路1916號奧體亞朵S網易嚴選酒店

主講人:吳鉤(暢銷書作家)

9月22日,來亞朵S網易嚴選酒店,聽「宋粉」吳鉤聊聊風雅宋朝的起居飲食、日常百態。

南京|金陵:流動的盛宴——《青山憔悴》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2日(周日)14:3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肖同慶(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高級編輯)、薛冰(作家)、南京老克(媒體人)、李繼鋒(江蘇省行政學院教授)、夏維中(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明末秦淮風華絕代,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舞臺——點亮歷史的士人風骨,不讓鬚眉的紅妝傳奇,一個個名字閃爍如蒼穹星辰。錢謙益與柳如是、冒闢疆與董小宛、侯方域與李香君、龔鼎孳與顧媚、吳梅村與卞玉京、吳三桂與陳圓圓,書中用歷史紀實的手法和詩意的筆調,寫出一個時代、一座城市、一條河流的激蕩風雲,帶我們重溫「一代之興衰,千秋之感慨」。本周日下午,幾位嘉賓將來到先鋒書店,分享金陵城裡的那些事。

南京|研發一線的科學家帶你踏上新藥發現之旅——《新藥的故事》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2日(周日)19:00-21: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梁貴柏(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張詠晴(圖書策劃人)

我們一生中總會與藥打交道,但真的了解它嗎?藥從哪裡來?安全性如何保障?如何治癒我們?了解新藥誕生背後的故事,才能讀懂我們身體的健康密碼,新藥研發一線的科學家,帶你重溫人類挑戰疾病的動人時刻。在本次活動中,兩位嘉賓將分享有關新藥研發的故事,並與讀者一起討論在日常用藥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長沙|上山玩樂!——顧湘新書《趙橋村》長沙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6:00-18:00

地點:嶽麓區白雲路茶廠村森屋幸福療養院

嘉賓:顧湘(作家、畫家)、黃越寒(樂手)

東京職場女孩,上海作家,長沙藝術家,在「城市生存焦慮」和「年輕人歸園田居」這樣的話題浪潮下,他們顯得特別像某種值得放在一起觀察的案例,這背後的答案勢必不盡相同,但他們各自一定有認為合適做出這樣選擇的理由。比如《趙橋村》中的敘事者顧湘,帶著我們在城市寓所和村子的不同地點間漫遊,在村外的汽車海與垃圾高原中冒險。這一次趙橋村通訊長沙站,我們將分享會搬到建在嶽麓山裡的幸福療養院,置身於與趙橋村有著微妙相似的環境之中,在一個初秋的下午,和「人人都愛,超級好玩」的顧湘,和迷人的女手風琴手黃越寒,和喜歡閱讀的主持人海蒂和她的朋友們,一起吃吃喝喝,聊聊我們當下的生活,聽聽音樂,讀讀《趙橋村》,給生活的節奏感帶來一些有趣的,微妙的變化。

長沙|天下可憐人,都是可愛人——《致江東父老》創作分享會

時間:9月21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天心區湘府西路8號湘府文化公園內樂之書店

嘉賓:蔡皋(畫家)、王躍文(作家)、龔曙光(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修文(作家、編劇)

「魯迅文學獎」得主李修文最新作品《致江東父老》近日面世,新書首場創作分享會,9月21日下午,樂之書店·天心店,蔡皋、王躍文、龔曙光、李修文,超豪華陣容邀您共同見證!天下可憐人,都是可愛人!

相關焦點

  • 出版界互相指責圖書封面抄襲 封面設計誰之恥?
    出版界互相指責圖書封面抄襲 封面設計誰之恥?一家圖書製作單位剛剛發表完公開信強烈譴責古吳軒出版社抄襲年度暢銷書《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心強大》的封面設計,其後,讀客圖書董事長華楠在微博上怒指磨鐵圖書涉嫌抄襲讀客製作的圖書《卑鄙的聖人:曹操》「臉譜」形式的封面設計。一時間,互相指責圖書封面設計抄襲之風猛烈颳起,專家紛紛呼籲理性面對封面設計相似的問題,不要把圖書出版做成了「賣封面」的行業。  其實封面「撞臉」由來已久。
  •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百家講壇主講人、川大教授方北辰揭秘諸葛亮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在男女老幼心目中,鼎鼎有名的諸葛亮,是集忠、勇、智、仁等美德於一身的政治家、軍事家。受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中國讀者早已把諸葛亮神化。9月12日下午2點半,封面開講了·雲講座 第12期迎來一場名為「解讀諸葛亮的人生謎題——愛讀I DO周末閱讀分享會」。
  • 化學家拉瓦錫夫婦肖像登上多部外國小說封面(圖)
    有網友發現,這對學者夫婦的畫像不光出現在化學課本裡,還頻頻出現在了諸多外國經典文學書的封面上。  《法制晚報》記者找到了這幾本被網友吐槽的外國經典文學書,其中出版用這幅肖像畫當做封面的《紅與黑》的三秦出版社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本書的封面圖片是經過授權的,在授權期間是可以使用的,與小說內容無關也可以。
  • 一周文化講座|聽伊莎貝爾·於佩爾讀杜拉斯
    本次講座嶽教授將從專業的角度解讀朝山:廟會的聚與散。本場講座將幫助您觸摸到不一樣的全球性視角中的文藝復興全景。可當我們面對未來時,我們是誰呢?以個體身份對時代的回應會隨著未來的到來消失嗎?這會是這次討論的核心主題。上海種子研究員aaajiao(徐文愷)及作者、譯者以及酷兒行動主義者李佳桓於6月10日展開一場關於未來主義的對話。
  • 一周文化講座|《星球大戰》如何徵服全宇宙
    本周五,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經典企鵝:從封面到封面》譯者鄒歡和本書編輯朱藝星,帶我們進入歡脫又炫目的企鵝世界。,呈現無所畏懼、抗爭到底的民族精神。這個周六,毛丹青和楊婷將深入日本「在地「文化與「物魂」,與大家一起探尋日本文化細節。
  • 觀展|這些民國期刊封面簡直太傾心了!看看哪個封面打動了你
    「期刊強國」為了給全國期刊工作者提供工作參考,推動我國當代期刊裝幀設計水平提高,特舉辦《故紙溫暖——老期刊封面展》,同時邀請了王繪、吳餘青、張大魯、吳軼博、徐媛、李宏達六位專家對25本民國期刊封面做了點評,分析其視覺藝術,探討其文化內涵。
  • 《科學》封面:蝙蝠與人類,到底是誰傷害了誰?
    創新的反向GPS系統,高精確度、高解析度的高通量追蹤體系2015-2019歷時橫跨4年之久加上詳細的航跡分析,易位(translocation)實驗和詳盡的果樹地圖以上數據堆疊出了經典文獻--SCIENCE封面文章
  • 最新一期封面是這樣的
    他會說,戴口罩的官員說話時,他聽不見也聽不懂。當副國家安全顧問馬特·波丁格告訴同事,他戴口罩是保護一名有呼吸疾病的家人時,他卻被告知,你「嚇壞了大家」,應該停止在總統身邊這樣做……然後,就是接下來我們已經知道的一切,很具有諷刺意味。
  • 科學網—封面
    《自然》,5月22日刊 關於草履蟲的那些事 本期封面所示為在共焦顯微鏡下看到的結合在一起的一對草履蟲細胞:O-交配型細胞經改造表達螢光標記的纖毛蛋白 《科學》,5月23日刊 抗議人類不平等 本期封面圖片展示的是一個婦女背著孩子在車流中乞討。在「佔領」運動中,全世界數百萬人走上街頭抗議社會與經濟的不平等。
  • 25歲華西都市報改版,封面新聞持續進化
    同時封面新聞也迎來了5.6版本的迭代。進化後華西都市報將和封面新聞持續深度融合,呈現更多重磅「封面頭條」深度的內容。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0年,李鵬分享了他眼中的「智媒體進化論」。他表示,封面新聞將把數據驅動的首位戰略推向縱深,並重構智能算法引擎。封面傳媒將重點打造智媒產業鏈,建設一流網際網路科技傳媒文化企業。李鵬說:「智媒體新物種會持續向前進化。」
  • 封面開講了|你對配音有點懵?4月3號鎖定直播陳浩現場解答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在綜藝《聲臨其境》火了之後,配音圈的故事似乎從幕後火到了臺前,而事實上早在多年前,有關配音演員、廣播劇、CV文化的討論就已經層出不窮。4月3日下午2點,「封面開講了」邀請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配音導演及「李靖」配音演員陳浩,為大家線上「雲開講」,帶大家一探配音圈的究竟。從專業的角度上講,配音是為影片或多媒體加入聲音的過程。而狹義上的配音,指的是配音演員替角色配上聲音,或以其它語言代替原片中角色的語言對白。
  • 書籍封面表現形式
    文/郭玲 書籍封面設計就像為書量身定做衣裝,內外兼修成為傳播審美的載體,書籍封面設計不是越華麗越好,越醒目越好,而是要與書籍內容的表現風格統一,努力去捕捉書中的神韻,書籍封面設計源於書籍的內容,並且服從於書籍的內容。
  • 王一博超酷的雜誌封面合集!成為五大刊開季封面唯一男藝人
    風淡雲輕,細水長流遇見小九九點擊關注,帶你追劇聽歌追綜藝近日,王一博首登《時尚COSMO》開季封面引發了熱議。2月10日,《時尚COSMO》官宣王一博登錄三月刊正面封面,要知道,開季封面是特別重要的,王一博登上開季封面也證明了時尚界對王一博的認可。在目前官宣的五大刊開季封面的人選中,《VOGUE》是劉雯,《時尚芭莎》是劉詩詩,《嘉人》是章子怡,《ELLE》是楊冪,《時尚COSMO》是王一博,所以王一博也是五大刊開季封面的唯一男星。
  • 這些經典的音樂專輯封面:被反覆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導外媒稱,一些音樂專輯的封面非常有吸引力,讓人回味無窮。這樣的封面總會吸引一些樂隊或歌手通過自己的專輯封面進行致敬、模仿甚至惡搞。西班牙《國家報》網站5月8日刊文回顧了其中一些有名的案例。
  • 沒看懂這些「封面故事」,你的專輯都白聽了
    專輯封面是音樂人和視覺藝術家產生碰撞的主要方式之一,這些藝術家、攝影師們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付諸於專輯封面上,其表現在很多時候甚至會直接影響到這張專輯的銷量,以及這張專輯是否能成為文化中的經典標識。而他們精心創作出的「專輯封面故事」,你又是否真正的讀懂?本期內容,我們就與大家一同走進 15 個有趣的「專輯封面故事」。
  • 數學競賽寒假作業的封面
    本周六就是這學期競賽的最後一次課了,首先有一個測驗,然後就是發放寒假作業.對於競賽的同學而言,寒暑假的集訓和自學太重要了.今年我特別設計了一下封面
  • 好友錄音曝光梅拉尼婭想法:不登封面我不在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好友史蒂芬妮·沃克福公開了一段秘密錄製的錄音,曝光了第一夫人對於未能登上主流時尚雜誌封面一事的態度。「她們說可能會讓我登上封面。我可能登上封面?我不需要,我不會給《Vogue》或者其他任何雜誌這種機會的。」沃克福問梅拉尼婭:「你不是9月的封面嗎?」梅拉尼婭回答:「你在開玩笑嗎?不可能。」「你能想像你是這期的封面嗎?」梅拉尼婭對於朋友的提問非常斬釘截鐵:「不可能。」還未等對方說完,梅拉尼婭繼續說:「他們不會這麼做的。」「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我會在乎這個嗎?我不在乎。」
  • 寫作指導 如何製作小說封面(含封面素材)
    小說封面是網絡小說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小說的內容。首先你需要找到小說封面素材,下面是我從網上找到的免費小說封面素材,如圖所示。接下來你需要有一個叫作光影魔術手的軟體,來幫助你製作小說封面。
  • 這些年度書籍封面設計,帶你重新找回紙本閱讀的驚喜
    但誰又能證明有趣的靈魂與美麗的外表是矛盾的呢? 在「眼球經濟」越來越重要的今天,不可否認一份好的書籍封面設計能夠讓更多的人來認識一本好書。但在做書籍封面設計時,特別需要注意平衡的把控,一份好的書籍封面設計既要展現出書籍的內容,也要留出讓讀者好奇的餘地;同時,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材質引入到了書籍封面設計當中,吸引更多的讀者們重回紙本閱讀的懷抱。
  • 張杰新專輯封面曝光 「靜像電影」打造多面形象
    自網絡曝光張杰一組專輯宣傳照之後,眾多網友及歌迷都對其封面感到相當好奇,爭相進行封面大猜想。今日,天娛傳媒旗下藝人張杰《穿越三部曲》專輯封面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張杰新專輯內殼封面。自網絡曝光張杰一組專輯宣傳照之後,眾多網友及歌迷都對其封面感到相當好奇,爭相進行封面大猜想。今日,天娛傳媒旗下藝人張杰《穿越三部曲》專輯封面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每次張杰發行新專輯,都會給歌迷耳目一新的感覺,專輯封面跟從張杰的多變風格,打造一個最契合專輯概念的視覺效果。他能歌善舞,十項全能,是內地歌壇不可多得的實力兼具偶像的歌手。今次顛覆專輯封面的一貫做派,形象破格,效果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