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 14:29 來源:法制晚報
參與互動記者發現,《羊脂球》、《紅與黑》、《雙城記》等小說的封面,都用了拉瓦錫的畫像(網站截圖)
法制晚報訊(記者 蘇妮) 杜甫在網上忙了一段時間,如今法國著名化學家拉瓦錫與其夫人也開始變忙了。有網友發現,這對學者夫婦的畫像不光出現在化學課本裡,還頻頻出現在了諸多外國經典文學書的封面上。
《法制晚報》記者找到了這幾本被網友吐槽的外國經典文學書,其中出版用這幅肖像畫當做封面的《紅與黑》的三秦出版社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本書的封面圖片是經過授權的,在授權期間是可以使用的,與小說內容無關也可以。而出版用這幅肖像畫作封面的《大衛·科波菲爾》的中央編譯出版社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圖書的封面由製作公司設計,最終選擇權在該書的編譯,所以封面所用圖片一般只與編譯的想法和審美有關,與內容的聯繫不作硬性要求。
現象 化學家肖像登上小說封面
安東尼·洛朗·拉瓦錫是17世紀法國一名很傑出的化學家,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是他最早提出「元素」的定義,是他給氫元素和氧元素命名,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也是根據他的定義列出的。而拉瓦錫夫人不但喜愛搞化學研究,還在繪畫方面很有造詣,拉瓦錫所寫書籍的插畫基本都是他的夫人繪製的。
上述所說的拉瓦錫夫婦的肖像畫,就是出自拉瓦錫夫人的繪畫老師、17世紀法國著名新古典主義畫派畫家雅克·路易·大衛之手,畫的名字叫《安東尼·洛朗·拉瓦錫夫婦》,除此以外,《馬拉之死》、《蘇格拉底之死》等很多傳世之作也出自大衛之手。
記者了解到,這幅畫像最開始被發現剪切掉一部分後用在化學教科書上,用來介紹拉瓦錫這位化學家,但網友們發現,近年來,這幅畫像還頻頻出現在多本外國經典文學書的封面上。大家甚至還列出了一份書單,其中有《紅與黑》、《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復活》等書。
最讓讀者們哭笑不得的是,就連《羊脂球》也用的拉瓦錫夫婦作封面。網友們紛紛提出了疑問,這些書的內容與這位化學家顯然沒有任何聯繫,用這幅肖像做小說封面,這樣好嗎?
說法 封面可與內容無關
昨天,記者聯繫了多家使用了拉瓦錫畫像的書籍的出版方。其中,2009年出版《紅與黑》的三秦出版社,該出版社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本書的封面圖片是經過授權的,一般授權的封面圖片或插圖在授權期間是可以使用的,可以與小說內容無關。
2011年出版《大衛·科波菲爾》的中央編譯出版社負責人董女士除了上述同樣的說法以外還告訴記者,一般圖書的封面由出版社下屬的製作公司設計,設計出幾種不同的封面提交給該書的編譯供其選擇。一般來說,在出版行業裡,封面所用的圖片可以由編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審美選擇,圖案與圖書內容聯繫的緊密性目前行業內還沒有硬性要求。
但可以肯定的是,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種類的書籍不會用重複的圖案作為封面。
就此,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王仁紅律師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出版法》、《著作權法》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藝術畫作,只要得到著作權人許可就可以在許可期限和範圍內使用,逾期或者超過授權範圍使用的,將涉及侵權問題。
至於圖書封面的圖案和圖書內容的相關性,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制約。文/記者 蘇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