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怎麼燃燒的?一個影響人類的天才揭示了這個秘密拉瓦錫

2020-11-25 燃時通

他是個律師,天才,勤奮的人,他駁斥了燃素學說,創立了氧化理論,出版了第一批現代化學元素清單,被譽為現代化學之父,不幸的是,他捲入了法國大革命的漩渦,很小就去世了,然而他受到了冷靜的懲罰,甚至在他死之前,他也同意劍客在他的頭被砍掉後儘可能多的眨眼,以確定他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感覺,這是他的最後的研究和他對人類最後的的貢獻,本期天才簡史節目,讓我們認識一下現代化學的奠基人。

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於出生於法國,5歲時,由於母親去世,他繼承了一大筆財產,從到他在馬薩林學院學習,進入巴黎大學法學院,至取得律師資格,研究石膏與硬石膏的轉化,並獲得法國科學院城市照明獎,他25歲拉瓦錫。

作為法蘭西科學院的一名院士,用天才這個詞來形容如此誇張的增長速度並不算太快,然而拉瓦錫最著名的故事是他用燃素石講的故事,當時,人們對火是如何燃燒的非常感興趣,所謂燃素理論,即物質在空氣中的燃燒是物質失去燃素,空氣得到燃素的過程,可以用燃素理論解釋一些現象,因此許多化學家,包括普利斯特裡和舍勒,都支持這一觀點,特裡甚至把他發現的氧氣稱為「爆燃空氣」,用來解釋物質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得更猛烈,但燃素理論總是很難解釋。

金屬燃燒後變重的問題被簡單地認為是由測量誤差引起的,另一組主張維持燃素的人更極端,他們甚至認為燃素在金屬燃燒反應中具有負質量,秋,拉瓦錫開始研究空氣中硫、錫和鉛的燃燒,為了確定空氣是否參與反應,他設計了著名的鐘罩實驗,通過本實驗,可以測量反應前後氣體體積的變化,得到反應所涉及的氣體體積,他還加熱了真空密封容器中的鉛,發現質量保持不變,但加熱後,容器打開,質量迅速增加。

雖然實驗現象與燃素理論的支持者相同,但是拉瓦錫卻提出了另一種解釋,即物質的燃燒是空氣中某些物質結合的結果,因此燃燒可以解釋燃燒後空氣和金屬質量變重的問題,根據拉瓦錫,這種氣體是一種元素,他給氣體命名為氧,並通過了公式,一份報告《燃燒概論》被提交給巴黎科學院,燃燒氧化理論和拉瓦錫氧化理論完全推翻了燃素理論,因此現代化學開始發展蓬勃,拉瓦錫與Claude貝託萊等人合作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化學命名法。

在《化學命名法》中,為了使不同語言背景的化學家能夠相互交流,他正式提出了這個命名系統,此外,柏濟力阿斯的符號系統構成了迄今為止使用的化學命名體系,同時,他總結了大量的定量實驗,確定了質量守恆定律,拉瓦錫出版了《化學基本論述》,是他觀點的教科書大成,在這本書中拉瓦錫界定了元素的概念,並對當時常見的化學物質進行了分類,總結出33種元素和常見化合物,使零碎的化學知識逐漸清晰起來。

實驗現象的理論體系不同於燃素理論的複雜解釋和各種充滿鍊金術術語的化學著作,遺憾的是,拉瓦錫在法國大革命被捕,拉瓦錫在法國大革命被逮捕,學術界震驚,各社團紛紛向國會提出拯救和豁免拉瓦錫,然而由激進黨控制的國會沒有回應這些要求,取而代之的是,28名普稅組織成員都被判處死刑,並計劃於在24小時執行死刑。

28人被處死,拉瓦錫是第四個登上斷頭臺的人,拉瓦錫平靜地死去,然而在他死前,卻並沒有忘記科學家的責任,他和劍客達成了協議,以確定在他的頭被砍掉後他是否還有感覺,在他死後,數學家拉格朗痛恨地說,補償器可以在眨眼間砍掉他的頭,但一百年後,他的大腦將不再生長,事實上拉瓦錫的死亡是整個人類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雖然拉瓦錫沒有發現新的物質,也沒有提出新的實驗項目,甚至沒有創新或改進實驗手段或方法。

他重複了以往的實驗,通過嚴格的邏輯步驟,澄清了對結果的正確解釋,在化學的發展中取得了不朽的成就,好吧,這是本期拉瓦錫的故事,別忘了注意我的帳目,下周,不見不散,毒舌王,實驗裝置破壞者,比上帝更挑剔,說了這幾個形容詞,你能想到哪個天才?下一期的《天才簡史》節目,將向您揭示材料效率建築流程的時間更少,

相關焦點

  • 拉瓦錫的燃燒理論與化學革命
    中世紀以來,化學由於受到鍊金術的影響,長期得不到發展。自十七世紀後半葉到十八世紀末的一個半世紀,是化學發展向近代化學過渡的階段,也是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拉瓦錫是這場「化學革命」中的中心人物,被稱為「現代化學之父」。
  • 拉瓦錫:鍾愛蘿莉的富二代
    敬請期待電影《拉瓦錫》!        今天是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的誕辰,如果我們為拉瓦錫夫婦拍一部講述他們生平的電影,說歪了,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喜劇,說正了,就是「天才總會被人害死」的悲劇。
  • 天才科學家拉瓦錫的最後實驗:親身試驗人被砍頭後,還能活多久
    ——愛因斯坦1943年8月份,法國一個富裕的貴族家庭誕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嬰,家族為這個新生兒取名為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父母期望他平安長大,繼承家族的爵位和財產也許當時沒有人能想到,未來這個男孩將成為一門學科最偉大的奠基人。一、天才科學家家人為拉瓦錫規劃的職業路線是律師,這是當時貴族圈子裡最受歡迎、最有前途的職業。如果拉瓦錫努力的話,也許有一天能成為大法官或者國會議員,可如果拉瓦錫去研究法律,那真是化學界最慘痛的損失。
  • 拉瓦錫與他的十二天實驗
    然而,燃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的本質是什麼?人類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研究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反而增加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拉瓦錫盛宴招待普利斯特裡。在宴會上,普利斯特裡把自己的重要發現,告訴了拉瓦錫。也就在這個時候,拉瓦錫還收到瑞典化學家舍勒九月三十日的來信。 拉瓦錫受到普利斯特裡和舍勒的啟發,做了很精細的實驗。這個實驗被人們稱為「十二天實驗」,實際上一連進行了二十多天。拉瓦錫夫人是拉瓦錫在化學研究工作中的好助手。
  • 科學家這些不為所知的秘密之一,拉瓦錫被殺是因為太貪財了
    但實際上呢,科學家和我們一樣,也是人類的一份子,也有七情六慾,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很多嗜好和凡人一樣,甚至有很多缺點,只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注意科學家的成就,對於他身後那些不為所知的秘密,少有人提及,從本篇開始,就介紹一些科學家身後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秘密。
  • 拉瓦錫是怎麼死的
    拉瓦錫是近代化學的開拓者之一,他究竟有多NB呢?他提出了化學元素的概念,提出燃燒是一種化學變化,並且創立了氧化學說,這些我們就都不談了,我們來說說拉瓦錫的悲劇人生。 拉瓦錫在法國科學院工作時,一個年輕人寫了一篇文章《燃素論》,也就是認為燃燒是一種物質,這篇文章被拉瓦錫駁斥的體無完膚。
  • 化學名人科普|拉瓦錫:不想做實驗的富二代不是一個好化學家
    婚後的拉瓦錫有了夫人的幫助,開始研究對於當時流行的「燃素說」的存疑。  燃素說形成於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一個解釋燃燒現象甚至整個化學的學說。燃素說認為,可燃的要素是一種氣態的物質,存在於一切可燃物質中,這種要素就是燃素(phlogiston);燃素在燃燒過程中從可燃物中飛散出來,與空氣結合,從而發光發熱,這就是火。
  • 人類歷史上4位絕世天才,你知道幾個?最後一個最厲害!
    如果阿基米德的微積分手稿在文藝復興時期就被發現,也許今天的人類早已走出銀河系,並且已經造出和人類一樣聰明的機器人。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的創造能力,耗盡了天才的生命,卻讓當時乃至後世的世界改頭換面。古希臘的雅典時期,誕生了以雅典學派為代表的海量天才;在同一時期,與雅典遠隔萬裡的中國大地上誕生了諸子百家;在14到16世紀的義大利,誕生了達·文西等一大批文藝復興巨匠,而達·文西在諸多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至今無人超越;一些生命極其短暫的藝術天才,創造了舉世無匹的輝煌;隨後人類迎來了思想解放的啟蒙時代,這一時代的蘇格蘭、英格蘭德國和法國,誕生了一大批祖師爺級別的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
  • 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
    拉瓦錫1743年出生於巴黎的一個富裕家庭,貴族。拉瓦錫的母親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拉瓦錫是由他的姨媽撫養長大的。可以肯定的是,拉瓦錫得到了姨媽的悉心照料,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54年,拉瓦錫11歲的時候,進入法國著名的馬扎林(Mazarin)學院求學。
  • 他親身做了一個實驗,結果卻意外出現反轉
    這依然還是科學界爭論的一個話題。 拉瓦錫從魯埃爾學習了化學教育,這讓拉瓦錫對化學深深的痴迷,他開始四處考察礦產,生石灰和熟石灰就是的轉變就是出自他手,不過他最出名的研究還是《燃燒概論》,闡述了燃燒作用的氧化學說,從而推翻燃素說。
  • 1743年8月26日:現代化學的創始人拉瓦錫誕辰
    1743年8月26日(農曆1743年7月8日),現代化學的創始人拉瓦錫誕辰。 拉瓦錫在學校是一個天才男孩。
  • 化學革命家——拉瓦錫
    拉瓦錫於1743年8月26日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5歲那年,他母親因病去世,從此他在姨母的照料下生活。11歲馬沙蘭學校,後升入法政時,他進入當時巴黎的名牌學校大學,21歲畢業,取得律師從業資格。
  • 《化學基礎論》:幸運的化學 悲催的拉瓦錫—新聞—科學網
    正是它的精細運作,引發了化學史上第一次真正的革命,其影響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拉瓦錫之於化學,猶如牛頓之於物理學。 在拉瓦錫登上歷史舞臺之前,化學遠遠落後於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儘管那個時代化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大量獨立的化學現象,但並沒有一個適當的理論框架來綜合這些相互隔離的零碎的信息。當時人們普遍相信,物質可以燃燒的原因在於它含有燃素。
  • 趣話化學史——元素——(一)從鍊金術的鬼畫符到拉瓦錫的元素表
    他在普利斯特的基礎上,發現了氧氣大約佔空氣的五分之一,並且依舊是用鐘罩實驗,確定了足量的白磷燃燒時也能消耗掉五分之一的空氣,這一點無疑是對他氧化說的一次補充。那麼,空氣中的氧氣大概多重呢?拉瓦錫發現,1單位重量的白磷燃燒大概能得到2.7個單位重量的菸灰(也就是五氧化二磷)。至此,拉瓦錫把化學從定性、感性上的認識提升至定量、理性上的分析,這就是拉瓦錫的最大貢獻。然而,元素到底有多少種?
  • 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其實他活的更像是一個「鍊金術師」
    有人說天才和瘋子之間只有一步之隔。那科學和神學之間又何嘗不是呢?倘若古人在今,他們誰會相信可以載人飛行的飛機?又怎會知道如今的人工智慧早已在圍棋領域打的人類「滿地找牙」了呢?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或許他更像當一個鍊金術師說到現代化學,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拉瓦錫。他成功地完成了對空氣中的氧氣質量測量實驗,這也讓它被後世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然而化學和科學不過是拉瓦錫生命中的「開胃菜」,他的一生絕大部分都在研究神秘的鍊金術和神學。
  • 【化學史話01】「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他的人生,絕不止課本裡講的那些…
    初中課本上的拉瓦錫       翻開初中化學課本,出現的第一位化學家就是拉瓦錫。而這位被後世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的天才化學家,他的成就絕對不止「確定空氣的成分」這麼簡單。       拉瓦錫原來是學法律的。1763年,年僅20歲的拉瓦錫   就取得了法律學士學位,並且獲律師從業證書。
  • 是誰教會了人類用火?中國和古希臘的盜火神話有什麼秘密?
    當你想抽菸的時候,找不到打火機,你就知道,火對於人類是如此重要,對火的使用,歷來被看作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也是人與動物之間的巨大鴻溝,因此在人類文明之初,產生了很多對於火的神話和崇拜。
  • 物質燃燒的本質是什麼?
    燃素說在遠古時期,人類祖先發明鑽木取火,開始了徵服大自然的進化路程,物質燃燒會產生明火,最初人類對燃燒現象的理解與事實相差甚遠。「燃素說」就是數百年前,化學家認為火是由無數細小且活潑的微粒構成,這種微粒能與其他物質形成化合物,也能以游離形式存在,大量游離的火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火焰,比如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1673年煅燒金屬後發現金屬變重,就是對燃素說的證明。
  • 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拉瓦錫:近代化學之父最終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馬拉曾在1780年發表《關於火的特性的研究》,但拉瓦錫在三年前就發表了《燃燒概論》,用氧化學說推翻了之前得到廣泛認可的「燃素說」,推動了化學的發展。拉瓦錫在化學領域遠比馬拉權威,馬拉的研究錯誤,無法自圓其說,沒有得到科學院的認可,拉瓦錫更是對其提出嚴厲批評。
  • 拉瓦錫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
    但是在這顆星球上卻誕生了高智商的生物,也就是我們人類。人類對未知的獵奇,人在死後會去往何方?真的有鬼神的存在嗎?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這都是我們所思考的。,為了領悟生命的真諦,他完成一個偉大的實驗:人在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