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革命家——拉瓦錫

2020-12-05 掌心裡的繁華

拉瓦錫於1743年8月26日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5歲那年,他母親因病去世,從此他在姨母的照料下生活。11歲馬沙蘭學校,後升入法政時,他進入當時巴黎的名牌學校大學,21歲畢業,取得律師從業資格。他的家庭打算讓他繼承父業成為一名律師,然而在大學裡,他已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最早感興趣的是植物學。為了展開植物學研究,他經常上山去採集植物標本。他在野外工作這段時間,對氣象學發生了興趣,同時也學會了使用氣壓計,從此以後,他一直都詳細記錄氣象變化而從未停止過。拉瓦錫的父親和親友感覺到他對自然科學有濃厚的興趣,也就沒有再勉強他做律師工作。他從21歲起就專門跟著一位地質學家葛太德從事地質學研究。很快他們得到了法國政府的資助,開始從事全國地質圖的繪製工作。由於地質老師的建議,拉互錫開始去學化學。當時在巴黎教化學的老師是魯伊勒教授,他教課是很有名的。教授在巴黎講課時,室內外擠滿了聽眾,不僅有學化學的學生和藥劑師,而且有許多社會名流,例如狄德羅和盧梭等人都來聽他的報告。教授在報告裡主要講了當時的礦物學和礦物的化學作用。

拉瓦錫很用心地聽了魯伊勒教授的報告,增加了許多化學知識。儘管拉瓦錫的大量工作是關於化學的,可是他一生從未放棄對礦物的研究。拉瓦錫最早的一篇化學論文是關於石膏的研究。他分析了石膏的成分,指出這是硫酸和石灰化合成的,他知道如果把石膏加熱以後,就可以放出水蒸汽。從這個時候開始,老師魯伊樂開始使用「結晶水」這個名詞了。拉瓦錫的論文也開始在科學院院報上發表。1766年,年僅23歲的拉瓦錫「關於城市照明問題」的論文,榮獲法國科學院金質獎。這次獲獎給嶄露頭角的拉瓦錫以很大的鼓舞,使他更熱情地投入到科學研究的事業中,同時他的科研才華也開始引起科學界的注目。1772年,由於對礦物及「天然水」的研究卓有成果,拉瓦錫當選為科學院院士。

拉瓦錫成為科學院的成員後,科學研究成為他生活的重要內容。拉瓦錫1772年所進行的達101天之久的「燒乾了水不會變土」的實驗,是人所共知的。通過這一實驗,他推翻了物質不能互變的學說,並進一步證明了物質不滅的正確性。從1772年9月開始,拉瓦錫開始對燃燒現象進行研究。通過實驗,他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這種元素除了助3燃、助呼吸外,還能與許多非金屬物質結合生成各種酸,為此他把這種元素命名為酸素。現在氧元素的化學符號O就是來源於希臘文酸素: oxygene。1778年,他進而提出,燃燒過程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可燃物質與氧的化合,可燃物質在燃燒過程中吸收了氧而增重,所謂的燃素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拉瓦錫關於燃燒的氧化學說終於使人們認清了燃燒的本質,並從此取代了燃素學說,統一地解釋了許多化學反應的實驗事實,為化學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根據氧化理論,1777年拉瓦錫發表論文,指出動物呼吸是吸入氧氣,呼出碳酸氣。他與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合作,於1782年設計了冰的熱量計,測定了一些物質的比熱和潛熱,同時證明動物的呼吸也屬於一種燃燒現象。

1789年,拉瓦錫出版了《化學綱要》,這是他對近代化學發展的又一突出貢獻。在這部著作中,拉瓦錫總結了化學研究的實踐經驗,發展了波義耳提出的元素概念,提出元素是化學分析到達的終點,即在當時用任何化學手段都不能分解的物質可稱為元素。據此他還列出了一張包括33種元素的分類表。現在看來,這張表雖然存在一些錯誤,但是它是世界公認的第一張真正的化學元素表。

相關焦點

  • 拉瓦錫的燃燒理論與化學革命
    中世紀以來,化學由於受到鍊金術的影響,長期得不到發展。自十七世紀後半葉到十八世紀末的一個半世紀,是化學發展向近代化學過渡的階段,也是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拉瓦錫是這場「化學革命」中的中心人物,被稱為「現代化學之父」。
  • 《化學基礎論》:幸運的化學 悲催的拉瓦錫—新聞—科學網
    尹傳紅 1773年的一天,30歲的安託萬-洛朗·拉瓦錫,在他的實驗記錄本上,自信滿滿地寫下了這麼一句話:「我註定要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帶來一場革命。」 然而,這位化學革命的主要推動者卻沒能預見到,20年後,他竟然會成為一場政治革命的犧牲品。 1794年,巴黎依然飄搖在法國大革命的驚濤駭浪之中。5月7日,執政的激進黨開庭審判他們眼中的舊政權代表——包括拉瓦錫在內的28位包稅商。此前,由一些科學界人士提出的赦免拉瓦錫的請求,遭到了法官的斷然拒絕。
  • 名人傳:化學之父拉瓦錫的愛恨情仇
    其中一個客人便是拉瓦錫。拉瓦錫和普利斯特裡在晚宴相遇後,開始談論化學,話題很快就轉到普利斯特裡激動人心的新發現脫燃素空氣。拉瓦錫興趣盎然,要普利斯特裡說得詳細些。普利斯特裡終於找到一個十分專心的聆聽者,他告訴拉瓦錫所有的實驗結果。拉瓦錫和普利斯特裡就像牛奶和奶酪相遇,聊的熱火朝天。
  • 化學名人科普|拉瓦錫:不想做實驗的富二代不是一個好化學家
    每一個學化學的人,肯定都不會忘記當年被元素周期表支配的恐懼。其實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並不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這張門捷列夫版的,而是由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的。
  • 化學之父拉瓦錫小傳:一眨眼砍下的腦袋,哪怕一百年也長不出來了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貝利薩留) 【1743年8月26日】化學之父拉瓦錫小傳 這是他第一篇的化學論文,引起學界巨大轟動。年僅25歲拉瓦錫竟因此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 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
    在這裡拉瓦錫兩者都具備了。他的好奇心多半是天生俱來的,上學期間,拉瓦錫就師從著名天文學家拉卡伊(N-L. de Lacaille)攻讀數學和自然科學;在地質學家蓋塔爾(J-E. Guettard)指導下研究地理學和礦物學;在著名化學家魯埃爾(G-F. Rouelle)門下學習化學。魯埃爾的化學實驗演講極為有名,曾吸引狄德羅、盧梭等一大批社會名流前往傾聽。
  • 拉瓦錫是怎麼死的
    關注馬桶課堂,日積月累,終成學霸! 拉瓦錫是近代化學的開拓者之一,他究竟有多NB呢?當時很多科學家向羅伯斯庇爾求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牆頭草科學家拉普拉斯,拉普拉斯說「這顆頭顱你們一秒鐘就可以砍下來,但是一百年也不會再長出一個了。」
  • 【化學史話01】「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他的人生,絕不止課本裡講的那些…
    初中課本上的拉瓦錫       翻開初中化學課本,出現的第一位化學家就是拉瓦錫。而這位被後世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的天才化學家,他的成就絕對不止「確定空氣的成分」這麼簡單。       拉瓦錫原來是學法律的。1763年,年僅20歲的拉瓦錫   就取得了法律學士學位,並且獲律師從業證書。
  • 拉瓦錫與他的十二天實驗
    拉瓦錫盛宴招待普利斯特裡。在宴會上,普利斯特裡把自己的重要發現,告訴了拉瓦錫。也就在這個時候,拉瓦錫還收到瑞典化學家舍勒九月三十日的來信。 拉瓦錫受到普利斯特裡和舍勒的啟發,做了很精細的實驗。這個實驗被人們稱為「十二天實驗」,實際上一連進行了二十多天。拉瓦錫夫人是拉瓦錫在化學研究工作中的好助手。
  • 拉瓦錫:鍾愛蘿莉的富二代
    敬請期待電影《拉瓦錫》!        今天是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的誕辰,如果我們為拉瓦錫夫婦拍一部講述他們生平的電影,說歪了,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喜劇,說正了,就是「天才總會被人害死」的悲劇。
  • 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拉瓦錫:近代化學之父最終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是法國乃至世界非常出名的化學和生物學家,被尊為「近代化學之父」,並且在初中課本裡也有提到他。拉瓦錫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他化學上的成就,他提出了元素的定義,發表了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創立了氧化說,預言並確定了矽的存在,一生著述頗豐,並為後人留下了著作《化學概要》。
  • 科研夫婦實錄:拉瓦錫的美麗太太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姜贇 實習生 劉安琪在化學課本裡,幾乎所有人都避不開拉瓦錫——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著名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圖片來源:果殼網化學課本上的拉瓦錫的目光沒有放在自己的科學儀器上,反而飄出了畫面,這完全不符合一個科學家的嚴謹科研精神!那拉瓦錫究竟在關注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原圖:這就情有可原了。
  • 西方記載:拉瓦錫科學實驗,被錯殺的近代化學家
    在這裡,拉瓦錫學習了數學、化學、物理、拉丁文、希臘文等基礎課,還學習了天文學,漸漸地拉瓦錫喜愛上了自然科學研究。拉瓦錫學習成績優異,父親希望拉瓦錫繼承自己律師的職業,所以在拉瓦錫中學畢業後就升入到大學法學系。除了學好自己的主修課,拉瓦錫最熱心的還是鑽研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物理、化學。
  • 化學之父拉瓦錫慘被砍頭,權力加無知或致人類文明巨大災難
    拉瓦錫是18世紀末法國著名科學家,近代化學之父,出生於貴族家庭,一生擔任過不少公職,曾協助政府收稅,這為他帶來了滅頂之災。1794年他被革命黨逮捕,送上了斷頭臺,年僅51歲。拉瓦錫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辯識出多種不同元素,為現代化學奠定了基礎。在他被逮捕前,正在進行幾項重要的化學實驗,他對法官說,他願意接受死刑,但希望能延緩到做完實驗之後。法官說,新共和國不需要科學家,也不需要科學,你就乖乖上斷頭臺去吧。
  • 1743年8月26日:現代化學的創始人拉瓦錫誕辰
    1743年8月26日(農曆1743年7月8日),現代化學的創始人拉瓦錫誕辰。 拉瓦錫在學校是一個天才男孩。
  • 拉瓦錫臨終前的瘋狂砍頭實驗:眨眼11次,舉世譁然
    提起安託萬·洛朗·拉瓦錫,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著名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後世尊稱為"現代化學之父"。學過化學和生物的朋友都知道,這兩門學科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作為在化學領域和生物學領域都有不小建樹的拉瓦錫,更是出了名的「實驗狂人」。
  • 拉瓦錫臨終前的瘋狂砍頭實驗:眨眼11次,舉世譁然
    學過化學和生物的朋友都知道,這兩門學科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作為在化學領域和生物學領域都有不小建樹的拉瓦錫,更是出了名的「實驗狂人」。,其中包括命名氧氣和氫氣,預言矽的存在,以及編寫第一份廣泛的元素清單,幫助改革化學術語。
  • 一個影響人類的天才揭示了這個秘密拉瓦錫
    雖然實驗現象與燃素理論的支持者相同,但是拉瓦錫卻提出了另一種解釋,即物質的燃燒是空氣中某些物質結合的結果,因此燃燒可以解釋燃燒後空氣和金屬質量變重的問題,根據拉瓦錫,這種氣體是一種元素,他給氣體命名為氧,並通過了公式,一份報告《燃燒概論》被提交給巴黎科學院,燃燒氧化理論和拉瓦錫氧化理論完全推翻了燃素理論,因此現代化學開始發展蓬勃,拉瓦錫與Claude貝託萊等人合作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化學命名法
  • 天才科學家拉瓦錫的最後實驗:親身試驗人被砍頭後,還能活多久
    當時的化學與我們如今這門體系完整的學科不同,拉瓦錫所處的時代,化學的學科理論連權威的基礎支撐都沒有,眾多科學家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各種理論不斷被提出,又不斷被推翻,甚至還會被一些老頑固認為科學家們在研究「妖術」,藐視神靈。
  • 大化學家拉瓦錫成就巨大,又沒幹什麼壞事,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安東尼·拉瓦錫是法國著名化學家,是世界化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有著「近代化學之父」的尊稱。 拉瓦錫在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絲毫不遜於牛頓之於物理、達爾文之於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