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之父拉瓦錫慘被砍頭,權力加無知或致人類文明巨大災難

2020-12-04 徐德文科學頻道

拉瓦錫是18世紀末法國著名科學家,近代化學之父,出生於貴族家庭,一生擔任過不少公職,曾協助政府收稅,這為他帶來了滅頂之災。

1794年他被革命黨逮捕,送上了斷頭臺,年僅51歲。

和史瓦西、黎曼、赫茲等英年早逝的科學巨人一樣,我們永遠無從知道如果他們能正常過完一生,將會有多大的成就,為這個世界帶來多大的變化。

拉瓦錫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辯識出多種不同元素,為現代化學奠定了基礎。

在他被逮捕前,正在進行幾項重要的化學實驗,他對法官說,他願意接受死刑,但希望能延緩到做完實驗之後。

法官說,新共和國不需要科學家,也不需要科學,你就乖乖上斷頭臺去吧。

之所以要提這件事,是因為我想起了目前世界各國為遏止氣候變暖所做出的努力,可能因為某一位強勢人物的上臺而付之東流,我們生命的搖籃可能因為權力加無知而面臨更加深重的苦難,甚至可能是無法逆轉的災難。

霍金曾說過,到2600年,地球將因為人類對能源無止境的貪婪獲取,變成一顆散發紅外輻射的紅色星球,完全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必須早作打算。

過去150年來,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是科學界的共識,如果不及時應對,或許等不到2600年,我們的家園就會成為海底新的亞特蘭蒂斯大陸。

當然,人類這樣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至少目前看來如此,宇宙中尚沒有任何文明的發展可以讓人類以資借鑑,誰也不知道對能源的無限獲取是不是文明發展的必然,是不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的,如果真這樣的話,地球將成為宇宙中獨特的不斷向外發出紅外輻射的「紅矮行星」,真有外星智慧文明存在的話,他們可以籍此輕而易舉地發現我們。

但在目前階段,在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的時候,權力加無知卻可能斷送所有的努力。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和無知戰鬥,不幸在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敗下陣來。

無知是一種瘟疫,極易傳染,尤其在暴虐的人群中,拉瓦錫的悲劇就是明證。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經常有人說,大多數科學家都不相信進化論,量子力學沒經過實驗檢驗,真不知道這些奇怪的觀點來自哪裡?

事實上絕大多數生物學家都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人類有史以來意義最為深遠的理論,而物理學家則認為量子力學才應該佔據科學的首要地位,沒有任何一個理論,經歷過比量子力學更為嚴苛的實驗驗證。

無知可以學習變得有知,可以敬畏變得謙遜。但可怕的是,無知一旦和權力結合,就會到處展示它的傲慢,尤為可怕的是,暴虐會成為它最兇猛的隨扈。

相關焦點

  • 近代化學之父,砍頭之前對儈子手說:砍頭後,我們做個實驗
    近代化學之父,砍頭之前對儈子手說:砍頭後,我們做個實驗學過化學的人可能都知道拉瓦錫這個人,他可是被稱為近代化學史之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天賦這種東西是真的存在,天才也是真的存在,拉瓦錫就是個化學天才。
  • 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
    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文|小劉人文說拉瓦錫對於人類化學的貢獻大家都知道,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還發現了碳、氧元素。被後人稱作天才化學家,包括氧化也是他提出來的,他解釋的氧化就是物質與氧氣反應的過程,比如燃燒過程就是氧化,而且人類的呼吸作用也屬於一種氧化等等。就是這樣一位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拉瓦錫雖然在法國乃至世界的化學界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他的人生卻非常的悲劇。
  • 名人傳:化學之父拉瓦錫的愛恨情仇
    普利斯特裡沒有意識到這種氣體就是氧氣,不僅他們哥仨兒,人人都有權力天天吸入,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由於深信於燃素說,他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1774年10月,普利斯特裡陪同謝爾本勳爵到歐洲旅行,被邀請與法國最著名的科學家進餐。其中一個客人便是拉瓦錫。
  • 天才科學家拉瓦錫的最後實驗:親身試驗人被砍頭後,還能活多久
    拉瓦錫對化學的貢獻是巨大的,他通過實驗發現了氧元素和氫元素,拉瓦錫所發表的此外拉瓦錫研究出了物質之間的轉換,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化學方程式,探究出了燃燒和氧化的原理,做出了元素周期表的雛形。如果我們翻開化學書,就會驚訝的發現,許多化學理論,都是由拉瓦錫一個人所開創的,因此拉瓦錫是化學界無可置疑的第一人,可以說拉瓦錫憑一己之力將化學研究的進程推動了幾百年,因此人們將拉瓦錫尊稱為「現代化學之父」。
  • 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拉瓦錫:近代化學之父最終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是法國乃至世界非常出名的化學和生物學家,被尊為「近代化學之父」,並且在初中課本裡也有提到他。拉瓦錫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他化學上的成就,他提出了元素的定義,發表了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創立了氧化說,預言並確定了矽的存在,一生著述頗豐,並為後人留下了著作《化學概要》。
  • 古代死刑犯人砍頭的時候,犯人會不會感覺到疼?
    砍頭、痛事也,喝酒、快事也。喝酒之後再砍頭,痛快之事也!痛快!痛快!砍頭之前,金聖歎先喝了斷頭酒,並且隨口說了一句話「砍頭、痛事也,喝酒、快事也。喝酒之後再砍頭,痛快之事也!痛快!痛快!」 炎炎烈日之下,午時三刻已到,劊子手手起刀落,金聖歎人頭落地。此時,只見金聖歎的耳朵裡面掉下了兩個紙團,一個寫著「好」字,一個寫著「疼」字。 由此看來,砍頭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件非常疼的事。
  • 化學之父拉瓦錫小傳:一眨眼砍下的腦袋,哪怕一百年也長不出來了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貝利薩留) 【1743年8月26日】化學之父拉瓦錫小傳 這是他第一篇的化學論文,引起學界巨大轟動。年僅25歲拉瓦錫竟因此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 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
    二、 規範化了化學的科學語言化學脫胎於聲名狼藉的鍊金術和煉丹術。鍊金術士和煉丹術士把各種原料放在一個罐子裡焙燒,期望能燒出閃閃發光的黃金和長生不老之藥。為了更顯神秘和保密的原因,這些鍊金術和煉丹術的文獻都是用密碼寫的,其他人根本看不懂。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拉瓦錫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
    但是在這顆星球上卻誕生了高智商的生物,也就是我們人類。人類對未知的獵奇,人在死後會去往何方?真的有鬼神的存在嗎?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這都是我們所思考的。拉瓦錫,為了領悟生命的真諦,他完成一個偉大的實驗:人在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
  • 科普:古代罪犯被砍頭後還有沒有知覺?這得問法國化學家!
    外國有位化學家就專門為證實這件事而做了一個試驗,他是出生在法國貴族家庭裡的孩子,他在化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他就是拉瓦錫。就是殺頭試驗,也就是這個人的試驗向人們證明了,殺頭之後人還有沒有意識,他就與劊子手進行了約定,就是他的頭被砍下那一刻,他就會眨眼間,而眨眼睛時間的長短就代表自己意識存在的長短,拉瓦錫就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一門科學成就。
  • 人被砍頭後還有知覺存在嗎?世界級科學家太好奇,成為了實驗對象
    而人被砍頭以後,是不是還會有意識,還會有知覺。這一疑問一直困擾於世人,直到"化學之父"拉瓦錫在生命最後一刻進行的實驗,才開始對這一問題有了確切的證據。拉瓦錫,被世人成為"化學之父",他的一生都與化學有著不解之緣。1943年,拉瓦錫出生於法國的一個貴族家庭,也是一個律師家庭。所以,他的家人希望拉瓦錫可以成為一名律師。1763年, 年僅輕輕的他便獲得了法律學士學位。
  • 一個影響人類的天才揭示了這個秘密拉瓦錫
    他是個律師,天才,勤奮的人,他駁斥了燃素學說,創立了氧化理論,出版了第一批現代化學元素清單,被譽為現代化學之父,不幸的是,他捲入了法國大革命的漩渦,很小就去世了,然而他受到了冷靜的懲罰,甚至在他死之前,他也同意劍客在他的頭被砍掉後儘可能多的眨眼,以確定他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感覺,這是他的最後的研究和他對人類最後的的貢獻
  • 人被砍頭後,還有疼痛感嗎?法國科學家親身試驗,用生命得到答案
    1794年,"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上了斷頭臺,他把生命最後一秒鐘還用於實驗,用來測試砍頭後到底頭沒有感覺,想知道他是怎麼做這個實驗的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拉瓦錫是一個出色的化學家,但不代表他是一個聖人,他也有缺點,那就是他太貪財。
  • 人被砍頭後還能活多久?他親身試驗,得出結果
    拉瓦錫對化學的貢獻是巨大的,他通過實驗發現了氧元素和氫元素,拉瓦錫所發表的《化學概要》是現代化學誕生的分界線,在《化學概要》中,拉瓦錫向全世界首次提出了「元素」這個化學基礎概念,成為後世化學家研究的基礎。此外拉瓦錫研究出了物質之間的轉換,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化學方程式,探究出了燃燒和氧化的原理,做出了元素周期表的雛形。
  • 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化學之父用他的生命做了實驗,最後給出了答案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最重的刑罰除了株連九族之外就是砍頭了,因為古人封建思想嚴重,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砍頭便是最重的罪,但古人也並不是隨隨便便就會砍頭的,而是要經過層層上報,由皇帝親自審批之後才會行刑,當然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造反的人是可以就地處決的。
  • 拉瓦錫臨終前的瘋狂砍頭實驗:眨眼11次,舉世譁然
    提起安託萬·洛朗·拉瓦錫,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著名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後世尊稱為"現代化學之父"。學過化學和生物的朋友都知道,這兩門學科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作為在化學領域和生物學領域都有不小建樹的拉瓦錫,更是出了名的「實驗狂人」。
  • 拉瓦錫是怎麼死的
    拉瓦錫是近代化學的開拓者之一,他究竟有多NB呢?他提出了化學元素的概念,提出燃燒是一種化學變化,並且創立了氧化學說,這些我們就都不談了,我們來說說拉瓦錫的悲劇人生。 拉瓦錫在法國科學院工作時,一個年輕人寫了一篇文章《燃素論》,也就是認為燃燒是一種物質,這篇文章被拉瓦錫駁斥的體無完膚。
  • 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其實他活的更像是一個「鍊金術師」
    有人說天才和瘋子之間只有一步之隔。那科學和神學之間又何嘗不是呢?倘若古人在今,他們誰會相信可以載人飛行的飛機?又怎會知道如今的人工智慧早已在圍棋領域打的人類「滿地找牙」了呢?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中世紀歐洲著名的鍊金術和我國古代「至高無上」的煉丹術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它們又為何會演變成現代化學呢?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或許他更像當一個鍊金術師說到現代化學,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拉瓦錫。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憑藉著過人的天賦以及自身的努力,拉瓦錫年僅二十五歲便成為了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可謂年少成名,他的論文《化學概要》更是代表著近代化學的誕生,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引導著後世一位位化學家。拉瓦錫還將化學由定性改為定量,為氫元素和氧元素命名,並且在當時就預見了矽元素的存在。
  • 大化學家拉瓦錫成就巨大,又沒幹什麼壞事,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安東尼·拉瓦錫是法國著名化學家,是世界化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有著「近代化學之父」的尊稱。 拉瓦錫在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絲毫不遜於牛頓之於物理、達爾文之於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