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斯特裡於1733年出生於英格蘭的一個小農莊,由於家境艱難,牧師兼業餘化學家的他只能於閒暇時間做氣體實驗。
為了研究空氣的成分,他加熱氧化汞得到了一種氣體,他把小白鼠放入這種氣體中,發現可以存活很久。自己也嘗試吸了一口,他的實驗記錄是這樣描述的:「當時我感到胸部很輕、很舒服。有誰能說出這種氣體將來不會變成時髦的通用品呢?不過,現在只有兩隻老鼠和我才有享受這種氣體的權利罷了。」
普利斯特裡沒有意識到這種氣體就是氧氣,不僅他們哥仨兒,人人都有權力天天吸入,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由於深信於燃素說,他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
1774年10月,普利斯特裡陪同謝爾本勳爵到歐洲旅行,被邀請與法國最著名的科學家進餐。其中一個客人便是拉瓦錫。
拉瓦錫和普利斯特裡在晚宴相遇後,開始談論化學,話題很快就轉到普利斯特裡激動人心的新發現脫燃素空氣。拉瓦錫興趣盎然,要普利斯特裡說得詳細些。普利斯特裡終於找到一個十分專心的聆聽者,他告訴拉瓦錫所有的實驗結果。拉瓦錫和普利斯特裡就像牛奶和奶酪相遇,聊的熱火朝天。
拉瓦錫擁有歐洲最好的實驗室,精密儀器超過1萬件,而普利斯特裡只有一個湊活的實驗室,設備都是他修修補補組裝起來的。
每個反應前,拉瓦錫都要稱重、測量、再稱重,並精確計算。他用這些定量的方法來研究燃素之謎。
他首先精確地稱量金屬錫,讀數是150.07克,加熱後再稱重,如果物質燃燒時,燃素跑掉了,那麼物質重量會減少,但是讀數是153.60克,比加熱前重了差不多4克。這表明燃素說是有問題的(燃素說認為燃燒是物體放出燃素的過程)。
拉瓦錫從這裡得到啟發,增加的是什麼呢?
與普利斯特裡談話後,拉瓦錫決定重複普利斯特裡的實驗,他加熱密閉容器中的汞,直到汞變成氧化汞,他測量被熱汞吸收的空氣量。然後他加熱氧化汞,觀察到釋放的氣體量與熱汞吸收的氣體量相同。
拉瓦錫靈機一動,認識到空氣中某些物質被汞吸收,生成了氧化汞。然後又釋放了相同的氣體,他勇於下結論,這種氣體與燃素無關,它其實是新元素,拉瓦錫稱之為氧。
拉瓦錫公開宣稱,他發現了氧,這令普利斯特裡大為惱火,在遇到他之前,拉瓦錫做的空氣實驗還沒有完成,普利斯特裡對拉瓦錫偷竊了他的成果感到很憤怒。
法國科學家居維葉感概到:「普利斯特裡是現代化學之父,但他始終不承認自己的親生女兒。」
普利斯特裡與另一位化學家舍勒製造了摧毀燃素說的武器,但他們卻不會使用這件武器。而拉瓦錫巧妙地接過了這件武器,並取得輝煌的戰果。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波義耳、布萊克、卡文迪許、普利斯特裡等人只是造出了一批磚瓦,而用這些磚瓦建成大廈的則是拉瓦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