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之父拉瓦錫小傳:一眨眼砍下的腦袋,哪怕一百年也長不出來了

2020-11-22 騰訊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貝利薩留)

【1743年8月26日】化學之父拉瓦錫小傳:一眨眼砍下的腦袋,哪怕一百年也長不出來了

他是近代化學的奠基人,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他的名字經常出現在中學教材上。他將自己畢生的才智奉獻給了科學,卻在法國大革命中被人民推上了斷頭臺。

他就是拉瓦錫。

1743年8月26日,拉瓦錫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富有的家庭,父親是頗有名氣的律師。1761年(18歲),拉瓦錫進入巴黎大學法學院學習,兩年後獲得律師資格。

然而,拉瓦錫非常喜歡自然科學,在獲得律師資格的同年,20歲的拉瓦錫撰寫了巴黎街道照明的設計論文,獲得法國科學院的嘉獎。

於是,拉瓦錫決定放棄律師,轉型做科研。1764年(21歲),他作了地理學家蓋塔的助手,四處採集法國礦產,並繪製了第一份法國地圖。

1968年(25歲),他研究了生石膏與熟石膏之間的轉變,撰文發表在《巴黎科學院院報》上。他指出,石膏是硫酸和石灰形成的化合物,加熱時會放出水蒸氣。

這是他第一篇的化學論文,引起學界巨大轟動。年僅25歲拉瓦錫竟因此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拉瓦錫與妻子)

什麼是「燃燒」?在當時,是化學家難以解釋的一個難題。

有人提出燃素說,認為燃燒是物質失去燃素,空氣得到燃素的過程。燃素說可以解釋一些現象,因此很多化學家包括都擁護這一說法。

但是,燃素說難以解釋金屬燃燒之後變重的問題!有人認為可能是測量的誤差導致,或者認為金屬的燃素具有負質量。

(拉瓦錫在實驗室中)

1772年(29歲),拉瓦錫開始對硫、錫和鉛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研究。第二年,他做了化學史上著名的加熱氧化汞實驗。

根據實驗現象,拉瓦錫提出了和燃素說不同的觀點:燃燒是可燃物和空氣中的一種氣體結合的過程。

(拉瓦錫的實驗室)

1775年(32歲),拉瓦錫對「這種氣體」進行研究。1777年,拉瓦錫將「這種氣體」命名為氧氣。9月5日,拉瓦錫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劃時代的《燃燒概論》,系統地闡述了燃燒的氧化學說,徹底推翻了燃素說!

這是人類第一次真正理解」燃燒「!化學由此也進入定量化學(即近代化學)時期。

在研究「燃燒」的一系列實驗中,拉瓦錫通過精確的測量,發現物質雖然在一系列化學反應中改變了狀態,但參與反應的物質的總量在反應前後都是相同的。這便是化學反應的基本定律——質量守恆定律!

1787年(44歲),他發表《化學命名法》,正式提出標準的命名方法,使得不同語言背景的化學家可以彼此交流,其中的一些原則一直沿用至今。

1789年(46歲),拉瓦錫發表了《化學基本論述》。他定義了元素的概念,對當時常見的化學物質進行了分類,使得當時零碎的化學知識開始清晰化。

1790年(47歲),法蘭西科學院組織委員會負責制定新的度量衡系統,拉瓦錫提出了長度單位「米」和質量單位「千克」。到今天,該標準已經被世界通用,成為國際單位。

然而,這時候的法國卻正處於一場巨大的風暴之中——法國大革命爆發了!由於拉瓦錫在科研之外,兼任包稅官,因而成為革命的對象。

1793年(50歲),拉瓦錫被捕入獄。學術界震動,各學會紛紛向國會提出申請,請求赦免拉瓦錫,但國會不予理會。

1794年5月8日,拉瓦錫被推上了斷頭臺,享年51歲。

著名數學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說:「把他的腦袋砍下,只要一眨眼。可是這樣的腦袋,哪怕一百年也再長不出來。」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458篇作品,營員「夢裡婉歌」的第37篇作品)

相關焦點

  • 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
    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文|小劉人文說拉瓦錫對於人類化學的貢獻大家都知道,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還發現了碳、氧元素。被後人稱作天才化學家,包括氧化也是他提出來的,他解釋的氧化就是物質與氧氣反應的過程,比如燃燒過程就是氧化,而且人類的呼吸作用也屬於一種氧化等等。就是這樣一位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拉瓦錫雖然在法國乃至世界的化學界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他的人生卻非常的悲劇。
  • 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
    1789年拉瓦錫出版了《化學基礎論》。在《化學基礎論》中,拉瓦錫給出了元素的概念,並第一次給出了化學元素表。以化學元素表為主線,研究酸、鹼、鹽等各種化合物,並給出來化合物的命名方式。書中對氧化學說和質量守恆定律給予了闡述,給出了化學方程式的早期雛形,把化學從定性研究帶入到定量研究的新階段。
  • 名人傳:化學之父拉瓦錫的愛恨情仇
    普利斯特裡沒有意識到這種氣體就是氧氣,不僅他們哥仨兒,人人都有權力天天吸入,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由於深信於燃素說,他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1774年10月,普利斯特裡陪同謝爾本勳爵到歐洲旅行,被邀請與法國最著名的科學家進餐。其中一個客人便是拉瓦錫。
  • 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拉瓦錫:近代化學之父最終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是法國乃至世界非常出名的化學和生物學家,被尊為「近代化學之父」,並且在初中課本裡也有提到他。拉瓦錫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他化學上的成就,他提出了元素的定義,發表了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創立了氧化說,預言並確定了矽的存在,一生著述頗豐,並為後人留下了著作《化學概要》。
  • 《化學基礎論》:幸運的化學 悲催的拉瓦錫—新聞—科學網
    尹傳紅 1773年的一天,30歲的安託萬-洛朗·拉瓦錫,在他的實驗記錄本上,自信滿滿地寫下了這麼一句話:「我註定要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帶來一場革命。」據說,那位法官還豪氣沖天地宣稱:「共和國不需要學者!」 第二天,拉瓦錫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推上了斷頭臺。隔日,曾跟他有過交往的法籍義大利著名數學家拉格朗日聞訊,不禁悲嘆:「砍下他的頭顱只需要一眨眼工夫,但生出他那樣的大腦一百年也不夠。」 不錯,這是一顆不平凡的大腦。
  • 近代化學之父,砍頭之前對儈子手說:砍頭後,我們做個實驗
    近代化學之父,砍頭之前對儈子手說:砍頭後,我們做個實驗學過化學的人可能都知道拉瓦錫這個人,他可是被稱為近代化學史之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天賦這種東西是真的存在,天才也是真的存在,拉瓦錫就是個化學天才。
  • 大化學家拉瓦錫成就巨大,又沒幹什麼壞事,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安東尼·拉瓦錫是法國著名化學家,是世界化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有著「近代化學之父」的尊稱。 拉瓦錫在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絲毫不遜於牛頓之於物理、達爾文之於生物。
  • 頭顱被砍下後,能感覺到疼嗎?此人親身試驗,用生命換來答案
    而「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死亡的降臨讓他不屑一顧,甚至用自己的命,來完成他所追求的真理,假如人的頭被砍下,人的軀體是否還有意識,他親自實驗,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答案,他的一生是如何呢?他又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 拉瓦錫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
    在國外有一位我們熟知的化學家,他就是「化學之父」拉瓦錫像他的父親一樣優秀,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就因為發表巴黎街道照明的文章而受到了科學院的嘉獎。到了他25歲的時候,已經被評選上了「名譽院士」。他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便達到了很多人一生的成就,他的成就大部分人望塵莫及的。他的人生一直是平坦的,他出生在羅馬,但是他依舊是十分努力,名利雙收。在事業和愛情上順風順水,而他的妻子也成了他實驗時最親密的搭檔,這樣的生活誰不羨慕呢?
  • 拉瓦錫:鍾愛蘿莉的富二代
    敬請期待電影《拉瓦錫》!        今天是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的誕辰,如果我們為拉瓦錫夫婦拍一部講述他們生平的電影,說歪了,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喜劇,說正了,就是「天才總會被人害死」的悲劇。
  • 拉瓦錫臨終前的瘋狂砍頭實驗:眨眼11次,舉世譁然
    提起安託萬·洛朗·拉瓦錫,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著名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後世尊稱為"現代化學之父"。學過化學和生物的朋友都知道,這兩門學科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作為在化學領域和生物學領域都有不小建樹的拉瓦錫,更是出了名的「實驗狂人」。
  • 拉瓦錫:法國大革命中落下的最昂貴的一顆頭顱
    「這些人用一眨眼的時間把他的頭顱砍下來,可是卻不知道,像他這樣的頭顱可能經過百年也無法長出來。」這句話是被腓特烈大帝稱作「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的拉格朗日在拉瓦錫即將被送上斷頭臺的時候為他痛哭的陳詞。可這一番哭訴並沒有讓劊子手軟下心腸,在1794年5月8曰,十八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瑪麗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之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隨即在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中被狂熱的法國人民送上了絞刑架。
  • 【化學史話01】「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他的人生,絕不止課本裡講的那些…
    拉瓦錫的父親是一位頗有名氣的大律師,家境富有。但是拉瓦錫沒有馬上去做律師,而是對植物學和氣象學產生了興趣。後來,在地質學家葛太德的建議下,拉瓦錫師從巴黎著名的化學魯伊勒教授。從此,拉瓦錫就和化學結下不解之緣。       拉瓦錫的對化學的第一個貢獻便是從實驗的角度驗證並總結了質量守恆定律。
  • 化學之父拉瓦錫慘被砍頭,權力加無知或致人類文明巨大災難
    拉瓦錫是18世紀末法國著名科學家,近代化學之父,出生於貴族家庭,一生擔任過不少公職,曾協助政府收稅,這為他帶來了滅頂之災。1794年他被革命黨逮捕,送上了斷頭臺,年僅51歲。拉瓦錫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辯識出多種不同元素,為現代化學奠定了基礎。在他被逮捕前,正在進行幾項重要的化學實驗,他對法官說,他願意接受死刑,但希望能延緩到做完實驗之後。法官說,新共和國不需要科學家,也不需要科學,你就乖乖上斷頭臺去吧。
  • 頭被砍下後還能活多久?現代化學之父親身試驗,用生命得出答案!
    那麼大家知不知道人如果被砍頭後還能活多久呢,法國歷史上有一位科學家,就用自己的頭做了一個實驗,拉瓦錫生活在18世紀中晚期的法國,他是著名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因為提出了元素的定義,為氧和氫命名,還預測了矽的存在,而被後世稱為現代化學之父。
  • 倒在斷頭臺下的「近代化學之父」
    別樣人間巴黎富家子弟安託萬-洛朗·拉瓦錫20歲出頭就拿到了律師執業證書,可在行將闖蕩江湖之際他卻決意改轍,按照自己的興趣去探索自然科學。此前他在旁聽化學課時發現,這門學問之系統性與理論化遠遠落後於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
  • 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其實他活的更像是一個「鍊金術師」
    有人說天才和瘋子之間只有一步之隔。那科學和神學之間又何嘗不是呢?倘若古人在今,他們誰會相信可以載人飛行的飛機?又怎會知道如今的人工智慧早已在圍棋領域打的人類「滿地找牙」了呢?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中世紀歐洲著名的鍊金術和我國古代「至高無上」的煉丹術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它們又為何會演變成現代化學呢?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或許他更像當一個鍊金術師說到現代化學,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拉瓦錫。
  • 頭顱被砍下後,還能感覺到疼嗎?歷史上還真有人親身試驗過
    拉瓦錫卻用生命告訴大家,頭顱被砍下後,人的意識還會存在,還會感到疼。著名的化學家拉瓦錫,發現了氧氣的存在,也證明了質量守恆定律1743年的時候,拉瓦錫出生在法國的貴族家庭。後來他的父親和母親全部因病去世,拉瓦錫繼承了巨額的財產,成為了人人都羨慕的小富人。按照父親的遺願,拉瓦錫在大學學習了法學知識,並成為了一名律師。
  • 世界趣聞:人被砍頭後還能活多久,科學家拉瓦錫為此獻出了生命
    作為流傳已久的極性,砍頭由來已久,尤其是1792年法國大革命發明了斷頭臺之後,咔嚓咔嚓,砍掉了一茬接一茬的頭顱,但在咔嚓的過程中發生了怪事,一女犯被斬首後,有看熱鬧的跑上去扇了被砍下來的腦袋一巴掌,結果這顆頭顱居然臉紅了,後來又發生了砍掉腦袋之後,頭顱還能眨眼睛的詭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