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學家拉瓦錫成就巨大,又沒幹什麼壞事,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2020-11-25 騰訊網

安東尼·拉瓦錫是法國著名化學家,是世界化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有著「近代化學之父」的尊稱。

拉瓦錫在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絲毫不遜於牛頓之於物理、達爾文之於生物。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科學巨人,又沒有幹過什麼壞事,後來卻被無情地送上了斷頭臺,遺憾地走完了自己短暫的51歲生涯。

(安東尼·拉瓦錫畫像)

那麼,這位百年難遇的大學者,為什麼會被自己的人民處死呢?

1743年8月26日,拉瓦錫出生在法國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家境殷實富裕。父親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高級律師,母親博學多才,十分重視對拉瓦錫的教育。

小時候的拉瓦錫就天賦異稟,聰慧勤勉。11歲時,拉瓦錫被送進了巴黎最好的名牌學校,接受最好的系統教育。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神奇的科學試驗,也讓他對化學「一見鍾情」。

這得益於他風趣幽默而又博學的化學老師。老師的課堂上總是充滿著各種神奇的實驗,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發現意想不到的結論,這讓小拉瓦錫深深著迷。

成年後的拉瓦錫對天文學、數學、化學、植物學、礦物學、地質學等都有抱有濃厚的興趣。父親希望兒子子承父業,在拉瓦錫18歲那年,安排他進入巴黎法學院學習。畢業後的拉瓦錫如願獲得了學士學位和律師開業證書,被父親安排在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工作。但他卻對律師毫無興趣,經常坐在辦公室裡無所事事,但一到下班時間,拉瓦錫就一頭扎進了自己的小屋,興奮地鼓搗起了自己的科學實驗。

當然了,開明的父親也沒有強求拉瓦錫,而是全力支持他研究自己喜歡的領域。在父親的支持下,拉瓦錫研究炸藥,鑽研農業栽培技術,甚至還研究過養牛的方法等等。後來,拉瓦錫在他的恩師的建議下,拜入了巴黎有名的化學教授魯埃爾門下,系統學習化學。

1765年,年僅22歲的拉瓦錫撰寫了一篇關於巴黎城市照明的設計文章,獲得了法國皇家科學院的獎項。1768年,25歲的拉瓦錫以驚人的業績被授予皇家科學院的助理職位,也正式開啟了他的科學研究道路,迎來了他的科學之春。

(拉瓦錫畫像)

拉瓦錫在化學領域最突出的貢獻有三點。

拉瓦錫的第一個突出貢獻是發現了氧氣,提出了「燃燒的氧學說」。

在拉瓦錫之前,已有多人對燃燒現象進行過研究,並發現了空氣中存在著兩種氣體。不過,「燃素學說」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認為燃燒的過程不過就是物質獲得燃素或者失去燃素的過程。

1772年,拉瓦錫在前人的基礎上,對燃燒現象進行了反覆試驗研究,找到了在燃燒時,有一種純淨的氣體參與了整個燃燒過程。這種氣體不但可以助燃,還可以幫助呼吸。於是,拉瓦錫將它取名為酸素,並用符號「O」來表示。拉瓦錫的這一偉大發現,幫助人們認識到了燃燒的本質,徹底推翻了「燃素學說」。

拉瓦錫的第二個突出貢獻是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他在研究中,用天平對物質化學變化前後的總量進行了稱重,結果意外地發現了反應前後物質的總重量是相等的,從而從實驗的角度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並把這個定律作為他進行實驗、思維和計算的基礎。

拉瓦錫的第三個貢獻是為後人留下了傑作《化學概要》。在這篇論文中,拉瓦錫首次開列出化學元素的準確名稱,總結出了33種元素和常見化合物,讓當時零碎的化學知識變得清晰化,從而奠定了現代化學的基礎。

不過,正當拉瓦錫在攀登科學頂峰的道路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果時,法國大革命爆發了,這為拉瓦錫的不幸結局埋下了隱患。

(法國大革命)

早在1768年,拉瓦錫就加入了徵稅承包商集團,成為了一名包稅官。所謂徵稅承包,就是將國家的部分徵稅工作承包下來,由商人僱傭的人員到各地徵收稅費,除了上交絕大部分稅收給國家外,其餘部分可作為勞務費,歸商人自己所有。

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幾乎所有的稅賦,都是採取這種方式迂迴徵收的。包稅人只要向國家繳納一定金額的費用後,就可以獨家享受某種稅賦的徵收權力。這對於拉瓦錫來說,既可以補充自己的研究資金,也可以在徵稅過程中大賺一筆。

不過,包稅人為了中飽私囊,就會想方設法地提高稅收,從老百姓的身上榨取更多的錢財。因此,包稅人的名聲很壞,他們就像吸附在納稅人身上的吸血蟲,貪婪且無休止地剝削著人們的錢財。

當然了,在大革命運動中,這種人自然成了革命的對象,是重點打擊的人群。

1793年11月28日,包括拉瓦錫在內的數十名包稅人被逮捕。儘管拉瓦錫認為自己沒有擅自增加一分的稅收,他的稅收工作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而且自己在科學上的貢獻可以免除他的牢獄之災。

確實,部分法國人也意識到了拉瓦錫的重要性,他們甚至聯名向國會請願,希望赦免拉瓦錫,恢復他的職務。他的妻子也為營救他極力奔走,為丈夫辯解和求情,但是得到的往往是禮貌地拒絕。

1794年5月,對拉瓦錫的審判開庭,儘管他的律師在庭上再三提醒法官,拉瓦錫的科學成就遠遠大於他所犯下的錯誤,希望法庭顧惜這位大科學家的生命。但是,法官並未採納律師的建議,而是冷冷地回敬了他一句:「革命不需要科學,只求正義。」

結果,這位才華橫溢的近代化學奠基人被推上了斷頭臺,劊子手無情地砍下了他的腦袋。當得知拉瓦錫被斬首的消息後,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痛心疾首地說:「砍下拉瓦錫的腦袋僅僅只是一瞬間,但要再長出這樣的一顆腦袋,恐怕要等上一百年。」

(參考資料:《近代化學奠基者》《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

相關焦點

  • 他是偉大的化學家,因做官貪汙腐敗,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
    還記得發現並命名氧氣,對化學有偉大貢獻的科學家拉瓦錫嗎?拉瓦錫雖然是偉大的化學家,但是他因為做官期間貪汙腐敗,在血腥的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拉瓦錫生於公元1743年,出身法國貴族家庭,父親是一名律師,家人想他子承父業,但是他對自然科學更感興趣,自幼聰明好學的他考進了巴黎大學,在那裡他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對他日後的化學成就影響甚大,據記載他第一個化學研究是生石膏和熟石膏之間的轉化。
  • 拉瓦錫是一位了不起的化學家,卻被送上斷頭臺,行刑前還想著試驗
    拉瓦錫(Lavoisier)是法國貴族和偉大的化學家。 由於在化學方面的成就,拉瓦錫至今仍受到人們的尊重。 我們可以看到科學的魅力是巨大的。 讓我介紹一些Lavoisier的故事。斷頭臺的故事1794年5月,現年51歲的Lavoisier被送往斷頭臺,指控水與士兵的菸草混合,實際上,Lavoisier在 科學界很高,他在化學上的成就也很高。 但是,面對這種虛假的指控,只要他能夠生存並繼續進行實驗,他願意只是一名藥劑師,但即使這個要求也沒有得到批准。
  • 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拉瓦錫:近代化學之父最終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是法國乃至世界非常出名的化學和生物學家,被尊為「近代化學之父」,並且在初中課本裡也有提到他。拉瓦錫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他化學上的成就,他提出了元素的定義,發表了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創立了氧化說,預言並確定了矽的存在,一生著述頗豐,並為後人留下了著作《化學概要》。
  • 科技日曆|225年前的今天,「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被送上斷頭臺
    科技日曆|225年前的今天,「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被送上斷頭臺  olivia chan • 2019-05-08 17:
  • 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
    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文|小劉人文說拉瓦錫對於人類化學的貢獻大家都知道,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還發現了碳、氧元素。被後人稱作天才化學家,包括氧化也是他提出來的,他解釋的氧化就是物質與氧氣反應的過程,比如燃燒過程就是氧化,而且人類的呼吸作用也屬於一種氧化等等。就是這樣一位法國化學之父,被送上斷頭臺,對劊子手說:砍我的時候做個實驗。拉瓦錫雖然在法國乃至世界的化學界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他的人生卻非常的悲劇。
  • 盤點世界上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
    他所提供的關鍵的學說,使化學領域自那時以來有了巨大的進展。 附帶一提的是道爾頓患有色盲症。這種病的症狀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開始研究這個課題,最終發表了一篇關於色盲的論文──曾經問世的第一篇有關色盲的論文。後人為了紀念他,又把色盲症叫做道爾頓症。道爾頓一生宣讀和發表過116篇論文,主要著作有《化學哲學的新體系》兩冊。
  • 化學名人科普|拉瓦錫:不想做實驗的富二代不是一個好化學家
    拉瓦錫出生在一個法國律師家庭,一出生就是富二代了。  除此之外,拉瓦錫表示,我們的口號是什麼?是搞事,啊不對,是為化學之崛起做實驗!  關於如果你是富二代你會幹啥這事兒,我採訪了一下我身邊的化學博士們,大家都毫不造作的表示,要是我有那麼多錢,我就--沉迷睡覺,做一條鹹魚!
  • 西方記載:拉瓦錫科學實驗,被錯殺的近代化學家
    在這裡,拉瓦錫學習了數學、化學、物理、拉丁文、希臘文等基礎課,還學習了天文學,漸漸地拉瓦錫喜愛上了自然科學研究。拉瓦錫學習成績優異,父親希望拉瓦錫繼承自己律師的職業,所以在拉瓦錫中學畢業後就升入到大學法學系。除了學好自己的主修課,拉瓦錫最熱心的還是鑽研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物理、化學。
  • 法國科學家在斷頭臺用生命作出解釋
    法國就有這樣一位化學家,經過不斷地失敗最終編撰了第一份元素清單,在他生命結束的時候,也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人在斷頭之後是會感覺到疼的。這就是法國著名的化學家——安託萬-洛朗·拉瓦錫。-洛朗·拉瓦錫的一生可謂是非常的傳奇,不僅推動了化學事業的發展,而且還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多化學方面的成就。
  • 拉瓦錫:法國大革命中落下的最昂貴的一顆頭顱
    這句話是被腓特烈大帝稱作「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的拉格朗日在拉瓦錫即將被送上斷頭臺的時候為他痛哭的陳詞。可這一番哭訴並沒有讓劊子手軟下心腸,在1794年5月8曰,十八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瑪麗皇后被送上斷頭臺之後,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隨即在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中被狂熱的法國人民送上了絞刑架。
  • 化學家拉瓦錫的另類研究:人沒頭能活多久?他砍了自己的頭來驗證
    影視劇中的紅夫人瑪麗女王在斷頭臺上啟蒙時期的醫生吉約丹,發明了簡單高效的斷頭裝置,此舉還得到了國王該裝置充滿了人道主義的關懷,快、準 、狠,瑪麗女王的悲慘遭遇再也不會發生,路易十六甚至還親自體驗了一把自己的改良成果——在廣場的斷頭臺上被當眾處決。這一時期也成為探索這個問題的黃金時期,僅僅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就有16594個人被送上了斷頭臺,這給研究者們提供了穩定的、新鮮的砍下的腦袋。
  • 科研夫婦實錄:拉瓦錫的美麗太太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姜贇 實習生 劉安琪在化學課本裡,幾乎所有人都避不開拉瓦錫——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著名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圖片來源:果殼網化學課本上的拉瓦錫的目光沒有放在自己的科學儀器上,反而飄出了畫面,這完全不符合一個科學家的嚴謹科研精神!那拉瓦錫究竟在關注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原圖:這就情有可原了。
  • 【化學史話01】「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他的人生,絕不止課本裡講的那些…
    初中課本上的拉瓦錫       翻開初中化學課本,出現的第一位化學家就是拉瓦錫。而這位被後世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的天才化學家,他的成就絕對不止「確定空氣的成分」這麼簡單。       拉瓦錫原來是學法律的。1763年,年僅20歲的拉瓦錫   就取得了法律學士學位,並且獲律師從業證書。
  • 拉瓦錫人頭落地時為何一連眨眼十五次?科學家:偉大的科學精神
    提起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我們都會想到他的貢獻: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佔1/5,氮氣佔4/5的結論。然而,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貢獻,而這個貢獻是他用生命去測量的,那就是測定了生與死的界限。
  • 拉瓦錫人頭落地時為何一連眨眼十五次?科學家:偉大的科學精神
    提起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我們都會想到他的貢獻: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佔1/5,氮氣佔4/5的結論。然而,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貢獻,而這個貢獻是他用生命去測量的,那就是測定了生與死的界限。
  • 拉瓦錫:鍾愛蘿莉的富二代
    曾經的化學課本上有過這樣一張圖片:       Emmm……化學課本,說,你是不是羨慕人家學習又好老婆又漂亮才出此下策!       至此,《拉瓦錫》的開篇就這樣華麗開始了。       從小擁有巨額家產,年紀輕輕事業有成,而立之年嬌妻在側,如果你是拉瓦錫,不到30歲的年齡就擁有了一切,你還會努力嗎?         拉瓦錫的回答當時是肯定的。這位偉大的化學家為我們創造了太多「第一」,他的成就無疑推動了人類科學巨大的進步。
  • 這得問法國化學家!
    外國有位化學家就專門為證實這件事而做了一個試驗,他是出生在法國貴族家庭裡的孩子,他在化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他就是拉瓦錫。但是他的最終結果就是被送上了斷頭臺,雖然他是貴族身份但是也免不了革命帶給他的悲傷,於是就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他做了一個試驗。
  • 拉瓦錫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
    化學家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引言:宇宙浩瀚,地球對於宇宙來說,只是一顆渺小的星球。但是在這顆星球上卻誕生了高智商的生物,也就是我們人類。人類對未知的獵奇,人在死後會去往何方?真的有鬼神的存在嗎?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這都是我們所思考的。
  • 化學之父拉瓦錫慘被砍頭,權力加無知或致人類文明巨大災難
    拉瓦錫是18世紀末法國著名科學家,近代化學之父,出生於貴族家庭,一生擔任過不少公職,曾協助政府收稅,這為他帶來了滅頂之災。1794年他被革命黨逮捕,送上了斷頭臺,年僅51歲。和史瓦西、黎曼、赫茲等英年早逝的科學巨人一樣,我們永遠無從知道如果他們能正常過完一生,將會有多大的成就,為這個世界帶來多大的變化。拉瓦錫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辯識出多種不同元素,為現代化學奠定了基礎。
  • 化學之父拉瓦錫小傳:一眨眼砍下的腦袋,哪怕一百年也長不出來了
    他將自己畢生的才智奉獻給了科學,卻在法國大革命中被人民推上了斷頭臺。 他就是拉瓦錫。 1968年(25歲),他研究了生石膏與熟石膏之間的轉變,撰文發表在《巴黎科學院院報》上。他指出,石膏是硫酸和石灰形成的化合物,加熱時會放出水蒸氣。 這是他第一篇的化學論文,引起學界巨大轟動。年僅25歲拉瓦錫竟因此當選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