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陸遊
在做每一項實驗的時候,不僅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還需要經歷一次次的失敗才能得出最終的實驗成果,就像愛迪生發明電燈一樣,在失敗了6000多次以後,才發現了鎢絲可以作為電燈材料。法國就有這樣一位化學家,經過不斷地失敗最終編撰了第一份元素清單,在他生命結束的時候,也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人在斷頭之後是會感覺到疼的。這就是法國著名的化學家——安託萬-洛朗·拉瓦錫。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
一、出生優越,學識淵博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一生可謂是非常的傳奇,不僅推動了化學事業的發展,而且還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多化學方面的成就。我們背誦的《元素周期表》的原型就是拉瓦錫最初編撰的元素清單。拉瓦錫之所以有巨大的成就,和他的家庭環境是分不開的。
拉瓦錫出生在法國一個富裕的家庭,父母的知識水平很高,都是從事的律師的行業。從小拉瓦錫的父母就給他普及各種法律學知識,買來各種律法相關的書籍讀給拉瓦錫聽。拉瓦錫的父母希望他也可以從事法律這個行業,將來成為一名律師為法國人們伸張正義。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雕塑
聽話的拉瓦錫接受了父母的安排,每天除了上學以外,回到家中還需要研讀律法知識。雖然他對父母言聽計從,但是法學卻不是他喜歡的,他最喜歡的就是自然學科。於是他總是悄悄地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考上了父母滿意的巴黎大學,並成為法學院的一名學生。
二、研讀化學,積極實驗
雖然拉瓦錫是一名法學生,但是多年以來他卻從來沒有放棄自己對自然科學的熱愛。課餘時間的時候,他就到魯埃爾教授的課堂聽課,聽老師講關於燃素的知識和見解,也經常會和老師討論自己對燃素的不同看法。不僅如此,拉瓦錫還積極地參加礦產方面的研究。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編撰的書
因為對自然科學的熱愛,他報名參加了地理學家蓋塔的礦產考察隊,並在隊伍當中擔任蓋塔的助手,每天和蓋塔老師到各地的山區研究礦石,然後根據研究的成果繪畫法國地圖。這一項研究需要考察隊到很偏遠的地方去勘探地礦。那裡條件很艱苦,經常需要他們在嚴峻的自然條件下工作,但拉瓦錫為了科研成果選擇堅持下來。拉瓦錫憑藉自己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成功的成為了科學院的一名科學院士,那年他僅有25歲。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和妻子
在事業上升的期間,拉瓦錫也迎來了他的愛情。在同事的介紹下,他迎娶了稅務官的女兒——瑪麗-安娜·皮埃爾波澤。雖然瑪麗只有13歲,但卻特別支持丈夫的工作,幾乎每天都陪伴在拉瓦錫身邊,和拉瓦錫一起在實驗室做鐘罩實驗的研究,在此期間,拉瓦錫不僅證明了化學中的守恆定律,還發表了《化學基本論述》。他的作品一出,被很多化學家所認可,一時間拉瓦錫名聲大噪,成為法國知名的化學家。
三、用生命驗證實驗結果
拉瓦錫不僅是一名傑出的化學家,還是法國的一名稅務官。但也因為他稅務員的身份,斷送了他的生命。當時,法國大革命爆發,人們極其痛恨波旁王朝的統治,更加厭惡稅務官欺壓百姓的行為。因此,作為稅務官的拉瓦錫就成為這場革命的犧牲者,雖然他並沒有做危害百姓的事情,但依舊和其他28名稅務官一起被送上斷頭臺。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實驗被展覽
斷頭臺上的拉瓦錫顯得非常的淡定和從容。這時,一個非常奇怪的想法在拉瓦錫頭腦中產生:人在斷頭之後,還有沒有感覺。帶著這樣的想法,拉瓦錫扭頭告訴劊子手:當他的頭被砍下來的時候,他會盡力地眨眼睛,以此證明人的頭顱砍下後還有知覺。
實驗證明,他是正確的。當儈子手砍下頭顱之後,他的眼睛一共眨了11次。這個做了一生實驗的男人,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一生中最後一項實驗。
安託萬-洛朗·拉瓦錫
四、小結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行知者。每一項偉大科研成果的誕生,都離不開科研人員的努力和奮鬥。他們為了偉大的事業,不惜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和寶貴的生命。就像上文中的拉瓦錫一樣,即便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都不忘記證明實驗的成果。
在此,我們也向每一位偉大的科研人員致敬!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每一個都應該學習這些科研人員身上堅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並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