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天才和瘋子,只在一線之間。」很多科學家為了做實驗,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甚至近乎瘋狂。如果他們成功了,那就會被世人稱為「天才」。如果他們失敗了,則會被貶為「瘋子」。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科學家,便是這樣的人。在斷頭臺上,他都在做生命中的最後一場實驗。此人便是法國化學家拉瓦錫。
安託萬·拉瓦錫於1743年出生在法國一個貴族家庭,父親從事律師工作。1748年,拉瓦錫母親病逝後,他繼承了一大筆財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二代。按照父親的想法,是希望他子承父業,繼續從事律師這一行。拉瓦錫也聽從了父親的安排,於1761年進入巴黎大學法學院學習,並獲得了律師資格。但他本人其實對自然科學更感興趣,所以課餘時間都去自學了自然科學,並從魯埃爾那裡接受了系統的化學教育。
大學畢業後,拉瓦錫成為了地理學家蓋塔的助理,從事著採集法國礦產,繪製第一份法國地圖的工作。因為這份工作,1768年,年僅25歲的拉瓦錫成為法蘭西科學院的院士。1771年,拉瓦錫與同事的女兒,24歲的瑪麗·安娜·皮埃爾波澤成婚。瑪麗不僅長得很漂亮,而且精通多國語言,多才多藝。在瑪麗的幫助下,拉瓦錫看了很多的英國文獻,成長為一位真正的化學巨擘。
拉瓦錫不僅使化學從定性轉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預測了矽的存在。而且還提出了「元素」的定義,發表了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所以他又被後世尊稱為「化學之父」,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而就在他成為法國科學院名譽院士的同時,他也當上了一名包稅官,在向包稅局投資50萬法郎後,他承包了法國的食鹽和菸草的徵收權。當時法國正在鬧大革命,作為資本主義代言人之一的拉瓦錫,自然成為了眾矢之的。被新政府和人民群眾送上了斷頭臺。
而在得知自己要死後,拉瓦錫也沒有慌張,而是想起了自己困惑多年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在被砍頭後,是否還會有意識感覺到痛?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在劊子手行刑前,拉瓦錫與他商議:「當我人頭落地時,如果有意識就會向你眨眼,你要數清我眨眼的次數,然後向公眾宣布這個結果。如果沒意識,那我自然是已經死了。」
劊子手答應了拉瓦錫的要求,在砍下拉瓦錫的頭後,他果然眨了11次眼。劊子手向公眾宣布了這個結果,但卻有人質疑此事的真假。而法籍義大利數學家拉格朗日則心痛地說:「他們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頭砍下來,但他那樣的頭腦一百年也再長不出一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