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國外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結論

2020-11-04 曼妮吶

引言

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它們在激烈的永恆的搏鬥中交織在一起。這就是最後的歸宿和世界的真諦。——海塞《笛夢》

人死後會到哪裡去?這是一個困擾著許多人的問題,各種解釋似乎都有合理之處。大家糾結的不是肉體的去處,而是人類的靈魂是否會隨著身體的消失而逐漸逝去。科學研究表明人死之後就是一堆可溶解於自然環境中的物質,人體的組成成分可以近乎百分百地被還原到自然界當中。但意識這種由人的大腦發出的電活動是否還會以其他的形式存在於世界上,活著的人卻不能得知。所以國外有科學家為研究這個世紀難題,不惜拿自己做實驗,希望知道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最後他用生命為代價得到結論。

一、被砍頭的科學家

這個用生命得到砍下腦袋後人是否還有意識的科學家就是拉瓦錫,學習過化學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字是有印象的。他出生於1743,受到家庭的影響,學習的專業同律師有關,但在取得律師證書後拉瓦錫並沒有從事與之相關的工作。這才有後來他以化學家的身份帶著元素周期表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不過這位科學家可以說是一位十足的斜槓青年,他不僅對法律和化學都有研究,在生物研究上也有極大的興趣。

抱著對生物研究的興趣,拉瓦錫被砍下腦袋時將這個偉大的實驗完成。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他為什麼會被砍,其實拉瓦錫本人並沒有犯罪,他只是在動蕩的年代裡被人抨擊。1794年5月8日,對於拉瓦錫而言是不平常的一天,這一天他的生命將結束,而他的實驗結論也會在這一天得出。拉瓦錫的實驗就是要研究人的腦袋被砍掉之後意識是否還存在。宣布實驗結果的是砍下他頭顱的劊子手,他的眼睛在腦袋掉下來時還眨了11次,而眨眼睛是他與劊子手約定的判斷方式。

二、相應的實驗研究

當拉瓦錫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時,人們卻只能確定,人的頭和身體短暫的分開之後,意識仍然短暫的存在。除拉瓦錫之外,後來又有相繼的科學家對意識活動進行研究,但只有拉瓦錫是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做這項研究的科學家。2011年,荷蘭一所大學對此的實驗研究就相對更加人性。

小白鼠在我們的固定映像中已經是「實驗品」的代名詞,這所大學所進行的研究對象就是利用小白鼠進行的。從基因相似度來看,小白鼠同人的基因也有90%相似,所以利用這種經典的實驗對象比拉瓦錫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看著要好上許多。利用現代監測儀器得出的結論同拉瓦錫的結論是相似的,小白鼠在被砍下腦袋,依然會有短暫的意識。它會感受到痛苦,腦中的電流活動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最後會逐漸趨於平靜。

三、該結論的應用

當現代科學對拉瓦錫的結論進行佐證,並得出結論的時候,我們的科學研究又往前進一步,取得更大的突破。在醫學上將研究成果繼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人的肢體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醫療手段縫合。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接手指」等,如果一個人的手指或者其他部位斷掉,採取緊急措施是可以讓其恢復可使用狀態的。當然因為神經等只能依靠患者自己生長,所以接上的肢體是不如原生的肢體使用方便的。

而拉瓦錫即使生活在現代也依然無法將他的頭再接回去,目前在醫學研究上還沒有進行過接頭的手術。主要原因是人的脖子處的神經眾多,怎樣保證在漫長的手術過程中意識不會消失,這是一個大難題。當人的大腦離開身體的支撐後,在外界供氧的情況下是否能夠支撐到神經再生。科學家曾假設以夸克級的科學儀器進行實驗,但這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物理化學等各方面的技術手段都成熟的一天,換頭雖會受到倫理的質疑,但肢體醫治會有更成熟的手段,或許能讓不幸斷掉肢體的人恢復原來一樣的狀態。

結語

在科學發展的路上總是有許多為之犧牲的人或物,拉瓦錫就是其中之一,但正是有他這樣的探索精神,我們才得以不斷的將未知轉變成已知。在消除愚昧這條道路上人總是在不斷的付出,也總會有所發現。愚昧不能被徹底消除,但我們總能因為對自己和世界更加了解而不斷強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法國化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找到答案
    那麼,人被砍頭以後還會有意識嗎?這成為了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問題。為了解答這個疑惑,一位名叫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法國科學家用自己做實驗,以付出生命的代價得到了結論。01關於「人被砍頭後,還會有意識嗎?」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而歷史上卻有一位化學家願意用生命來做一次實驗,他便是拉瓦錫。拉瓦錫出生於1743年的法國巴黎,父親是當地一名律師,家庭條件較為優渥,這為他日後的研究提供了物質條件。而拉瓦錫小時候便如同大多數科學家一樣展現出過人的天賦,他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研究各式各樣的化學物質。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法國男子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出結論
    斬首是古代的一種死刑方式,被官府認為是受痛苦最少的死刑,因為一刀下去,人就失去生命了,但人在被斬首之後,真的會馬上失去意識嗎?《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情節,關羽被呂蒙殺死後,孫權將他的頭顱裝在盒子裡送給曹操,曹操洋洋得意的對著關羽的頭顱說了一句「別來無恙」。結果關羽的眼睛瞬間就睜開了,直直的瞪著曹操。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身體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作為一名科學家,拉瓦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實驗狂人」,他一生做過上千場實驗,有化學領域的,也有生物方面的,但這些都不如他此生的最後一個實驗那麼神奇和詭異。在拉瓦錫還很年輕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他,那就是「人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在18世紀,人們對於死刑犯的行刑方式一般就是斬首或絞刑,當時政府聲稱斬首是痛苦最少的一種死刑方式,因為死亡的來臨是一瞬間的。而拉瓦錫對此不置可否,在他的猜想中,人頭掉落後應該還存在至少幾秒鐘的意識,不會立即死亡。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身體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作為一名科學家,拉瓦錫是名副其實的"實驗狂人",他一生做了上千次實驗,既有化學領域的,也有生物學領域的,但這些都沒有他這輩子最後一次實驗那麼神奇和奇特。在拉瓦錫很小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那就是"人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在18世紀,當斬首或絞刑是通常的處決方法時,政府說斬首是最不痛苦的處決方法,因為死亡是瞬間的。
  • 人被砍頭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以生命的代價得到答案
    從人類誕生開始,很多哲學家便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想知道當閉上眼的那一剎那是否還具有意識,感覺是否隨著生命的終結便立即停止。然而卻一直沒有得出結論,直到拉瓦錫的出現,才讓這一問題有了結果,人被砍頭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以生命的代價得到答案。
  • 人身首異處後,還有意識嗎?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命得到了真相
    人身首異處後,還有意識嗎?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命得到了真相相信大家在看古代那些電視劇的時候,時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劊子手將囚犯帶到行刑臺上,隨著手起刀落,犯人人首分離,而在一些武俠電影片段,硬氣的角色們即便是首級被砍落,還要掙扎著說出幾句臺詞,這雖然有著誇張的成分在裡頭,但是也誘發了人們的聯想,人被砍頭後,生命逝去的那一瞬間,是否還有意思嗎?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這位科學家做了個實驗,用命得到了答案
    比如大名鼎鼎的牛頓,當初他為了研究「大腦如何感知顏色、眼睛如何影響感知」而拿一根針戳自己的眼睛,然後擠壓眼球,看看是否會有顏色出現,最後他得出結論——扎針力度和房間光線會影響斑點顏色的變化。但是這個實驗導致牛頓眼部嚴重感染,差點瞎了。筆者相信,沒幾個人敢學他,而且牛頓的行為確實會被認為是「瘋子」。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拉瓦錫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
    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化學家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引言:宇宙浩瀚,地球對於宇宙來說,只是一顆渺小的星球。但是在這顆星球上卻誕生了高智商的生物,也就是我們人類。人類對未知的獵奇,人在死後會去往何方?真的有鬼神的存在嗎?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這都是我們所思考的。
  • 人被斬首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當我們在觀賞各種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不少極為殘忍的畫面:罪犯的腦袋被一把雪白的鍘刀一把斬下,那個人往往會掙扎一會兒,才會咽氣死去。但是從科學上來講,人在被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嗎?這是世人都渴望探求的答案。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這位科學家用生命做了個實驗,得出答案
    再比如說牛頓也是一個瘋狂的科學家,他為了研究大腦是如何感知顏色的,經常用手擠壓自己的眼球,甚至是用針扎自己的眼睛。而今天說的這位科學家就更加的瘋狂了,他為了弄清「人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這個問題,於是他用自己的頭做了一個實驗。
  • 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化學之父用他的生命做了實驗,最後給出了答案
    ,不少樂於思考的人會想,犯人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嗎?有些人說有,因為很多動物砍頭之後依舊在動,那後來被證實那是肌肉記憶並不是意識。 有個人為了尋求這個答案便做了個實驗,用自己的生命來解答這個問題。被稱為「化學之父」的拉瓦錫,從小家境優越,並且熱愛化學,雖然學習的是法學專業但他堅決放棄高薪的律師工作而選擇投入到自己的化學領域當中,就連現在中學的課本中都有一張拉瓦錫做實驗的圖片。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存在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給出了答案
    相信很多人從小就會去思考一個問題,人死後會怎樣?會有靈魂出現嗎?這個問題還得從另一個問題去著手就是人在死亡的那瞬間還會有意識嗎?就有一位科學家在自己被斬首的時候去研究這個問題。從醫學角度去說的話,人被砍頭後,雖然連接脖子的筋斷了,但是還是會有腦氣的存在,還是會有微弱的意識。這位科學家就是去驗證這一點的,他就是拉瓦西。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科學家親自實驗,用生命換來了答案
    比起絞刑,在後來的實驗當中,人類發現經歷了砍頭的犯人的死亡痛苦似乎會更少,於是,砍頭這一刑罰也成為了後期歐洲和中國使用最多的死刑之一。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控制著我們的感情、想法以及五感,而痛覺當然也是大腦的控制之中的,那麼,只要切斷大腦和身體的連接,人當然也感覺不到疼痛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人被斬首後,還有意識嗎?法國男子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答案
    還有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更加殘忍,可能有人認為砍頭更加不人道,其實與事實相反,砍頭是受痛苦最少的一種刑罰,人在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感受到痛苦嗎?法國一男子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安託萬·拉瓦錫出生在法國巴黎,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5歲時因母親過世而繼承一大筆財產,因家族要求他必須要學習法律,長大後繼承父親的衣缽,可是他自己不願意,他不想學習枯燥的法律,細胳膊擰不動大腿,在家人的安排下,他還是進入了一所學院學習法律,但他放不下內心喜歡的科學,利用課餘時間學習自然科學。
  • 頭顱被砍掉後,人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人們對死亡非常好奇,中國一直奉行人死如燈滅,基本上也不會再盯著死者的面容,但是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人們對人死後的樣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究竟人死後有沒有意識呢?有一個人用自己做實驗,給出了他的答案。第二年,他的好友向他介紹了自己的實驗,而拉瓦錫對它進行了重複,幾年後他寫出了一篇《燃燒報告》,正式提出氧化學說。原本歐洲不太接受他的理論,但是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與一些年輕化學家的支持,氧化說還是被歐洲人認可了。由此,拉瓦錫的聲名漸盛,成為了法國政界的一名成員,後來的他又擔任了一名包稅官。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外國科學家親身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生和死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到底怎樣活才是最好的,人在死之後到底有沒有靈魂,在死之後會不會去往另一個世界,無數的學者都曾想過這些問題,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是問題固然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畢竟死掉的人沒有辦法開口說話,告訴你正確答案。然而在歷史上,有一位十分偉大的化學家,為了探尋真理,他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做實驗,這個人便是拉瓦錫。
  • 人被砍頭後,還有疼痛感嗎?法國科學家親身試驗,用生命得到答案
    金聖歎在走之前還想再娛樂大家一次,所以提前寫了兩個「好疼」塞在耳朵裡,其實他生前並不知道頭砍下後疼不疼,或者有沒有感覺。1794年,"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上了斷頭臺,他把生命最後一秒鐘還用於實驗,用來測試砍頭後到底頭沒有感覺,想知道他是怎麼做這個實驗的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當年那個拿生命做實驗的科學家,讓別人記錄他斬首後能眨幾次眼睛...
    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不管是從事哪個行業,做什麼工作,只要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那麼就是成功。但很多人在追求極致的路上,往往會做出很多讓別人不能夠理解的事情,對他們而言,對一些事物的追求,渴望得到他們的結果,往往要大於身體或者說精神。
  • 他用自己的生命驗證了人被砍頭後頭顱仍會有知覺
    今天,小薛要給大家介紹的歷史是一個關於外國科學家的故事,他在世界科學發展做出了許多突出的貢獻,甚至最後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就是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一個出生在法國巴黎的貴族家庭的偉大科學家。利用工作之餘,他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並進行了有關燃燒的研究。實驗中,他通過直接加熱氧化汞,產生了一種氣體。並且發現這種氣體可以支持燃燒與呼吸,並且與一氧化氮混合後體積會發生變化。在1777年的《燃燒概論》和1778年的《酸性概論》中,他正式闡釋了自己的氧化說。在學說中他認為燃燒是空氣中的物質與氧氣反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