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斬首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2020-12-06 騰訊網

當我們在觀賞各種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不少極為殘忍的畫面:罪犯的腦袋被一把雪白的鍘刀一把斬下,那個人往往會掙扎一會兒,才會咽氣死去。但是從科學上來講,人在被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嗎?這是世人都渴望探求的答案。在18世紀50年代,一位名為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的化學家用自己做實驗,用自己的生命得到了答案

拉瓦錫:出生富貴之家,卻痴迷於化學

拉瓦錫於1743年8月2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富庶之家,在拉瓦錫5歲的時候,母親的猝然離世給予了拉瓦錫一大筆遺產。然而,金錢終究彌補不了親情,或許是因為母親的早逝,拉瓦錫自幼時性格便格外孤僻,不喜與其他孩子玩鬧,反而更傾向於自己一人在書房內念書。這無疑為拉瓦錫之後所成就的一番事業奠定了基礎。

由於拉瓦錫一家大部分人從事的職業多為律師,他的父親期望拉瓦錫能同自己一樣,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師,因為律師在當時的社會是一個人人尊敬的職業,所得到的「灰色收入」也是最多的。

但是在拉瓦錫心中,他更喜歡學習自然科學而不是法律。但是他拗不過父親的執念,只能屈服於父親,在1754年進入馬薩林學院學習法律。儘管拉瓦錫並不喜歡法律,但或許是因為拉瓦錫天生聰穎,學習對於他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在1761年,拉瓦錫以出類拔萃的成績從眾人中脫穎而出,被巴黎大學法學院所錄取。不到幾年,拉瓦錫便憑藉著優秀的成績取得了律師資格證。但是拉瓦錫並未因為取得世人眼中極為難考的律師資格證而歡呼雀躍,而是再一次認清了自己的內心,他並不喜歡法律,不想成為一名律師,而是真心對自然科學心有所屬。於是,拉瓦錫決定追隨自己的內心,跟隨著學院裡的化學老師——魯埃爾那裡學習自然科學。

在1764年,拉瓦錫成為了法國著名的地理學家蓋塔的助手,在研究過程中,拉瓦錫意外發現了生石灰與熟石灰之間的轉變過程,這一發現無疑對當時的化學界有著極大的影響,也推動了法國化學研究的發展。這一發現,也代表著拉瓦錫正式踏上了化學研究的道路。

1773年,對於拉瓦錫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在這年的10月,拉瓦錫對於那時所流行的「燃素說」抱有懷疑的態度。儘管拉瓦錫的好友——普裡斯特裡已經用實驗像拉瓦錫證明自己的觀點——當時的觀點普遍認為能使火在空氣中燃燒的是一種名為「脫燃素氣」的氣體。

但是拉瓦錫對於當時的主流觀點仍舊持有保留的態度。他認為能使火在空氣中燃燒的是另一種氣體。在1777年,拉瓦錫通過金屬煅燒實驗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能使火燃燒的是一種名為「氧氣」的氣體。拉瓦錫這個實驗,不僅僅定義了「氧」的意義,更是推翻了當時流行的「燃素說」,建立了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定律。

拉瓦錫的這一發現,無疑給予了當時的化學界極大的震撼,人們對於拉瓦錫的發現皆是震驚不已,回過神後,又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拉瓦錫奠定了自己在化學界不可震撼的地位。

然而,拉瓦錫的成就絕不僅僅於此。在1787年,拉瓦錫創造了一套化學命名法。在當時普遍的化學命名法極為複雜拗口,讓世人往往因此對於化學還沒入門便心生退意。而拉瓦錫所創造的化學命名法,簡潔又便於記憶,無疑受到了世人的推崇。

在1789年拉瓦錫發表了《化學基本論述》,裡面便介紹了他的化學命名法,這本書一經發表,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拉瓦錫所創造的化學命名法在當時甚至改變了化學在法國的地位,一時間,化學成為了人們就業的第一選擇。在1795年,拉瓦錫的學說得到了法國,甚至是整個歐洲的承認,這讓無疑讓拉瓦錫從此聲名大噪。然而,這卻也給予了拉瓦錫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拉瓦錫:追求金錢,迷失自我,最終將自己送上斷頭臺

在發表了《化學基本論述》後,拉瓦錫的生活可以說是順心隨意。然而,生活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的。在這之後,拉瓦錫發現自己漸漸需要更多的金錢來進行自己的研究,拉瓦錫這才發現,如果要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這必將花去更多的金錢與精力。

但是令人悲哀的是,法國政府在那時並不注重於學術的發展,他們撥給研究院的金錢十分有限,這常常使得拉瓦錫得自掏腰包,但是拉瓦錫本身的金錢也被很快花光,他不得不通過別的違法方式來快速獲得大量的金錢。

拉瓦錫妻子的父親為一名報稅官,自然有一些方式能獲得一筆巨額的金錢,為了自己的研究,拉瓦錫將自己的心靈出賣給了魔鬼,他選擇壓榨法國無辜的人民來獲得自己的研究經費。

儘管拉瓦錫依舊對那些窮苦大眾心懷不忍,但是科學對於他的誘惑已經蒙蔽了他的雙眼,泯滅了他的良心。但是紙終究是保不住火的。在1975年,拉瓦錫因為騙稅被捕,並在當時立即執行死刑。

在死亡面前,拉瓦錫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恐懼,他知道自己所落得這樣的下場完全是自己罪有應得,他僅僅只想進行自己人生中最後一個研究——人被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只不過,這次實驗的實驗品是拉瓦錫自己

在5月8日的早上,死刑還是如期執行了,隨著鍘刀的落下,拉瓦錫這位偉大的化學家還是落得了一個屍首分離的下場。在頭離開自己的身體後,拉瓦錫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還能眨眼,他發現原來人被砍頭後居然還有意識,只不過這次實驗是拉瓦錫用自己的生命得到的答案。拉瓦錫儘管在晚年因為金錢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但是他對化學界所做出的貢獻同樣不可小覷,只能說生不逢時,瑕不掩瑜罷了。

相關焦點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身體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在拉瓦錫還很年輕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他,那就是「人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在18世紀,人們對於死刑犯的行刑方式一般就是斬首或絞刑,當時政府聲稱斬首是痛苦最少的一種死刑方式,因為死亡的來臨是一瞬間的。而拉瓦錫對此不置可否,在他的猜想中,人頭掉落後應該還存在至少幾秒鐘的意識,不會立即死亡。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身體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在拉瓦錫很小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那就是"人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在18世紀,當斬首或絞刑是通常的處決方法時,政府說斬首是最不痛苦的處決方法,因為死亡是瞬間的。拉瓦錫不置可否,猜測頭部倒下後至少應該還有幾秒鐘的意識,死亡不會立即發生。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法國化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找到答案
    那麼,人被砍頭以後還會有意識嗎?這成為了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問題。為了解答這個疑惑,一位名叫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法國科學家用自己做實驗,以付出生命的代價得到了結論。01關於「人被砍頭後,還會有意識嗎?」
  • 人被斬首後意識還能持續多久?他用自己做實驗,最終得到了答案
    有個人恰恰相反,他並不是一個罪大惡極的人,他為了驗證人被斬首後是否還有意識這一實驗,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最終用生命得到了答案,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堅守的原理。他就是Antoine Lavoisier,他是法國大革命期間的一名科學家,對於科學真理是非常嚮往的,往往為了得到一個科學的真理,不惜放棄身邊的一切。
  • 人被斬首後,還有意識嗎?法國男子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答案
    還有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更加殘忍,可能有人認為砍頭更加不人道,其實與事實相反,砍頭是受痛苦最少的一種刑罰,人在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感受到痛苦嗎?法國一男子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安託萬·拉瓦錫出生在法國巴黎,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5歲時因母親過世而繼承一大筆財產,因家族要求他必須要學習法律,長大後繼承父親的衣缽,可是他自己不願意,他不想學習枯燥的法律,細胳膊擰不動大腿,在家人的安排下,他還是進入了一所學院學習法律,但他放不下內心喜歡的科學,利用課餘時間學習自然科學。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存在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給出了答案
    相信很多人從小就會去思考一個問題,人死後會怎樣?會有靈魂出現嗎?這個問題還得從另一個問題去著手就是人在死亡的那瞬間還會有意識嗎?就有一位科學家在自己被斬首的時候去研究這個問題。從醫學角度去說的話,人被砍頭後,雖然連接脖子的筋斷了,但是還是會有腦氣的存在,還是會有微弱的意識。這位科學家就是去驗證這一點的,他就是拉瓦西。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法國男子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出結論
    斬首是古代的一種死刑方式,被官府認為是受痛苦最少的死刑,因為一刀下去,人就失去生命了,但人在被斬首之後,真的會馬上失去意識嗎?《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情節,關羽被呂蒙殺死後,孫權將他的頭顱裝在盒子裡送給曹操,曹操洋洋得意的對著關羽的頭顱說了一句「別來無恙」。結果關羽的眼睛瞬間就睜開了,直直的瞪著曹操。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而人類也從未停止過對於這類問題的研究,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從中世紀到近現代,人們做了無數試驗希望能夠得到答案,卻無一人能解開謎團,究其原因本質就在於死人無法說話,也許我們能解剖身體,卻永遠也無法得到真相。而歷史上卻有一位化學家願意用生命來做一次實驗,他便是拉瓦錫。
  • 人身首異處後,還有意識嗎?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命得到了真相
    人身首異處後,還有意識嗎?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命得到了真相相信大家在看古代那些電視劇的時候,時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劊子手將囚犯帶到行刑臺上,隨著手起刀落,犯人人首分離,而在一些武俠電影片段,硬氣的角色們即便是首級被砍落,還要掙扎著說出幾句臺詞,這雖然有著誇張的成分在裡頭,但是也誘發了人們的聯想,人被砍頭後,生命逝去的那一瞬間,是否還有意思嗎?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國外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結論
    所以國外有科學家為研究這個世紀難題,不惜拿自己做實驗,希望知道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最後他用生命為代價得到結論。一、被砍頭的科學家這個用生命得到砍下腦袋後人是否還有意識的科學家就是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他為什麼會被砍,其實拉瓦錫本人並沒有犯罪,他只是在動蕩的年代裡被人抨擊。1794年5月8日,對於拉瓦錫而言是不平常的一天,這一天他的生命將結束,而他的實驗結論也會在這一天得出。拉瓦錫的實驗就是要研究人的腦袋被砍掉之後意識是否還存在。宣布實驗結果的是砍下他頭顱的劊子手,他的眼睛在腦袋掉下來時還眨了11次,而眨眼睛是他與劊子手約定的判斷方式。
  • 頭顱被砍掉後,人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人們對死亡非常好奇,中國一直奉行人死如燈滅,基本上也不會再盯著死者的面容,但是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人們對人死後的樣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究竟人死後有沒有意識呢?有一個人用自己做實驗,給出了他的答案。而為了確定空氣是否會發生反應,它特地使用了鐘罩,以此來測量實驗前後氣體的變化。這次實驗雖然成功了,但是他並不知道究竟是哪種成分與硫、錫和鉛等物發生了反應。第二年,他的好友向他介紹了自己的實驗,而拉瓦錫對它進行了重複,幾年後他寫出了一篇《燃燒報告》,正式提出氧化學說。
  • 人被斬首後還有意識嗎?歐洲科學家親自嘗試,用生命得出答案
    神話《山海經》中的巨人刑天在頭顱落地之後仍舊軀幹中再生五官而繼續作戰,《三國演義》中也有關羽首級被獻給曹操依舊口開目動,還有法國大革命中一女革命家被斬首後受巴掌而憤怒等等,不禁有人想問,被斬首後的人頭還有沒有意識啊?這個問題,一位歐洲的科學家用命找到了答案。
  • 人被砍頭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以生命的代價得到答案
    從人類誕生開始,很多哲學家便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想知道當閉上眼的那一剎那是否還具有意識,感覺是否隨著生命的終結便立即停止。然而卻一直沒有得出結論,直到拉瓦錫的出現,才讓這一問題有了結果,人被砍頭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以生命的代價得到答案。
  • 被砍頭後,人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實驗,用生命給出了答案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這句名言,道出了人生中最美好、也最無奈的一件事:人因擁有生命而美好,但這生命總有結束的一天。
  • 古人被斬首後,腦袋還有意識嗎?有人做了一個實驗,結果恐怖
    斬首是古代死刑的一種,即將犯人的頭部砍去致死。估計很多人都有疑問,究竟腦袋離開身體的瞬間,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腦袋還有意識嗎?不過這個答案,活著的人是永遠不會知道的,知道了估計也活不了了,所以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不過在古代的一些文學著作和歷史記載當中,可以看到一些對於斬首之後的描述。
  • 當年那個拿生命做實驗的科學家,讓別人記錄他斬首後能眨幾次眼睛...
    俗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不管是從事哪個行業,做什麼工作,只要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那麼就是成功。但很多人在追求極致的路上,往往會做出很多讓別人不能夠理解的事情,對他們而言,對一些事物的追求,渴望得到他們的結果,往往要大於身體或者說精神。
  • 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化學之父用他的生命做了實驗,最後給出了答案
    ,犯人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嗎?有些人說有,因為很多動物砍頭之後依舊在動,那後來被證實那是肌肉記憶並不是意識。 有個人為了尋求這個答案便做了個實驗,用自己的生命來解答這個問題。被稱為「化學之父」的拉瓦錫,從小家境優越,並且熱愛化學,雖然學習的是法學專業但他堅決放棄高薪的律師工作而選擇投入到自己的化學領域當中,就連現在中學的課本中都有一張拉瓦錫做實驗的圖片。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拉瓦錫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
    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化學家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引言:宇宙浩瀚,地球對於宇宙來說,只是一顆渺小的星球。但是在這顆星球上卻誕生了高智商的生物,也就是我們人類。人類對未知的獵奇,人在死後會去往何方?真的有鬼神的存在嗎?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這都是我們所思考的。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這位科學家做了個實驗,用命得到了答案
    比如大名鼎鼎的牛頓,當初他為了研究「大腦如何感知顏色、眼睛如何影響感知」而拿一根針戳自己的眼睛,然後擠壓眼球,看看是否會有顏色出現,最後他得出結論——扎針力度和房間光線會影響斑點顏色的變化。但是這個實驗導致牛頓眼部嚴重感染,差點瞎了。筆者相信,沒幾個人敢學他,而且牛頓的行為確實會被認為是「瘋子」。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外國科學家親身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生和死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到底怎樣活才是最好的,人在死之後到底有沒有靈魂,在死之後會不會去往另一個世界,無數的學者都曾想過這些問題,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是問題固然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畢竟死掉的人沒有辦法開口說話,告訴你正確答案。然而在歷史上,有一位十分偉大的化學家,為了探尋真理,他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做實驗,這個人便是拉瓦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