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2020-12-03 文墨逐筆

「生死本是一條線上的東西。生是奮鬥,死是休息。生是活躍,死是睡眠。」生與死是人類自古以來永恆的話題,從人們可以思考開始,便有無數哲學家為了這個命題思來想去,卻無一人能找出答案。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從何而來,靈魂是否存在,究竟有沒有天堂和地獄,一個又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環繞著哲學家們。而人類也從未停止過對於這類問題的研究,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從中世紀到近現代,人們做了無數試驗希望能夠得到答案,卻無一人能解開謎團,究其原因本質就在於死人無法說話,也許我們能解剖身體,卻永遠也無法得到真相。

而歷史上卻有一位化學家願意用生命來做一次實驗,他便是拉瓦錫。拉瓦錫出生於1743年的法國巴黎,父親是當地一名律師,家庭條件較為優渥,這為他日後的研究提供了物質條件。而拉瓦錫小時候便如同大多數科學家一樣展現出過人的天賦,他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研究各式各樣的化學物質。

後來他在家裡的要求下取得了律師證,不過他並未從事律師行業,而是轉而投身自己喜愛的科研事業。憑藉著過人的天賦以及自身的努力,拉瓦錫年僅二十五歲便成為了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可謂年少成名,他的論文《化學概要》更是代表著近代化學的誕生,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引導著後世一位位化學家。

拉瓦錫還將化學由定性改為定量,為氫元素和氧元素命名,並且在當時就預見了矽元素的存在。最為重要的是拉瓦錫在1789年發表了第一版的化學元素表,相信很多人在學化學的時候都背誦過元素表,那便是拉瓦錫的偉大貢獻。

當然,初版表格和現在的版本還是有一定區別,不過也為後人打下了堅實基礎。不僅如此,拉瓦錫還是一位生物學家,足以見得其涉獵範圍之廣泛。很多現代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在拉瓦錫那個年代都可以稱之為秘密,燃燒便是其中之一。

當時人們對於燃燒的本質眾說紛紜,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學說是「燃素說」,由一位德國化學家提出,他認為物質燃燒之時便失去了燃素,接著燃素就轉移到了空氣中。儘管這個學說能夠解決一部分疑問,但是進而滋生出更多矛盾,例如金屬燃燒之後變重等問題。

對此拉瓦錫便以錫,硫,鉛為實驗對象來研究燃燒本質,很快聰明的拉瓦錫便發現了真相,他在《燃燒概論》中闡述了氧化反應的過程,用鐵一般的事實推翻了當時流行的燃素說。只是人紅是非多,拉瓦錫這樣的天才更是遭人嫉妒,當時便有一位叫做馬拉的化學家對其十分眼紅。

1789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馬拉抓住機會對拉瓦錫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他做了許多壞事,這當然是憑空誣陷,只是此時的法國早已群情激憤,難辨是非,無奈之下拉瓦錫被捕入獄。這一事件震驚了當時的科學界,拉瓦錫這樣的領軍人物竟然都被捕了,一時間人人自危,由此可見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穩定。

被捕之後不少人為拉瓦錫求情,希望政府能夠放過這位傑出的科學家,但是此時的法國政府早已被蒙蔽了雙眼,依然判處拉瓦錫死刑。拉瓦錫得知死刑之後並未展現出激憤的情緒,而是表現得格外冷靜,他在此時想起了一直困擾人類的問題:人被砍頭後還有意志嗎?

偉大的科學家決定最後用自己的生命來完成這樣一場實驗。1794年,拉瓦錫來到了刑場時,他對著旁邊的劊子手說到:「請你幫我一個忙,在砍頭之後幫我看下我是否在眨眼,如果眨眼就證明人砍頭後依然存在意識」。劊子手欣然答應了他,就這樣,這場實驗伴隨著拉瓦錫生命的結束開始了。

實驗結果出來後,拉瓦錫卻再也無法向世人宣告他的實驗,最終現場的人描述道拉瓦錫頭顱落地之後依然眨了十一下眼睛,可以判定人死之後意識並未消散,短時內甚至能夠自主控制頭顱活動。當然這種結論乃是由人口述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不過無論如何,拉瓦錫付出生命的代價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恐怕從此以後再也無人會做出這樣犧牲了。

其實砍頭之後是否有意識這個問題很多人思考過,因為以前砍頭的人很多,所以在拉瓦錫親身試驗之前便有人做過簡單實驗。當時一位醫生剛好路過斷頭臺,看到有犯人被砍頭並且頭顱落在自己附近,他便馬上用針扎犯人的臉龐,竟然發現頭顱會主動睜開眼睛表露痛苦表情,而且時間竟然長達一分鐘。

不過我們都知道人的神經是有自然反射的,這種表情是否是人主動控制的還有待商榷。而在現代這樣的實驗依然持續進行著,不過多是以小白鼠為實驗目標,2011年荷蘭有一所大學便將腦電圖設備連接小白鼠的大腦,並且砍掉其腦袋,觀察小白鼠腦電圖的變化情況,結果說明即便是砍頭之後,小白鼠頭腦短期內還是有神經活動,這足以證明砍頭之後還是有意識。

當然不管怎麼說小白鼠和人類始終是有區別的,我們不能將實驗結果直接套用到人類,只是隨著社會發展,人道主義也為大家所推崇,那麼這種實驗幾乎是沒法進行了。不過這類研究卻是從未停止過,可能有人認為研究這個沒什麼意義,人都砍頭了短時間存活有什麼用呢。

其實不然,如果真的證實這個結論,那麼最簡單的醫學換頭便能實現,更可以大幅度提升許多患者的存活率,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技術得以實施,當然,這一切只能留給後來的科學家們研究。

相關焦點

  • 人被砍頭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以生命的代價得到答案
    從人類誕生開始,很多哲學家便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想知道當閉上眼的那一剎那是否還具有意識,感覺是否隨著生命的終結便立即停止。然而卻一直沒有得出結論,直到拉瓦錫的出現,才讓這一問題有了結果,人被砍頭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做實驗,以生命的代價得到答案。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拉瓦錫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
    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化學家親自實驗,用生命獲得了答案引言:宇宙浩瀚,地球對於宇宙來說,只是一顆渺小的星球。但是在這顆星球上卻誕生了高智商的生物,也就是我們人類。人類對未知的獵奇,人在死後會去往何方?真的有鬼神的存在嗎?人死後大腦還有意識嗎?這都是我們所思考的。
  • 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化學之父用他的生命做了實驗,最後給出了答案
    ,不少樂於思考的人會想,犯人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嗎?有些人說有,因為很多動物砍頭之後依舊在動,那後來被證實那是肌肉記憶並不是意識。 有個人為了尋求這個答案便做了個實驗,用自己的生命來解答這個問題。被稱為「化學之父」的拉瓦錫,從小家境優越,並且熱愛化學,雖然學習的是法學專業但他堅決放棄高薪的律師工作而選擇投入到自己的化學領域當中,就連現在中學的課本中都有一張拉瓦錫做實驗的圖片。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法國化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找到答案
    那麼,人被砍頭以後還會有意識嗎?這成為了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問題。為了解答這個疑惑,一位名叫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法國科學家用自己做實驗,以付出生命的代價得到了結論。01關於「人被砍頭後,還會有意識嗎?」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科學家親自實驗,用生命換來了答案
    比起絞刑,在後來的實驗當中,人類發現經歷了砍頭的犯人的死亡痛苦似乎會更少,於是,砍頭這一刑罰也成為了後期歐洲和中國使用最多的死刑之一。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控制著我們的感情、想法以及五感,而痛覺當然也是大腦的控制之中的,那麼,只要切斷大腦和身體的連接,人當然也感覺不到疼痛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身體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在拉瓦錫還很年輕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他,那就是「人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在18世紀,人們對於死刑犯的行刑方式一般就是斬首或絞刑,當時政府聲稱斬首是痛苦最少的一種死刑方式,因為死亡的來臨是一瞬間的。而拉瓦錫對此不置可否,在他的猜想中,人頭掉落後應該還存在至少幾秒鐘的意識,不會立即死亡。
  • 人被斬首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當我們在觀賞各種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不少極為殘忍的畫面:罪犯的腦袋被一把雪白的鍘刀一把斬下,那個人往往會掙扎一會兒,才會咽氣死去。但是從科學上來講,人在被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嗎?這是世人都渴望探求的答案。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身體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在拉瓦錫很小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那就是"人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在18世紀,當斬首或絞刑是通常的處決方法時,政府說斬首是最不痛苦的處決方法,因為死亡是瞬間的。拉瓦錫不置可否,猜測頭部倒下後至少應該還有幾秒鐘的意識,死亡不會立即發生。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國外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結論
    所以國外有科學家為研究這個世紀難題,不惜拿自己做實驗,希望知道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最後他用生命為代價得到結論。這個用生命得到砍下腦袋後人是否還有意識的科學家就是拉瓦錫,學習過化學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字是有印象的。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這位科學家用生命做了個實驗,得出答案
    再比如說牛頓也是一個瘋狂的科學家,他為了研究大腦是如何感知顏色的,經常用手擠壓自己的眼球,甚至是用針扎自己的眼睛。而今天說的這位科學家就更加的瘋狂了,他為了弄清「人被砍頭後,是否還有意識」這個問題,於是他用自己的頭做了一個實驗。
  • 被砍頭後,人還有意識嗎?他親自實驗,用生命給出了答案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這句名言,道出了人生中最美好、也最無奈的一件事:人因擁有生命而美好,但這生命總有結束的一天。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法國男子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出結論
    斬首是古代的一種死刑方式,被官府認為是受痛苦最少的死刑,因為一刀下去,人就失去生命了,但人在被斬首之後,真的會馬上失去意識嗎?《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情節,關羽被呂蒙殺死後,孫權將他的頭顱裝在盒子裡送給曹操,曹操洋洋得意的對著關羽的頭顱說了一句「別來無恙」。結果關羽的眼睛瞬間就睜開了,直直的瞪著曹操。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這位科學家做了個實驗,用命得到了答案
    今天,筆者要來給大家介紹另一位「瘋子」,當年他為了弄清「人被砍頭後,大腦是否還會有意識」而拿自己的項上人頭做實驗,最後得出了什麼結論?這位「瘋子」就是被稱為「現代化學之父」的拉瓦錫。但拉瓦錫根本不在乎他們,這個時候他又迷上了新的領域——「靈魂說」,他在思考,人死後靈魂是否依然存在?但拉瓦錫自己又是個科學家,不能總想這些東西。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當時的人們認為「學者是人民的公敵,學會是反人民的集團」,科學家們遭到了空前的打壓,但拉瓦錫從未害怕,依舊照常搞研究,照常做實驗,感染了不少同事。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存在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給出了答案
    相信很多人從小就會去思考一個問題,人死後會怎樣?會有靈魂出現嗎?這個問題還得從另一個問題去著手就是人在死亡的那瞬間還會有意識嗎?就有一位科學家在自己被斬首的時候去研究這個問題。從醫學角度去說的話,人被砍頭後,雖然連接脖子的筋斷了,但是還是會有腦氣的存在,還是會有微弱的意識。這位科學家就是去驗證這一點的,他就是拉瓦西。
  • 頭顱被砍掉後,人還有意識嗎?他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人們對死亡非常好奇,中國一直奉行人死如燈滅,基本上也不會再盯著死者的面容,但是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人們對人死後的樣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究竟人死後有沒有意識呢?有一個人用自己做實驗,給出了他的答案。而為了確定空氣是否會發生反應,它特地使用了鐘罩,以此來測量實驗前後氣體的變化。這次實驗雖然成功了,但是他並不知道究竟是哪種成分與硫、錫和鉛等物發生了反應。第二年,他的好友向他介紹了自己的實驗,而拉瓦錫對它進行了重複,幾年後他寫出了一篇《燃燒報告》,正式提出氧化學說。
  • 人身首異處後,還有意識嗎?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命得到了真相
    人身首異處後,還有意識嗎?科學家拿自己做實驗,用命得到了真相相信大家在看古代那些電視劇的時候,時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劊子手將囚犯帶到行刑臺上,隨著手起刀落,犯人人首分離,而在一些武俠電影片段,硬氣的角色們即便是首級被砍落,還要掙扎著說出幾句臺詞,這雖然有著誇張的成分在裡頭,但是也誘發了人們的聯想,人被砍頭後,生命逝去的那一瞬間,是否還有意思嗎?
  • 人被斬首後,還有意識嗎?法國男子拿自己做實驗,用生命得到答案
    還有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更加殘忍,可能有人認為砍頭更加不人道,其實與事實相反,砍頭是受痛苦最少的一種刑罰,人在砍頭之後還會有意識感受到痛苦嗎?法國一男子用親身經歷告訴你。並從魯埃爾那裡學到了系統的化學知識,與此同時他還不忘研究,將蒸餾水密封加熱了101天,發現了其中有微量固體存在,經過試驗測量,用事實駁回了學者一直堅持的四元素說。1769年他成為了一名包稅官承包了食鹽和菸草的徵稅大權,1771年,28歲的拉瓦錫和徵稅承包業主的女兒結婚,這無疑是如虎添翼,包稅官的只為更加穩固,然而部分平民卻對其恨之入骨。
  • 人被砍頭後還有意識嗎?外國科學家親身試驗,用生命得到了答案
    生和死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到底怎樣活才是最好的,人在死之後到底有沒有靈魂,在死之後會不會去往另一個世界,無數的學者都曾想過這些問題,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是問題固然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畢竟死掉的人沒有辦法開口說話,告訴你正確答案。然而在歷史上,有一位十分偉大的化學家,為了探尋真理,他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做實驗,這個人便是拉瓦錫。
  • 人被砍頭後,還有疼痛感嗎?法國科學家親身試驗,用生命得到答案
    劊子手看見金聖歎頭顱掉在地上的時候,耳朵裡蹦出兩個小紙團,他把那兩個小紙團打開一看,上面寫著兩個字「好疼」。  金聖歎在走之前還想再娛樂大家一次,所以提前寫了兩個「好疼」塞在耳朵裡,其實他生前並不知道頭砍下後疼不疼,或者有沒有感覺。1794年,"現代化學之父"拉瓦錫上了斷頭臺,他把生命最後一秒鐘還用於實驗,用來測試砍頭後到底頭沒有感覺,想知道他是怎麼做這個實驗的嗎?
  • 人被砍頭後,是否還存在意識?這個人親自體驗了一把……
    那麼人被斬首後腦袋還能繼續思考嗎?能思考多久呢?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種動物,被砍頭後還能攻擊人,這種動物就是蛇。 我們經常在網上可以看到有人把蛇頭斬去後還能跳起來攻擊人的報導。雖然蛇沒了身子,但是蛇頭還能攻擊人,甚至殘留的毒素還能將人咬死。 除此之外,青蛙被大卸八塊之後,腿都還能蹦躂。那麼人被斬首後,腦袋是不是還能繼續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