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王立業:屠格涅夫與其最優秀的作品《獵人筆記》

2020-12-06 澎湃新聞

編者按:屠格涅夫以《羅亭》《父與子》這樣的長篇作品為文壇貢獻了一類理想主義的、卻總有點哀傷和盲目的俄羅斯青年。但諸多評論家都認為屠格涅夫最好作品則是他的一系列短篇——即《獵人筆記》。屠格涅夫的《

獵人

筆記》的美學魅力依賴於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敬畏;這個獵人追尋的目標與其說是獵物,不如說是風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莫斯科屠格涅夫研究會會員王立業在世界讀書日的前夕舉辦了一場名為「讀不盡的《獵人筆記》」的講座,以下為講座內容節選。

《獵人筆記》體現屠格涅夫從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的轉變,這也就決定了屠格涅夫有別於託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的現實主義當為詩意的現實主義,這不僅是法國作家莫洛亞的定論,也是作家自己的創作自白。《獵人筆記》印證了這位作家詩意現實主義的開創,並由此綿延至日後作家本人的小說創作,並締造了俄羅斯文學的詩意現實主義,也叫抒情現實主義,還有人把它叫做浪漫現實主義的一派文學。 繼承屠格涅夫傳統且能夠納入這一派文學的中堅作家當有布寧、普裡什文、帕烏斯託夫斯基、索洛烏欣,還有卡扎科夫等等一批二十世紀文學大師。所以我覺得「屠格涅夫與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也是非常好的選題。

屠格涅夫肖像

首先我們聊一聊《獵人筆記》的創作背景。

1847年1月,他不經意寫了一篇隨筆《霍裡與卡利內奇》,隨意地投給了《現代人》雜誌,這篇以《摘自獵人筆記》為副標題的隨筆竟然獲得巨大成功,別林斯基隨即高度評價屠格涅夫的才氣,稱這篇隨筆為他成為未來卓越的作家指明了方向,尤其高度肯定這篇隨筆的思想意義,「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近距離接近人民」。

《霍裡與卡利內奇》是屠格涅夫完成的一次俄羅斯文學人民主題的哥白尼式革命。19世紀四十年代西歐的田園小說成為風潮,不滿意巴爾扎克總寫惡人步步高升、善人總是每況愈下的喬治·桑一口氣寫下了《魔沼》為代表的五篇田園小說,意將鄉村生活寫成人間牧歌、人間歌謠、人間傳奇,。喬治·桑《魔沼》這篇小說傳到了尼古拉一世統治下的俄羅斯,社會現實馬上使其失去了本色,代之而起的是一批反映農奴悲慘境遇和地主殘酷壓迫的俄羅斯式鄉村小說,代表作有:格利戈羅維奇的中篇小說《鄉村》和《苦命人安東》。赫爾岑以他的《鵲賊》揭露了農奴制對美好人性的摧殘和農民才華的毀滅。

這種背景下,《霍裡與卡利內奇》以它鮮明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特色,開創了俄羅斯文學反映農奴生活的先河,農民在俄羅斯文學中第一次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主角,不再是一味的悽悽慘慘戚戚。

相對於《獵人筆記》的整體,有人發現這一開篇之作統領了整部作品集的始終,接下來塑造的所有人物都是霍裡與卡利內奇的繼續,要麼就是務實型的霍裡型,要麼就是有著詩意精神世界的卡利內奇式,甚至有人認為他的背景設置也構成整本書的首尾照應。霍裡的莊園在森林的一間空地上,而卡利內奇則是在草原上浪跡,而《獵人筆記》的最後一篇名字就是《森林和草原》。正是《霍裡與卡利內奇》的意外成功喚起了屠格涅夫的自信,藝術家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在。

《獵人筆記》的思想意義部分我們擬從三方面予以闡釋:

第一,地主與農奴的生活以及他們的相互關係。

在《獵人筆記》中,在地主的壓迫下農民沒有掌控自己命運的機會,做人的基本權利往往都被剝奪。在隨筆《利哥夫》裡,女主人沒結過婚,下人也就別想結婚。家奴蘇喬克隨意被買賣,一生被地主盤剝得一無所有,到最後形如一根乾枯的樹枝;在《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那篇隨筆裡,就因為女僕阿琳娜提出要嫁人的請求,被剃光頭髮打發到遠遠的鄉下。這些地主是殘酷摧殘人性、剝奪人權的地主典型。正是這一幕幕地主欺壓農民的事實,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作品的政治思想立意。

但其實屠格涅夫寫地主並不是為了樹立階級對立的典型,身為貴族的屠格涅夫並不準備學著巴爾扎克用自己的作品為本階級唱輓歌,而是人性的投放與張揚,農民人權的捍衛,因為在他看來,農民與地主完全應該處於等同的地位。

作為貴族奶水養大的有錢者屠格涅夫,是以自己貴族後裔的視角看取人間是非,抓取的並不是可供後人予以階級定型的地主,而是基於地主與農民和諧關係的善良願望,從而達到作家本人的人文和諧思想在地主與農民關係上的體現。他寫位居農奴之上的貴族是希望地主階級反躬自省,善待手下的農民,以求社會的穩定。同時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小說家,一個天性柔弱的貴族後裔,他缺乏對現實中的一切進行重構的履歷和能力,對現實的審視與理解只能是經過他的優化而呈現。

第二個方面,《獵人筆記》中反農奴制傾向與農民的精神境界高於地主這兩個命題是可以合二為一的。

從第一篇《霍裡與卡利內奇》中可見,這兩人性格不同卻又是一對好友,並以各自美好的品質吸引著讀者。兩個農民形成的塑造明顯體現出作者對其喜愛乃至敬重,在他看來霍裡的相貌使人想起蘇格拉底,能力堪比彼得大帝。霍裡「是積極的人、實際的人,有頭腦,是務實性的人」。而卡利內奇則是一個詩意的形象,是一個浪漫主義者、理想家、狂熱而又幻想,他的形象同時也顯示了普通農民純樸、爽朗、正直、善良等優美品質。

屠格涅夫通過霍裡與卡利內奇的形象顯示出農民具有駕馭生活的意志和能力,顛覆了當時官方流行的一個謬論,即「農奴缺少地主的保護就不能生活」,而讓世人明白,這樣優秀的農民恰恰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不公平的社會體制中,許多品質高尚才華出眾的農民的命運由地主,尤其是愚蠢地主主宰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並以實際情況對官方謬論給予有力回駁,如果不是受農奴制條件的限制,他們肯定可以生活得更好。

還比如大家熟悉的《白淨草原》,這裡一群農家孩子,這些農家孩子無疑是霍裡與卡利內奇生命的延續。作品描寫的是一群純樸天真的農村兒童在夜間放牧馬群,圍坐在篝火邊,講述各種各樣魔幻鬼怪的神話故事,裡面尤其寫到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帕夫盧沙,他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是這群小孩裡面的當家人,他深夜為同伴驅趕狼群,表現出鄉村農民後代有所擔當、不畏艱險的一種品質。

思想意義的第三個話題是兩個俄羅斯形象:一個是農民百姓的、生機勃勃的俄羅斯,另一個則為官方的農奴制的俄羅斯,黑暗的讓人痛苦不堪的俄羅斯。兩個俄羅斯,如果說後者現身於農奴制地主及其嘍囉身上,第一個俄羅斯則具現在農民和沒受農奴制影響的大小貴族身上,同時也體現在美麗如畫的大自然上。

第一個俄羅斯形象體現在一批沒受過農奴制教化和腐蝕的地主,這些人憑藉自己的辛苦勞動,作品裡面寫了很多各不相同的地主貴族。他們有的是節衣縮食致富,並不是靠剝削壓榨農奴而起家,《縣城的醫生》中的女地主家人得病,連兩個銀盧布的診金都拿不出來。他們是通人性的一個階層,憑著自己的勤勞和良知生活,他們同樣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容易與人民群眾相接近,他們同樣是俄羅斯民眾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是俄羅斯國家的後備力量。

同屬於第一個俄羅斯的還有富饒美麗的大自然,它是上天對俄羅斯人民的獨有恩厚,它不僅是俄羅斯的自然寶藏,也是俄羅斯文明的源頭、農民品格的象徵、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我們的第二部分議題是《獵人筆記》的藝術特色。毫不誇張地說,《獵人筆記》的價值其實不在其思想立意,最為人們稱道的是其藝術。

首先是《獵人筆記》的大自然景色描寫。作家直接師承普希金,但代之以開闊壯美的是溫雅、婉麗,他文字中流淌的不是萊蒙託夫式的高加索的冷峻清麗,也不同於果戈理的烏克蘭田園瓦舍的詩情幻想,而是他理解中的俄羅斯中部平原的大自然。

莫斯科大學教授布羅茨基盛讚《獵人筆記》中的大自然描寫是一大發現,他曾讓大文豪託爾斯泰望洋興嘆。託爾斯泰說自屠格涅夫寫了大自然以後,別人再不敢隨便動筆。

屠格涅夫是一個極其敏感的風景大師,他不僅能夠辨別出雲雀、柳鶯、黃鸝、夜鶯、知更鳥等各種鳥的不同鳴叫,還能說出各種鳥鳴叫時的不同姿態與狀態,這方面描寫最美的就是《葉爾莫萊夫和磨坊主婦》。

在《獵人筆記》中屠格涅夫感興趣的並不是鮮亮耀眼的光色,也不是一片純黑純白,光色影在他的筆下都不是到一個極點,他乃中間色調和不確定語義的運用能手。在他的畫面上,或是濃霧清晨中的白蒙蒙青草,在獵人的足下留下一枚枚綠印。空氣也泛著一層乳白,或是披著晚霞的白樺正在裸枝淺睡(半睡半醒),或者是午夜狗兒半個嗓子的低吼,或者是不知從什麼地方飄來一絲苦艾的清香。學過俄語的同學知道,作家最愛表一半的前綴,敘述的事件尤其是愛情故事多發生在朦朧迷離的星光月色中,半明半暗的夕暮裡,正午半光半影的綠蔭下,聲響似有若無的靜謐中,正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美把讀者代入其中不停的玩味,不停的想像,不停的創造,與此同時作品本身也就獲得了永久的魅力。

屠格涅夫筆下的大自然風景具有多重的藝術功能,其中重要一點是心理評價功能和人物性格刻畫功能。

下面聊聊屠格涅夫的敘事手法。《獵人筆記》是以獵人狩獵途中所見、所聞、所感、所觸而匯成隨筆形式寫出來的,其形式的獨特性必然要求敘事手法的多樣性。在《獵人筆記》裡,獵人不斷地變換著角色,一會兒成為作品中講故事的人,一會兒充當某一個作品的敘述者,時而是聽眾,時而是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敘說的或是自己的一生,或是某些重要的事情,有時獵人是道聽途說的過路人,而另一些場合則是把故事人物招來交談詢問,有時這位畫中人走下文字聖壇對所述事件鮮明表態,或是直接參與。

《獵人筆記》敘事手法的特徵在於,獵人的感觸和詩人的感想巧妙的結合成一體,且《獵人筆記》整體是以第一人稱「我」寫成的,但又有著繁複多樣的手法轉換,作者經常跳出文字直面讀者,與之親切交談,裡面老出現「親愛的讀者諸君,你說呢」、「親愛的讀者,你看呢」,使我們想起演員走下舞臺走到聽眾之間詢問聽眾,而達成臺上臺下的互動。有時候他把讀者直接帶進文本,讓其成為事件的直接參與者、評判者。

作為語言大師的屠格涅夫,他的語言簡潔明快,喜歡用短句子,語言非常的規範、優美、雅致得體。我常常跟我的學生說,你要想學好俄語,那就多讀屠格涅夫。擅長景色描寫的屠格涅夫在《獵人筆記》中盡顯語言藝術家的卓絕才華。作家最大限度地啟用修飾語的自然景物描寫功能,以形容詞形式出現的修飾語出現頻率最高,一句話裡面有時候是兩個,有時候三個以上。一個的時候大家也許不太在意,而兩個、三個的連續出現,寫大自然往往起到魯迅的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以景起情的藝術效果;還有大量色彩詞的啟用。色彩詞在文學作品中一方面起到生理功能,而更多的是起到心理評價功能,比如臉色變暗了、變黃了、變青了,而自然景色的色彩詞,乃至味覺詞,常常是人物心理的誘因,人物心理與心情的「傳感器」,往往通過色彩詞,藉助於大自然色彩的變化與人的心理的面色外現,達到景情共融與同化。

《獵人筆記》的體裁特色也是非常有內容的話題,當然,除了文學價值、思想內涵,還準備講一講《獵人筆記》的文化內涵,裡邊有濃重的宗教因素,俄羅斯神話、童話、民間文學等等的文化因素,若能深究下去,足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新的屠格涅夫,足可以讓我們領略一部完全與我們以往審美定式全然不同的新型的《獵人筆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考研筆記99)
    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考研筆記99)學生李清文 編輯問題2: 簡述屠格涅夫長篇小說的共同特點。1、傑出的心理描寫,使其長篇小說被稱為社會心理小說。他善於通過人物行動來間接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簡潔而有餘韻。而且他還能通過描寫人物心理的時代特徵,敏銳把握社會發展的脈搏。
  • 讀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客觀、準確細膩地娓娓道來,似天空拂過乾淨潔白的朵朵白雲,似山間靜靜流淌的清澈溪水,給人一種平和、高貴的氣息,即使在敘述一件危險的事,都不會讓你的毛孔炸開,不會讓你有毛骨悚然的感覺,整個集子就在一個個如詩如畫的環境中一點點呈現在作者面前。
  • 19 世紀的俄國 讀《獵人筆記》
    導讀:《獵人筆記》是一部根據獵人的狩獵見聞,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屠格涅夫以優美的筆調、深沉的情感,寫下了一個個動人的篇章。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是19 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獵人筆記》《前夜》《父與子》《處女地》等。屠格涅夫在其大學期間就開始了文學創作,而這部陸陸續續寫成的、由25 篇遊記組成的遊記集《獵人筆記》,則是他的成名之作。
  • 《獵人筆記》到底是一本咋模樣的書
    因為連續劇第一集的故事是從法國博物館驚心動魄地開始的,編導覺得既然在法國嘛,「《獵人筆記》法國版的手稿」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問題是,屠格涅夫是俄國人,是用俄語寫作的,他的《獵人筆記》成書前,是一篇一篇發表在俄國的雜誌上。後來,《獵人筆記》出版了,反響很大,有了外譯本,譬如有了法語版的《獵人筆記》那也是說得過去的。
  • 《獵人筆記》:《獵人筆記》描繪了各色的地…
    《獵人筆記》描繪了各色的地主肖像,這些肖像畫可以說是以果戈理為代表的「自然派」作家所創造的畫卷的延續。每一個地主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有守舊殘忍的斯捷古諾夫地主(《兩地主》),有「優雅」的惡棍地主賓諾奇金(《總管》),也有從容睿智的獨院地主奧夫謝尼科夫(《獨院地主奧夫謝尼科夫》)。
  • 炊煙裡的塵埃——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而屠格涅夫身處在與巴爾扎克幾近的時代,那個時代的作家多崇尚詳實的環境描寫,運用大量筆墨去刻畫現實,儘管這種手法被當代作家所淘汰,但我卻像劉姥姥進入大觀園,得以一窺全貌。最讓我驚奇的是屠格涅夫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對,只能用高超來形容。
  • 讀《獵人筆記》有感:異域風情,別樣韻味!
    當翻閱完《獵人筆記》的那一瞬間,我的內心不由得被屠格涅夫筆下的人物所感動。《獵人筆記》高度地讚揚了普通人純樸、善良和真摯的品質,熱情地謳歌了老百姓內心豐富的精神世界,更歌頌了大自然美麗富饒的自然景觀,為此我不由得稱屠格涅夫為「神筆」。
  • 貴族作家屠格涅夫的創作:對農奴制不滿卻又無法下定決心
    他曾這樣提及自己出國的原因:「不能同我憎恨的對象並存,呼吸著同一種空氣……我必須離開我的敵人,以便從我所處的遠方更有力地向它進攻,」「假若我留在俄國,我就肯定寫不出《獵人筆記》」。屠格涅夫對自己的貴族身份本身也持有一種相對矛盾的態度,他常說:「厭惡我自己,厭惡所有那些安閒、富足的人。」
  • 《獵人筆記》:給你想要的詩和遠方
    明媚的春日裡,宜讀《獵人筆記》,在料峭春寒中期待著溫暖的來臨。屠格涅夫應是個極有生活情調的人。他筆下的俄羅斯風光和風土人情,熱情洋溢,溫暖淳樸。他在遊獵途中記下的點點滴滴,釀成一壇濃鬱的美酒,讀來讓人發醉。
  • 屠格涅夫,列夫·託爾斯泰——欣賞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屠格涅夫十分欣賞此人的文採,決心一定要找到這個年輕的作者。屠格涅夫在打獵結束以後,屠格涅夫便到處向人詢問這個年輕人的消息。經過多方的打聽,終於得知這位年輕人從小是被他的姑母撫養長大的,《童年》就是其回憶童年生活的自傳體小說。屠格涅夫要來了其姑母的聯絡地址,親自上門拜訪,可惜,這個年輕人並不在家中,正在旅居外地。屠格涅夫遺憾之餘,和作者的姑母親切地交談,表達了自己對這位年輕人的欣賞與關心。
  • 屠格涅夫眼中的俄國:那些社會問題和矛盾,需要去西歐尋找答案
    屠格涅夫眼中的俄國:那些社會問題和矛盾,需要去西歐尋找答案屠格涅夫認識到俄國社會的問題和矛盾,且認為這些問題需要向西歐尋找答案。屠格涅夫說:「如果我留在俄國,我當然不會寫出《獵人筆記》來。」「我必須遠離我的敵人,以便能從我所在的遠方對它發動更有力的攻擊。在我的眼中,這個敵人有著清楚的外型,有人所共知的名字;這個敵人就是農奴制。」
  • 只有獵人打狐狸,見過狐狸打獵人?教育部推薦的《狐狸打獵人》
    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36本——《狐狸打獵人》(5、6年級)。作品光環:改編的動畫片獲1980年南斯拉夫第四屆薩格勒布國際電影節美術獎。故事:一個山村的人們,將巖石上畫的一隻狐狸,說成是一隻兇狠的惡狼,引起了無名的恐怖。
  • 藍山筆記-獵人筆記
    所以,我很感謝《獵人筆記》陪著我,用自己的經歷,拿自己塗鴉的文字去讚美人生中的每一寸光陰。
  • 一鍵查收|優秀筆記養成秘笈
    上學期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各學院相繼開展了「優秀課堂筆記」評選活動 號召大家要更加重視課堂筆記 提高課堂效率,端正學習態度 一學期結束不知道你有沒有一本賞心悅目的課堂筆記呢?今日特意為大家尋來各位學霸的優秀筆記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假期不要鬆懈 以優秀筆記為鑑,快學起來吧!
  •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9年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優秀作品集(3)
    為進一步加強生態文化建設,引導公眾關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部於2019年底組織開展了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徵集評選活動。現將2019年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22件(套)予以展播。今天展播的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是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選送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9年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優秀作品集》。
  • 《太空日記》《三體全集》入選「少年中國」少兒優秀科普作品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史競男)第六屆「少年中國」少兒優秀科普作品22日在京發布,《太空日記》《海錯圖筆記》《三體全集》《地圖(人文版)》等30本優秀科普圖書、《機器人新世界》《神奇科學》《節氣那些事兒》等15件新媒體互動作品和
  • 美版《死亡筆記》,史上最毀原著的真人改編來了!
    授權轉載自:四把叨電影Id:sibadaomovie《死亡筆記》(Death Note)是日本大場鶇原作/小畑健作畫的一部漫畫作品。最初於2003年8月在《周刊少年Jump》36號以短篇形式刊載,隨即便獲得讀者投票第一名。緊接著在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刊登連載版,全篇共108話。
  • 讀書筆記大全: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
    ,將好的讀書筆記摘抄,大家可以參考範文,總結讀書筆記格式,了解讀書筆記怎麼寫。更多內容推薦: 讀書筆記大全:中外名著讀書筆記摘抄1031篇1101篇讀書筆記大全告訴你讀書筆記該怎麼寫該劇是迄今發現的,最早闡述人倫觀念的劇本,也是一部傑出的悲劇作品。
  • 北大經院講座 | 「Nature中的經濟學以及優秀論文寫作技巧」
    2020年9月16日上午,「Nature中的經濟學以及優秀論文寫作技巧」講座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305教室舉行,本次講座同時通過騰訊視頻會議形式在線上舉辦
  • 學霸們網課筆記也做得這麼優秀!思維導圖、圖文並茂、電子筆記……
    科科特地收集了一份學霸筆記,大家一起來觀摩觀摩吧!現代漢語寫作社工1901朱佳佳——西方社會學理論行管1901蘇雨研——管理學原理交通工程1902阮金杏——大學物理統計1801劉紫嫣——資料庫系統概論人力1902陳泓霖——微觀經濟學香濤文管1901孫義婷——高數一字一句捕捉的是精華一行一頁留下的是芳華青春留不下重點筆記卻能保存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