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海澱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明德堂
主講人:何家弘(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何家弘不僅僅是一位法學教授,更是一位心繫國家乃至世界的文人,還是一名作家、主持人、演員。「我要舉辦一場個人演唱會。」這原本只是何老師的一句玩笑話,後來卻有許多人問何時舉辦,還有人邀請何老師到外地城市去舉辦。面對善意的追問和熱情的邀約,此事就騎虎難下地弄假成真了。2月2日,何老師傾情獻唱,同時還有新書發布,一起來看看這位「斜槓青年」的精彩表演吧!
北京│何以解憂?唯有——《解憂雜貨店》的救贖與重生2月3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懷柔區府前西街1號青春萬達廣場7層雨楓書館
主講人:須叔(專欄作者、書影評人)
日本推理天王東野圭吾的一本小說《解憂雜貨店》引發銷售熱潮,以及兩極評論。2017年,中日兩國近乎同時改編上映了同名電影,讓它獲得更多關注。雙方都祭出了小鮮肉等利器,反響不盡相同:日版良好7.3分,中版剛及格5.2分,但都不如原著高8.6分!對原著的改編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兩個版本各有什麼優缺點?舶來品到底鮮不鮮?撲街的鍋誰來背?本次活動,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圍繞《解憂雜貨店》的書影聯動,分享關於小說和電影背後的故事!
北京│不如·閒著——劉思伽《閒著》新書見面會2月3日(周六)15:00-16:00
地點:大興區欣寧街15號薈聚西紅門購物中心3層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劉思伽(電臺主持人)
《閒著》以看似「無用」的態度立意,通過作者獨有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展示了時光流逝中對歲月、對別離生死的思考。書中不僅包含作者38篇美文,還收錄了她精心書寫的扇面、鉛筆素描的金毛犬、捕捉四季點滴的照片等。2月3日,一起看看劉思伽如何為身處焦慮時代的我們提供一條自我療愈的幽徑。
北京│刻窗花,迎新年——再和狼與鹿聊聊《鄉間的日常》2月4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東城區前門北京坊東區E11 PAGE ONE書店
嘉賓:白關(插畫師)、黃鷺(攝影師)
如果你願意,現在就有機會帶著大朋友小朋友和熟悉的、不熟悉的姑娘小夥兒一起刻窗花。喜慶的紅紙、齊全的工具,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窗花圖案也是,可以選擇白關設計的多個款式,也可以自己獨創,遇到不懂的地方,還可以獲得白關、黃鷺兩人的親切指導。所以,來吧,一邊刻窗花,一邊聽黃鷺、白關分享鄉居與創作的日常,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新年暢想,讓暖暖的紅色驅散冬天的寒冷,在咔嚓咔嚓的剪刻聲中,等待明媚的春天到來。
北京│一面一世界,崔岱遠與你千面走天涯2月4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東城區龍潭東路9號角樓圖書館
主講人:崔岱遠(飲食文學作家)
吃麵,透著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又有著魔幻一樣的魅力。它可以入鄉隨俗,調和眾口;它千變萬化,又萬變不離其宗。麵條兒的歷史平凡得幾乎不易被發現,卻又波瀾壯闊,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2月4日,角樓圖書館第二期「北京會客廳」邀請飲食文學作家、北京讀書形象大使崔岱遠與讀者面對面,分享他的新書《一面一世界》,他將以閒趣幽默的演講風格,與讀者趣談一根麵條裡的大千世界。
北京│聊東四故事 品京味兒京韻2月4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85號東城區第一圖書館
主講人:張志勇(東城區東四街道辦事處主任)
東四三條至八條是首批全國歷史文化街區,也是老北京文化的一個縮影。這裡皇家、市井、傳統商業等文化雲集,同時留存著大量文物古蹟和人文故事。2月4日下午,東城區第一圖書館將邀請到張志勇先生為大家講述老北京文化縮影之東四故事,來感受那段慢悠悠的胡同時光。
北京│大幕拉起之前,演出早已開始:《候場》新書分享會2月4日(周日)15:00-16:30
地點:東城區東直門外香河園路1號當代MOMA北區庫布裡克書店
嘉賓:滿頂(中間劇場藝術總監)、朱朝暉(攝影師)
2月4日下午,中間劇場藝術總監滿頂老師與知名攝影師朱朝暉將與讀庫的夥伴們光臨庫布裡克,與我們共賞《候場》這部攝影集。滿頂老師將從戲劇專業角度對本書中出現的英國劇院、演員、劇作進行講解,為讀者提供書外的一些背景知識;朱朝暉老師將從攝影專業角度對本書中收錄的照片進行點評分享,分析攝影師西蒙·安納德的拍攝技巧。
北京│來,見見我的秘密情人!2月4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西大望路甲22號合生匯L2中信書店
嘉賓:張天翼(作家)、文珍(作家)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是這本小說集中的一篇,講了一個天生無法辨認出性別的人遇見愛情的故事。而文珍的最新小說集《柒》中的七個「熱情故事」,有情深何壽,有心心相惜,有友情與自我……同樣在探討人的生死愛欲。2月4日,兩位深情、坦率的小說作者會帶著她們文字背後的「秘密情人」來見見大家。至於這位「秘密情人」到底是誰,在見到ta之前,你大可展開你的想像。
北京│我在紐約做插畫師:岑駿首本插畫作品集《缺失空間》新書分享會2月7日(周三)19:30-21:30
地點:東城區東直門外香河園路1號當代MOMA北區庫布裡克書店
主講人:岑駿(插畫師、動畫導演)
插畫師岑駿的首本個人作品集終於出版!何為「缺失空間」?書名的靈感來源於美術專業術語「Negative Space」,意為畫面中的留白,給人想像空間的部分。本書為一個空間的話,每一個章節即為更小的空間,而且他們互為缺失的部分。如果一幅插畫深深地吸引了你,那一定是畫的某一小塊情感與你腦中缺失的部分恰好吻合。這個周三晚,庫布裡克有幸邀請到插畫師本人來與我們聊這塊缺失卻契合的空間,剖析作品背後的創作思路與感想,分享他由學生時代到職業插畫師身份的成長經歷。
上海│小說與澎湃而來的新時代——黃孝陽長篇小說《眾生:迷宮》2月3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黃孝陽(作家)、易小荷(媒體人)、何同彬(評論家、《鍾山》雜誌副主編)、方巖(編輯、評論家)
生活中的黃孝陽是很謙和的人,但一到小說裡,他就變成有強大氣場的「說話者」,一個飛揚跋扈的「想像者」。在現實主義被空前禮遇的時代,黃孝陽仿佛一意孤行般試圖承續先鋒文學的現代精神,用他的創作野心和探索欲望挑戰我們的閱讀惰性。他的小說用了科幻的方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幻,是「擬科幻」,也許不大符合大眾趣味,但能夠看出,某些新的看世界的方法、新的藝術邏輯正在生長。
上海│場所的工藝:義大利山城調研及路易吉·斯諾奇(Luigi Snozzi)在蒙特卡羅索(Monte Carasso)的建築實踐2月3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主講人:劉宇揚(建築師、學者)
著名建築師及學者劉宇揚長期研究策略、先例分析、類型學以及建築設計中地形學運用。本周六,他將攜講座「義大利山城調研及路易吉·斯諾奇(Luigi Snozzi)在蒙特卡羅索(Monte Carasso)的建築實踐」來到PSA,向在場的觀眾們分享他對於義大利山城的一場實地調查。
上海│穿越納博科夫的文字迷宮——《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新書分享會2月3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西門3樓音樂欣賞室
嘉賓:劉佳林(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馮潔音(上海圖書館參考館員、副研究館員)、顧文豪(書評人、文化活動策劃人)
納博科夫獨有的風格令人過目難忘,被稱為「少有的用天賦寫作的作家」。他保持了俄語的母語特性,又全力融合英語的活力,開闢了新的書寫路線。他以令人炫目的文字搭建自由國度,抵抗人性中愈演愈烈的平庸與殘暴。當《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在國內首次完整出版,我們和納博科夫研究專家一起穿越迷宮,目睹這場「英語文學的奇蹟」。
上海│從清代兩部《論語》學名著看清代學術思想史2月3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靜安區烏魯木齊北路211號聚安大廈516室
主講人:顧遷(蘇州大學文學院講師)
清代《論語》學著述,以黃式三《論語後案》、劉寶楠《論語正義》特為佳制。二書方法、宗旨不同,乃緣於學術思想有別。本次講座,蘇州大學文學院講師顧遷將從清代兩部《論語》學名著為起點,談一談清代學術思想史。
上海│《使女的故事》放映賞讀會2月3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嘉賓:毛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袁筱一(華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小白(作家)、黃昱寧(作家、譯者、出版人)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文學女王」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發表於1985年的經典反烏託邦作品,出版三十多年後,《使女的故事》已經被翻譯成了四十多種語言,還曾被改編為電影、戲劇、歌劇甚至芭蕾舞的形式。上海圖書館將攜手上海譯文出版社於2月3日下午舉辦《使女的故事》放映賞讀會,活動有幸邀請到了著名作家、影評人毛尖,著名翻譯家、文學評論家袁筱一、著名作家小白,以及上海譯文出版社《阿特伍德文集》的總策劃人黃昱寧做客上海圖書館,深度解讀《使女的故事》,帶你走進 「加拿大文學女王」筆下的世界。
上海│唯可慶幸者,人類有過希臘——《隨希臘眾神去探險》新書分享會2月3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靜安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4層鍾書閣
嘉賓:瓦西裡歐斯·希洛斯(希臘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樂行(如見文化創始人)、悅臨(旅行達人)
一提到希臘,映入人們腦海的必有宏偉的雅典衛城,或是聖託裡尼迷人廣闊的藍白世界。殊不知,在希臘這片西方文明誕生的沃土,還有諸多迷人又充滿文藝氣質的角落。2月3日,希臘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瓦西裡歐斯·希洛斯將和書籍作者樂行、悅臨,以現場對談的形式讓大家更了解希臘豐富的風土人情。現場還將為大家演奏希臘民族樂器,讓大家親身感受徜徉在古今歷史長河中悠揚的希臘風情。
上海│視覺邊疆2月3日(周六)14:00-17:00
地點:靜安區北蘇州路1016號OACT當代藝術中心
嘉賓:謝繼勝(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餘欣(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偉俊辰(中山大學人類學碩士)
如何理解和想像邊疆中國,不僅需要藉助文本證據,也離不開圖像、物質等視覺文化資料。歷史上,邊疆地帶曾留下大量極為珍貴的圖像和物質,它們涉及政治、宗教、民族、語言、習俗以及審美等各個方面,而感知、探究和解讀這些密碼重重的材料,業已成為我們進入歷史邊疆與中國的必要路徑。值此展覽之際,我們特別邀請了浙江大學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謝繼勝教授、復旦大學歷史系餘欣教授以及中山大學人類學系韋俊辰女士,他們將分別從藝術史、博物學和人類學三個不同的視角,通過對不同時期邊疆圖像和物質文化案例的深入解讀,探討中外文明的流通、傳播,不同民族、宗教的關係和相互影響,以及歷史中國的建構等問題。
上海│龜茲石窟藝術漫談2月3日(周六)14:00-15:30
地點:浦東新區櫻花路869號喜瑪拉雅美術館3M多功能廳
主講人:申春(新疆龜茲研究院遺產展示交流中心主任)
龜茲石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也是龜茲藝術的典型代表,地處蔥嶺以東,介於阿富汗巴米揚石窟和敦煌石窟之間,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她作為絲綢之路在中國新疆境內公元3~13世紀文化交流的產物,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這一時期內龜茲石窟產生、發展、繁盛和衰落的過程,也為特定的歷史進程、文化傳統、宗教藝術、民族民俗、音樂舞蹈的發展與演變提供了豐富的證據。2月3日,新疆龜茲研究院遺產展示交流中心主任申春將與大家聊一聊龜茲石窟的前世今生。
上海│我在龜茲修壁畫2月3日(周六)16:00-17:30
地點:浦東新區櫻花路869號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3M多功能廳
主講人:葉梅(新疆龜茲研究院院長助理兼保護研究所所長)
在解讀完龜茲石窟的前世今生後,新疆龜茲研究院院長助理兼保護研究所所長葉梅將與大家聊一聊她在龜茲修壁畫時的體驗與感悟。
上海│我的父親李苦禪2月4日(周日)9:3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4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李燕(畫家、中央文史館館員)
李苦禪先生是中國當代傑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一生從事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工作60餘年。他的作品繼承了中國畫的優良傳統,吸取石濤、八大山人、揚州畫派、吳昌碩、齊白石等前輩的技法,並融中西技法於一爐,滲透古法又能獨闢蹊徑,在花鳥大寫意繪畫方面發展出了自己獨到的特色。本次講座,將由李苦禪先生的兒子,清華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館員李燕先生來聊聊「我的父親李苦禪」。
上海│二次元×城市2月4日(周日)14:00-16:00
地點:徐匯區建國中路155弄29號故事吧
嘉賓:鄭詩亮(《澎湃新聞·上海書評》執行主編)、Alexsolid(女子偶像團體商業運營人)、劉懿(上海棲星生態環境諮詢公司總監)、宋敖(《城市中國》研究員)
不管你是否仍舊倔強地把自己歸類為「葬愛家族」前成員,你都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或多或少被「二次元化」了。城市也是如此。《城市中國》與復旦大學應用人類學研究所「睿叢·無界沙龍」一起,邀你從城市研究和人類學的視角思考:泛二次元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它與社會結構、城市化等因素有哪些關聯?現實城市空間正在發生怎樣的二次元化?泛二次元的社群在都市中的消費、社交與活動,怎樣推動了城市空間和生活方式的變革?二次元的作品中,如何描繪和想像現代都市和未來城市?
廣州│夏夢怡×陳秋明:青年導演短片創作分享會2月3日(周六)15:00-17:00
地點:越秀區北京路314號聯合書店五樓UN Space
嘉賓:夏夢怡(導演、編劇)、陳秋明(赤道映像創始人)
本周六,來自廣州的青年導演夏夢怡與陳秋明的短片創作分享會來到聯合書店北京路店啦,與大家交談心得,交流拍片中的樂趣,保持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創造的熱度。
廣州│一部當代中國的「新聊齋」——阿丁《厭作人間語》新書分享會2月4日(周日)15:00-17:0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嘉賓:阿丁(作家)、周潔茹(作家)
《厭作人間語》是阿丁「重述聊齋」計劃的結晶,也是他近三年來的小說創作成果,其中包括一系列重述聊齋的中短篇小說,以及一部分超短篇小說。這些故事或驚悚、或恐怖、或溫暖、或令人唏噓感嘆……阿丁用克制、準確、精到文字為這些故事打上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烙印,令其生發出了別樣的光彩,可見出阿丁深厚的文字功力與天馬行空的文學創意。2月4日晚,阿丁將攜新書《厭作人間語》做客方所廣州店,與觀眾分享他的創作故事——一部當代中國的「新聊齋」。
成都│給生活點顏色瞧瞧——《獨立日:每天畫一隻小動物》新書分享會2月3日(周六)15:00-17:00
地點:錦江區紅星路3段1號IFS國際金融中心LG223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元元(四川博物院文物修復員)
《獨立日》系列的新書《獨立日Ⅴ:每天畫一隻小動物》要來成都做活動啦!這是一本特別的繪畫書,包含繪畫生活、基本準備與技巧教學、百幅治癒小動物、物種介紹和繪畫故事。作者元元在100天內堅持每天畫一隻小動物,萌萌的表情配上有趣的旁白,治癒系水彩畫的背後,元元也傳遞自己的生活態度,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繪畫的多彩世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