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網與杜邦中國合作舉辦科技新知分享會

2020-12-06 搜狐評論

  未來吃豆還是吃肉?食物全部「脫光」的世界什麼樣?每人一件的戰衣,軟的好還是硬的好……放眼未來,創新無處不在。11月24日,果殼網攜手杜邦中國在北京木馬劇場舉辦「無處不在的創新+」知識分享會。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創新知識青年悉數登場,告訴你如何給創新添個「+」號,讓「科學就是這樣酷!」

  2011年,全世界已邁過70億人的重大關口,地球面臨著人口飛速增加所帶來的巨大挑戰,糧食、能源以及對人身和環境的防護問題日益嚴峻。所有這些挑戰,惟有不斷增加的科技創新才是解決之道。為此,杜邦中國在2012年初發起「杜邦——70億+人的力量」網絡分享活動,徵集來自各界青年人的創新主張。此次杜邦攜手果殼網舉辦線下知識交流——無處不在的創新+,更是對「+」賦予了 「創新家」 和「增加力量」的雙重定義,旨在更好詮釋70億人一起協力創新的主題。

  「無處不在的創新+」知識分享會活動現場,各位創新知識青年相互交流,氣氛融洽。來自UT.LAB實驗室的TOKEN分享了他和一種 「撕不爛」的新型材料杜邦™Tyvek®之間的點滴故事。Tyvek®多數應用於建築,包裝印刷等行業,但在TOKEN老師眼中,材料的所有性能都應該為人所用。他從一位朋友贈送的「撕不爛」錢包得到靈感,萌生出用Tyvek®做鞋子的「小衝動」,用訂書機、剪刀、漿糊和烤箱做出了Tyvek®鞋子。TOKEN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打破思維的慣性,將是一切創新的基礎。

  果殼網的女編輯飄飄向各位分享了一套「讓農田垃圾變廢為寶」的絕學,為大家講述了「生物質能源的前世今生」。原來生物質能源的利用並不遙遠。早期的農家飯大部分就是用秸稈燒火做的,其實這就是對生物質能源的一種利用。現在的生物質能應用當然有了更多新的科技含量——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固體生物燃料等形式多樣,能源利用效率也已經遠遠大於劈柴燒火了。

  劉嘉林的專業是高分子材料學。他的分享讓人們對防護材料有了新的認識——防身,當然需要堅不可摧的防具。但表面看起來的硬是否就比軟更堅實呢?《蜘蛛俠》《蝙蝠俠》等各種科幻作品,早就讓人們對未來的防護科技有過各種「領教」。在劉嘉林眼中,一種材料的性能,是由其結構來決定的。將一種物質的微結構放大百萬倍來看,人們面前也許會呈現出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就是一個以柔克剛的例子。就像洗衣機裡的衣服,所有的分子鏈全部糾纏在一起,這時候受到的力會瞬間被分散開來而不能形成破壞。因此這種很軟的材料今後可以被用來製作防彈衣保護身體。輕質柔軟的防護材料,將可能帶給未來的生活不一樣的日常體驗。

  熱愛科普的營養科醫生周新,現場介紹了針對不同經濟條件的人群,豆子的各種營養價值所在,構想未來人們會怎麼「吃豆」;來自兒童食品行業的邢志恩和大家一起暢想了一個沒有食品包裝的世界是怎樣的——食品包裝科技所避免的對食物的巨大浪費,效果是驚人的;現場還有李俊強博士在「光伏產業危機」的大背景下,為大家講述太陽能的原理以及行業中鮮為人知的現狀。各位講者深入淺出又幽默風趣的演講使現場高潮迭起。

  解決地球未來面對的糧食、能源、環境危機,絕非只靠一己之力。每一個人都努力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式,跨界組合新知,才能為未來科技創新聚合一股強大力量。果殼網一直致力於向人們傳遞有意思的科技新知,努力搭建起跨界知識分享的有益橋梁。而只有在此基礎上,人們未來才更有希望實現杜邦公司的理想——「創造科學奇蹟」。本次活動很好地踐行了雙方的理念。

相關焦點

  • 果殼網夾縫中成長:拿科技與對手「抬槓」
    於是,一些夾縫中壯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悄悄滋潤,果殼網就是其中之一。  果殼網非常講究科學邏輯,但它自己的誕生卻有些「荒誕」。那一天,創始人姬十三正洗著澡,突然間一個想法電光火石間擦過,從此「果殼網」的名字便誕生了。「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姬十三笑著說道。  切入口:創建科技社區  然而,找準科普這個切入口,姬十三則想了好久好久。
  • 紅豆live與果殼網達成深度合作
    (原標題:紅豆live與果殼網達成深度合作) 10
  • 科普的良心:果殼網CEO姬十三
    ——科普常識的傳播,從科學松鼠會到果殼網。兩者的區別是,科學松鼠會是一個愛好者組成的公益團體,果殼網是以科普為主要內容的盈利性機構。一群有科學專業訓練背景(通常是博士學歷以上)的人,堅持為你寫就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推動常識建設。  在果殼網上,你可以搜索到各種各樣的在線科技興趣小組,引領用戶重拾失落的好奇心。
  • 杜邦™ Kevlar® 和 潤米 90分達成品牌和戰略合作夥伴協議
    這是杜邦公司同本土企業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杜邦™Kevlar®團隊和潤米科技旗下品牌90分(小米生態鏈成員)共同發布新品 90分 x Kevlar® 品牌登機箱在本次進博會上,杜邦™ Kevlar®團隊還和潤米科技及旗下90分品牌籤署了戰略合作夥伴協議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2015-06-02 15:05
  • 科迪華農業科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籤署合作備忘錄
    2019年3月25日,中國北京—今日,科迪華農業科技,陶氏杜邦(NYSE:DWDP)農業事業部與中國農業科學院(CAAS)籤署合作備忘錄。聚焦科技興農,雙方將根據備忘錄在技術開發、田間現場應用、農藝技能提升以及打造鄉村可持續發展新模式等多個領域展開切實合作,進一步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 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合作40周年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10月29日,為回顧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國際密切合作40年走過的歷程,全面系統總結中國-挪威在漁業科技領域長期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深入探討新時期中挪漁業科技合作的重點。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挪威海洋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國-挪威漁業科技合作40周年學術論壇」以遠程視頻會議的形式成功舉辦。
  • 三聯書店旗下新媒體品牌聯合舉辦「新知大會」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4月22日,世界閱讀日前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東城區的77文創園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閱讀與知識分享活動——「三聯·新知大會」。分享、交流與體驗是破除習見與定見最好的方式。知識的可靠性不僅來自權威,更來自開放的對話。我們的新知大會是一個面向中層以上知識大眾的知識服務項目,通過新的技術手段,通過分享與體驗,使得知識資源能夠在學者與公眾之間雙向流動——對學者而言,知識經過了質疑、挑戰、檢驗而變得更具理性;對讀者而言,平常看上去冷僻、高深的問題因走出書齋變得親切而感性。知識本身也因分享與體驗激蕩出更多的可能性。」
  • 果殼網:理想主義男人的商業化蛻變
    除了果殼網的日常運營外,果殼網還與一些商業科技品牌合作,為他們講述品牌故事。2012年,這為果殼帶來了500萬人民幣的收入。姬十三預計,2014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000萬人民幣。不過在2012年底,姬十三找到了自己更中意的模式,那就是MOOC學院。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籤約德美企業,開展煤化工和光伏產業合作
    11月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企業與來自德國、美國的企業分別籤署了粉煤流量計、杜邦氟膜等採購合同和協議,並與義大利、德國和中國香港的企業進行展位籤約。至此,航天科技進博會「朋友圈」增至24家,「購物車」擴大至29個項目。
  • 紅豆live果殼網達成合作 共同打造熱點欄目
    ­  10月14日消息,有信旗下語音直播平臺紅豆Live與果殼網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深度合作,首批將有13位果殼達人及8檔主題欄目入駐紅豆Live。藉助紅豆Live平臺,果殼將把多個領域的自有內容分享給用戶。同時,挖掘內容變現的紅豆Live也將為包括果殼在內的更多平臺,提供更多內容直播與變現的機會。
  • 喜加漆的原料供應商杜邦
    杜邦公司成立於1802年,在全球70個國家經營業務,共有員工79,000多人,2015年,陶氏化學和杜邦美國宣布合併新公司將成為全球僅次於巴斯夫的第二大化工企業。杜邦科學探索的歷史悠久,並成就無數創新。
  • 網易創業Club入駐CEO:果殼網 姬十三
    網易創業Club是網易科技中心推出的服務於創業公司、行業人才、風險投資機構和科技媒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 科迪華農業科技上市 陶氏-杜邦完成農業事務部門拆分
    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科迪華農業科技(Corteva,下稱「科迪華」)宣布完成從陶氏杜邦公司的拆分,獨立上市成為專注於農業科技的公司,覆蓋種子和作物保護兩大市場領域。
  • 中國新知集團在尼泊爾首開中文書店(圖)
    中國新知集團在尼泊爾首開中文書店(圖) 2014-11-29 15:47: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符永康 攝圖為新知集團高層向尼泊爾城市發展部部長納拉揚贈書。 符永康 攝   中新網加德滿都11月29日電 (符永康 顧思遠)中國知名文化企業新知集團29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開設首家中文書店,該店在開業之際上架各類圖書逾萬冊,同時擬開展翻譯及文化交流活動。
  • 果殼網創始者:5到10年內會出現世界級科普寫手
    他笑著說,「我只是一個知識的分享者,想要的感覺是與讀者坐下來聊聊天。」    而寫作者這種從以「我」為主到平等交流的氛圍,與網際網路用戶體驗不謀而合,也為果殼網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可不久姬十三便感到了松鼠會的局限。協會的主要作用還是組織人員關係,通過搭建圈子促進作者的交流成長,而在科學傳播上助力不大。    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上海一家投資公司看中了這群「松鼠」。姬十三想到,是否能藉助商業的力量來聚攏更多有能力、有志趣的人?由此,「果殼網」進入了孵化的軌道。    2010年11月,果殼網誕生,成為國內首個知名的科技知識社區。
  • 分享戰疫經驗 聚焦國際合作——中國外文局舉辦抗擊疫情國際智庫雲...
    中國網3月31日訊 (記者李小華 戚易斌 張娟) 3月30日,由中國外文局主辦的「當代中國與世界——抗擊疫情國際智庫雲論壇」成功舉辦。這是中國外文局首次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形式組織召開國際性論壇。
  • 果殼網主編徐來攜新書《碎前故事》舉辦沙龍
    磨鐵圖書 李楊 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暴英霞 通訊員 李楊) 11月15日下午,果殼網主編徐來攜新作《碎前故事》做客單向空間,舉辦「故事是破碎的,世界是連續的」新書沙龍。其實徐來的網名是拇姬,他還是當年「前列腺要發言」的博客主人,「徐來」也不過是他的筆名而已,他的真實姓名是個秘密。
  • 知乎2021新知青年大會將於1月13日開幕
    1月8日,知乎正式宣布啟動2021新知青年大會,大會將於1月13日20:00以視頻形式上線知乎。2021年1月恰逢知乎上線十周年,因此本屆新知青年大會可謂意義非常。本屆新知青年大會主題為「謝答」,屆時,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知乎戰略副總裁張寧將分別發表演講,並向十年來陪伴知乎的答主表達真摯感謝。
  • 果殼網創始人嵇曉華:新媒體科普是弱勢群體
    3月24日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作為創始人的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執行長嵇曉華卻說,在新媒體領域,科普依然很弱勢。會上,他列舉了種種事實來證明這個觀點,並表示,「其實近年來中國在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大型工程建設等方面成就很大,如果狠抓重點內容建設,提前進行科普議題設置,公眾是有參與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