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止於智者……這是一句很奇怪的話

2020-12-05 魏武揮

這六個字非常常見。

但依然有必要仔細說道說道。

明知是謠言還要傳播的情況不是沒有,有些特例,比如有一個說法叫謠言倒逼真相。這個屬於例外,不討論。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當我們知道這是個謠言,就會停止傳播。這個不需要「智者」,普通人就能做到。

所以,這六個字的真實意思應該是:

智者能分辨出這是不是謠言。

一篇從「獸爺」這個公號發出的「鐵證!所有證據指向武漢生物和長春長生,觸目驚心」刷屏了,創造了十萬加。

我很多朋友都在轉。

其中包括一些德高望重的傳播學教授。

方可成也轉了,事後他意識到中招了,所以他寫了「我也被假新聞騙了 我總結了這些教訓」

在這篇文章裡,他提到了三點教訓:

第一,判斷信息真偽的最重要步驟是,仔細察看來源和作者。

第二,別太在意別人轉沒轉。

第三,分享之前三思。

說得本身沒有什麼大錯,但依然有可以再討論的地方。

看信源這一招,在本案中,其實作用不大。

首先,所謂正版獸爺的公號是「售樓處」。這個售樓處非常有公信力?不好意思,不敢這麼說。公信力是依靠時間積累的,在我看來,即便這個號影響力很大(其實就是看的人多),並不代表就一定有公信力。

其次,我們不裝外賓,售樓處的正版獸爺有沒有可能有個小號叫「獸爺」?完全可能。

現在要問,假定他有個叫獸爺的小號,他為啥不肯發大號「售樓處」,而是用小號呢?

也完全可能。

正如方可成在文章裡說的,這篇十萬加的文風和平時售樓處完全不同。其實這篇並不是文章,只是羅列了超過一百個case。材料堆砌而已,說文章都高看。

所以用個小號發發,也有可能。

作為一枚普通讀者,有沒有可能去問問獸爺:這個是不是你的小號啊?

我看苛求了吧。

社交場域裡有沒有起鬨的成分——其實起鬨這兩個字不妥當,我暫時沒想出其它詞,各位恕罪,看個意思就行。

在我過去這篇「也許,你並不知道,你也是一個戲精」的文章中,我已經說明,社交場域每個人都在表演。

表演不是貶義詞,請允許我再聲明一下。

表演包括情緒的表達,立場的表達。

表演和事實本身關係不大,情緒和立場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但它們本身不是事實。

方可成在那篇文章裡自己都提到他為什麼要轉發這篇所謂假獸爺的文章。

人之常情,完全不用苛責。

分享之前請三思。

說的挺好。

問題在於,你三思什麼?

有些事情是超越你的知識的——所以我不太認同這個世界有常識。有些常識甚至有可能壓根不對。比如常識是烏鴉總是黑的。

回到這篇文章。

它所提及的小兒痙攣,你具備這個方面的所謂「常識」?

所以獸爺在刷屏裡的這個說法:沒有常識。

我無法認同。

我沒有轉發「獸爺」的這篇十萬加。

這不是我聰明,智慧,一眼看到真相。

是我壓根覺得這算什麼文章。而且我不喜歡這種文風。

但今天早上7點多,我轉發了這篇:這一次,我要對獸爺說不!百白破疫苗不會導致嬰兒痙攣症!

請注意一個小細節:作者自己都認定那篇獸爺的十萬加,就是售樓處獸爺寫的。

這篇文章的轉發,不是因為我認識這個作者(方可成和作者大概前同事,認識),我壓根不知道這人誰。

而且,這篇文章大多數知識我壓根看不懂。

但有兩點我很欣賞。

其一,文末提供出處,雖然我並不會去考證這些出處,但至少形式上讓我很舒服,說話講理據。

其二,這句話非常關鍵,直接打動了我:

先後關係不是因果關係

這是標準的有邏輯的說法。

於是,我轉發了。在我轉發的時候,我依然不知道獸爺那個號是真獸爺還是山寨獸爺——這重要麼?

所以

三思的是什麼?

看文章不要只看結論,還要看方法,後者可以說更重要。

有媒體人朋友中招,在微信裡自怨自艾。

我看完全沒必要。

一時裡因為某種情緒某種立場的表達,這是非常符合人情的東西。

社交節點上的一個微信朋友圈ID,一個微博帳號,只是你自己嘰嘰歪歪而已,不要以為那是一個必須具備公信力萬事要求證的所謂「媒體」。

誤中某種謠言,有什麼大不了的,不代表你智商低下。

只是你不了解某些知識而已。

而在今天知識分類如此之細的情況下,隔行如隔山,不知才是正常的。

我從來對發了一個事後被證偽的謠言,就要說這個人秀了智商(低),嗤之以鼻。這個跟智商一毛錢關係沒有。

你可以高標準嚴要求自己,社交領域說話,句句要核實,要三思,要謹慎,這很好。

但你不能高標準嚴要求其他人,然後告訴ta:謠言止於智者,你中招你就是智商低。

真的要神州六億皆堯舜麼?

最後說道說道這篇我看不懂的科學文章。

請注意底下點讚最多的評論(不是那兩個置頂的),是很可以玩味的。

然後再注意一下這篇看不懂的科學文章的訪問量吧。再去對照一下售樓處那個只是說有山寨獸爺的短文章吧。

你們真關心事實麼?

哈!

我在一個講座上說過一段話,方可成朋友圈摘錄了。我就曬一下:

人之常情,世間本如此,不用痛心疾首,也不用拍案而起讓人做堯舜。

—— 首發 扯氮集 ——

本號不接受商業合作,實在死乞白賴想合作,五十萬一篇好不?

作者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天奇創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相關焦點

  • 謠言止於智者
    這不是在誤導和蠱惑民眾,又是什麼?而且在我每天吃飯的時候來倒我胃口,老公一看我的臉色,忙喊孩子:「別看了快換臺,你媽媽要炸!」 21世紀文盲不多了,科盲卻很多!還好謠言止於智者!法國主流媒體很快又組織採訪了法國多個科學家,很快得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不可能人工合成結論,從而平息了這場謠言。
  • 謠言止於智者?——你真的是太年輕了
    荀子.大略中有說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意思是沒有根據經不起推敲的謠言因為經不起分析,所以傳到聰明人那裡就會停止流傳了。2015年的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有一篇著名的論文就分析了關於謠言的傳播,他們發現相反地,如果媒體別有用心又特別聰明的話,他們反而會有更強的動機去散播刊登聳人聽聞的謠言。作者通過研究關於公司併購有關的新聞消息,公司併購類的新聞一般來說都會有較大的讀者群,保證了其影響力。
  • 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在這些眾多的信息中,有的信息是很值得學習借鑑的,是弘揚社會正能量、開拓人的學識的信息,但是比這些信息更多的是那些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錯誤的信息,更令人奇怪的是,這些錯誤的信息往往比有價值的信息傳播的更快,傳播的更廣。
  • 謠言止於智者,專家表示太荒謬
    可是同時在網絡上也散播出了很多謠言,在他們看來新型肺炎是美國的一個基因武器,那麼新型肺炎是美國研製的基因武器?謠言止於智者,專家表示太荒謬。首先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說法,那是因為在我國病毒爆發之前,美國人來中國參加了軍運會,他們走後病毒就爆發了。再加上03年我國爆發非典的時候感染者幾乎都是我們中國人,而美國人卻沒事。
  • 茅臺都要被吹上天了,專業打假,讓謠言止於智者
    名牌可以代工,但是茅臺酒卻無法複製,周明對經常出現的有關茅臺的謠言好好解答!謠言總是層出不窮,對於茅臺也一樣。換個角度來說也證明了茅臺的好,正因為優秀有價值才會有很多的假謠言。而對於酒友們來說,流言止於智者就不只是說說了。
  • 謠言止於智者——擊碎污衊馬克思的三大謠言
    但是,誹謗和謠言不僅在他活著的時候形影相隨,即便在他逝世之後仍舊揮散不去。有些謠言罔顧事實,以玷汙馬克思的人格為能事,在當前的網際網路領域大肆傳播,嚴重損害了馬克思的光輝形象。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馬克思在大學時加入了撒旦教、馬克思在野雞大學拿的博士學位,以及馬克思有一個私生子。為什麼這樣的謠言可以屢屢不禁,而且還有人信?這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 謠言止於智者!舒暢正面回應嬰兒床事件:本人從未結婚生育
    謠言止於智者。為了證明不是嬰兒床,舒暢還曬了一張椅子的正面照。白色扶手粉色墊子,再加上可愛的玩偶,真的很少女心了。舒暢成名很早,5歲就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劇。出道這麼多年,舒暢也有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天龍八部》裡的天山童姥,《寶蓮燈》裡的小玉,《魔幻手機》裡的傻妞……。
  • 謠言止於智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謠言
    同時,不要讓謠言流竄。以下是正在流竄的謠言及真相,請大家積極轉發給身邊的朋友。這一說法在網際網路上被廣泛傳播,甚至演變成各種版本的誤傳和謠言。針對這些疑問和傳言,23日,李蘭娟院士回應說:「我說酒精消毒,可沒讓你們多喝酒啊!」正解:酒精的殺菌原理是因為它可以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空間結構,從而達到殺菌效果。但對濃度有一定的要求,百分之七十五才具有殺菌效果。
  • 謠言止於智者!「天宮一號」到底是墜毀、回家、還是再見?
    只能說,這個「高級謠言」實在是太過精緻,差一點就能讓人相信了。謠言止於智者,就讓我們來好好解讀下吧。2012年6月18日,與載人飛船神舟九號成功對接,這是中國首次載人太空飛行器交會對接,28日再次對接。中國突破了太空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和航天員手動控制下的交會對接技術。
  • 從岸本齊史到伊藤潤二,謠言止於智者
    如果按照「這一說法」來看,《咒術回戰》確實與《火影忍者》設定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設定方面相似不一定能被稱作抄襲!咒術回戰主角三人團、第七班也是三人團、那迪迦奧特曼剛開始還是三人團呢!當然,根據《咒術回戰》作者芥見下下老師在採訪中表示,這部作品的靈感確實有一部分來自《火影忍者》,自己也是岸本齊史的粉絲。
  • 「閏四月裡的說法兒」——謠言和傳染病
    所謂的謠言,和傳染病一樣流行起來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傳染源:製造謠言的人;傳播途徑:傳統的口口相傳,現代的網絡、朋友圈;易感人群:總有一些心甘情願並對謠言深信不疑的人。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俗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這場突然暴發的疫情幾乎直接終結了戰爭。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暴發範圍之廣,令人措手不及。在1918~1919年間,全球約1/3人口的感染,數千萬人因此喪生。要知道流感並不是百分百致死的疾病,而西班牙大流感之所以造成如此驚人的死亡率,和這場全球性戰爭帶來了空前的人口流動有很明顯的關係。當今社會,在衛生系統健全的國家和地區,災後大疫基本是不可能了。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近日,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際,重慶市的王某某、劉某、王某3人在網上編造、散布謠言,被警方行政拘留。  俗話說得好,傳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自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各類信息更新極快,內容頗為蕪雜,疫情相關謠言四起。
  • 這些暴雨中的謠言不能再坑人了!
    據小編了解,這則謠言多年前就傳過:一下雨,便會在很多有公共自行車的城市捲土重來,而各地也都對此進行了闢謠。  近段時間四川多地連續遭遇暴雨襲擊,期間更是在網絡流傳出多種謠言。  遇事別急著轉發,先問一句:真的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謠言常與自然災害「結伴」。
  • 洪水未退,謠言四起,為何謠言那麼容易瘋傳?
    ​如果非要用什麼來形容2020年的話,那一定是離不開魔幻但謠言的內容卻足夠讓讀者引起重視,從而分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深怕他們沒有收到消息受到影響。這一舉動是不是看著就充滿了熟悉感?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就總是會分享給我們,他們從別處看到的謠言,生怕我們吃虧了。
  • 闢謠《神鵰俠侶》謠言之:天殘地缺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但當今網際網路信息泛濫,各種真假難辨大量湧現,網民一時很難分辨眼前的信息是真是假。就像網傳金庸給《神鵰俠侶》的最初起名叫「天殘地缺」。說出這種言論的人並沒有證據證明這是金庸先生原著事實,但大家多這麼說,好像它就是真的?
  • 如何辨別漫天飛的謠言!
    面對抗疫中的各種網絡不實信息,希望大家相互提醒:誰在製造謠言——1、壞人,造謠是他們的職業,通過謠言混淆視聽、挑動對立、製造民怨、引發恐慌等,終極目的指向黨和政府;2、騙流量的自媒體人,他們通過杜撰聳人聽聞的事件吸引不明真相的人關注和評論,客觀上這些人造成的危害不比那些職業造謠的人小;3、第三類人是那些無聊、無知的普通網民
  • 謠言止於智者,可我們是否具有辨別謠言的能力?
    謠言、誤傳、10萬+、陰謀論、帶節奏、病毒營銷……劇情總反轉,頻繁被打臉,真相何在?不僅謊言,狂言橫行,事實也總難逃反轉、反轉、又反轉的命運。使公眾困惑的是,究竟該相信哪一種真相?畢竟,在如今的自媒體時代,真假信息混雜,難以分辨。別擔心!
  • 灰分-謠言止於智者!
  • 教育思考:你信或者不信,那些飄來飄去的謠言
    謠言大都是空穴來風,而暗合了某些社會心理,正因為如此,謠言心理學研究先驅奧爾波特提出了著名的謠言傳播公式:謠言=模糊性×重要性。它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越是重要的信息,越模糊,就越容易引發謠言。後來,有學者又增加了公眾理性作為變量,認為公眾理性越高,謠言傳播的可能性越小,這與中國古語「謠言止於智者」所揭示的道理可謂異曲同工。  然而,微信謠言的一些新特點並不是經典謠言公式能夠完全解釋的。首先,微信謠言並不會止於智者,而是更多時候來源於智者的「陰謀」,他們或打擊報復、或誹謗中傷、或追名逐利,無非是想通過謠言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 別再提什麼信謠了,沒有人會明知是謠言而去相信的!
    其實這裡面就包含著一個有意思的邏輯——我之所以相信一件事,一定是因為我相信它是真。我不可能明知謠言而去相信。這是顯而易見的。我的主觀心態是相信真相而非相信謠言。但是如果說這實際上是謠言,那麼我發生了認識錯誤。這種情況下能不能認定我為信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