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上半年有關新冠的食品謠言,別再上當受騙了

2020-08-28 百瑞源枸杞

隨著今年新冠疫情的蔓延,大家都減少了外出的次數,只能無聊的呆在家中。這個時候,一些「XXX不能吃,XX速度搶購,晚了就沒有了」的食品謠言引起了處在「無聊」狀態人們的注意。一時間,人們互相傳播。有些人給親朋好友轉發,也有一些人對這些關於食物大肆搶購......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上半年有關新冠的食物謠言,不要再上當了!


「絕對不要食用烘焙食品」

謠言:今日,由於北京地區百世公司的員工感染了新冠病毒,有人就紛紛猜測,是不是百世的食品也不能吃了呢?無獨有偶,網上也流傳著一張帶有世界衛生組織(WHO)標識的圖片,圖片聲稱「絕對不要食用烘焙食品,因為烘焙食品不可清洗,食用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真相:在疫情期間,世界衛生組織沒有發布任何與烘焙食品有關的公告,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烘焙食品容易被冠狀病毒汙染。

「喝酒能消滅新冠病毒」

謠言:今年早些時間,微博的一條「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熱搜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一時間,各大平臺酒類的銷售量蹭蹭往上漲。


真相:李蘭娟院士表明,自己所指的是醫用酒精擦拭才能殺毒,而且酒精濃度得達到75%。而且只是用於體表殺毒。喝入體內只能代謝排除,並不能殺毒。



「吃果蔬肉類會感染新冠病毒」

謠言:許多果蔬肉類經過湖北等地界,有些已經沾染了新冠病毒,不能吃。


真相:中國疾病防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這種顧慮完全可以打消,新冠病毒的存活環境苛刻。而且人處理食物時會將其置於高溫油鍋當中,病毒怕熱,在56°內30分鐘就會殺死,更別提100°的油鍋了!



好啦,以上就是幾條關於新冠病毒的謠言,「謠言止於智者」,科學的防控措施才能戰勝病毒!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朋友圈開賣?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尚未上市 莫上當受騙
    來源:新京報新冠疫苗朋友圈開賣?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尚未上市,莫上當受騙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日前,微商在朋友圈兜售新冠疫苗的消息引發關注。8月13日,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正在開展國際臨床試驗,尚未正式上市,大家不要上當受騙。」網傳可訂購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公司:新冠疫苗可訂購系不實傳聞日前,有微商在朋友圈發布預購新冠滅活疫苗的消息,「需要新冠疫苗的聯繫我,可做出口。產量低需排隊,9月2日正式上市。」,「498一支,總共打3支。
  • 明辨高考謠言 謹防上當受騙
    為此,教育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部門梳理匯總了近年來出現頻率較高的高考假新聞、假信息,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明辨網絡謠言,謹防上當受騙。希望各網站不為謠言提供平臺,希望網民不信謠、不傳謠。擴散,擴散,別耽誤孩子高考!」從2016年「白婭倩」、2017的「楊雷雷」「孫超」「黨喜龍」、2018年「劉明煒」「劉明婷」等同學到2019年的「劉思宇」,年年丟失準考證,內容如出一轍,套路依舊。【案例2】2013年,在高考前夕,四川宜賓市一網民發帖稱,「今天路過教育局,看見一輛貨車上面掉了一樣東西」,並配有2013年高考全國試卷的印章牛皮紙袋圖片。
  • 求真|明辨高考N個謠言 謹防上當受騙
    每年高考前後都是涉考詐騙案件的高發期,人民網為各位考生家長梳理了近年出現頻率較高的高考假新聞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謹防上當受騙。謠言一:謊稱有高考答案出售 盲信「神押題」每年都會有不法分子在網絡平臺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謂「高考真題」「絕密答案」等,標榜「準確率極高」「違約退款」等誘惑信息,並以「預付訂金」等名義要求用戶先付款。
  • 安防寶典 | 最新刷單詐騙全揭露,別再上當受騙了!
    安防寶典 | 最新刷單詐騙全揭露,別再上當受騙了! 「兼職刷單、足不出戶」「日賺百元、月入過萬」「只需動動手指、敲敲鍵盤即可」類似的刷單廣告如果你看到了千萬別心動
  • 了解正確開通微粒貸的方式,謹防上當受騙
    了解正確開通微粒貸的方式,謹防上當受騙微粒貸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微眾銀行旗下的信貸產品,在2015年推出時便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微粒貸的入口是在微信支付和手Q錢包,只有受邀用戶才能在微信支付和手Q錢包看到入口。微粒貸沒有特殊渠道的開通方式,只能耐心等待成為受邀用戶。
  • 減肥的謠言!千萬別再上當了
    正是因為這份辛苦,大家在減肥途中也聽信了一些謠言,今天,就來盤點盤點。僅僅通過外部震動讓你身上的肉產生抖動,它震動的再快再多,也無法讓你減肥。又想減肥又不想吃苦,哪來這麼好的事。
  • 秋季話「食」謠|「真真」幫你識別套路,「智」止謠言
    又到一年立秋時……    立秋時節,一些陳年老梗的謠言潛滋暗長,逐漸露頭,藉助節氣更迭的話題熱度偽裝翻新,騙取流量。那麼,這些改頭換面、粉墨登場的季節性謠言都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分辨這些謠言呢?今天,就讓「真真」幫你識別這些謠言套路,避免上當受騙!
  • 「上當受騙」用英語怎麼說?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遇到上當受騙的事兒,誰的心裡都不會好受,但是吃一塹長一智,人得學會吸取教訓。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英語中的「上當受騙」。1.他說要幫你,千萬別信他。他只是想矇騙你。4. Rise to the baitBait意指「誘餌」,rise to the bait表示「上鉤」,是不是很形象呢?
  • 聖女果是轉基因食品?「水果圈」的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夏日炎炎為了安心的做個吃瓜吃果群眾小編今天為您好好捋一捋都有哪些謠言在擾亂我們的食慾一起來看看別再誤會了1.西瓜和桃子一起吃會中毒?網絡謠言截圖桃子和西瓜一起吃並不會中毒。新鮮桃子和西瓜中所含營養素基本一致,有水分、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維生素E和豐富的酚類物質,主要結構類型包括酚酸、黃酮醇類、黃烷醇類及花色苷類,這些酚類物質均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對人體健康有益。
  • 不要上當受騙!
    16 養殖海狸鼠 農業公司和種養戶籤訂包銷合同,並以高額回報方式,誘使農民上當受騙。 18 養殖長毛兔 農業公司和種養戶籤訂包銷合同,並以高額回報方式,誘使農民上當受騙。 19 天麻種植 技術是真的。
  • 研究發現:有關新冠病毒謠言導致成百上千人死亡
    他們大喊口號,對病毒、全球健康危機、當局提供的有關感染者和死亡者的數字提出質疑,指控政府採取的種種措施只是為了限制民眾自由。這樣的集會日復一日在世界多地上演。這樣真實又危險的局面是日前發表在《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關注的一部分。該研究包括針對去年12月31日至今年4月5日期間與新冠病毒有關的謠言以及社交網站、報刊和網際網路上有關大流行的陰謀論的分析。
  • 「2020.2.28」謠言,別信!——服用降壓藥會加速新冠病毒複製,疫情...
    導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疫情傳播態勢、虛假防治措施等流言和謠言在網上傳播,引發不少網民誤解誤讀,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虛假病例數據等謠言,極易引發社會恐慌情緒,嚴重影響網絡安全秩序和社會穩定,同時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嚴重幹擾
  • 【笑悟江湖】上當多了可知何為「上當」?
    瘟疫當前,謠言謊言並起,許許多多昨天還是言之鑿鑿的東西,今天卻變成「言之混混」的笑料,真可謂好戲連臺,「城頭變幻大王旗」,網上出沒小狐仙。如不久前「雙黃連」可治新冠病毒,令一眾百姓如沐春風,如獲至寶。消息一出,一夜之間,「雙黃連」及其相關藥品遭遇「洗劫」,各處出現集體搶藥現象,藥店賣光,網店售罄。
  • 保健品騙局別再上當了!
    這些年,老人們買保健品上當受騙太多了,說老人容易上當受騙吧,還有人不服氣。這位朱老伯,自稱有一雙火眼金睛,能辨識保健品優劣,據說他買的保健品吃完後,發生了神奇的事。這時候,警察來電話了:別買啦!你遇到騙子了!所謂「哪裡不好修補哪裡」的「肽神」,檢驗出成分是糖水+蛋白質,出廠價更是「親民」到了11元。不知道當時朱老伯有沒有把保健品盒子丟到騙子臉上的衝動。
  • 新冠病毒謠言多,維基百科嚴加審查
    還有無數人查閱與新冠病毒間接相關的文章,比如非典(SARS)、武漢、「吃蝙蝠」等。這種迅速的傳播對維基百科社區的志願編輯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他們必須應對源源不斷湧入該網站的有關這次疫情的信息,並且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謠言和錯誤信息。早在2013年,維基百科上就有了關於「冠狀病毒」的簡單頁面,而關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首篇文章於2020年1月5日創建。
  • 微眾銀行微粒貸採用官方邀請制,謹防上當受騙
    微眾銀行微粒貸採用官方邀請制,謹防上當受騙微粒貸作為微眾銀行旗下的小額信貸產品,自上線以來就採用的官方邀請制,只有受邀用戶才能使用,不是受邀用戶的小夥伴暫時還看不到微粒貸的入口,因此就有一些騙子想要趁虛而入,藉此機會布下微粒貸開通的騙局。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微粒貸開通的常見騙術有哪些。
  • 2020年農產品十大謠言別再信!
    總體上看,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謠言的出現頻率和傳播熱度較往年處於低位,截至11月底,共監測到相關謠言54種(同類合併後),內容上主要涉及三種類型:一是農產品容易沾染病毒,吃了會感染;二是食用某些農產品可以預防(治療)新冠肺炎;三是部分「激素」類謠言老謠新炒。
  • 盤點2月謠言:這些食物的「另類」功效你別信
    盤點2月謠言:這些食物的「另類」功效你別信 2018-02-2703:47:18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建磊 2018年02月27日 03:47 來源
  • 孟慶海:網絡謠言中食品安全謠言佔比較高 科普重要性不言而喻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圖為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8日訊 1月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
  • 微粒貸目前是官方邀請制,沒有任何特殊開通渠道,小心上當受騙-新聞...
    微粒貸目前是官方邀請制,沒有任何特殊開通渠道,小心上當受騙現在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借款產品,讓人眼花繚亂,而微粒貸作為銀行旗下的小額信貸產品,自然成為了我們的最佳選擇。微粒貸自推出以來,便採用官方邀請制,但是網上卻有很多代開通微粒貸的小廣告,這些都是騙子的套路,一旦走進騙子的圈套,就會造成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