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是什麼?哪些人容易被感染?
對於「新冠肺炎」來說,有些人需要格外注意,他們的「患病風險」更高,他們在生活中更需要重點「防控」,謹以此文獻給那些更需要預防的人。「新冠病毒」的汙染源和傳染途徑是什麼?現有的證據顯示:1.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在空氣中傳播;2.沒有安全防護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3.觸摸被汙染的物體表面,然後用被汙染的手觸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4.接觸到可疑的被感染的動物。
-
氣溶膠傳播是什麼意思?和空氣傳播有什麼區別
2月8日,在上海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上,官方確認了新冠肺炎的三種傳播途徑,包括此前被微信闢謠助手定義為謠言的「氣溶膠傳播」。按照衛生防疫專家的解釋,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那麼,氣溶膠傳播意味著什麼?專家稱,不是病毒在空氣中瀰漫,不用緊張。
-
闢謠:蚊子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蚊蟲叮咬有沒有可能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新的傳播途徑?答案是不會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蚊子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目前研究發現,可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痰液、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檢出病毒核酸。然而,即使蚊蟲叮咬了新冠肺炎感染者,新冠病毒也不會在蚊子體內存活,因此,新冠病毒無法通過蚊子從感染者傳播至健康者。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所述,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此外,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的情況也有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新型冠狀病毒會不會通過蚊子蒼蠅傳播?如果會的話,4月5月份後會不...
而對於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它首要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傳播,並不屬於一種血液傳染病,其次,也沒有證據這種病毒能夠通過蚊子吸血進入蚊子體內後進一步增殖,到目前為止,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的可能性並不大。 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蒼蠅傳染嗎?
-
病毒的複製傳播與繁衍是怎麼回事?由新冠肺炎談病毒
就拿當下我們正在抗擊的新冠肺炎來說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屬於單股正鏈RNA病毒,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6種,此次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第7種。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85%以上。」
-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2月26日消息 【武漢發布:最早的患者發病為去年12月8日否認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2月26日,網友提問目前已知最早發病的患者情況如何?該患者具體什麼時候發病的?是否曾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哪幾種?怎麼規避好?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認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第三種傳播途徑可能存在 生態環境部發文積極...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各方力量都在為打贏這場戰「疫」而做著不懈的努力、深入的研究。 2月1日晚間,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召開記者會,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第三種傳播方式,有可能通過糞便途徑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糞便形成氣溶膠再傳播。這第三種傳播方式被專家們稱為「糞口傳播」,也叫經消化道傳播。
-
石正麗《Science》發文: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概述
系統的概述了當前新冠病毒向人傳播的途徑,並指出在新冠病毒自然宿主溯源、新冠病毒在動物中變異後對人健康的影響等方面還需更多科學研究。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2003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2012年)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2019年)都爆發於近幾十年,並由不同的冠狀病毒株引起。不少病毒被認為源自蝙蝠,然後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
-
出生30 小時新生兒感染,新型肺炎真的存在母嬰垂直傳播?
今天,武漢兒童醫院確診了兩例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其中,最小的確診寶寶出生僅 30 小時,該新生兒母親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目前該新生兒生命體徵穩定。據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專家曾凌空介紹,該病區接收的新生患兒,母親均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但嬰兒絕大多數核酸檢測顯示為陰性(即未感染)。
-
新型冠狀病毒,為何如此可怕?波及全世界,它的致命弱點是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中國人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處於恐慌的狀態,口罩更是成為春節的硬通貨,想必「口罩」自己都想不到。甚至不少醫生也想不到疫情會如此嚴重,以至於沒有儲備足夠的物資來應付這場浩劫。
-
鍾南山團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測模型有望建立,將預測未來走勢
記者從鍾南山院士團隊獲悉,在建立流感病毒預測模型並有效預測流感4天後的流行走勢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測模型已初步構模,屆時將可預測未來短期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走勢。圖1:截止1月30日18:00疫情情況流行病學分析發現,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發生在2019年12月12日,16天後(12月31日),官方宣布有27例病例,截止2020年1月30日12時,全國確診例數已高達7739例,其流行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適逢春節,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也為病毒傳播提供很好的條件。
-
專家解讀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恐慌沒有必要,但一定要重視
陸家海教授:這個疾病的傳播途徑已經出現了人傳人。在這個過程中,病毒可能正在不斷的變異,如果防控不做好,這種病毒可能變異成為越來越適應人類的病毒,變得更適應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播。該論文分析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及與導致「非典」疫情的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並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該成果評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人間傳染力,為儘快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00問(之一)
【編者按】 為科學指導公眾認識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健康水平,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科普(湖南)基地、湖南省預防醫學會健康教育與促進專業委員會聯合大眾衛生報,組織專家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00問》。
-
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還能開窗通風嗎?
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還能開窗通風嗎? 2月8日下午,上海市疫情防控進展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表示,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飛沫傳播
-
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和表現是什麼?傳播途徑有哪些?
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和表現是什麼?傳播途徑有哪些?新冠疫情居家期間就醫告知書廣大居民朋友:當前我市疫情出現反彈,為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前提下,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緊急就醫需求,現將我市居民居家期間緊急就醫事項公告如下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武漢的早期傳播動態
·無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的病例在12月底開始呈指數增長,根據潛伏時間和傳染時間倒推,人傳人的現象發生在半個月前,即12月中旬2019年12月,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NCIP)的最初病例。
-
湖南省疾控中心: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方法你都學會了嗎
洗手到底有什麼用?別急,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先搞清楚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後就可以針對性採取措施"阻斷"它的傳播。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的流行過程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就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到易感人群的傳播過程。而本次新冠病毒的傳播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以及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劃重點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Ⅰ)—新型冠狀病毒的由來
——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先生的講話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裡,小築會給大家從九個部分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下面先跟小築來學習第一部分——新型冠狀病毒的由來。提問者1. 什麼是呼吸道病毒?
-
復旦大學餘宏傑等在新冠肺炎的傳播動力學
2020年11月24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牽頭,聯合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團隊,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動力學與非藥物性幹預措施的防控效果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Transmissionheterogeneities, kinetics, and controll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