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9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月8日下午,上海市疫情防控進展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表示,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不過,在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對病毒傳播途徑有這樣的表述——「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染途徑尚待明確」。
因此,上海市的消息一出,迅即引發公眾關注。那麼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呢?是不是隨空氣傳播?還能不能開窗通風?
什麼是氣溶膠?
_
簡單地說,氣溶膠是一些在空氣中懸浮的超小顆粒,這些顆粒還可能引發疾病。
要了解氣溶膠傳播,有必要先解釋下空氣傳播。
空氣傳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體的微小顆粒物。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到在說話、咳嗽或者噴嚏時,可以檢測到亞微米、超微米級的更小顆粒。
由於對空氣傳播認識有這樣的加深,科學家進一步提出氣溶膠(aerosol)的廣義概念: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
氣溶膠傳播
_
對我們的威脅是不是很大?
_
要重視,但不必恐慌。
氣溶膠雖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並不容易,而且我們還有措施預防。
由於一般氣溶膠顆粒比較大,通常大於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醫用口罩就可以阻擋。
特別小的氣溶膠微粒(半徑小於 0.1 微米),重量輕,主要分布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們會隨風飄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
對於非醫務人員的普通人,在實際生活中,只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
而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這樣的病毒量,引發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正確佩戴口罩足以得到保護。
來源:丁香醫生、健康報新聞頻道
原標題:《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還能開窗通風嗎?》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