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紫外線協會(IUVA)認為:根據目前的消毒數據和經驗,紫外線消毒技術能夠在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多級屏障消毒策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正確的使用下,紫外線是一種被認可的用於空氣,水和表面消毒的方法。它可以降低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國際紫外線協會主席,多倫多大學Ron Hofmann教授表示:「國際紫外線協會已經專門成立專家組,匯集了世界各地紫外線領域的資深專家共同編寫如何有效應用紫外線消毒技術的指南,以幫助解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所帶來的危機。國際紫外線協會是成立於1999年的非盈利機構,致力於推動紫外線技術以幫助解決環境和健康問題。」
必須引起注意的是,這裡的「UVC」,「UV消毒」和「UV」等用在科學,醫學和技術文獻中的名詞,主要是特指在UVC殺菌波段(200-280nm紫外光),與日曬床或者太陽照射中的UVA和UVB波段是不同的。
關於紫外線和新型冠狀病毒的事實
紫外線是否能夠通過殺菌阻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根據目前的證據,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是具體的原因。
紫外線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飲用水和汙水,空氣,醫藥用品以及表面消毒有超過40年的歷史,可以針對很多種人類的病原體。(紫外線的劑量響應曲線可以從這個IUVA文件連結中查找:https://www.iuvanews.com/stories/pdf/archives/180301_UVSensitivityReview_full.pdf)。所有到目前為止測試的細菌和病毒(多年來研究的幾百種,包括兩種冠狀病毒)都對紫外線有響應。一些微生物相對於其他的微生物來說對紫外線更敏感,但是所有的微生物在合適的紫外線劑量範圍內都有響應。
紫外線消毒經常和其他的技術聯和使用形成多級屏障,以確保在某種致病微生物不能被一種技術殺滅(比如過濾或清洗)的時候,會被另一種技術殺滅(比如UVC)。在這種情況下,UVC可以安裝在診所或其他場景來加強已有的處理系統或補充目前的處理方法來應對疫情帶來的超負荷的需求。
紫外光,特別是200-280納米[i](UVC或者殺菌波段)波段,能夠有效的滅活另外兩種冠狀病毒,這兩種冠狀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非常相似:1)SARS-CoV-1[ii] 和2)MERS-CoV[iii] [iv] [v]。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是在實驗室可控條件下的結果。紫外光的實際有效性取決於像照射時間、以及紫外線能夠照射到水中,空氣中,以及材料和表面的褶皺和裂縫中病毒的能力。
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人接觸受汙染的表面然後再接觸自己的面部區域來傳播(雖然這種傳播的機率低於人傳人,但是仍然是一個問題)[vi]。減少這種風險很關鍵,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塑料或者金屬表面存活3天[vii]。正常的清潔和消毒不一定能夠徹底消殺病毒,使用紫外線作為多級屏障消毒策略的一個環節是非常明智的。UVC已經被證明能夠有效滅活與新型冠狀病毒非常接近的病毒(例如SARS-CoV-1,測試條件是使用254nm的紫外線照射溶在水中的病毒)[viii]。IUVA認為用紫外線滅活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使用UVC的關鍵是能夠有效的照射到那些殘留在表面的病毒。
IUVA也贊同美國疾控中心(USA CDC)對於醫院的指導:即紫外線的殺菌效果受懸浮液,生物體表面或氣溶膠的紫外吸收特性、微生物的類型或作用響應譜線(action spectra)的影響;各種設計和操作因素都會影響紫外線對微生物的照射劑量(https://www.cdc.gov/infectioncontrol/guidelines/disinfection/ )。
紫外線消毒設備安全嗎?
與任何消毒系統一樣,紫外線設備必須正確使用才能確保安全。各種紫外線設備都會產生波長為200nm-280nm的不同能量的紫外線。這種紫外線比正常的陽光強得多,會對你的皮膚造成嚴重太陽曬傷樣反應。同樣,如果暴露在紫外光下,也會嚴重損害你的視力。有些設備在操作周期中也會產生臭氧,有些裝置則會像電焊機一樣產生光和熱,另外一些在操作周期中會運動。因此,所有消毒設備都需要考慮基本的操作機器安全,這些考慮應在操作手冊、用戶培訓和適當的安全合規性中加以說明。
紫外線消毒設備有性能標準和紫外線驗證方案嗎?
鑑於市場上用於空氣、水和固體表面消毒的UVC設備種類繁多,缺乏統一的性能標準,以及不同設備在研究、開發和驗證測試的高度不一致性,IUVA建議用戶在選擇設備和尋找證據時要謹慎檢查第三方測試報告以及由相關知名組織(如NSF、UL、CSA、DVGW-OVGW或其他適用的國際要求)對設備材料和電氣部件的認證。
對於設計用於滅活醫療行業空氣和固體表面的UVC設備,IUVA的成員正與照明和醫療行業的其他國家標準組織一起努力制定消毒測試標準[x]。其目標是編制相關的指南,以幫助全球醫療保健提供者選擇最佳的技術,使這項技術能夠在對抗多種耐藥生物和其他病原體[xi]上使用,如新型冠狀病毒。
IUVA將很快發布一個專門針對紫外線和新型冠狀病毒的網站,如果您希望我們向您發送有關網站發布和其他IUVA活動的通知,請發送電子郵件至info@IUVA.org。
翻譯整理:孫文俊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Email:wsun@tsinghua.edu.cn
英文原文:http://www.iuva.org/COVID-19
參考文獻
[i] 「Miscellaneous Inactivating Agents - Guideline fo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2008);」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merging and Zoonotic Infectious Diseases (NCEZID), Division of Healthcare Quality Promotion (DHQP) (https://www.cdc.gov/infectioncontrol/guidelines/disinfection/disinfection-methods/miscellaneous.html )
[ii]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UV-inactivated SARS coronavirus virions for vaccine antigen,」 Tsunetsugu-Yokota Y et al. Methods Mol Biol. 2008;454:119-26. doi: 10.1007/978-1-59745-181-9_11.
[iii] 「Efficacy of an Automated Multiple Emitter Whole-Room Ultraviolet-C Disinfection System Against Coronaviruses MHV and MERS-CoV,」 Bedell K et al. ICHE 2016 May;37(5):598-9. doi:10.1017/ice.2015.348. Epub 2016 Jan 28.
編輯:徐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