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到現在為止官方仍未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歸因為食用野生動物,但是公眾早已將那些在武漢吃野生動物的人看作是罪魁禍首了。同時有些人好奇,既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幾百種對人類有害的病毒,為什麼人類不對蝙蝠趕盡殺絕呢?也依然有人在問,吃野生動物的現象之前就已經出現了,為什麼等到現在才出現問題呢?實際上這兩個問題毫無關聯,但因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聯繫在一起,從而繼續引發公眾的思考,為什麼不把蝙蝠趕盡殺絕呢?
如果你有看過蝙蝠真實面貌的照片,就會被其猙獰的樣子嚇到。蝙蝠不僅長相醜陋,而且每一個個體都是行走的病毒庫,如果不把它們都消滅掉,又怎麼保證以後人類社會不會再次出現類似的傳染病呢?實際上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我們不能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是菊頭蝠,就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蝙蝠身上。對於普通人來說,蝙蝠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生物,而對於科學家來說,他們早就明白蝙蝠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無法替代的。
首先,如果要強行對蝙蝠種群進行滅絕性殺害的話,這一系列事件只會陷入死循環。蝙蝠種群中並非所有的個體都攜帶致病性病毒,但如果人類對蝙蝠趕盡殺絕的話,會造成更多易感蝙蝠的產生,病毒分布範圍的擴散。這明顯是增強病毒的傳播,而不是控制它的傳播。其次,蝙蝠這個物種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百萬年甚至千萬年,在食物鏈和生態系統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類常常因為出現一些天災人禍就將原因推到某一種動物的身上,很少考慮到該物種的存在對自然生態有重要的作用。就像這次出現了「消滅蝙蝠」的聲音,這不僅無法為控制疫情提供幫助,還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看到這很多朋友就會提出疑問,蝙蝠除了會傳播病毒之外,還對自然生態有什麼貢獻呢?這就是對蝙蝠種群不了解的表現了,以蝙蝠中的果蝠為例,它們在動植物之間起到了協同進化的作用。根據研究發現,很多種熱帶植物的幼體在其親本施加的生存壓力下是無法正常發育的,特別是一些還會產生毒素來保護自己的母樹。這些植物的種子要得到傳播且安全地生長,就必須依靠蝙蝠的傳播。
蝙蝠在接觸這些樹木後,一些種子就會貼在蝙蝠身上,這樣蝙蝠飛到哪裡這些種子就有可能落在哪裡。除此之外果蝠還經常食用果樹的果實,然後通過排便的方式將種子排出來,有一種無花果的種子還專門需要經過蝙蝠的胃一番消化之後才獲得發芽的機會,由此看來蝙蝠在幫助植物繁衍生息上作出了不少貢獻。同時這也可以說明,對蝙蝠趕盡殺絕是沒有用的,要防患於未然,還得從人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