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可以讓蝙蝠滅絕嗎?

2021-02-15 靈芝科普

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害蟲,人類都想讓它們滅絕,例如讓大家深惡痛絕的老鼠、蟑螂、蚊子等等,但是人類在地球上發展進化了四五十萬年,往多了說有數百萬年,但是迄今為止這些物種一直「陪伴」著人類蓬勃發展著。當然有些物種的個體數量龐大,繁殖能力也很強,簡單的消滅一些個體無法讓一個物種滅絕。

在食物鏈越上級的物種越容易受到人類的活動影響,例如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華南虎被當作害蟲,全國範圍內數千隻的華南虎,不出幾年的時間,華南虎質量銳減,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華南虎已經野外滅絕了。但是蝙蝠的個體數量更類似於老鼠和蟑螂等,並不是那麼容易滅絕的。

蝙蝠被科學家稱為移動的「病毒庫」,現在已知在蝙蝠體內有超過140種病毒,其中60種可以傳播到人的身體上,並且蝙蝠體內還有部分未知的病毒。比較著名的如2002年肆虐的SARS病毒、以及狂犬病毒和伊波拉病毒,還有2019年12月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到現在為止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千例,影響範圍已經很大了,24省市自治區已經啟動了一級響應。

可以說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對於人類的威脅很大,因此說很多人提出消滅蝙蝠來防止病毒爆發傳播。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很多物種的身上都有獨特的病毒,不僅僅是蝙蝠。況且這些病毒的傳播途徑是人類主動搭建的,那就是「吃野味」,在帛琉有一種「水果蝙蝠」,在當地人觀念中它們聚集著植物之精華,吃蝙蝠是補神佳品。

古代蘇東坡,就曾寫下詩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已經引起了很多起傳播廣泛的疾病。但如果說消滅蝙蝠,人類首先不能去做,每個物種在地球上都有其生存的權利,再者說人類也難以完成這樣的「壯舉」。

在地球上現在有數千種哺乳動物,而蝙蝠是唯一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也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發展進化了五百多萬年,外觀上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在全球範圍內蝙蝠共有19科185屬961種,並且個體數量非常的龐大,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的時候聚集在陰暗的山洞懸崖下,密度非常的高。


蝙蝠的分布範圍和人類的交集並不大,很難去野外尋找大量的蝙蝠個體,至於讓蝙蝠滅絕是非常困難也是不能做的事情。蝙蝠個體基數大,並且繁殖能力並不弱,簡單的消滅幾隻蝙蝠可以,要想讓蝙蝠滅絕無法完成,但是我們能做的會很多,不吃野味不吃蝙蝠就可以了,不用徹底消滅蝙蝠。

喜歡看,就點一下「在看

相關焦點

  • 蝙蝠被稱為移動「病毒庫」,帶有多種致命病毒,那該滅絕蝙蝠嗎
    蝙蝠被稱為是移動的「病毒庫」,現在蝙蝠體內已知的病毒種類已經超過了140種,其中更是有超過60種的病毒是可以傳播到人體上,其中不乏危險性極高的致命性病毒,比如伊波拉、馬爾堡病毒、SARS、MERS、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的宿主都是蝙蝠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攜帶4100多種病毒,但為何安然無恙.
    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
  • 關於「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蝙蝠的簡介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堪稱「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的蝙蝠究竟有什麼來歷。 據研究表明,蝙蝠是地球上已知唯一真正具備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類動物之一。最早出現在五千萬年前,與他們同時期的動物絕大多數都已經滅絕。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但為何能安然無恙?
    最近,新型冠狀性病毒越發嚴重,很多人也都在猜測這種病毒的來源。有關專家表示:新型冠狀性病毒可能是來自於蝙蝠。據了解,目前人類在全世界的200餘種蝙蝠身上共計發現了4100餘種病毒!比如: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和SARS病毒等,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
  • 疫情的爆發都怪蝙蝠嗎?蝙蝠表示這個鍋我不背,超級病毒庫蝙蝠
    2020年真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澳洲發生了持續燃燒了四個月的大火,在大火期間,約有65萬隻蝙蝠為了躲避大火湧入了人類的居住區,菲律賓阿爾山火山噴發,東非蝗災,以及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今天來說一下新冠肺炎可能的自然宿主蝙蝠,疫情爆發都怪蝙蝠嗎?蝙蝠表示不背這個鍋,都是你們人類自己惹得事情。
  • 蝙蝠是巨大的病毒庫,身上病毒超1400種,我們能消滅蝙蝠嗎
    引言: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0種病毒,是移動的病毒庫,它們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病毒。蝙蝠如此可怕,人類是否應該徹底殺滅它們?萬萬不可!雖然殭屍是虛構的,它們並沒有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不過現實中卻存在與殭屍類似的事物,它們也會給人類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而蝙蝠便是其中典型。說到蝙蝠帶給人類的不良影響及危害,許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病毒,不管是流行於17年前的SARS病毒還是爆發於非洲的伊波拉病毒,又或者是席捲多國的新冠肺炎,都與蝙蝠脫不開干係。
  • 蝙蝠在地球到底有什麼用?如果被人為滅絕會有啥嚴重後果嗎?
    蝙蝠為什麼成為了移動病毒庫蝙蝠身上,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蝙蝠感染事件還有可能出現,如果將蝙蝠人為滅絕,會有嚴重後果嗎?
    蝙蝠為什麼成為了移動病毒庫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盤點蝙蝠的五個秘密堪稱「天然病毒庫」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2011年定為「國際蝙蝠年」,其目的是增進人們對這種動物的了解,並提高對保護蝙蝠重要性的認識。    文章還盤點了有關蝙蝠的5個秘密。    1.蝙蝠的四肢與人的骨骼特點相似。主要區別在於蝙蝠前肢的骨頭很長,而且前肢生有翼膜。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的意思就是「手上長有翅膀」。
  • 蝙蝠是自然界的「病毒庫」,攜帶千種遠古病毒,它實在太強大了
    畢竟因疫情已被困在家中一個多月了,多麼希望可以儘快解封復工,重新投入社會的懷抱中。2020年的春節,應該是很多人一生中最難忘的節假日了。起因於2019年12月末,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由於防控不及時和春運人口大型移動,病毒擴散至全國各地,甚至是國外亦出現了數百起病例。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蝙蝠真的罪惡滔天嗎?若蝙蝠全部滅絕,可能會出現什麼後果?
    蝙蝠可謂是生物界中的一大「毒王」了,既然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病毒,把蝙蝠完全消滅人類是不是就會平安無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將會導致自然中的食物鏈斷開,並且還會讓別的生物也跟著滅絕。試想一下,如果自然界中的生物都陸續滅絕了,人類還能夠繼續在地球上生存嗎?
  • 蝙蝠病毒
    比如:蠑螈,蟾蜍,螃蟹等等等等;特別是在古代,一切動物都可以用「蟲」字來泛指,諸如:人被稱為「走蟲或倮蟲」;老虎稱為「大蟲」,蛇稱為「長蟲」(沿用至今),魚稱「水蟲」,鳥稱「羽蟲」,有介殼的稱為「介蟲」 。如此看來,蝙蝠的偏旁用一「蟲」字就不難理解了吧?       「再問你一個問題,能回答出來算你聰明。」
  • 蝙蝠可以消滅嗎?科學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而蝙蝠的體溫高達40攝氏度,這就直接導致了病毒拿蝙蝠「沒辦法」。要知道如果人體體溫達到40攝氏度,用不了多久就會引起腦損傷,而蝙蝠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發燒」卻啥事兒也沒有。蝙蝠之所以有如此高的體溫,與它體內強大的新陳代謝能力有關。蝙蝠一秒鐘心臟可以跳動約17下,大家可以想像這是怎樣的速度。
  • 因為自然中有蝙蝠這個行走的病毒庫!
    但蝙蝠並不是一種「可愛」的哺乳動物,它的長相非常猙獰,像長了翅膀的狼狗。在絕大多數的文化裡,蝙蝠幾乎都以恐怖、邪惡的形象出現。不僅是由於外表,還因為蝙蝠身上攜帶了八十多種病毒,包括伊波拉、SARS、中東呼吸綜合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狂犬病毒等等,加上會飛翔的特點,堪稱移動病毒庫。二、為什麼它們自己卻不會被病毒幹擾呢?
  • 蝙蝠身上發現的新病毒或致使考拉滅絕
    【來源:快科技】澳大利亞的持續了幾個月的山火雖然停止了,卻對當地的野生動物特別是身為國寶的考拉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面臨著功能性滅絕的風險。除了火災,現在一種來自蝙蝠的新型病毒又將對考拉的生存帶來新的威脅。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針對最近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有人提出蝙蝠是毒物庫,是罪魁禍首,應該趕盡殺絕,有人提出疑惑,好奇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病毒,為什麼自己不發病。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爭議的焦點對象蝙蝠,為我們一一解答疑惑。
  • 什麼是RNA病毒?為何會通過蝙蝠傳播?研究員終於找到答案
    蝙蝠也是如此。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之後,蝙蝠的祖先為了生存,也成功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成為了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而且蝙蝠並沒有翅膀,它們是用翼手完成飛翔的。在自然界中,蝙蝠是著名的移動病毒庫,很多動物都對蝙蝠敬而遠之,而且雖然蝙蝠的數量很多,與很多動物的生存區域重合,蝙蝠也沒有任何的天敵,即使是食物短缺的時候,也鮮少有動物肯去捕食蝙蝠。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病毒之王」蝙蝠:飛行時會「發燒」,攜上百種病毒卻很長壽!
    而在科學家眼裡,蝙蝠更是一個「時時在線更新」的病毒庫。另外專家推斷,2019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源頭宿主很有可能是蝙蝠。 蝙蝠,全球第二大種群,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