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揭牌

2020-12-06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 通訊員 程國政)近日,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在上海揭牌。這一資源庫依託同濟大學建設。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具有修復再生組織器官、低抗原性、免疫調節等優勢,能干預多種疑難雜症、重症疾病。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表示,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在國家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在生物醫藥前沿領域和核心關鍵技術、臨床醫學研究等方面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同濟大學幹細胞轉化資源庫等同於國家重點實驗室,其對科研、新藥、新技術的研發作用至關重要,必須加強整體布局,要在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範圍內協調行動、統一謀劃;該庫對同濟學科發展,尤其是生命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等學科的發展促進作用巨大。

幹細胞科研庫負責人康九紅介紹,按照國家的要求,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是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具備收集、保存、利用幹細胞的資源中心,還是新知識、新技術、新藥物的生產中心,是幹細胞國家標準制定、檢測檢驗的重要機構,正按照這一要求加緊建設。他表示,這個庫提供科研、臨床所需的幹細胞服務,要保證大家拿到的是標準(高質量)的幹細胞,以保證科研、藥物、臨床治療的規範化與高質量。此外,這個中心還承擔科普、培訓的職能。同時,還要為一些特殊的需求提供定製服務、資源孵化服務,承擔接軌國際的任務。

康九紅表示,目前,正在加緊完善已有資源的儲存、備案等工作,同時加大幹細胞收集的力度,支持一些科研、臨床項目的開展。2018年10月,教育部印發《關於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是首批建設的7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中心旨在建成具有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創新中心和人才搖籃,聚焦幹細胞領域的重大基礎理論突破、促進幹細胞轉化醫學研究。

揭牌標誌著新的開始。同濟附屬東方醫院十幾年來,集結了海內外眾多幹細胞研究人才,成為了同濟大學重要的幹細胞研究基地之一,這些年申請獲得了國家近5億元幹細胞研究基金,政產學研商資用七位一體,共同打造出開放式平臺、全產業鏈,臨床庫現已具備提供科研、臨床、藥物研發及產業化的基本能力。

幹細胞臨床負責人劉中民說,今後十年左右,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很有可能會顛覆現有的醫學體系、臨床方法,生物醫學很可能會出現顛覆性革命。而這種以幹細胞為驅動軸的醫學革命,上海將是策源地之一。

劉中民介紹,近年來,東方醫院承擔國家衛健委的幹細胞項目在同行中名列前茅,一個重要的依託就是資源庫。目前,骨關節幹細胞研究已經漸入佳境,成果很快將會發布;抗衰老、抗心衰的幹細胞藥物也在緊張研發中;東方醫院與301醫院牽頭,聯合多家醫院共同研發的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藥物正在臨床中。「將來我們還將積極爭取建一個國家級幹細胞藥物孵化基地、一個幹細胞資源國家交易平臺、籌建一個特區性質的幹細胞治療醫院,爭取牽頭制定更多的幹細胞研究、治療、藥物標準。」

相關焦點

  • 建設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加速幹細胞療法臨床應用
    其中,批准建設兩個國家級幹細胞庫: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2019年8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召開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建設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推動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變成世界領先水平的幹細胞轉化資源庫,為我國幹細胞療法的臨床轉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 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創新聯盟成立
    中國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創新聯盟,但今天我們成立這個創新聯盟,不能為一己私利,也不只是為一個小領域,而是要為國家,為全人類作貢獻。」9月10日,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聯盟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周琪做上述表述。該聯盟由國家幹細胞資源庫發起,聯合了另3家國家級資源平臺、5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代表性細胞資源庫共同組建。
  •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已保存種質資源3萬多份,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華聲在線5月8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劉維帥 張登)農作物的基因秘密,藏在種子中。一度丟失香味的江永香稻,在找到了保存在種質資源庫的「祖先」後通過提純復壯,又恢復了香味。立下功勞的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今天在省農科院內舉行了揭牌儀式。農作物種質資源是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
  • 同濟大學:推進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讓學術之光照亮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大力推進基礎研究五年來,同濟大學一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580項,2020年獲批數比2019年增長11.8%,位居全國高校前列。牽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79項、課題233項,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5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4項,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 同濟大學團隊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自體肺幹細胞移植再生
    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這一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最新一期《蛋白質與細胞》雜誌,標誌著人體自身內臟器官的再生正逐步從實驗室理論走向臨床現實,也是幹細胞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性進展。研究團隊從肺病患者的支氣管中無損刷取一些細胞,從中篩選出幹細胞加以培養,將其移植到小鼠受損的肺上。
  • 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
    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揭牌成立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張錦文)11月17日,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在雲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研究成果發表於《蛋白質與細胞》,為腎臟再生醫學...
    1月9日,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與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醫學部陳香美院士、蔡廣研教授團隊合作,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 identified kidney progenitor cells
  • 新一代細胞研究基地 神雁幹細胞 用新科技創新生命
    神雁幹細胞在幹細胞領域中獲得十餘項由國家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二:神雁幹細胞的研究標準  1.採用德國進口全自動設備,實現入庫、標識、出庫全程精密程序控制,符合GMP和FACT標準,具備100萬人份的幹細胞存儲量。  2.擁有HLA配型高潔淨區實驗室及德國進口全自動設備,可規模化存儲幹細胞。
  • 同濟大學聯合解放軍總醫院開發幹細胞新技術 從尿液中分離細胞再生...
    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基於成體幹細胞(前體細胞)移植的腎臟再生醫學新技術,希望利用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帶來新的突破。近日,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與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醫學部陳香美院士、蔡廣研教授團隊合作,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Cell)期刊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 identified kidney progenitorcells from human urine」的論文。
  • 原能細胞旗下兩家專家工作站舉行揭牌儀式
    (以下簡稱「原能醫學」)特聘同濟大學生命與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高紹榮教授為首席專家、上海原能細胞生物低溫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能生物」)特聘上海理工大學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院長劉寶林教授為首席專家,雙雙獲批成立專家工作站,同日在原能細胞產業園舉行聯合揭牌儀式。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將全力推進優秀科研...
    ……12月22日下午,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發布。作為同濟大學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又一實際行動,今年7月,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各學院、附屬醫院及學校控股所屬公司的科研團隊或人員開展。11月,來自政府、行業、投資、專業技術等領域的40餘位專家和學者,對科技成果進行了初次評選,25項成果脫穎而出。
  • 山西白求恩醫院 同濟山西醫院舉行人體細胞組織再生醫學轉化中心合作籤約儀式
    2月18日,山西白求恩醫院 同濟山西醫院與山西沃森克裡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人體細胞組織器官再生醫學轉化中心合作協議,山西白求恩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吳華出席並主持籤約儀式。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教授、山西白求恩醫院特聘教授陳忠華、山西省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服務中心主任武小桐、山西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山西沃森克裡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葉進培、山西沃森克裡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蘇雲飛、總經理張繼明、副總經理劉斌,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科教處、藥物與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器官移植中心、腫瘤中心、血液科、風溼免疫科等相關負責人參加。
  • 中國權威的幹細胞存儲公司有哪些?
    其研究方向包括誘導多潛能幹細胞及細胞重編程的分子機理等前沿領域。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同濟大學是國內從事幹細胞研究與應用的佼佼者,2018年獲批教育部「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可以製備臨床級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神經幹細胞、成骨細胞、羊膜間充質幹細胞以及牙髓間充質幹細胞等多種臨床幹細胞。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現已啟動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並建立「幹細胞生命能源銀行」,未來有希望用於多種重大疾病的救治。截至2019年1月,全國有35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獲得國家備案。
  • 2021年同濟大學新年賀詞:同舟共濟迎挑戰 奮楫揚帆開新局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們謹代表同濟大學,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和海內外校友,向所有關心、支持同濟大學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  過去的一年,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大學建設,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高質量完成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創建工作,不斷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實現首輪「雙一流」建設的目標,精心制訂「十四五」發展規劃,朝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徵程穩步邁進。
  • 回眸2019:國內幹細胞藥物研發落地
    下面,我們一起回顧過去一年國內外細胞藥物研發領域的重大進展,重點介紹幹細胞研究的各個方面,並討論幹細胞技術的產業化前景。 1、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 幹細胞藥物受理情況 2018年,CDE共受理36個細胞治療產品:其中 1個為人肌母細胞,5個為間充質幹/祖細胞。
  • 【招募】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志願者招募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採用「人源神經幹細胞」治療早髮型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項目已正式啟動,現向全國招募志願者!帕金森病是常見的中老年人變性疾病,其中50歲以前發病被稱為早髮型帕金森病,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發展,嚴重影響患者質量,而目前臨床的治療方法只能相對緩解症狀,無法治癒。
  •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建成
    本報訊 在陳賽娟、吳祖澤、王振義等院士的見證下,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近日在解放軍455醫院正式建成。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是目前國內外首家集科研、學術、醫療為一體的幹細胞工程技術臨床轉化基地。」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介紹。由巴德年、王振義和J.Caen等8位中外院士組成專家委員會的上海醫學轉化基地,主要從事幹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臨床、科研學術活動,積極開展多種難治性疾病的醫療新技術、臨床試驗和推廣應用。
  •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_網易...
    葉定偉 復旦大學(醫學院) 9 納米藥物生物界面蛋白冠的主動精準調控 佔昌友 復旦大學(醫學院) 10 ChondroFiller仿生支架搭載脂肪幹細胞外泌體促進肩袖腱骨癒合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何耀華 上海交通大學 11 新型雜化質譜晶片研製及轉化醫學應用 錢昆 上海交通大學 12 活性自組裝「納米園藝」 邱惠斌 上海交通大學 13 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增強巨噬細胞對膠質母細胞瘤免疫治療的實驗研究
  • 專家發現「不為人知」的神經幹細胞,中風、帕金森或能攻克
    2015-05-24 19:09 來源: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同濟大學醫學院再生醫學系孫毅教授(右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從同濟大學醫學院獲悉,該學院再生醫學系孫毅教授團隊的一項新研究,或能幫助中風、帕金森患者以及上述這個龐大的不幸人群減少痛苦。
  • 我校舉辦「現代分子影像技術在幹細胞示蹤中的應用探討」研討會
    我校舉辦「現代分子影像技術在幹細胞示蹤中的應用探討」研討會 來源:同濟大學介入血管研究所   時間:2017-05-11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