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幹細胞治療技術和產業化發展迅猛,幹細胞治療已經突破了很多傳統療法無法治癒的疾病,在醫療領域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接下來,就幾個排名靠前的國內權威幹細胞公司做個簡單介紹。
1、華夏源幹細胞-SNC集團
華夏源(上海)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夏源幹細胞」或「SNC」),是一家以幹細胞再生醫學為基石,結合精準醫療理念的生物科技公司。業務包括幹細胞新藥研發、免疫療法臨床應用、標準化細胞株的製備與技術服務、細胞級生物資源保存(SNC?生命庫)等多項現代前沿生物科技產品及服務。
華夏源幹細胞-SNC集團目前已有自己的幹細胞諾獎工作站,並在全球建成六大研發實驗室。華夏源主要以iPS技術、HLA分型檢測、CAR-T靶點篩選、基因編輯等細胞工程技術為支撐。此前華夏源公司的CEO朱灝博士還直接參與了細胞製備行業標準的制定。
上海東方醫院
上海東方醫院早在2012年就在探索成立幹細胞研究平臺,目前已初步建成了幹細胞產業領域的一體化創新產業鏈。在幹細胞質檢、臨床功能研究、產業推廣服務等方面有很多先行示範作用。
北京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是於2001年在「985工程」資助下成立的全國最早的幹細胞研究機構之一,是科技部批准的「國家級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其研究方向包括誘導多潛能幹細胞及細胞重編程的分子機理等前沿領域。
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
同濟大學是國內從事幹細胞研究與應用的佼佼者,2018年獲批教育部「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有望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中心和人才搖籃。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在2007年8月成立了華南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所。建所目標是:成為在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集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臨床治療和技術諮詢為一體的國際一流中心。目前,該所已擁有一支專業結構互補性強、國際化程度高、專業覆蓋面廣、技術力量雄厚的高水平幹細胞學術隊伍。
研究範圍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南京鼓樓醫院臨床幹細胞研究室成立於2015年7月,屬於30家國家衛計委和FDA批准的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備案醫療機構,具有完備的GMP級臨床幹細胞製備和質量檢測平臺。可以製備臨床級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神經幹細胞、成骨細胞、羊膜間充質幹細胞以及牙髓間充質幹細胞等多種臨床幹細胞。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現已啟動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並建立「幹細胞生命能源銀行」,未來有希望用於多種重大疾病的救治。截至2019年1月,全國有35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獲得國家備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有4個項目獲得國家備案,項目數居全國各醫院第一。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幹細胞研究中心主要聚焦幹細胞與組織修復、腫瘤幹細胞與腫瘤發生發展。成立至今,中心先後主持56項國家級和42項省部級項目,科研經費突破了1億元。其中,科技部973/重點研發項目首席2項,國自然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30項,青年項目18項,外國青年項目2項。共發表等高水平論文120篇,申請專利10項。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201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籤署了「脂肪幹細胞及其衍生物在皮膚治療領域的臨床應用和產業化」項目轉化協議。1.2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協議,是這家三甲醫院歷史上醫生職務科技轉化金額最高的一個項目,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上海生科院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圍繞建設以人口健康與醫藥為主線的生命科學創新基地的戰略目標,將科技創新活動聚焦於生命現象本質的前沿探索和基礎研究,人口健康重大問題的轉化型研究,生物資源、農業和環境的關鍵問題等三大方向,努力在蛋白質科學和表觀遺傳調控研究、信號轉導和細胞活動分子網絡研究、腦與認知、神經系統疾病、創新藥物、幹細胞、腫瘤、糖尿病機理、營養與代謝、傳染性疾病、生物質能源、轉基因作物等研究中作出重大原始創新的工作。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