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某機構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冷凍的新聞被廣泛關注,在此之前,已逝重慶女作家杜虹被家屬花費79萬將其大腦運到美國進行凍存,盼50年後能夠起死回生。這個原本僅在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已經開始有人付之行動。幾十年後能把冷凍的人體起死回生真的可信嗎?
人類都渴望得到永生,但今天大多數人對冷凍的人體起死回生還是心存質疑的,幾十年來,全世界範圍內冷凍人體的總數也僅三百多例。關於人類的生老病死甚至未來的起死回生都是生命醫學的範疇,雖然起死回生聽上去還很遙遠,但在該領域下以幹細胞技術為核心的人體再生醫學已經得到突破性的進展。
發達國家有關幹細胞的研究已經開展了幾十年,並且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和進展,尤其是「iPS技術」(全稱:iPS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的問世,更是徹底打開了再生醫學的大門,讓人類看到了治癒絕症、延長壽命甚至無限接近永生的可行性。
iPS技術是運用細胞重編程技術,將已經發育成熟的體細胞(如皮膚、血液等)在體外重新誘導為幼齡狀態,從而獲得一種類似於胚胎功能的全能幹細胞。
2007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憑藉首次發表了幹細胞相關論文並於2012年榮獲諾貝爾獎,而近十年來,iPS誘導技術經過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已經有效規避了一代誘導技術中隱藏的細胞變異的隱患,且誘導的細胞具備更強的多向分化能力,為幹細胞治療技術和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的突破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簡單來說,人的生、老、病、死皆源於細胞。幹細胞技術從根源上發現了人類衰老、患病和死亡的原因,並找到了從根源上治癒疾病、逆轉衰老、延長壽命極限的有效方法。
利用幹細胞技術,可以補充缺失的功能細胞,修復受損的組織或器官,甚至可以用自體幹細胞在造出新的器官。
從上世紀末起,幹細胞技術已數次被權威機構評為「全球十大科學發現之首」,近些年的諾貝爾獎多次授予這一領域的科學家和相關技術,很多國家已經把幹細胞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
iPS技術的出現,人們不需要從胚胎獲取幹細胞,避免了倫理問題和免疫排斥問題,幹細胞治療所需細胞的數量和純度得到了有效保障,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功能類似於胚胎(萬能幹細胞)的生命種子細胞。這個細胞可以分化成人體需要的各種功能細胞並且可擴增的功能細胞數量近乎無限,其DNA和基因跟自體的原生細胞完全一樣,沒有異體細胞的免疫排斥危險。
iPS技術可以滿足所有幹細胞研究和應用所需,可覆蓋影響人類健康和壽命的方方面面,如目前已取得成功案例的黃斑病變逆轉、受損心臟修復、神經功能損傷修復等。不遠的將來,甚至有望用自體iPS細胞再造一個受損的器官,或是不斷更新衰老凋亡的身體細胞達到延長生命的目的。
據了解,以iPS為核心的幹細胞技術真正全面普照大眾還需要幾十年的發展,但今天已經有不少明星和高知人群開始嘗試進行iPS細胞存儲,待需要時用來救命。
北京的趙先生是一家創業公司的CEO,他在前不久就存儲了一份自己的iPS細胞,趙先生曾在英國留學多年,在國外時了解到iPS細胞知識。回國創業的過程中由於經常熬夜工作逐漸開始出現身體不適,於是萌生存儲細胞的想法,在他看來,這相當於給自己生命買了一份保險。
為趙先生做細胞存儲的機構叫呈諾醫學,是一家由北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英國阿斯頓大學等著名院校的生物醫學教授組成的團隊,這是趙先生最為看重的一點。並且,呈諾醫學也是目前中國第一家正式開始將iPS細胞存儲產業化的機構。
近年來,臍血臍帶等圍產期幹細胞的儲存已被越來越普遍的接受,更有機構開始做成人免疫細胞、脂肪幹細胞等的存儲,相比這些,iPS誘導多能幹細胞存儲的唯一區別就是更加安全,以及功能和數量可以無限擴展。相信不久之後,這一技術會被更多人知曉並應用。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