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細胞科技,讓生命擁有無限可能

2021-02-23 根本生物

iPS細胞具有無限增殖、多項分化潛能,讓組織再生、器官再造成為可能,給醫學界治癒很多疑難雜症提供了新思路,被視為再生醫學和藥物開發的一個頗具前景的工具。

可規避倫理爭議和免疫排斥風險

iPS細胞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十多年。

2006年,來自日本京都大學的山中伸彌教授(Shinya Yamanaka)和高橋一俊利用逆轉錄病毒將4種關鍵基因Oct-3/4 、Sox2 、c-Myc和KIf4轉入鼠成纖維細胞,從而使其成為人為誘導的多能幹細胞,即誘導多能幹細胞(iPS)。

2007年,山中伸彌用人類細胞重複了這一實驗。

2012年,山中伸彌因在iPS細胞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世界首例:日本批准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試驗

在日本,每年大約有5000人遭受脊髓損傷,而患有某種脊髓相關損傷的人數估計超過10萬人。對此,日本厚生省批准世界首例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試驗,使得這項研究有望於造福這些患者。

據報導,日本當地時間2月18日,厚生省(衛生部)批准了世界上通過人造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病人的首例臨床試驗。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向日本厚生省提出了這項試驗的申請,他們將把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中產生的神經細胞注入四名在運動或交通事故中受傷的患者體內。

這是日本政府第五次授權使用iPS細胞進行臨床研究。這些患者年齡在18歲或18歲以上,將在日本醫科大學(School of Medicine)教授岡野秀之(Hideyuki Okano)領導的一個團隊的照料下接受測試性治療。這些病人將會失去活動能力和知覺。這些細胞將在患者發生意外的兩到四周內注射,這段時間通常被認為是治療有效的時期。這些將被移植的細胞將由儲存在京都大學的iPS細胞製成,並在之後被冷凍。

根本生物日式TOKYO生命細胞存儲流程圖

慶應義塾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確認即將被創造的神經細胞的安全性。此次研究小組將把移植的細胞數量限制在200萬個,但計劃在未來增加到1000萬個。

根本生物日式TOKYO生命細胞銀行

匯集全球先端醫療技術

打造細胞「安全港」

此次日本批准使用iPS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試驗,向大眾傳達了一個強烈的信號,iPS技術成功用於臨床指日可待!

作為「iPS之父」山中伸彌教授科研團隊的核心成員,近藤恭士博士於2018年全職加入根本生物,將諾獎成熟iPS技術率先解凍中國。助力開展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重大疾病的預防、康復、臨床研究及技術轉化應用,用國際成熟的再生醫學科技,不斷惠及更多國人,造福國民健康。

根本生物

日式TOKYO生命細胞存儲

日本生物治療研究所獨家技術支持

全職引進諾獎得主日本專家團隊

日本國際先端TOKYO細胞誘導培養和儲存技術

唯一採用正宗日本iPS細胞

完整製備技術和全套細胞管理體系

為您的生命上一道萬能保險!

相關焦點

  • 日科學家發現萬能細胞(ips細胞)源頭
    據《日刊工業新聞》2011年5月31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出澤真理教授與京都大學藤吉好則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中發現了萬能細胞(ips細胞)的源頭,可能推翻之前的ips細胞「細胞初始化」學說。
  • iP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姚紅傑課題組與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江賜忠課題組合作,揭示出化學小分子來源ip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更加接近於ES細胞的表觀遺傳特徵。胚胎幹細胞(ES細胞)在再生醫學的臨床應用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但是由於存在倫理問題而被限制了應用。據報導,使用經典的四個轉錄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誘導獲得的誘導多能幹細胞(4F-iPS細胞)與ES細胞存在表觀修飾差異的現象。北京大學教授鄧宏魁最早採用化學小分子誘導獲得多能幹細胞(C-iPS細胞)的方法,開啟了全新的iPS細胞獲取的方法。
  • 日研究者利用ips細胞成功再生豬膝關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6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研究小組15日宣布,通過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在實驗中成功再生了豬的膝關節。該誓言將有助於治療因膝關節軟骨被磨損變薄引起的「變形性膝關節症」。該研究小組今後將攜手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力爭在15年之後實現這一技術的臨床應用。
  • 即使疫情期間,日本IPS細胞也有新突破!
    但即使在這種情形下,日本科學家們仍沒有放棄新冠肺炎以外的疾病,前兩天日本就宣布他們用ips細胞製作出了全球首例肝癌模型。首先,請大家了解下ips細胞的基本概念iPS 細胞的標準名稱,叫「人工多功能性幹細胞」,這種多能幹細胞,是指體細胞在導入多能遺傳基因,以及其他誘導因子的作用下進行基因的重新編排,從而得到擁有與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分化潛力的幹細胞。這些醫學概念聽起來有點玄乎,不好理解。
  • 原本認為在構建iPS細胞中至關重要的Oct4...
    儘管這種技術可靠地產生了iPS細胞(下稱OSKM ips細胞),但是它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影響,其中的一些影響會導致細胞癌變。因此,人們努力調整這種配方並理解每種山中因子的功能。在不強迫Oct4過表達的情況下,沒有人成功地構建ips細胞。有人認為它是這四種轉錄因子中最關鍵的因子。至少到現在為止是這樣的。
  • 日本ips技術攻克疑難病病理,有望開發藥品!
    心肌缺血在CADASIL患者中並不少見,可能是由於相關病理學改變累及冠狀動脈微血管所致。5%~10%的CADASIL患者會出現癲癇發作,常表現為卒中之後的強直陣攣發作。癲癇發作亦可作為疾病的首發症狀,但很少作為主要症狀,其發生可能與腦小動脈病變以及腦組織缺血缺氧有關。
  • Cell子刊:探究太空飛行對人iPS細胞衍生性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主任Joseph Wu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近期將由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也稱為ipsC)產生的心肌細胞與太空人一起送往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以研究這些細胞發生的變化。
  • 首例使用ips細胞的患者將現身日本
    一名日本眼病患者將成為第一個用誘導幹細胞(ips)治療疾病的人。
  • 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抗擊糖尿病大有可為
    與此同時,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項獨立研究預測,如果按照當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50年,新加坡將擁有1百萬名糖尿病患者。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Gan Kim Yong)對不加控制的慢性疾病的潛在後果保持警惕,宣布了一場「抗擊糖尿病的戰爭」,呼籲全國共同努力,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和更好地控制疾病症狀。
  • 探究太空飛行對人iPS細胞衍生性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Wu告訴《科學家》雜誌,這種上調可能與細胞嘗試減輕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線粒體功能障礙有關,要知道太空人具有增加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來理解他的這項最新實驗的結果。這項研究是了解太空人經歷的心臟變化的遺傳基礎的起點。
  • 前世今生——原來iPS細胞擁有前世記憶
    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McMaster大學的Mick Bhatia教授。這一發現意味著,成體細胞的類型決定了iPS細胞的最佳歸宿。舉例來說,要修復患者的肺部,最好用肺部細胞來構建治療性的幹細胞;要幫助乳腺癌患者進行組織再生最好一開始就選乳腺細胞。幹細胞的多能性是指,這些細胞可以分化成為人體內任何類型的細胞。
  • 《蒼蠅一分鐘的生命》:有限的生命卻包含無限的可能
    二、生命的終點是價值的,但過程卻是有意義的叔本華有一篇文章叫做《生存空虛說》,總結出來便是以下六點:1、時空本身是無限的,但個體擁有的卻是有限的。6、無常與困難是生命常態,人便要不停地去努力戰鬥以消除障礙的煩擾。這部短片正是以小蒼蠅的一生,生動的展現出了叔本華的生存空虛理論,小蒼蠅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裡,卻在這個大大的世界中做著無限的可能。
  • 【iPS細胞產業化】(一)再生醫療和新藥開發商機無限
    【3D列印開花宣言】(下)試製門檻降低,開發流程改革迎良機 【3D列印開花宣言】(中)十大應用案例 【3D列印開花宣言】(上)人人皆可製造的時代 【精品拆解】(三)iPhone系列包裝盒(上):蘋果對「銳利」的執著 純電動汽車引發功率元件安裝革命 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發現了iPS細胞
  • 諾獎技術B-iPS幹細胞到底是個啥?
    Gurdon與山中伸彌,以獎勵他們的經典實驗發現已分化細胞的DNA仍具備發育為正常生物體所有組織細胞類型的全部信息,即為「返老還童」的細胞。山中伸彌在2006年揭示了成熟細胞是如何向原始細胞轉化的,他的實驗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向已分化細胞內植入一些基因,這些分化細胞可轉化為多能幹細胞,即誘導所得多能幹細胞(iPS細胞)。
  • 如何消滅「復聯3」擁有六顆無限寶石的滅霸?四種可能,任君選擇
    執拿著新戰斧的託爾,僅是將這一神器往滅霸的身上投擲過去,這一神器就產生除了絕強了威能,完完全全的透穿了滅霸試圖用無限手套抵禦的嘗試。只是最後時間太晚了,在滅霸稍未生命殆亡之前,滅霸的響指就已然打下,兼且成功的通過無限手套逃竄而去。
  • ...所有生命都是細菌後代|細胞|生命起源|自然界|有機分子_網易科技
    儘管這些讓人感覺起來很有科技範兒,但實際上其理論早已經過時。進化論19世紀,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等人提出的進化論取得巨大突破。達爾文在1859年《物種起源》中闡述了自己的理論,並解釋了擁有共同祖先的生物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進化論認為,生命並非神明創造的,他們都是數億年前原始生物的後裔,擁有共同的祖先。
  • 無限分裂的癌細胞,是否為人類永生提供了可能?
    無限分裂的癌細胞,是否為人類永生提供了可能?癌症是由於體內細胞發生變異而引起的,癌細胞是產生癌症的病源,它與正常細胞不同,具有無限分裂的特點。針對癌細胞這一特性,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猜想:可否通過癌細胞的無限分裂來實現人類的永生呢?癌細胞為什麼能無限分裂?人體的正常細胞是一個複雜和相互依賴的共同管理、相互調控對方的大環境。
  • iPS細胞:再生的希望與風險
    2012年,京都大學一個研究小組發表文章說,他們首次利用iPS細胞成功培育出實驗鼠的卵子,並使其受精,誕生出健康的小鼠。該研究小組還曾於2011年8月成功「人造」實驗鼠精子。從理論上說,「人造生命」已成為可能。
  • 《無限可能》:馬斯克的御用腦力教練,揭示無限潛能的秘密
    因為他目前的成就,已經遠遠超越了科技改變生活的願景,而是直接前沿到改變整個世界的未來。當我拿到《無限可能》這本書時,大腦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什麼樣的人才能給天才馬斯克做御用腦力教練呢?」很顯然,這個人非比尋常,他的名字叫吉姆奎克。作為一名美籍華裔,吉姆童年時因頭部意外磕到暖氣片,導致大腦受傷,注意力和記憶力嚴重受損,學習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甚至被老師評價為「腦子壞掉的小孩」。
  • 原能細胞科技集團與美國華盛頓大學結緣
    1月初,原能細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瞿建國、總裁楊煥鳳、副總裁兼技術總監何曉文一行受邀到訪位於西雅圖的美國華盛頓大學,受到了華盛頓大學副教務長Jeffrey Riedinger、工程學院院長Michael Bragg、醫學院院長John Slattery的熱情歡迎和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