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

2020-12-05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揭牌成立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張錦文)11月17日,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在雲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孫永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處副處長李勳,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一淡水藻種庫主任宋立榮,市委常委、副市長谷超靈,曲靖市經開區、曲靖市科技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揭牌儀式。

谷超靈在講話中表示,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的揭牌成立,標誌著曲靖將成為雲南省,中國西南部地區,乃至東南亞優質雨生紅球藻培育繁殖基地。希望雲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此次「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的揭牌成立為契機,繼續秉承「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展理念,在企業科技研發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創新型人才培養等方面繼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中國微藻行業中的領軍企業、龍頭企業,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隨後,與會領導為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揭牌,並實地參觀了廠區整個生產流程。

+1

相關焦點

  • 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揭牌
    本報訊(記者張錦文) 11月17日,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在曲靖經開區的雲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孫永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處副處長李勳,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主任宋立榮,市委常委、副市長谷超靈,曲靖經開區、曲靖市科技局等相關負責人出席儀式。
  • 雨生紅球藻
    ,如果提「天然蝦青素」您一定熟悉。其實,天然蝦青素產品是雨生紅球藻的提取物。雨生紅球藻又稱湖生紅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綠藻,屬於團藻目,紅球藻科,紅球藻屬。它主要生長在淡水池塘和湖泊中,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當前,雨生紅球藻被世界公認為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最好生物,會含量高達1.5%~3.0%。
  • 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在青開建
    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是促進我國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實現海洋漁業生物資源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它的開工建設將為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助力「一帶一路」戰略目標實施和加快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堅實保障,有利於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同時將對國家的科技、經濟和社會進步提供必要支撐。
  • 雨生紅球藻的藻種選取以及蝦青素產量的影響因子研究
    作為微藻研究的重點領域,由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導的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成為大會關注的焦點,國內外藻類學專家齊聚一堂,就微藻研究成果和產業發展進行研討。在論壇上,澳大利亞珀斯默多克大學海洋藻類學教授和藻類研發中心主任Michael A. Borowitzka博士分享了他的觀點。
  • 專家縱論雨生紅球藻產業發展
    日前,在由亞太地區藻類應用學會(APSAP)和南昌大學主辦,綠A獨家承辦的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與會嘉賓分享了雨生紅球藻產業最新科研成果。  雨生紅球藻是目前科學界發現的,繼螺旋藻、小球藻之後,富含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的藻類食品。「雨生紅球藻是天然蝦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之一,是獲得天然蝦青素的主要來源。
  • 雨生紅球藻為何被譽為抗氧化革命性產品的溫床
    ——訪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勇   早在2010年,原衛生部發布公告,批准雨生紅球藻為新資源食品。究其因,雨生紅球藻中的蝦青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在自然界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被譽為抗氧化的革命性產品。因此,被譽為抗氧化革命性產品溫床的雨生紅球藻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 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那麼中國有沒有這樣一座「末日種子庫」呢?如今我們可以欣慰地回答:有!這就是中國的大科學工程——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簡稱種質資源庫)。據中國科學報報導,日前,「十八大以來中科院創新成果展」正在北京舉行,種質資源庫也在此展出,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
  • 新資源食品——雨生紅球藻
    1、國家公告2010年10月29日,衛生部發布《關於批准雨生紅球藻等新資源食品的公告(衛生部第17號公告)》,正式批准雨生紅球藻為新資源食品,並對其基本信息、生產工藝、食用量、質量要求及使用範圍作出規定。
  •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已保存種質資源3萬多份,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華聲在線5月8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劉維帥 張登)農作物的基因秘密,藏在種子中。一度丟失香味的江永香稻,在找到了保存在種質資源庫的「祖先」後通過提純復壯,又恢復了香味。立下功勞的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今天在省農科院內舉行了揭牌儀式。農作物種質資源是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
  • 雨生紅球藻:膠原蛋白的保護神
    最近,雨生紅球藻作為一種新的、保護膠原蛋白的生物,被生物界所廣泛認知,今年7月初,「雨生紅球藻功能與研發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雨生紅球藻是迄今發現的類胡蘿蔔素合成度最高的產物,其抗氧化和保護膠原蛋白的功能,是B-胡蘿蔔素的10倍、硫辛酸的75倍、維生素E的1000倍。膠原蛋白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人體皮膚成分中,70%由膠原蛋白所組成。
  • 全球頂尖學者助推紅A紅球藻產業 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論壇舉辦
    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從事微藻產業化的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打破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研發技術壁壘的企業,因此組委會指定雲南綠A公司,舉辦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專項論壇。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志祥。
  • 中國雨生紅球藻產業化進程提速
    「目前,綠A在程海湖畔擁有雨生紅球藻養殖基地10萬平米,雨生紅球藻乾粉年產能超25噸。」在日前由亞太地區藻類應用學會(APSAP)和南昌大學共同主辦、綠A承辦的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綠A公司董事長胡志祥表示。
  • 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為雨生紅球藻培養開啟工業模式
    中國經濟網上海4月7日訊(記者李治國)微藻作為一類單細胞光合生物,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生物活性成分和能源物質含量高等特點,在大健康產業、碳減排、新能源與富含N/P廢水資源化利用等方面應用前景廣闊。雨生紅球藻則是一個廣泛用作食品的工業化藻種,2012年被我國批准為新資源食品。
  • 武漢3種花卉種質資源庫入選「國家隊」
    呂文君 攝  12日,記者獲悉,武漢3處花卉種質資源庫,成功入選「國家隊」。  它們分別是:東湖風景區磨山管理國家梅花種質資源庫、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國家櫻花種質資源庫、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國家莢蒾屬種質資源庫。在國家林業草原局10日公布的第二批33個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名單中,它們榜上有名。這是武漢地區的花卉種質資源庫,首次躋身「國家隊」。
  • 寧夏建成世界最大枸杞屬種質資源庫 掌握種質資源就是話語權
    中新網銀川1月14日電 (李佩珊 石羽佳)記者14日從寧夏種業科技創新座談會上獲悉,寧夏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枸杞屬種質資源庫——國家枸杞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庫是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仍具有原有的遺傳特性和很高的發芽力,並長期貯存作物種質的倉庫,又稱基因庫。其對於農作物品種改良、培育新品種、生物學理論研究提供豐富的種質和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義。「掌握種質資源就是掌握了話語權,枸杞作為寧夏的特色產業,種質資源庫的建立對良種培育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新資源食品之雨生紅球藻
    (衛生部第17號公告)》,正式批准雨生紅球藻為新資源食品,並對其基本信息、生產工藝、食用量、質量要求及使用範圍作出規定。雨生紅球藻是一種淡水單胞綠藻,隸屬綠藻門、團藻目、紅球藻科、紅球藻屬。該藻能大量累積蝦青素而呈現紅色,故名紅球藻,又稱雨生紅球藻。
  • 第十屆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為什麼這麼「紅」?
    」 在日前舉辦的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類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研究,胡強教授在主題發言中作出如上表述。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類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研究,主任胡強教授  雨生紅球藻——天然蝦青素的最佳載體  當前,雨生紅球藻被公認為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生物,成為繼螺旋藻、鹽藻之後的另一種高價值的經濟微藻。因其對人體健康的顯著功效,被歐美科學家、醫學家譽為「健康軟黃金」。
  • 綠A領跑|中國雨生紅球藻產業化進程提速
    日前,由亞太地區藻類應用學會(APSAP)和南昌大學共同主辦、綠A承辦的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綠A公司董事長胡志祥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紅A的國家,而綠A公司也成為繼美國 Aquasearch 和日本富士化工後第三個擁有自主專利的生產企業,打破了美日長達十餘年的技術壟斷。
  • 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
    日前,在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SDIC微藻生物技術中心主任胡強博士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及當前發展的趨勢。  胡強說,有關雨生紅球藻的研究論文,從1960到1990年間只有零星發布,年均不足20篇;而從90年代中期開始相關論文迅速增多,至今已達到年均上百篇
  • 科技部平臺中心組織召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服務工作會議
    為認真做好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的共享服務工作,更好地支撐創新發展,11月18日,在科技部基礎司指導下,平臺中心組織召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服務工作會議。科技部基礎司條件平臺處負責同志,平臺中心蘇靖主任、王瑞丹副主任、條件與創新支撐處負責同志,31個國家資源庫負責人、依託單位相關負責人和用戶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