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建成世界最大枸杞屬種質資源庫 掌握種質資源就是話語權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銀川1月14日電 (李佩珊 石羽佳)記者14日從寧夏種業科技創新座談會上獲悉,寧夏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枸杞屬種質資源庫——國家枸杞種質資源庫。

種質資源庫是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仍具有原有的遺傳特性和很高的發芽力,並長期貯存作物種質的倉庫,又稱基因庫。其對於農作物品種改良、培育新品種、生物學理論研究提供豐富的種質和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義。

「掌握種質資源就是掌握了話語權,枸杞作為寧夏的特色產業,種質資源庫的建立對良種培育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據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寧夏農林科學院枸杞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曹有龍介紹,目前,國家枸杞種質資源庫已在銀川市正式投入使用,該種質資源庫共保存枸杞種質資源2660份,是世界上收集枸杞種質資源種類最多、活體保存數量最大的基因庫和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

對於以農耕文化為根的中國而言,一顆小小的種子意味著希望與收穫,關乎著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2013年,寧夏實施了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新品種選育專項,先後啟動了小麥、水稻、枸杞等12個項目。」寧夏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常青表示,育種專項實施以來,寧夏共引進國內外優質的種質資源1200份,並在中國首次開發了優質高產奶牛早期選育等技術,培育出的寧粳48號水稻新品種以畝產835.9公斤刷新了中國旱直播高產紀錄。

「下一步,寧夏將加強種業科技創新,繼續與育種專家共同商討實施『育種專項』,為實現農業品種的自主可控做出應有貢獻。」劉常青說。(完)

相關焦點

  • 寧夏枸杞種質資源庫登臨「國字號」
    12月3日,記者走進寧夏農林科學枸杞工程技術研究所國家枸杞種質資源庫的種子低溫保存庫,在種質中期庫從A到N,排列了9排貨架,每層貨架上擺放著來自國內外不同的枸杞種子:「目前,我們已收集保存國內外野生、瀕危及人工創製的枸杞種質資源2660份,每份種子的信息在管理系統都有記載,只要掃二維碼便可一目了然。」
  • 寧夏基本查清農作物種質資源多樣性本底
    新華社銀川12月3日電(記者靳赫)記者從寧夏農業農村廳獲悉,寧夏在近期開展的糧食、經濟、瓜菜、牧草、果樹五大類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徵集工作中,徵集到種質資源樣本1000多份,收集地方品種及珍稀種質資源樣本30多份,基本查清了全區農作物種質資源多樣性本底。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為植物建造「諾亞方舟」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位於昆明市盤龍區城郊,佔地面積並不大,看起來不起眼。然而,這裡被稱為中國植物的「諾亞方舟」。中國野生植物資源豐富。「一個物種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一個基因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盛。」在已故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徵鎰教授的呼籲下,中國首個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2007年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成,收集保存對象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其中,種子庫是最主要的內容。「之所以選擇建在雲南,與雲南地區豐富的物種資源有很大關係。」
  •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已保存種質資源3萬多份,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華聲在線5月8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劉維帥 張登)農作物的基因秘密,藏在種子中。一度丟失香味的江永香稻,在找到了保存在種質資源庫的「祖先」後通過提純復壯,又恢復了香味。立下功勞的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今天在省農科院內舉行了揭牌儀式。農作物種質資源是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
  • 利用種質資源庫研究種質資源的應用及其意義分析
    打開APP 利用種質資源庫研究種質資源的應用及其意義分析 tpyn2020 發表於 2020-11-11 15:30:26 種質資源庫是由託普雲農研發供應的,該資源庫可以看作是貯藏各種種質資源的「基因庫」,它將收集來的各種種質資源保存在了一起,並且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實現了種質資源的長期安全儲藏。
  • 湖南茶樹種質資源
    灌木型茶 樹由喬木型茶樹北移演變而成,適應性廣,分布於世界各產茶國,樹高1~2m(一般均控制在80~90cm),樹姿披張,借根頸枝復壯樹冠,構成側軸系統,再生能力強,葉面平滑或隆起,葉尖漸尖或鈍尖,適制各種茶類,尤以適制綠茶、烏龍茶等。
  • 【新華社】武漢植物園建成世界最大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庫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這家植物園水生植物專類園已保育水生維管束植物486個物種和800個品種,已超過英國皇家植物園,成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庫。2003年以來,武漢植物園專家深入大江南北,廣泛搜集水生植物資源。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子採集員——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核心閱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也是亞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藏機構。經過十餘年建設,這裡保存的野生植物種子已突破萬種。
  • 種子「諾亞方舟」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開建
    12月31日,「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項目在邛崍國家天府現代種業園開工建設。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涵蓋農林牧漁草等領域,收集保存、研究利用與科普展示「三位一體」。規劃設計保存農作物(含林草)種子資源52.4萬份,保存畜禽基因資源105萬劑,保存水產基因資源26萬劑,整個項目預計2023年建成投用。
  • 我國保存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 位居世界第二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數據顯示,我國保存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位居世界第二。「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強生物育種基礎研究、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油料作物種質資源庫
    本報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陳海波日前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油料作物種質資源庫,保存著國內外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種質3.5萬餘份,成為油料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
  • 中國打造世界第二大「末日種子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那麼中國有沒有這樣一座「末日種子庫」呢?如今我們可以欣慰地回答:有!這就是中國的大科學工程——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簡稱種質資源庫)。據中國科學報報導,日前,「十八大以來中科院創新成果展」正在北京舉行,種質資源庫也在此展出,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
  • 保護種質資源的迫切性!
    首先,要明確一點,種質資源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種間多樣性和種內多樣性 三個不同水平,其中生態系統多樣性是種間和種內多樣性的前提。現在三個水平上都面臨嚴重危機。隨著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斷增強,人口的增長,活動範圍的擴大,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特別是對資源的不合理過度開發利用,如大量砍伐和焚燒森林,過度放牧使大片草原變成荒漠,逐漸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大量野生動植物失去棲息、繁衍的場所,大量物種遭到滅頂之災。 N.
  • 隴西:全力打造西部最大中草藥種質資源庫
    &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8月18日訊 據定西日報報導(通訊員 柴宏文)近年來,隴西縣搶抓甘肅省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等各項政策機遇,著眼打造西部地區最大的中草藥種質資源庫及良種繁育基地目標,依託中國藥都
  • 甘肅省水產種質資源現狀與保護
    特殊的水域環境孕育了豐富的魚類資源,魚類區系組成複雜多樣、特有屬種較多。已記錄甘肅省土著魚類96種(亞種),隸屬於6目12科65屬(王香亭,1991)。鯉科魚類是甘肅魚類的主體,有53種,佔總物種數的55.2%,其次為鰍科魚類,27種,佔總物種數的28.1%。長江流域有魚類45種,黃河流域有魚類49種,河西走廊內流區有魚類25種。
  • ...網·視聽四川」保護優良農業種質資源 四川開建種子「諾亞方舟」
    一些珍稀資源很可能將在地球上消失,怎麼辦?優良農業種質資源用於育種的不到10%,怎麼辦?「這相當於種子的『諾亞方舟』!」2020年12月31日,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在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正式開工,省農科院副院長楊武雲激動不已。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唯一的省級綜合性種質資源庫。
  • 「央廣網·視聽四川」保護優良農業種質資源 四川開建種子「諾亞...
    一些珍稀資源很可能將在地球上消失,怎麼辦?優良農業種質資源用於育種的不到10%,怎麼辦?「這相當於種子的『諾亞方舟』!」2020年12月31日,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在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正式開工,省農科院副院長楊武雲激動不已。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唯一的省級綜合性種質資源庫。
  • 8國林木種子移交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備存
    中國園林網5月18日消息:採自肯亞、墨西哥、坦尚尼亞、瓜地馬拉等8個國家的31種55份林木種子,日前由世界混農林業中心(ICRAF)移交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備存。
  • 保存了3萬份特殊種質資源,中國的這個基因庫立了大功
    (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在我國國家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中,保存了3萬份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包括了240科1343屬3599個物種,其中有許多珍稀瀕危的藥用植物種子,這些種子可以保存長達30-50年。
  • 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
    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揭牌成立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張錦文)11月17日,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在雲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