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勇
早在2010年,原衛生部發布公告,批准雨生紅球藻為新資源食品。究其因,雨生紅球藻中的蝦青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在自然界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被譽為抗氧化的革命性產品。因此,被譽為抗氧化革命性產品溫床的雨生紅球藻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佼佼者——雨生紅球藻天然蝦青素
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勇介紹,雨生紅球藻又名湖生紅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種淡水單細胞綠藻,對極端環境具有適應能力,當它處在不利環境時,細胞受到環境脅迫能大量積累蝦青素,形成對自我機體的保護。當其置於氮缺乏,或者諸如光照度,溫度等不適宜條件下時,藻體便由運動的營養細胞轉變為厚壁的靜孢子,同時大量積累紅色的蝦青素。由於體內能大量積累高價值的蝦青素,近年來雨生紅球藻已成為國際上藻類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雨生紅球藻幾種不同形態的生長階段
天然蝦青素的發現是可以改變人類健康的重大突破。作為其生產的溫床,雨生紅球藻生長快速、周期短、可塑性強,是進行生物細胞工程規模化培養的良好材料。有關研究表明,雨生紅球藻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富含蝦青素的天然原料,在自然條件下其蝦青素含量可達細胞乾重的 1.5%左右。
張勇自豪地介紹,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唯一掌握兩種技術生產雨生紅球藻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成立於2007年,2013年公司規模再度擴張,在楚雄市開發區生物產業園區建立了全資子公司雲南愛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要進行天然蝦青素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從而使愛爾發的產業鏈從原料生產延伸到終端產品,實現了我國雨生紅球藻蝦青素行業內的一系列零的突破。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專業從事微藻細胞工程培養、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張勇介紹,任何科技的突破都需要經歷長期的探索,尤其是研製出促進雨生紅球藻細胞生長和蝦青素高效積累培養基配方和培養模式,對於企業發展乃至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雨生紅球藻體積較小,在產業化養殖過程中存在易汙染、難控制、成本高等問題。從自然生態角度講,雨生紅球藻是水生態系統中的最底層,是動物的天然餌料。任何天敵生物(如原生動物)以及其它藻類汙染都極易導致整個養殖徹底失敗。小體積培養比較容易控制上述汙染問題。但是,規模化培養需要完全控制和杜絕來自於水源、空氣、培養基、設備等方面的汙染,最大限度降低來自於汙染的風險,這就要求開發出自動化程度高的光生物反應器、並且能解決規模化培養過程中的來自於水源、空氣、培養基、設備等方面的汙染難題。同時在雨生紅球藻產業化過程中降低成本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在相同的時間內繁育出最大的生物量來進行高含量蝦青素的積累。因此,上述技術就顯得至關重要。
愛爾發研發的系列大型光生物反應器,對雨生紅球藻進行大規模培養,反應器管道的總長度超過700多公裡,光能轉換率高,培養條件、生長參數易控制,培養環境穩定,加速了雨生紅球藻生長繁殖、提高了蝦青素的含量,實現了雨生紅球藻的高密度和無菌培養。
張勇介紹,目前愛爾發公司研發出的 40多個專利技術恰好囊括了產業化細胞培養的關鍵環節——光生物反應器的研製及應用、培養過程的供氣系統、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雨生紅球藻細胞生長促進和雨生紅球藻新型培養模式上,通過這些專利技術的應用充分解決了雨生紅球藻產業化過程中易汙染、難控制、成本高、重金屬汙染嚴重和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生產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愛爾發公司掌握的這些可規模化培養的優良藻種選育技術、高效低成本的光生物反應器優化方法及放大技術和規模培養技術3方面技術,不但改變了當前雨生紅球藻產業中存在的粗放式養殖、抗汙染能力薄弱、養殖規模較小的現象,推動了天然蝦青素產業化的發展,實現了產業化,同時也為企業進行其他微藻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轉自: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