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藻類學術高端論壇 "保爾紅"雨生紅球藻受關注

2020-12-06 華夏經緯網

  11月28日~30日,由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藻類分會召開的十九次學術討論會在浙江寧波召開。由寧波大學、寧波海洋研究院、浙江省海洋生物重點工程實驗室共同承辦。來自國內600多位從事藻類的科技工作者參會,國內30多位著名藻類專家、生物學家、研究員雲集寧波市,出席大會並交流科研成果,20多位歐洲、美國、東南亞藻類專家參與學術交流。

  

  由於本次學術交流會檔次高、規模大、原訂參會的600多人,實際到會人數達到810多人,使會議學術氛圍非常隆重。會議現場爆滿,許多嘉賓站在會場走道上聽報告。

  麗江程海保爾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國仁、總經理譚應宏、副總經理徐青山應邀參會。副總經理徐青山代表公司在交流會上作《螺旋藻產業化培育與養殖廢水循環利用》產業學術交流,受到學術界產業同行的關注。

  會議期間,程海保爾公司螺旋藻產品,雨生紅球藻產品作為與寧波大學科工合作的代表進行產品展示,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和認可。特別是「保爾紅」雨生紅球藻產品倍受專家學者的關注。參展期間,公司總經理譚應宏接受了寧波晚報記者的採訪,譚應宏向記者介紹了程海保爾公司的產業發展及和寧波大學合作的雨生紅球藻項目發展情況,向各位參觀的學者介紹程海湖螺旋藻產業情況及公司產品特點,通過介紹程海保爾產品引起了參會學者的高度關注和認可。

  

  麗江程海保爾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與寧波大學科工合作始於2009年,雙方合作是以「大規模養殖雨生紅球藻和轉化蝦青素的簡易方法」專利技術開始。通過寧波大學嚴小軍教授、丁德文院士的科研團隊的支持,程海保爾公司從產業規模、產品科技含量均有巨大進步。雙方合作進一步加深,寧波大學科研團隊將在未來幾年內將螺旋藻單項功能進行深度開發,使螺旋藻功能有更多指向性產品,使螺旋藻從單一的片劑向更深層次的發展。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全球頂尖學者助推紅A紅球藻產業 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論壇舉辦
    作為在大健康等多個領域具備巨大應用價值和深入開發潛力的應用藻類,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由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同步舉辦,論壇聚焦紅A紅球藻應用價值、產品研發及發展趨勢,分享了國際學術界的前沿成果和觀點。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
  • 第十屆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為什麼這麼「紅」?
    」 在日前舉辦的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類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研究,胡強教授在主題發言中作出如上表述。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類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研究,主任胡強教授  雨生紅球藻——天然蝦青素的最佳載體  當前,雨生紅球藻被公認為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生物,成為繼螺旋藻、鹽藻之後的另一種高價值的經濟微藻。因其對人體健康的顯著功效,被歐美科學家、醫學家譽為「健康軟黃金」。
  • 中國雨生紅球藻產業化進程提速
    「目前,綠A在程海湖畔擁有雨生紅球藻養殖基地10萬平米,雨生紅球藻乾粉年產能超25噸。」在日前由亞太地區藻類應用學會(APSAP)和南昌大學共同主辦、綠A承辦的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綠A公司董事長胡志祥表示。
  • 綠A領跑|中國雨生紅球藻產業化進程提速
    「目前,綠A在程海湖畔擁有雨生紅球藻養殖基地10萬平米,雨生紅球藻乾粉年產能超25噸,紅A阿斯達軟膠囊生產線年產能可達1億粒。」
  • 雨生紅球藻
    ,如果提「天然蝦青素」您一定熟悉。其實,天然蝦青素產品是雨生紅球藻的提取物。雨生紅球藻又稱湖生紅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綠藻,屬於團藻目,紅球藻科,紅球藻屬。它主要生長在淡水池塘和湖泊中,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當前,雨生紅球藻被世界公認為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最好生物,會含量高達1.5%~3.0%。
  • 雨生紅球藻的藻種選取以及蝦青素產量的影響因子研究
    作為微藻研究的重點領域,由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導的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成為大會關注的焦點,國內外藻類學專家齊聚一堂,就微藻研究成果和產業發展進行研討。在論壇上,澳大利亞珀斯默多克大學海洋藻類學教授和藻類研發中心主任Michael A. Borowitzka博士分享了他的觀點。
  • 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
    日前,在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SDIC微藻生物技術中心主任胡強博士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及當前發展的趨勢。  胡強說,有關雨生紅球藻的研究論文,從1960到1990年間只有零星發布,年均不足20篇;而從90年代中期開始相關論文迅速增多,至今已達到年均上百篇
  • 專家縱論雨生紅球藻產業發展
    日前,在由亞太地區藻類應用學會(APSAP)和南昌大學主辦,綠A獨家承辦的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與會嘉賓分享了雨生紅球藻產業最新科研成果。  雨生紅球藻是目前科學界發現的,繼螺旋藻、小球藻之後,富含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的藻類食品。「雨生紅球藻是天然蝦青素含量最高的生物之一,是獲得天然蝦青素的主要來源。
  • 雨生紅球藻你了解多少?
    20世紀初,科學家們終於又發現了紅色蝦青素這一個更好的來源——雨生紅球藻。這種神奇的藻類的生命歷程與紅色小蟲有驚人的相似。紅球藻是蝦青素含量最高的微藻,也是所有已知的蝦青素合成生物體積累量最高的物種。這種神奇的藻類含有天然強抗氧化劑,是自然界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的抗氧化劑,其抗氧化功效是天然ß-胡羅卜素的10倍、天然維生素E的550倍。
  • 雨生紅球藻為何被譽為抗氧化革命性產品的溫床
    ——訪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勇   早在2010年,原衛生部發布公告,批准雨生紅球藻為新資源食品。究其因,雨生紅球藻中的蝦青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在自然界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被譽為抗氧化的革命性產品。因此,被譽為抗氧化革命性產品溫床的雨生紅球藻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 新資源食品之雨生紅球藻
    (衛生部第17號公告)》,正式批准雨生紅球藻為新資源食品,並對其基本信息、生產工藝、食用量、質量要求及使用範圍作出規定。雨生紅球藻是一種淡水單胞綠藻,隸屬綠藻門、團藻目、紅球藻科、紅球藻屬。該藻能大量累積蝦青素而呈現紅色,故名紅球藻,又稱雨生紅球藻。
  • 國際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產業公益活動在並舉行
    (原標題:國際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產業公益活動在並舉行)
  • 雨生紅球藻:膠原蛋白的保護神
    最近,雨生紅球藻作為一種新的、保護膠原蛋白的生物,被生物界所廣泛認知,今年7月初,「雨生紅球藻功能與研發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雨生紅球藻是迄今發現的類胡蘿蔔素合成度最高的產物,其抗氧化和保護膠原蛋白的功能,是B-胡蘿蔔素的10倍、硫辛酸的75倍、維生素E的1000倍。膠原蛋白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人體皮膚成分中,70%由膠原蛋白所組成。
  • 新資源食品——雨生紅球藻
    1、國家公告2010年10月29日,衛生部發布《關於批准雨生紅球藻等新資源食品的公告(衛生部第17號公告)》,正式批准雨生紅球藻為新資源食品,並對其基本信息、生產工藝、食用量、質量要求及使用範圍作出規定。
  • 微藻戰「疫」:紅球藻蝦青素免疫調節與炎症功能受專家關注
    紅球藻富含天然反式蝦青素,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強抗氧化劑,這一特性也賦予了蝦青素在免疫調節及抗炎等方面的功能活性,在現在的特殊時期吸引了國內外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 雨生紅球藻的功效與作用
    蝦青素在市面許多保健品和化妝品都有添加,關於蝦青素的功效與作用也被人廣泛熟知,但很少有人了解蝦青素對廣泛的原料——雨生紅球藻,目前雨生紅球藻被認為是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最好生物,因為含有大量的蝦青素呈現出紅色,所以被稱為「紅球藻」,紅球藻是一種很有開發前途的微藻,成為繼螺旋藻、
  • 袁文橋:技術提升是雨生紅球藻產業發展的破局關鍵
    作為自然界中純天然蝦青素的主要來源,雨生紅球藻不僅成為微藻產業中新的熱點,也成為國際藻類學研究的熱點之一。目前,雨生紅球藻在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迅速發展,產業化從個體分析、生理研究到規模化培育,從生物原料、萃取藻油、藻粉及藻微粒等基礎產品,逐步延伸至覆蓋化妝品、醫藥製劑、護膚品、營養保健品等一系列終端產品,逐漸發揮出多種潛在經濟價值,展現出極大的市場潛力。
  • 雨生紅球藻:6大抗衰老功效
    雨生紅球藻正取代 B- 胡蘿蔔素、花青素、番茄紅素等,成為迄今為止抗衰老能力最強的元素。在彰顯其抗衰老能力的同時,雨生紅球藻對於氧化所引起的系統疾病,比如癌症、缺血性中風、炎症、眼睛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以及血液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均有很好的預防或治療作用,綜其所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1 、抗衰老。
  • 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揭牌
    本報訊(記者張錦文) 11月17日,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在曲靖經開區的雲南博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國家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淡水藻種庫——雨生紅球藻種質選育保藏庫的揭牌成立,標誌著曲靖將成為雲南省、西南地區乃至東南亞地區優質雨生紅球藻培育繁殖基地。揭牌儀式後,與會領導實地參觀了廠區整個生產流程。
  • 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為雨生紅球藻培養開啟工業模式
    雨生紅球藻則是一個廣泛用作食品的工業化藻種,2012年被我國批准為新資源食品。如何高效培養微藻,使其規模化應用,成為廣大研究人員攻克的目標。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元廣教授團隊,在雨生紅球藻的應用基礎及產業化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中美聯合培養博士生章真同學作為第一作者,在線發表於生物工程領域著名期刊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