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戰「疫」:紅球藻蝦青素免疫調節與炎症功能受專家關注

2020-11-22 艾瑞網

紅球藻富含天然反式蝦青素,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強抗氧化劑,這一特性也賦予了蝦青素在免疫調節及抗炎等方面的功能活性,在現在的特殊時期吸引了國內外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日前,在由青島微藻產業學會和生物學雜誌社舉辦的「微藻營養與功能」線上研討會中,諸多國內知名專家分享了紅球藻蝦青素的科研成果,以雲南綠A生物胡志祥為代表的產業領軍人分享了紅球藻產業化方面的進展,旨在共同探索紅球藻蝦青素多種精準功能的價值和應用。



紅球藻蝦青素研究深入免疫調節與抗炎功能

如今,針對紅球藻的研究方向正在向醫療保健領域傾斜,在醫療保健方面產生了諸多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黃青分享了紅球藻的免疫調節功能,在報告中黃青指出,雨生紅球藻中的天然蝦青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具有超強的抗氧化性,並且活性是最高的。在免疫調節方面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抗氧化性,能夠對免疫細胞起到保護作用;二是增強免疫的細胞的數量,促進免疫球蛋白的產生和細胞因子的分泌;三是具有對抗炎症因子風暴的功能。



黃青以急性肺炎為例,重點對蝦青素的抗炎症因子風暴功能進行了解讀。他在報告中指出,患者急性肺炎病毒之後,會進一步激活炎症性的細胞,產生更多白介素6以及其他炎症因子,從而形成嚴重的炎症風暴,在短時間內導致了嚴重的肺病、肺部以及其他器官的免疫的損傷。從炎症風暴的角度看,蝦青素確實能夠降低白介素6的作用,抑制炎症風暴。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劉建國進一步確定了蝦青素助力免疫調節的三大通路。在報告中,劉建國指出,經過大量動物以及臨床試驗發現蝦青素在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方面對整個的免疫具有綜合提高的功效。其中在免疫器官方面,主要是通過提高胸腺脾臟的指數增加他們的細胞,減少損傷;在免疫細胞水平上,提高具有免疫的功能的淋巴細胞;在分子免疫上,主要是增加了b細胞的數量,然後讓它通過這一個幹擾素,白介素調節,提高了機體免疫球蛋白的抗體與數量。當前,蝦青素在免疫器官水平、免疫細胞水平和免疫分子水平方面都進行了臨床實踐。



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志祥認為,紅球藻研究只有深入醫療保健領域,才能釋放更大的社會價值,紅球藻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集「產業圈」之力,一方面在研究端加大資金投入,另一方面在產業端推進成果轉化,突破技術和商業壁壘,進而實現紅球藻醫療保健功能的推廣和應用。

產業化加速逐步釋放健康潛能

曾經受制於美國和日本等少數企業的技術壟斷,產業化一直困擾中國紅球藻產業化的一大難題。雨生紅球藻的技術難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紅球藻規模化培育難度高;二是,蝦青素提取難度高。此外,與其他微藻種類相比,有一層細胞膜,需要對細胞壁進行粉碎加工後才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據胡志祥介紹,綠A公司在雨生紅球藻規模化養殖中採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專利技術「一種培養雨生紅球藻生產蝦青素的方法」,貫穿紅球藻藻培養的全過程,簡化了培養工藝,加強了質量控制。此外,「紅A阿斯達軟膠囊」產品擁有6項自主發明智慧財產權專利,還曾拿下國際發明金獎。



時至今日,產業「壁壘」早已被打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產能約800噸/年,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2%(2018-2025年),其中中國佔據30%的全球市場份額,成為世界雨生紅球藻蝦青素市場的產能大國。產能的大幅提升,讓蝦青素髮展衍生出涵蓋化妝品、護膚品、營養保健品等一系列終端產品,紅球藻產業進程迎來「加速度」。

隨著紅球藻的產業化進程的深入,紅球藻培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大大提升天然蝦青素的產量,進一步解除成本高、產能不足的產業發展「緊箍咒」。在當前亞健康人群、老齡化人群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蝦青素的普及也有助於滿足旺盛的健康需求,釋放出其蘊藏的巨量健康潛能。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海洋所劉建國:紅球藻蝦青素獨特跨膜結構有助抑制炎症風暴
    值此特殊時期,青島微藻產業學會聯合生物學雜誌社於5月9日聯合開展以「微藻營養與功能」為主題的線上研討會,邀請各大高校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多名專家學者,共同商討微藻全產業鏈產品在抗疫戰鬥中的應用價值。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先生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紅球藻蝦青素在炎症和免疫調節中的研究進展》的報告。
  • 中科院物科院黃青:紅球藻蝦青抗擊新冠疫情三大「特效」
    近期中科院專家指出,疫苗及特效藥的研製工作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疫情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抗疫戰鬥之中,青島微藻產業學會聯合生物學雜誌社於5月9日聯合開展以「微藻營養與功能」為主題的線上研討會,聚合國內行業頂尖專家,共同探討微藻全產業鏈產品在抗疫過程中的應用價值。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黃青研究員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蝦青素的免疫調節作用及在抗疫中的潛在應用》的報告。
  • 雨生紅球藻的藻種選取以及蝦青素產量的影響因子研究
    作為微藻研究的重點領域,由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導的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成為大會關注的焦點,國內外藻類學專家齊聚一堂,就微藻研究成果和產業發展進行研討。在論壇上,澳大利亞珀斯默多克大學海洋藻類學教授和藻類研發中心主任Michael A. Borowitzka博士分享了他的觀點。
  • 專家縱論雨生紅球藻產業發展
    大量研究表明,雨生紅球藻對蝦青素的積累速率和生產總量較其它綠藻高,而且雨生紅球藻所含蝦青素及其酯類的配比與水產養殖動物自身配比極為相似。  綠A生物總經理胡志祥介紹到,在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畔,綠A建有40萬平米的微藻養殖基地,其中雨生紅球藻養殖基地10萬平米。從雨生紅球藻藻種篩選到規模化培養都由公司微藻技術團隊全力完成,耗時10年,最終實現了雨生紅球藻的規模化養殖,目前,年產雨生紅球藻粉可達10噸以上。
  • 雨生紅球藻
    ,如果提「天然蝦青素」您一定熟悉。其實,天然蝦青素產品是雨生紅球藻的提取物。雨生紅球藻又稱湖生紅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綠藻,屬於團藻目,紅球藻科,紅球藻屬。它主要生長在淡水池塘和湖泊中,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當前,雨生紅球藻被世界公認為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最好生物,會含量高達1.5%~3.0%。
  • 國際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產業公益活動在並舉行
    (原標題:國際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產業公益活動在並舉行)
  • 全球頂尖學者助推紅A紅球藻產業 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論壇舉辦
    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從事微藻產業化的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打破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研發技術壁壘的企業,因此組委會指定雲南綠A公司,舉辦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專項論壇。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志祥。
  • 中國雨生紅球藻產業化進程提速
    技術「破壁」的成功為我國雨生紅球藻的產業化發展增添了信心。  中科院水生所微藻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研發中心主任胡強在論壇報告中介紹到,目前全球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產能約800噸/年,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2%(2018-2025年),其中中國佔據30%的全球市場份額,成為世界雨生紅球藻蝦青素市場的產能大國。
  • 綠A領跑|中國雨生紅球藻產業化進程提速
    ,目前全球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產能約800噸/年,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2%(2018-2025),其中中國佔據30%的全球市場份額,成為世界雨生紅球藻蝦青素市場的產能大國。 紅A 紅球藻原粉對於紅球藻未來的市場價值空間,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教授袁文橋在受訪時也表示,雨生紅球藻是目前科學界發現的繼螺旋藻和小球藻之後
  • 雨生紅球藻的功效與作用
    蝦青素在市面許多保健品和化妝品都有添加,關於蝦青素的功效與作用也被人廣泛熟知,但很少有人了解蝦青素對廣泛的原料——雨生紅球藻,目前雨生紅球藻被認為是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最好生物,因為含有大量的蝦青素呈現出紅色,所以被稱為「紅球藻」,紅球藻是一種很有開發前途的微藻,成為繼螺旋藻、
  • 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
    日前,在第十屆亞太地區應用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應用創新國際學術論壇上,SDIC微藻生物技術中心主任胡強博士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雨生紅球藻產業的前世今生及當前發展的趨勢。  胡強說,有關雨生紅球藻的研究論文,從1960到1990年間只有零星發布,年均不足20篇;而從90年代中期開始相關論文迅速增多,至今已達到年均上百篇
  • 雨生紅球藻你了解多少?
    隨後,科學家們對這種神奇的紅色小蟲子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它們的奇蹟是紅色的體徵,經過化驗,紅色的體液確認是一種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天然抗氧化物質蝦青素。正是紅色的蝦青素保護了這種小蟲子,使其白天抗拒輻射、高鹽鹼,夜晚抗冰凍、耐嚴寒而得以生存下來。科學家們開展了使人類獲得紅色小蟲神奇力量的科學努力。20世紀初,科學家們終於又發現了紅色蝦青素這一個更好的來源——雨生紅球藻。
  • 中科院紅球藻DGAT酶研究獲進展!或提升愛爾發等企業發展空間
    據《實驗植物學雜誌》及中科院水生所等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類生物技術和生物能源研發中心在雨生紅球藻II型DGAT酶的功能研究中取得進展,首次發現一個II型DGAT家族中的蛋白HpDGTT2不具備DGAT功能、但是行使其上遊醯基轉移酶(即溶血磷脂酸醯基轉移酶,LPAAT)的功能
  • 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為雨生紅球藻培養開啟工業模式
    中國經濟網上海4月7日訊(記者李治國)微藻作為一類單細胞光合生物,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生物活性成分和能源物質含量高等特點,在大健康產業、碳減排、新能源與富含N/P廢水資源化利用等方面應用前景廣闊。雨生紅球藻則是一個廣泛用作食品的工業化藻種,2012年被我國批准為新資源食品。
  • 雨生紅球藻為何被譽為抗氧化革命性產品的溫床
    ,雨生紅球藻又名湖生紅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種淡水單細胞綠藻,對極端環境具有適應能力,當它處在不利環境時,細胞受到環境脅迫能大量積累蝦青素,形成對自我機體的保護。作為其生產的溫床,雨生紅球藻生長快速、周期短、可塑性強,是進行生物細胞工程規模化培養的良好材料。有關研究表明,雨生紅球藻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富含蝦青素的天然原料,在自然條件下其蝦青素含量可達細胞乾重的 1.5%左右。   張勇自豪地介紹,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唯一掌握兩種技術生產雨生紅球藻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 國內藻類學術高端論壇 "保爾紅"雨生紅球藻受關注
    來自國內600多位從事藻類的科技工作者參會,國內30多位著名藻類專家、生物學家、研究員雲集寧波市,出席大會並交流科研成果,20多位歐洲、美國、東南亞藻類專家參與學術交流。副總經理徐青山代表公司在交流會上作《螺旋藻產業化培育與養殖廢水循環利用》產業學術交流,受到學術界產業同行的關注。  會議期間,程海保爾公司螺旋藻產品,雨生紅球藻產品作為與寧波大學科工合作的代表進行產品展示,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和認可。特別是「保爾紅」雨生紅球藻產品倍受專家學者的關注。
  • 第十屆藻類學國際會議:雨生紅球藻為什麼這麼「紅」?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類生物技術與生物能源研究,主任胡強教授  雨生紅球藻——天然蝦青素的最佳載體  當前,雨生紅球藻被公認為自然界中生產天然蝦青素的,生物,成為繼螺旋藻、鹽藻之後的另一種高價值的經濟微藻。因其對人體健康的顯著功效,被歐美科學家、醫學家譽為「健康軟黃金」。
  • 雨生紅球藻:6大抗衰老功效
    在彰顯其抗衰老能力的同時,雨生紅球藻對於氧化所引起的系統疾病,比如癌症、缺血性中風、炎症、眼睛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以及血液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均有很好的預防或治療作用,綜其所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1 、抗衰老。
  • 袁文橋:技術提升是雨生紅球藻產業發展的破局關鍵
    作為自然界中純天然蝦青素的主要來源,雨生紅球藻不僅成為微藻產業中新的熱點,也成為國際藻類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雖然雨生紅球藻市場需求旺盛,全球分布廣泛,但由於其體積較小,在產業化養殖過程中存在易汙染、難控制,養殖工藝複雜,技術難度要求高,擁有大規模培育技術的企業十分稀缺;而天然雨生紅球藻產量低、利用率不高,難以滿足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需要,同時還要面臨蝦青素提取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