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病毒迅速擴散至世界各地。近期中科院專家指出,疫苗及特效藥的研製工作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疫情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抗疫戰鬥之中,青島微藻產業學會聯合生物學雜誌社於5月9日聯合開展以「微藻營養與功能」為主題的線上研討會,聚合國內行業頂尖專家,共同探討微藻全產業鏈產品在抗疫過程中的應用價值。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黃青研究員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蝦青素的免疫調節作用及在抗疫中的潛在應用》的報告。
抗疫於先,紅球藻蝦青素在免疫調節方面的功效
黃青指出,當前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藥物研製形勢相對嚴峻,目前所使用的包括磷酸氯喹、法匹拉韋及瑞德西韋在內的各類藥物都並非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因此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普通民眾除了做好日常防護措施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對抗病毒的襲擾。而大量存在於雨生紅球藻中的天然反式蝦青素,就是一種具有明顯免疫調節能力的物質。
黃青在報告中表示,紅球藻蝦青素對於人體有著諸多益處,其中對於抗疫價值最大的免疫調節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為強抗氧化性,能夠使蝦青素對包括免疫細胞在內的多種細胞具有保護所用。當病毒感染健康細胞後,會產生ROS(活性氧),ROS會引起細胞及脂質的過氧化反應,而蝦青素作為一種強力抗氧化劑,可以通過去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質過氧化來達到保護細胞的目的。
其二,蝦青素可以有效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促進免疫球蛋白的產生或細胞因子的分泌。從狗和小鼠的動物實驗以及人體的細胞試驗中獲得的數據來看,日糧中添加蝦青素能夠增強不同絲裂源誘導的淋巴細胞增殖,還可促進免疫球蛋白的產生或細胞因子的分泌,大大提高抗體水平。
其三,蝦青素在對抗炎症因子風暴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炎症因子風暴是指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產生過激反應,在消滅病毒的過程中無分敵我,進而對機體造成傷害的現象。研究發現,蝦青素能夠有效的降低酯多糖誘導的白介素6以及Tnf—α(腫瘤壞死因子)的表達,降低酯多糖誘導的ROS集聚,從而抑制炎症風暴的產生。
制勝於後,蝦青素在抗疫戰場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談及紅球藻蝦青素在抗疫中的實戰應用,黃青表示需要從了解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的原理入手。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的途徑與SARS病毒類似,都是通過病毒的S蛋白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結合而進入細胞,迅速激活人體T細胞,促進生成了粒細胞和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從而形成炎症因子風暴,由肺部開始逐漸損傷人體各個器官。
針對這一過程的推論中,紅球藻蝦青素首先可從根本上提高人體免疫力,使得人體免於受到新冠病毒的侵擾;其次蝦青素可在人體內發生炎症因子風暴時起到反向抑制作用,降低新冠病毒對人體造成的損害。雖然蝦青素對於新冠病毒肺炎的確切治療及預防效果尚處於理論研究階段,但是在目前完成的有關實驗當中,蝦青素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對新冠肺炎的抑制作用。
隨著國內外此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紅球藻蝦青素產品也愈發受到各界的關注。作為我國微藻產業的領軍者,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依託微藻研發和生產多年深耕的技術積累,突破紅球藻蝦青素產品技術壁壘,打破了美國和日本在紅球藻產業上對我國技術和市場的壟斷局面。綠A公司在雨生紅球藻養殖及蝦青素提煉方面先後獲得6項發明專利,其紅球藻產品「紅A阿斯達」2007年問世,在萃取純度和穩定性上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在紅球藻蝦青素的功效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產業基礎,但是要想實現有效應用,還需要各界深化有關的工作。黃青在本次報告的最後強調,抗疫戰爭是一場群策群力的人民戰爭,每個行業的人才都應盡己所長,微藻領域一線科研人員以及包括綠A在內的企業從業者也要努力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在基礎科研、產品開發和生產等層面為這場「全民戰疫」提供助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