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趨勢,新機遇!2020年國內幹細胞治療有望加速轉化

2020-11-25 騰訊網

幹細胞新藥研發已經成為各國投入大量經費和人力的熱門領域。當前,全球幹細胞療法處在技術到產品轉化的過度階段。根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 OG Analysis發布的報告,在新興市場消費的推動下,全球幹細胞療法研究市場將出現強勁增長,與過去5年相比,2019年至2025年期間將出現更多的增長機會,這也意味著行業將迎來更加快速的變化。

2019年細胞治療首次寫入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將指導細胞治療加快由實驗室走向市場的轉變。2020年伊始,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趨勢下,我國幹細胞治療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產業發展新風向標

我國高度重視幹細胞治療的發展,並將幹細胞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201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基因治療藥物、細胞治療藥物等首次被增加進鼓勵類目錄。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介紹,鼓勵類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有利於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技術、裝備、產品、行業。列入鼓勵類的相關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國家政策的大方向下,近年來陸續有政府明文優先發展細胞治療產業,促進幹細胞產業的發展,例如,廣東省發改委發布的《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明確我省優先發展產業的通知》,明確將細胞治療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列為優先發展產業;濟南市發改委發布的《濟南市十大千億產業招商引資指導目錄》和《濟南市區縣招商產業布局意見的》,明確將幹細胞治療列入本市十大千億產業招商引資指導目錄。

在政策紅利下,我國細胞治療產業的發展會迎新的發展機遇。

臨床轉化新機遇

至今,我國已經有62個國家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120個「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項目,涉及國撥資金投入累計近24億元人民幣,涉及黃斑變性、脊髓損傷、移植物抗宿主病、心衰、心肌梗死、肝病、重症急性腎損傷等多種疾病。

事實上,國內開展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遠遠超過這些。在全球最大的臨床試驗註冊網站clinicaltrials.gov上以「Stem Cell」和「China」兩個關鍵詞進行搜索,截止目前共有577個登記項目相匹配。相信不久,會有更多的項目按照《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號)的規定完成備案,進入到臨床研究與轉化階段。

2019年,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的《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提出支持前沿技術和產品研發應用,加快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腫瘤免疫治療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和轉化。

在過去兩年裡,國內出臺的一些政策明文支持有資質的三甲醫院與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合作申報和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工作,也就是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或製備機構(企業)加入到幹細胞行業發展中來。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生物製品檢定所細胞資源保藏研究中心主任袁寶珠分析,「幹細胞的研發應用需巨額資金投入,大企業的加入無疑將加快這一進程,同時也將推動幹細胞質量標準體系的完善。」

2019年國內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相繼啟動和招募,打開了臨床轉化發展的大門。2020年,通過凝聚企業以及產業發展的創新力量,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與轉化進程有望迎來新的發展速度。

幹細胞新藥申報新氣象

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信息,2018年6月至今,國內相繼有10款幹細胞新藥的IND申請獲CDE受理,其中4款幹細胞新藥IND獲得臨床默示許可,分別是胎盤、臍帶、異體/自體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適應症分別為糖尿病足潰瘍、膝骨關節炎和膝骨關節炎。

我國幹細胞藥物發展已經進入了全新的階段,監管框架正在逐步完善,《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的頒布明晰了幹細胞治療作為藥品申報的標準, 同時「60天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的新藥審批新制度,給我國幹細胞新藥的研發和申報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幹細胞藥物的研製已經成為了國家「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的目標之一,重點專項申報指南指出的考核目標之一是針對某種重大疾病或罕見病研製細胞治療藥物,申請幹細胞新藥註冊以及申請幹細胞臨床批件。

2018年以來,我國通過持續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一些細胞治療藥物申請獲得了優先審評。在新的政策環境下,幹細胞新藥的審批上市有望更早的到來。在第47期理解未來科學講座上,中科院專家預測,未來五到十年將會有經過國家批准的幹細胞藥物的正規產品上市銷售。2020年,有望出現更多的幹細胞藥物申報、受理與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展望

幹細胞的研究和發展對於人類健康和生命將會是一個顛覆性的變革。2019年國內幹細胞臨床研究轉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多個項目已經啟動並開展招募,涉及到腦梗後遺症、肝硬化、卵巢早衰等疾病;同時已經有4個幹細胞藥物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開啟了幹細胞藥物發展的新篇章。2020年,在產業發展新風向標的指導下,我國幹細胞臨床轉化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未來,於行業、於企業、於醫療機構、於患者,幹細胞治療都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2020年有望上市的幹細胞療法
    如果獲得批准,這款幹細胞療法將於2020年在美國推出。這也意味著Ryoncil有望成為2020年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事實上,這款幹細胞療法已經是上市幹細胞治療產品,此前名為Prochymal,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治療產品,於2009年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移植抗宿主病和克羅恩病。2012年加拿大宣布批准Prochymal上市用於治療兒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隨後擴大適應症為成年人GVHD,並在紐西蘭、瑞士等國同時上市。
  • 2020年全球幹細胞治療三大發展動向
    2020年,新冠疫情牽動了每個人的心。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襲擊,讓人們看到了幹細胞等先進醫療對健康的守護所具有的巨大價值。同時,2020年全球幹細胞行業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進展。無論是從新藥申報、項目啟動還是監管政策,幹細胞行業均有了新的發展動向。
  • 幹細胞治療漸凍症上市有望 FDA探討新審批途徑
    近年來,美國FDA對細胞治療產品的前景給予認可,並正在努力為這類創新新藥的發展勾勒一條現代化、有效的道路,他們計劃從加速審批路徑、快速通道資格、增加審評員以及制定新指導文件等方面來推進。2019年初FDA宣布了對未來細胞治療的發展計劃,預測到2025年這一領域每年將有10-20款新藥獲得批准,囊括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17年9月30日/生物谷BIOON/---幾年來,人們不斷嘗試利用幹細胞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基於此,小編進行過一番梳理,以饗讀者。這種操作細胞的新技術的潛在應用可能有助於治癒帕金森病患者。患者的皮膚細胞可以使用現有技術轉化為幹細胞。這種新技術可以幫助增值體外新轉化的幹細胞--在實驗室中--然後在移植前將其分化為多巴胺生成神經元。2.首個臨床試驗!
  • 疫情之下,曾經飽受爭議的幹細胞治療能否實現新突破?
    二、國內幹細胞治療的曲折背景目前全球已經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以美國、歐洲和日本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化應用最為廣泛。隨著全球範圍內幹細胞研發的深入及轉化應用的拓展,許多國家都將其作為重要的研究發展方向之一。相比於國外,國內幹細胞治療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從09年首次被納入第三類醫療技術後,因其高風險、倫理性問題一直處於政策的強力監管之下。2009年,國家衛生部頒行《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從安全性、有效性、風險性和倫理等多個維度,對醫療技術作出三級分類。其中,細胞治療被列入了第三類醫療技術,存在高風險,且涉及重大倫理問題,指安全性、有效性尚需進一步論證,由衛生部重點監管。
  • 鏈動|湖南源品:全力以赴打造幹細胞產業「湘軍」
    產業園自2019年6月30日開園並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湖南省細胞組織庫、臨床級細胞工廠-湖南省細胞製備中心、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轉化中心、沉浸式生命科學體驗館等核心模塊,可儲存細胞500萬份以上,因此也被業界稱之為「生命銀行」。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國家重點項目
    原標題: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國家重點項目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人GLP-1和FGF21雙因子高表達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輸入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於10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批覆。
  • 各國諾獎得主、院士科學家線上線下交流幹細胞科研攻關
    疫情之下,國際學術交流如何開展,8月8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做了範例。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博士作為大會主席,在會上作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題的大會主旨報告。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命健康、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損害的同時,也加速了變革的到來。幹細胞與精準醫療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應用,得到了抗疫專家、國家政府部門的證實和認可,增進了大眾對這一領域的了解,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 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啟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曉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主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產學研醫深度融合及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作了大會主旨報告。
  • 快訊: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批國家重點項目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人 GLP-1 和 FGF21 雙因子高表達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輸入治療 2 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於10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批覆。
  • 建設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加速幹細胞療法臨床應用
    其中,批准建設兩個國家級幹細胞庫: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2019年8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召開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建設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推動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變成世界領先水平的幹細胞轉化資源庫,為我國幹細胞療法的臨床轉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 廣州產學研醫聯手推進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
    幹細胞治療也開始投入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命健康、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損害的同時,也加速了變革的到來。
  • 國家發力推進幹細胞技術發展,幹細胞兩種機制治療肝硬化前景廣闊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技術飛速發展,幹細胞幹預作為核心再生醫學,有望成為繼藥物幹預和手術幹預後另一種疾病幹預有效途徑,為未來醫學發展提供新方向。臨床研究證實幹細胞療法能夠改善肝功能近年來,幹細胞移植技術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外科學家研究證實,幹細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並向其他組織、細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且在體外誘導培養下可轉化為具備功能活性的類肝細胞。
  • 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穗舉行
    南方網訊(記者/朱景)8月8日,由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主辦,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主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
  • 北科生物成立16年,致力於幹細胞基礎及臨床轉化研究 像種大米一樣...
    依託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幹細胞儲存、幹細胞治療正成為深圳在生命健康領域培育新型消費的重要方向。  16年前成立的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致力於幹細胞基礎及臨床轉化研究的創新公司,是深圳生命健康產業中的代表。
  • 2020年首個幹細胞新藥已獲批上市,重症下肢缺血治療迎來新選擇!
    是首個獲批在印度用於商業用途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也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個上市的幹細胞新藥產品。 近年來,幹細胞療法可以說是當代醫學研究領域最熱門的方向之一。根據《2019-2030年幹細胞治療合同生產市場報告》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200種幹細胞療法候選藥物正在開發中。而前段時間,FDA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更是以9:1的票數,壓倒性支持了間充質幹細胞療法Ryoncil在治療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兒童患者的療效。
  • 幹細胞臨床研究政策放開有望加速 上市公司將分享萬億元市場蛋糕
    為規範並促進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共同組織制定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近日,兩部門披露了關於徵求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意見的函。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此前暫停任何幹細胞領域的申報項目的禁令有望放開,幹細胞產業尤其是治療領域即將迎來春天。
  • 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韓忠朝:幹細胞新藥有望三年後在國內面世
    廣東省在全國的幹細胞領域屬於第一方陣,新獲批文的幹細胞藥物有望在三到五年後上市……6月2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血液病醫院榮譽教授、原院長,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在參加2019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中國目前對科技研發非常重視,接下來應該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韓忠朝還是法國醫學科學院、法國技術科學院的院士。
  • 青島國奧源:引領幹細胞研發及應用領域的新革命
    國奧源集團順應時代潮流,一直致力於成體幹細胞基礎與臨床應用研究學科的體系化發展,並且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科研先行,頂級團隊潛心研究近年來,全球細胞技術飛速發展,從科研到臨床,不斷湧現大量新成果,同時也推動整體產業化的快速演進。以細胞治療為代表的新技術正逐漸成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甚至被預測將成為「醫學第三大支柱」。
  • 幹細胞基因療法有望用於治療鐮刀型貧血
    2015年3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UCLA的幹細胞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的幹細胞基因治療方法可以一次性地,持久地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症。這種貧血症是國內最常見的遺傳性血液疾病。來自UCLA Eli and Edythe Broad 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Donald Kohn博士,在3月2號的《Blood》雜誌上發表了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糾正引起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突變基因。這是首次利用基因修正的方法,來生成正常的紅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