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啟動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曉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主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產學研醫深度融合及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作了大會主旨報告。陳海佳表示,幹細胞與精準醫療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有效應用,得到了抗疫專家、國家政府部門的證實和認可,增進了大眾對這一領域的了解,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當天,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戰略合作也宣告啟動。

據介紹,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通過旁分泌細胞因子,抑制細胞因子風暴,抑制過激免疫反應以及支持修復等機制,可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纖維化等損傷。此次合作,是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產學研醫深度融合、共同戰疫的重要舉措,將為醫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促進患者後期機能恢復提供新的途徑與方法。

業界專家表示,產學研醫深度融合,有利於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創新創業,加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促進產業科技攻關,為我國以幹細胞技術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科技未來發展新優勢提供新動能。

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已舉辦五屆。本屆大會首次採用「線下+線上」的形式召開。中國科學院蘇國輝院士、中國科學院徐濤院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蘭迪·謝克曼教授(Dr. Randy W. Sheckman)等分別作了主題報告,分享了幹細胞與精準醫療領域前沿的創新與應用。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賽萊拉啟動研發乾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8月8日,在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上,幹細胞製備服務企業賽萊拉與中山大學、生物島實驗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宣布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戰略合作正式啟動。
  • 廣州產學研醫聯手推進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
    幹細胞治療也開始投入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命健康、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損害的同時,也加速了變革的到來。
  • 中國首個原創幹細胞新藥IND獲批,用於治療肺纖維化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公布消息,江西省仙荷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仙荷醫學)旗下的REGEND001細胞自體回輸製劑,於2020年7月15日獲得藥監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批件號:CXSL1900019),用於治療早、中期特發性肺纖維化。
  • 用幹細胞PK肺纖維化 廣州這家生物醫藥企業開始行動了
    新冠肺炎等病毒性疾病帶來的後遺症就是肺部纖維化,但如果運用有著萬能細胞之稱的幹細胞對其加以修復,纖維化的肺臟能否改善?可會逆轉?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的當下,這一醫學最前沿的研究項目,將在廣州生物島,由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同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研究團隊攜手開展。由企業、院校、醫院多方合作的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項目正式啟動。
  • Nat Commun:幹細胞因子和外泌體吸入療法有望治療肺纖維化和肺部炎症
    )可修復小鼠和大鼠因肺纖維化所致的肺損傷,這項工作為肺纖維化患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無創治療手段。在過去的五年中,程柯教授研究團隊開發了肺球細胞來源的肺幹細胞(Lung Spheroid Cells, LSC),作為肺纖維化的潛在治療方法,並獲得了 FDA 批准在北卡羅來納大學醫院展開一期臨床試驗。
  • 科普:幹細胞移植修復肺纖維化研究進展
    幹細胞有望實現創傷和病理組織的修復、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幹細胞因在特定條件下可誘導分化為肺細胞,具有「歸巢」、分化、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調節免疫反應等作用,是細胞代替治療肺纖維化最具有價值的間充質幹細胞,為肺纖維化的修復提供了新的選擇。
  • 「肺纖維化」暫無特效藥 同濟醫院王從義團隊發現治療新路徑
    肺部感染(如新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硬化症)、間質性肺炎等均可導致肺纖維化的產生,但目前臨床上無明確有效治療藥物。而目前,醫學界對肺纖維化的發病機制仍不明確,新藥研發並不明朗。為了探究Mbd2參與肺纖維化的可能性,該團隊通過體外提取培養和誘導分化等手段,發現白細胞介素4(IL-4)可以增加巨噬細胞中Ship基因的甲基化水平,Mbd2作為甲基化解讀蛋白能夠結合於高甲基化的Ship基因啟動子區來調控其表達,進而增強IL-4誘導的巨噬細胞替代活化。
  • 同濟醫院王從義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為治療肺纖維化提供新路徑
    肺部感染(如新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硬化症)、間質性肺炎等均可導致肺纖維化的產生,但目前臨床上無明確有效治療藥物。王從義教授團隊發現,MBD2高表達於上述各類肺纖維化患者的肺組織中。同時,在巨噬細胞特異性敲除Mbd2的肺纖維化模型中,肺損傷和纖維化均明顯減輕,並伴有顯著減少的巨噬細胞替代活化。
  • 2020年首個幹細胞新藥已獲批上市,重症下肢缺血治療迎來新選擇!
    是首個獲批在印度用於商業用途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也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個上市的幹細胞新藥產品。但是,一直以來,因為一些因素的存在重症下肢缺血(CLI)的臨床治療卻無法滿足長期的結果預期。而該款間充質幹細胞療法的上市,為重症下肢缺血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
  • 上海藥物所等研發用於診斷肺纖維化的小分子螢光探針
    該研究首次開發出一種可用於無創、無放射性診斷肺纖維化的一氧化氮螢光探針PNO1,為肺纖維化的早期診斷以及藥物的篩選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新方式。肺纖維化是由多種誘因引起的肺部炎症,肺泡持續性損傷,胞外基質反覆破壞、修復、重建並過度沉積,最終導致肺組織結構改變、功能喪失的一類疾病。絕大部分肺纖維化患者病因不明,被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
  • 又一幹細胞新藥獲國家臨床默示許可!幹細胞研究迅猛發展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顯示,又一款幹細胞新藥獲得臨床默示許可批准。該款幹細胞新藥是由青島奧克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獲,適應症為潰瘍性結腸炎。國家醫療、藥品管理部門相繼出臺多項涉及幹細胞技術、產品研發和臨床研究相關的管理規範,極力促進幹細胞技術的研究進展及臨床轉化。而我國的幹細胞研究也在國家多項政策的支持下,迅猛發展,並逐漸向臨床轉化過渡。
  • 系統性硬化症肺部併發症治療策略取得進展_系統性硬化症_肺纖維化...
    SSc最常見的肺部併發症包括纖維化和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這些併發症對疾病結局有極大影響,是導致SSc死亡的主要原因。對於SSc肺部併發症的管理,最大的問題是鑑別出哪些是病理結果嚴重的患者,哪些是可能從治療中獲益的患者。
  • 義大利醫學博士談幹細胞在肺纖維化的前沿應用
    5月26日,一項新的研究由《幹細胞轉化醫學》發表,義大利布雷西亞尤金尼亞·門尼研究中心(CREM)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首次展示了從人羊膜收集的幹細胞如何能夠減緩肺纖維化中疤痕的進展。這項臨床研究可以為肺部致命疾病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 皓元醫藥新專利助力囊性纖維化治療藥物研發
    據了解,Ivacaftor 用於治療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CF)。該發明提供了一種新類型的中間體並用以合成Ivacaftor,合成路線新穎,操作簡便,收率高,安全性好,環境友好,成本低,有利於工藝化生產。
  • 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在穗舉行
    、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進行了交流與合作。創新戰疫,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合作啟動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博士在會上作了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題的大會主旨報告。他指出,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命健康、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損害的同時,也加速了變革的到來。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機械通氣相關肺纖維化機制及治療新進展
    Papaziam等隨後的研究也表明,行機械通氣治療的ARDS患者中,治療時間不少於5d的患者,肺活檢纖維化檢出率為53%,治療時間平均為12d的患者其檢出率高達64%,且病死率高達57%。由此可見,Pyk2通路很可能是機械通氣相關肺纖維化的始動因素。雖然目前還沒有研究證明人類肺泡上皮細胞表達Pyk2通路,但我們可以推測,Pyk2信號通路的啟動,可能在機械牽張導致纖維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全球臨床研究進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被應用到了重症以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當中,在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國已經啟動了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已發表的數據證實了這種療法的初步療效。在國際上,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以及以色列等國家也紛紛批准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幹細胞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抗疫創新療法。
  • 各國諾獎得主、院士科學家線上線下交流幹細胞科研攻關
    疫情之下,國際學術交流如何開展,8月8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做了範例。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已成功舉辦五屆,今年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主題。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博士作為大會主席,在會上作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題的大會主旨報告。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生命健康、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損害的同時,也加速了變革的到來。
  •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的西醫治療
    有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在IPF 的早期發揮其抗炎作用,從而抑制炎症細胞的聚集,但當炎症水平趨於穩定後,則無法發揮改善肺纖維化的作用。2.抗氧化治療N-乙醯半胱氨酸具有化痰和抗氧化的作用,能減少肺組織的損傷,延緩肺功能下降。
  • 行業大咖聚廣州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
    以「創新戰疫化危為機」為主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8月8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進行了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