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醫院王從義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為治療肺纖維化提供新路徑

2020-12-10 武漢交通廣播

12月4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王從義教授團隊原創性研究成果「甲基化CpG結合蛋白 2(MBD2)通過降低巨噬細胞的M2型活化進而抑制肺纖維化的發病」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

肺纖維化是肺組織被損傷後異常修復導致的結構異常(疤痕形成)。肺部感染(如新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硬化症)、間質性肺炎等均可導致肺纖維化的產生,但目前臨床上無明確有效治療藥物。

王從義教授團隊發現,MBD2高表達於上述各類肺纖維化患者的肺組織中。同時,在巨噬細胞特異性敲除Mbd2的肺纖維化模型中,肺損傷和纖維化均明顯減輕,並伴有顯著減少的巨噬細胞替代活化。

為了探究Mbd2參與肺纖維化的可能機制,該團隊通過體外提取培養和誘導分化等手段,發現白細胞介素4(IL-4)可以增加巨噬細胞中Ship基因的甲基化水平,Mbd2作為甲基化解讀蛋白能夠結合於高甲基化的Ship基因啟動子區來調控其表達,進而增強IL-4誘導的巨噬細胞替代活化。

進一步地,該團隊發現通過氣道注射攜帶Mbd2小幹擾RNA的脂質體,可有效地被肺纖維化病變部位中的巨噬細胞攝取,並發揮其降低Mbd2蛋白表達的功能。令人驚喜的是,它可減輕肺纖維化小鼠的肺損傷和纖維化。在此基礎上,研究者進一步成功篩選出抑制MBD2的小分子化合物,動物實驗揭示其效果良好。

目前,醫學界對肺纖維化的發病機制仍不明確,新藥研發並不明朗,該團隊研究成果可為肺纖維化治療提供更多選擇。尤其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該研究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社會價值。

王從義教授表示,儘管該研究從肺纖維化患者、動物模型及體外細胞試驗揭示分析了MBD2參與肺纖維化發病的可能機制以及作為潛在治療靶點的可行性,並為尋找潛在的肺纖維化治療靶點和方法提供了實驗依據和線索,但在此基礎上對研究成果進行臨床轉化應用,依舊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論文連結: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11/30/sciadv.abb6075.full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劉靜 鮑捷

相關焦點

  • 「肺纖維化」暫無特效藥 同濟醫院王從義團隊發現治療新路徑
    12月10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王從義教授團隊原創性研究成果「甲基化CpG結合蛋白 2(MBD2)通過降低巨噬細胞的M2型活化進而抑制肺纖維化的發病」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根據上述論文研究成果,MBD2高表達於各類肺纖維化患者的肺組織中。
  • 中國首個原創幹細胞新藥IND獲批,用於治療肺纖維化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公布消息,江西省仙荷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仙荷醫學)旗下的REGEND001細胞自體回輸製劑,於2020年7月15日獲得藥監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批件號:CXSL1900019),用於治療早、中期特發性肺纖維化。
  • 同濟大學團隊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自體肺幹細胞移植再生
    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這一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最新一期《蛋白質與細胞》雜誌,標誌著人體自身內臟器官的再生正逐步從實驗室理論走向臨床現實,也是幹細胞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性進展。研究團隊從肺病患者的支氣管中無損刷取一些細胞,從中篩選出幹細胞加以培養,將其移植到小鼠受損的肺上。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研究成果發表於《蛋白質與細胞》,為腎臟再生醫學...
    1月9日,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與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醫學部陳香美院士、蔡廣研教授團隊合作,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 identified kidney progenitor cells
  • 上海藥物所等研發用於診斷肺纖維化的小分子螢光探針
    該研究首次開發出一種可用於無創、無放射性診斷肺纖維化的一氧化氮螢光探針PNO1,為肺纖維化的早期診斷以及藥物的篩選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新方式。肺纖維化是由多種誘因引起的肺部炎症,肺泡持續性損傷,胞外基質反覆破壞、修復、重建並過度沉積,最終導致肺組織結構改變、功能喪失的一類疾病。絕大部分肺纖維化患者病因不明,被稱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
  • 協和團隊揭示新冠病毒致多器官損傷病理學機制 系全球首次報導 為...
    協和團隊揭示新冠病毒致多器官損傷病理學機制 系全球首次報導 為開發新藥物及治療方法提供線索2021-01-12 08:39:12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羅蘭 通訊員協宣 瀏覽次數:2 次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聯合西湖大學郭天南課題組
  • 新冠肺炎是否需要抗纖維化治療?2位專家「槓」上了
    在此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2020年會(CACP2020)暨第十九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上,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張惠蘭教授和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孟婕教授就「新冠肺炎是否需要抗纖維化治療」這一議題進行了精彩的辯論。
  • 同濟醫院汪道文團隊最新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12月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獲悉,該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在線發表。
  • Nat Commun:幹細胞因子和外泌體吸入療法有望治療肺纖維化和肺部炎症
    )可修復小鼠和大鼠因肺纖維化所致的肺損傷,這項工作為肺纖維化患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無創治療手段。在過去的五年中,程柯教授研究團隊開發了肺球細胞來源的肺幹細胞(Lung Spheroid Cells, LSC),作為肺纖維化的潛在治療方法,並獲得了 FDA 批准在北卡羅來納大學醫院展開一期臨床試驗。
  • 《自然》發表同濟大學結核菌感染致病重要研究成果
    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戈寶學教授研究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饒子和院士研究團隊發現,結核菌中有一種分泌出的蛋白非常「聰明」,它能利用人體的蛋白分子攻擊其自身的免疫功能,從而產生毒力,導致結核病的發生。  該成果將為新型抗結核藥物的開發提供更精準的靶點。北京時間1月16日凌晨2時,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重要醫學研究成果。
  • 科普:幹細胞移植修復肺纖維化研究進展
    幹細胞有望實現創傷和病理組織的修復、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幹細胞因在特定條件下可誘導分化為肺細胞,具有「歸巢」、分化、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調節免疫反應等作用,是細胞代替治療肺纖維化最具有價值的間充質幹細胞,為肺纖維化的修復提供了新的選擇。
  • 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啟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曉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以「創新戰疫 化危為機」為主題的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行業專家、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圍繞推動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推動打造國家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產學研醫深度融合及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協會會長、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作了大會主旨報告。
  • ...腺癌精準化治療新策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Cell」
    附屬同濟醫院吳登龍團隊闡明前列腺癌精準化治療新策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Cell」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0-09-29  瀏覽:
  • 肺「重生」再現普羅米修斯神話 ——詳解全球首例人類自體肺幹細胞移植再生成果
    不久前,一個重磅消息從同濟大學傳出,該校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這一幹細胞再生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性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蛋白質與細胞》雜誌,標誌著人體自身內臟器官的再生正逐步從實驗室理論走向臨床現實,也標誌著同濟大學幹細胞轉化醫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江蘇「國字號」專家在武漢完成新冠肺炎後期肺纖維化雙肺...
    4月18日,國務院新冠肺炎聯防聯控醫療救治組決定成立以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為組長的國務院聯防聯控醫療救治肺移植專家組赴武漢指導並參與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如今,順利完成任務的專家組即將撤離。「今天上午到武漢協和醫院進行最後一次查房討論,計劃明天離開。武漢真大、真美!下次來一定要登上黃鶴樓看武漢全景。」
  •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機械通氣相關肺纖維化機制及治療新進展
    Papaziam等隨後的研究也表明,行機械通氣治療的ARDS患者中,治療時間不少於5d的患者,肺活檢纖維化檢出率為53%,治療時間平均為12d的患者其檢出率高達64%,且病死率高達57%。因此,證實了機械牽拉過程中產生和釋放的sHA可導致II型肺泡上皮細胞發生EMT,也為sHA作為目標靶向治療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纖維化的新靶點提供了理論基礎。
  • 科學家們在囊性纖維化疾病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發表的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析囊性纖維化疾病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2】Science:揭示鉸鏈狀蛋白結構,為治療囊性纖維化帶來新思路doi:10.1126/science.aaw7611近幾十年來,囊性纖維化患者的治療方案有了顯著改善。最新的藥物,即所謂的增強劑,針對的是一種叫做囊性纖維化跨膜電導調節劑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患者身上發生突變。
  • 賽萊拉啟動研發乾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8月8日,在2020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上,幹細胞製備服務企業賽萊拉與中山大學、生物島實驗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宣布幹細胞治療肺纖維化新藥研發戰略合作正式啟動。
  • 系統性硬化症肺部併發症治療策略取得進展_系統性硬化症_肺纖維化...
    在過去幾年中,肺纖維化和肺動脈高壓的治療策略取得了很大進展。 對於肺纖維化,評估疾病進展風險和嚴重程度的工具也已經細化。臨床試驗結果支持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作用,包括自體幹細胞移植的高強度治療方案。目前尚無經批准的肺纖維化治療方法,但在臨床試驗中,免疫抑制對治療SSc相關性肺纖維化是有益的,推薦用於嚴重或進展性肺纖維化的患者,治療藥物包括環磷醯胺、硫唑嘌呤、黴酚酸酯等。新的試驗正在測試其他潛在治療方法,如阻斷IL-6受體等方法可以抑制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分化或成纖維細胞激活標誌物形成,而tocilizumab(一種IL-6抑制劑)正在進行SSc的臨床試驗。
  • 名院周報 | 同濟、湘雅等多家醫院科研工作結碩果
    研究為促進左右頸7神經根互換手術後的精準康復提供了新的策略,並有望應用在神經外科和神經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同濟醫院:以通訊單位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論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腎內科徐鋼教授、姚穎教授和曾銳副教授團隊,在慢性腎臟病和腎纖維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