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團隊揭示新冠病毒致多器官損傷病理學機制 系全球首次報導 為...

2021-01-16 瀟湘晨報

協和團隊揭示新冠病毒致多器官損傷病理學機制 系全球首次報導 為開發新藥物及治療方法提供線索2021-01-12 08:39:12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羅蘭 通訊員協宣 瀏覽次數:2 次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聯合西湖大學郭天南課題組,全球首次系統報導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終末期多器官蛋白質分子及病理變化全景圖。該成果揭示了新冠病毒引起多器官損傷的病理學機制,為新冠肺炎診療提供了分子病理依據。

1月9日,國際頂尖科學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這一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系統報導了新冠肺炎去世患者肺、脾、肝、心臟、腎臟、甲狀腺和睪丸等七種器官的組織病理學改變。研究共鑑定出11394個人源蛋白質分子,發現5336個差異蛋白及多個信號通路異常。該研究分析了引起血液高凝狀態、微血栓形成、纖維化和血管生成等病理過程。由此發現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機體各器官纖維化機制已被激發,需要對「多器官纖維化」這一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前幹預和預防。

研究對已報導的與病毒入侵相關的6種受體/蛋白酶ACE2、CLEC4M、CD209、NPC1、CEACAM1、CTSL的蛋白表達水平進行分析,發現ACE2蛋白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等器官中並無顯著升高,在心臟、腎組織反而表達減少,推測ACE2抑制劑並非治療重症新冠肺炎的有效策略。而組織蛋白酶L(CTSL)在新冠肺炎患者肺組織顯著高表達,CTSL不僅參與胞內體途徑,而且參與激活炎症小體等炎症反應,高表達的CTSL可能介導了病毒進入宿主及宿主體內的高炎症狀態,提示CTSL很可能是阻斷病毒入侵的潛在治療靶點。

此項研究為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深入理解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多器官損傷的分子機理提供了寶貴資源,為新冠肺炎診療提供了分子病理依據。該研究提出了多個潛在的藥物靶點,為開發新的藥物及治療方法提供了線索。

上一篇:下一篇: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球首次!華中科大發表國際頂級期刊Cell,聚焦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統報導了新冠肺炎去世患者肺、脾、肝、心臟、腎臟、甲狀腺和睪丸等七種器官的組織病理學改變,通過基於高壓循環技術(PCT)及TMT標記結合鳥槍法蛋白質組技術,對新冠肺炎患者以及非新冠肺炎患者相應組織樣本進行質譜數據採樣和蛋白質組學分析。
  • Cell西湖大學郭天南等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截至2021年1月10日,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全球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93萬。我們已知病毒入侵人體後會對多個器官造成損傷,但並不清楚這些損傷背後的分子機制,進而限制了可能採取的提前幹預和治療措施。
  • Cell重磅:西湖大學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截至2021年1月10日,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全球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93萬。我們已知病毒入侵人體後會對多個器官造成損傷,但並不清楚這些損傷背後的分子機制,進而限制了可能採取的提前幹預和治療措施。
  •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肺炎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記者晉浩天)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日前在《細胞》在線發表了題為《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多器官蛋白質組全景圖》的最新研究論文,指示了2020年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 北京協和醫院等合作解析新冠RNA複製酶結合瑞德西韋的結構並揭示其...
    合作團隊首次解析新冠肺炎病毒重要藥靶RNA複製酶和抑制劑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闡述RNA複製酶結合RNA的模式,以及瑞德西韋抑制RNA延伸的機制,為基於病毒基因的複製酶的抗新冠病毒藥物以及廣譜抗病毒藥物研發提供了理論機制和結構基礎。《Eurekalert!》
  • 器官再生、損傷修復…袁平團隊新發現助多能幹細胞臨床應用更進一步
    其相關技術在藥物篩選、器官再生、損傷修復和疾病治療等方面都極具應用前景。2014年,多能幹細胞分化的視網膜細胞被首次用來治療眼部黃斑變性患者,開啟了多能幹細胞的臨床應用研究。隨後更多的多能幹細胞臨床實驗獲批開展治療脊髓損傷、帕金森症候群、再生障礙性貧血、角膜疾病、肌營養不良症和心臟病等。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記者1月11日從西湖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郭天南帶領的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告了新冠肺炎病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 最清晰面目曝光:我國揭示新冠病毒三維精細結構 系全球首個
    我國揭示新冠病毒三維精細結構,系全球首個據科技日報16日消息,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獲悉,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全球首次!西湖大學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此項研究相當於他們將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細胞組織的變化放大了數萬倍,達到蛋白質分子層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變導致人體器官的病變和衰竭。新冠逝者體內有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大量臨床診療和研究顯示,新冠病人的肺部等器官產生了損傷。這些損傷背後的分子機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記者1月11日從西湖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相當於他們將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細胞組織的變化放大了數萬倍,達到蛋白質分子層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變導致人體器官的病變和衰竭。這是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從蛋白質分子水平上,對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多個關鍵器官做出的響應進行詳細和系統的分析。
  • 新冠後遺症終顯露,可致重要器官多重損傷,人類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前一階段在新冠病毒發展迅猛時期,每每聽到死亡病例都會讓人倍加痛惜,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樣救命,但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逐步穩定,越來越多的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此時很多朋友都關心這樣一個問題,新冠病毒對人體都產生了哪些影響?病毒侵襲人體後會不會產生什麼後遺症,影響將來的生活質量?
  • 饒子和/婁智勇團隊解答新冠病毒RNA延伸與帽結構合成的分子機制
    新冠病毒SARS-CoV-2引發的COVID-19疫情至今已造成全球4700多萬人感染和120餘萬人死亡。在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後,所編碼的一系列非結構蛋白要形成複雜的超分子蛋白質機器「轉錄複製複合體」(RTC),包含了聚合酶、引物酶、解旋酶、甲基轉移酶、核酸酶以及多種輔因子蛋白,負責病毒轉錄複製的核心過程,涵蓋了眾多抗病毒藥物設計的關鍵靶點。
  • 科學家揭示新冠病毒主蛋白酶分子機制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據埃菲社西班牙卡斯特利翁7月23日報導,西班牙海梅一世大學計算生物化學研究團隊成功揭示新冠病毒主蛋白酶SARS-CoV-2 Mpro的分子機制,這可能有助於研製新的抗病毒藥物。主蛋白酶是新冠病毒複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酶之一。
  • 饒子和/婁智勇團隊解答新冠病毒RNA延伸與帽結構合成分子機制
    責編 | 酶美新冠病毒SARS-CoV-2引發的COVID-19疫情至今已造成全球4700闡明新冠病毒生命周期中核心的超分子蛋白質機器「轉錄複製複合體」的「帽結構合成中間狀態」與「核酸合成延伸狀態」兩個過程的分子機制,揭示新的抗病毒藥物作用靶點。
  • 國際首例,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病理活檢報導發現了什麼?
    國際首例,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病理活檢報導發現了什麼?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累計確診超過9萬例,死亡人數超過3000人,其中韓國、義大利、伊朗和日本等國疫情形勢較為嚴峻。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COVID-19疫情的全球風險調整為最高級別,並呼籲各國採取積極措施遏制疫情發展。
  • 動物所等揭示人類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
    由於皮膚的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傳統技術難以精確揭示皮膚衰老過程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變化規律和分子機制。研究人員發現天然化合物槲皮素能夠延緩人真皮成纖維細胞衰老,為幹預皮膚衰老提供了新策略。  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報導了人類眼部皮膚衰老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系統地解析了人類皮膚中多種細胞類型的衰老規律,揭示了發育相關轉錄因子表達下調、細胞自我更新能力降低、慢性炎症是皮膚衰老的主要特徵,並且發現了延緩皮膚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皮膚疾病的潛在途徑。
  • 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專家提示切忌掉以輕心
    此前,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兆(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尚未發現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報導,此病例在全球尚屬首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很多民眾內心甚為擔憂,但更為困惑,病毒究竟是怎麼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在有哪些表現,具有怎樣的科學意義?
  • 廣東專家發表論文 揭示多能幹細胞分化過程中關鍵機制
    近日,中山六院胃腸病學研究所袁平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1.147)上發表研究論文,深入揭示了Hippo-YAP信號通路在多能幹細胞分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機制,將有助於指導多能幹細胞向不同胚層細胞的分化,對於多能幹細胞的臨床應用有重要意義。若在胃腸疾病中能挖掘出更多基於超級增強子的特異基因調控機制,將會為疾病的治療和藥物篩選提供新的思路和靶標。
  • 重磅| 協和朱蘭團隊繪製女性陰道前壁脫垂細胞圖譜
    北京協和醫院朱蘭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楊運桂研究員團隊合作,構建了正常和脫垂陰道壁細胞圖譜和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揭示了脫垂陰道壁基因表達的細胞異質性,發現了調控脫垂的關鍵基因和轉錄因子,明確了細胞外基質調控異常和免疫紊亂在脫垂中起重要作用
  • 首份新冠逝者屍解報告: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
    來源:醫脈通綜合本文為醫脈通編輯綜合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此前,由於一直缺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系統屍體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學資料,對疾病的發病機制、器官損害等影響無法確切判斷,使得臨床無法開展有針對性的治療和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