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終顯露,可致重要器官多重損傷,人類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2020-12-06 小方聊健康

前一階段在新冠病毒發展迅猛時期,每每聽到死亡病例都會讓人倍加痛惜,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樣救命,但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逐步穩定,越來越多的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此時很多朋友都關心這樣一個問題,新冠病毒對人體都產生了哪些影響?病毒侵襲人體後會不會產生什麼後遺症,影響將來的生活質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新冠病毒治癒後,可能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1)對肺部的損害

對於重症患者來說,新冠病毒可引起肺部毛細血管和組織細胞受損,即我們拍片子時所看到的「大白肺」,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可出現一定程度的肺間質纖維化,對肺功能影響較大,如果此患者之前就有慢阻肺、長期吸菸肺功能低下,病毒侵襲後會加重肺疾病。

2)對心臟的損害

除了肺部損傷,有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心臟也受損,一位來自倫敦東部的48歲的女性在接受採訪時透露,新冠肺炎給她留下了嚴重的心臟損傷:「治癒後的九周裡我一直感覺很冷,後來醫生告訴我,我患上了充血性心肌病(心臟功能減弱、心腔擴大、心臟不能充分泵血),可能一輩子都這樣了,大部分人會慢慢好轉,但有些人可能要安裝起搏器,甚至需要心臟移植。」

3)對肝腎的損害

除了心肺,肝和腎功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有些醫院還報導男性睪丸等生殖系統受損。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接受重症監護的患者中,有四分之一出現了肝或腎衰竭,需要依靠常年的透析治療才能生存。

4)對大腦的損害

新冠病毒對神經系統的損害其實之前已出現多個病例。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波團隊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神經系統研究顯示,214名患者中,超過三成的病患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具體表現為三類:一是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頭暈、意識障礙、急性腦血管疾病、癲癇等;二是周圍神經系統症狀如味覺減退、嗅覺減退、食慾減退、神經痛等;三是骨骼肌損傷。

治癒後為何還可能有後遺症?

從醫學的角度來講評估一個疾病治癒後是否會產生後遺症,一般要在疾病痊癒後6個月以上才能開始評估,因為我們的身體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性,很多時候很多疾病導致的身體器官受損在危險因素消除後,身體能進行自我修復,進而恢復正常不產生任何後遺症。以此標準評估新冠肺炎,從爆發至今時間還不夠半年,因此目前評估新冠病毒感染者出院後是否會產生後遺症的問題為時尚早,大家所擔心的後遺症的問題得經歷時間的考驗。

當年在治療非典時由於沒有特效藥,疾病發展又快又重,我們對疾病的認知也不足,因此在治療時使用大量激素來控制病情發展,但是激素的大量使用給患者身體帶來了無法逆轉的傷害,如股骨頭壞死,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此次新冠肺炎傳染迅速,大多數患者都是輕症,通過自我免疫即可修復,但少數老年、重症患者本身身體素質較差,病毒侵襲後會累及多臟器,如心功能、胃腸功能、肝腎功能等等,這些器官一旦受損需要很長的時間來修復,我們對此要定期複查,加強康復治療。

總結

因此,新冠肺炎的整體死亡率約2.3%,未合併基礎疾病的大多數確診患者可以治癒,少數合併慢性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由於免疫力低下病死率會顯著增高,但治癒後會不會遺留嚴重併發症還需要時間驗證,仍然不能說治癒等於大功告成,人類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相關焦點

  • 協和團隊揭示新冠病毒致多器官損傷病理學機制 系全球首次報導 為...
    協和團隊揭示新冠病毒致多器官損傷病理學機制 系全球首次報導 為開發新藥物及治療方法提供線索2021-01-12 08:39:12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羅蘭 通訊員協宣 瀏覽次數:2 次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聯合西湖大學郭天南課題組
  • 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專家提示切忌掉以輕心
    此前,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兆(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尚未發現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報導,此病例在全球尚屬首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很多民眾內心甚為擔憂,但更為困惑,病毒究竟是怎麼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在有哪些表現,具有怎樣的科學意義?
  • 金銀潭出院新冠患者追蹤調查:超7成半年後仍有健康影響
    2020年1月初到5月底期間,武漢金銀潭醫院共有2469名新冠患者出院,本研究招募到1733名出院新冠患者。其餘736人因隨訪前死亡、精神疾病或阿爾茲海默病、再次入院、因其他疾病肢體活動不便、拒絕接受等原因無法參與隨訪。 這1733名出院患者,年齡中位數為57歲。
  • 【新突破】中科院秦建華等人利用器官晶片和活病毒建立人源性新冠...
    乾貨 | 靠譜 | 實用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已呈現全球爆發,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COVID 19)確診病例仍在持續增長,給公共衛生體系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新冠肺炎主要臨床症狀有發熱、乏力、咳嗽等,重症患者還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嚴重表現。
  • 感染新冠或使大腦退化十年?英國發現可怕研究成果!網友:變蠢是最可怕的後遺症…
    02.新冠後遺症大量出現事實上,英國這項研究並非最早提出新冠病毒可能對大腦造成損害。據央視新聞,印度媒體近日就報導了印度全印醫學科學院發現了首例新冠病毒引起兒童腦神經損傷的病例。血栓到處堵塞血管,勢必導致供血不足的器官出現問題,除大腦以外的其他器官,比如肺的功能也完全有可能趨於衰竭。感染新冠病毒症狀越是嚴重的患者,後遺症越明顯,還有治癒幾個月的患者出現腦霧現象。03.如何解讀新冠後遺症?
  • 新冠恐怖後遺症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屍檢結果震驚全球!
    中新社·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最近,不只是澳大利亞疫情大有反撲之勢, 全球多國的疫情依舊沒有停歇的意思。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權威統計, 目前全球確診新冠病例飆升至13,349,795例, 因新冠死亡的人數已經達到了578,628例!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親身經歷,不僅肺一個器官衰竭!
    目前認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是新冠病毒結合人體細胞的受體,ACE2在心臟和肺部高表達,病毒主要侵入肺泡上皮細胞,導致呼吸道症狀,但是在有基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後這些症狀更加嚴重。在心血管和免疫系統中具有重要作用。ACE2參與心臟功能以及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發展。 比如腎損傷。
  • 研究發現:嚴重新冠感染可造成大腦損傷
    據英國《衛報》6月25日報導,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精神病學》一份最新臨床研究發現,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可損傷大腦,造成包括炎症、中風、精神病和類似老年痴呆等在內的一系列併發症。專家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其背後機制,以便了解新冠病毒對人類大腦存在的可能性影響,並探索潛在的治療方式。「關於新冠病毒感染同神經系統併發症、精神病學併發症的關聯報告越來越多。」該研究報告作者、利物浦大學神經病學家本尼迪克特·邁克指出。這份研究的案例信息來自於英國4月2日-26日期間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
  •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點擊查看 至今為止,新冠病毒已」打擾「人們大概有半年多了,目前還在持續蔓延中。然而大家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還停留在傳播途徑、症狀、及疫情的趨勢。很少人會深入的了解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 美科學專家發現,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或比之前都要更加麻煩
    能夠治癒的患者情況或將不容樂觀,近日美國科學家公布研究發現,是關於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式後遺症 新冠病毒感染之後除了重症患者所留下某些不可逆轉的後遺症之外,對於普遍感染者來說是否也存在不良的後遺症,一直是國際上熱議和研究的課題,國際上醫學工作者從未放鬆相關研究。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發熱即去門診救人救己
    11月28日,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活動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 「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說。 11月28日上午,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活動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並回答了聽眾提問。
  •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患者康復,公眾開始擔憂新冠肺炎會不會給這些倖存者帶來嚴重的後遺症。為此,知名科技網站ScienceAlert邀請了UVA傳染病和國際衛生部門的主管William Petri博士進行介紹。Petri博士專門研究成人傳染病。他不僅治療過感染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的患者(包括COVID-19),還積極教授和研究傳染性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 3次感染出現,新冠還會讓人變蠢,康復者痛苦發聲
    得過新冠的人可能面臨持續認知損傷的風險「後遺症」卻如影隨形。,那邊,第三次感染新冠的病例已經出現...對於這種病毒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或許人類要真的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
  • 謠言:新冠後遺症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
    網傳消息:多國研究人員在對因新冠而死亡的病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每一位病人體內都存在大量血栓,證實血栓是新冠肺炎導致的後遺症之一,而且每一個患者都會出現。「有些傳染病患者在恢復期結束後,某些器官功能長期都未能恢復正常的情形」。
  • 新冠肺炎最大受累臟器是肺,肺纖維化可能是後遺症之一,應加強隨訪...
    且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與SARS有很多共同點,如造成嚴重的肺部損傷、胸腔積液,重症可並發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又進一步造成肺損傷,形成惡性循環,即使患者痊癒,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如肺纖維化。既往數據顯示,SARS患者中分別有36%和30%在感染後3、6個月發展為肺纖維化。由此推斷,肺纖維化將可能成為新冠肺炎愈後的後遺症之一。
  • 新冠病毒可能引發心臟損傷
    新冠病毒可能引發心臟損傷科技日報訊 (記者邰舉)韓國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廣泛存在心臟損傷,患者死亡率同心臟損傷高度相關。韓國啟明大學心臟病學院研究團隊日前發表了這一研究結果。研究分析了今年早些時間38例因新冠肺炎感染住院的患者臨床數據,發現每10名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中,大約有6人發生了心臟損傷。在本研究中,心肌受損、心力衰竭以及心率異常等臨床症狀被定義為「心臟損傷」。研究發現,38個樣本中有22個發生了一項以上的心臟損傷,佔比達到57.9%,其中老年人、男性和有高血壓病史者更容易發生心臟損傷。發生心臟損傷的患者死亡率遠高於未遭受心臟損傷者。
  • 外媒:為什麼新冠病毒會「選擇性」攻擊一些器官?
    外媒稱,來自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數學與應用學院的一位數學家試圖用數學方法解釋為何新冠病毒會對一些器官造成損傷,而不會影響另一些器官。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0月18日報導,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大流行病出現超過10個月後的今天,醫學界和科學界仍然對這種新型病毒對人體的影響存在很多疑問。這種疾病的特徵之一是,能造成明顯的多器官損傷。
  • 科研人員利用器官晶片技術模擬新冠病毒感染誘發肺損傷和免疫反應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方網站截圖中新網昆明1月13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方網站13日發布消息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秦建華研究員團隊與該所鄭永唐研究員團隊合作,利用器官晶片技術建立一種體外肺器官微生理系統,模擬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導致的肺組織損傷和免疫反應等,為新冠病毒致病機制研究和快速藥物評價等提供新策略和新技術。
  • 得了新冠肺炎,都會有嚴重的血栓後遺症?醫學專家闢謠,說出實情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患者已超過1800萬,累計死亡接近70萬。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但比這個更可怕的是,最近網上流傳出這樣一種言論,新冠肺炎患者都會有嚴重的血栓後遺症。這樣的言論其實是來自於每日郵報的一篇報導,原報導的標題中文翻譯其實是「每一個去世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有非常清晰的血栓證據,頂級科學家如是說」。這個標題有一個定語「去世的」,但被一些人故意隱去,所以就變成了「每一個新冠肺炎感染者都會有血栓後遺症」這樣的言論。闢謠:新冠病毒肺炎有血栓後遺症,這樣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 進展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常見心肌損傷,如何識別與處理?
    診斷 疑似或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出現心肌損傷標誌物(肌鈣蛋白cTNI/cTNT升高和/或降低超過第99百分位上限),並排除急性冠脈症候群(ACS)後,診斷新冠肺炎相關心肌損傷。 二 可能機制 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相關心肌損傷的機制仍然不清楚,以下機制可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新冠病毒直接入侵心肌細胞,引起心肌細胞損傷,造成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