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新冠肺炎,都會有嚴重的血栓後遺症?醫學專家闢謠,說出實情

2020-11-26 小方聊健康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患者已超過1800萬,累計死亡接近70萬。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但比這個更可怕的是,最近網上流傳出這樣一種言論,新冠肺炎患者都會有嚴重的血栓後遺症。

有些文章甚至還用上了「結果震驚全球」等字眼,可想而知這個後遺症有多恐怖。換句話說,這全球超過1800萬的確診患者,即使治癒後都無法恢復到發病前的狀態,生活質量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是真的嗎?

網上言論的出處

在分析真假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樣的言論是出自哪裡。這樣的言論其實是來自於每日郵報的一篇報導,原報導的標題中文翻譯其實是「每一個去世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有非常清晰的血栓證據,頂級科學家如是說」。這個標題有一個定語「去世的」,但被一些人故意隱去,所以就變成了「每一個新冠肺炎感染者都會有血栓後遺症」這樣的言論。

闢謠:新冠病毒肺炎有血栓後遺症,這樣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首先,發表該言論的英國倫敦理工學院的傳染病專家Graham Cooke教授是在對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進行屍檢時發現的,而他具體進行了多少屍檢,在多少死亡患者中發現了血栓證據其實並沒有提及,其普遍性和代表性都不明確,所以不能因此而下結論說新冠肺炎患者都會有血栓後遺症。

另外,按照後遺症的定義:「疾病治癒後所遺留下的器官缺損或者功能障礙」,很明顯在新冠肺炎死亡患者中發現血栓也不符合後遺症的定義,正確來說應該是併發症。

再者,既然是因新冠肺炎導致死亡,那麼這些患者必然是經過了發病-病重-病危-死亡這個過程。之前有研究就已經發現,新冠肺炎發展為重症並導致死亡,是因為體內產生了炎症因子風暴,引發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到了疾病後期,這些炎症因子會不斷攻擊重要臟器,導致多臟器功能不全,血流動力學隨之出現不穩定,凝血功能發生異常,也很容易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也就是血栓形成,所以這一現象其實也可以用炎症反應來解釋。

少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存在血栓風險

我們結合上面的屍檢結果再來看看存活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栓風險。新冠病毒容易感染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已毋庸置疑,這些基礎疾病也包括了高血壓、冠心病等,而這些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新冠病毒感染促進了這一進程的發展。

據統計,新冠肺炎患者約有10%-20%左右可能有血栓風險,我想這大多數集中在這些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當中。而其實這些患者,即使不是新冠病毒感染,而是其他病毒或者細菌感染,發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風險也比其他人要高,所以說血栓形成的併發症並非新冠病毒感染所特有。

綜上所述,網上的這些言論其實是誇大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危害,是為了吸引眼球,哄騙流量而製造出來的,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並不會出現嚴重血栓的併發症,所以大家不必要為此而恐慌。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

相關焦點

  • 謠言:新冠後遺症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
    網傳消息:多國研究人員在對因新冠而死亡的病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每一位病人體內都存在大量血栓,證實血栓是新冠肺炎導致的後遺症之一,而且每一個患者都會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最終致殘致死!》的自媒體文章。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來源是英國報紙《每日郵報》(Daily Mail)在7月14日發布的一篇關於新冠肺炎的新聞,新聞原標題直譯後是《頂級科學家稱:每一名因感染新冠肺炎死去的病人顯示出非常清晰的凝血證據》很顯然,謠言文章偷換概念,將原報導中的「死亡病例」替換為「每一個患者」,嚴重扭曲誇大了事實。
  • 新冠恐怖後遺症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屍檢結果震驚全球!
    (圖片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面對如此驚人的數字,在研究疫苗的同時, 多國研究人員還對新冠的併發症和後遺症 而這一監視不打緊, 一下有了這樣一個重大發現: 每一位因新冠而死亡的病人體內, 都存在大量的血栓!
  • 感染新冠或使大腦退化十年?英國發現可怕研究成果!網友:變蠢是最可怕的後遺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項頗為嚇人的調查結果目前還未經過學術界的「同行評審」,而且有其他醫學專家發現,這項調查設計得並不嚴謹。比如試驗所選取的8萬多人只是自稱自己得過新冠,但缺乏明確依據。同時,試驗也沒有這些人在感染前的大腦認知力方面數據,其大腦認知力衰退的結論只是與同年齡段的其他人橫向對比後得出的。
  • 美科學專家發現,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或比之前都要更加麻煩
    能夠治癒的患者情況或將不容樂觀,近日美國科學家公布研究發現,是關於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式後遺症 新冠病毒感染之後除了重症患者所留下某些不可逆轉的後遺症之外,對於普遍感染者來說是否也存在不良的後遺症,一直是國際上熱議和研究的課題,國際上醫學工作者從未放鬆相關研究。
  •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點擊查看 至今為止,新冠病毒已」打擾「人們大概有半年多了,目前還在持續蔓延中。然而大家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還停留在傳播途徑、症狀、及疫情的趨勢。很少人會深入的了解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 專家說出了實情
    專家說出了實情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筆重要的財富,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只活一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並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把自己的健康當回事,有人熬夜泡吧,有人吸毒,有人違法犯罪,報復社會,這一系列行為都是對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不負責任。
  • 巴西聖保羅市超4成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仍伴有各類後遺症
    當地時間11月14日,據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市衛生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該市17044名曾住院治療新冠肺炎隨後痊癒的患者中,近42%在新冠病毒檢測轉陰後仍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或感染症狀,如呼吸困難、運動耐力減退和活動受限等。
  • 北京近期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嗅覺味覺改變 專家回應
    隨著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非典型症狀被放在了聚光燈下。近期,在北京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通報,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相繼出現非典型症狀,其中33人出現嗅覺改變,21人出現味覺改變。不少人擔心,嗅覺、味覺的改變,是否會成為患者無法被根治的「後遺症」?
  • 專家談新冠肺炎治癒者:輕症不會留後遺症 康復者不具傳染性
    【來源:科技日報】據3月10日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的8萬餘病例中,治癒病例累計5.8萬餘例。不過近日有媒體報導,一些康復者好不容易戰勝病毒出院,卻遭遇異樣目光甚至是不公正待遇,例如被曝光隱私、被單位辭退等。「新冠肺炎康復者對其他人不會產生危害。」
  • 捐獻骨髓後遺症愈發嚴重?周星馳助理闢謠
    年輕的時候我們看周星馳的電影就是喜劇片,每一次他的出現,大家都會哈哈大笑。成熟一點看周星馳的電影,就變成了勵志片,在電影裡面每個小人物的角色,我們仿佛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成熟一點,我們看周星馳的電影,就成了文藝片,偶爾會思考一下,眼淚跟笑聲哪個才重要呢?
  • 新冠肺炎治癒之後是否有後遺症?專家回應|來聽新聞
    2020年 3月21日 星期六庚子鼠年二月廿八3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佑安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梁連春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是否會有後遺症的問題表示
  • 近日由日韓抵蓉人員有新冠肺炎患者?成都市衛健委闢謠
    謠言一由韓國回蓉人員其中有一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日前「由韓國回蓉人員,其中有一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不實消息在網絡傳播。,已排除新冠肺炎。3月1日,經多學科專家會診,結合陳某病程長達2月、進行性消瘦、胸部CT見雙肺炎症伴多發空洞形成,肺部影像學特徵與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不符等特點,一致認為根據目前患者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考慮肺結核合併細菌感染。陳某已轉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結核病區繼續治療。目前,為了預防新冠肺炎由境外輸入,凡是入境成都的航班,均按照防疫要求進行了嚴格管控。
  • 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對周圍人原有威脅嗎?一一解答!
    絕大多數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後遺症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隨著大量病例康復出院,人們心中又有另一種擔憂,那就是: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否有後遺症?如果有,可能會有什麼後遺症?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指用一定的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需要,來重新構造人工假體,通過外科技術將假體植入體內,替換掉嚴重患病的關節,並替其完成相應的功能。若問到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否存在後遺症,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人工關節只是作為人體關節的一種替代物,當然不能和原來的人體關節相匹敵,人工關節在活動過程中必然會存在著一定的磨損和碰撞,導致人工關節假體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也可以理解為後遺症。但是現代人工關節置換術所構造的人工關節假體的生存率已較高。那麼,進行人工置換術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併發症)會有哪些呢?
  •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患者康復,公眾開始擔憂新冠肺炎會不會給這些倖存者帶來嚴重的後遺症。為此,知名科技網站ScienceAlert邀請了UVA傳染病和國際衛生部門的主管William Petri博士進行介紹。Petri博士專門研究成人傳染病。他不僅治療過感染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的患者(包括COVID-19),還積極教授和研究傳染性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 北京近期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嗅覺味覺改變,專家稱大多患者嗅覺味覺能...
    隨著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非典型症狀被放在了聚光燈下。近期,在北京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通報,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相繼出現非典型症狀,其中33人出現嗅覺改變,21人出現味覺改變。不少人擔心,嗅覺、味覺的改變,是否會成為患者無法被根治的「後遺症」?
  • 《關於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建議》的解讀
    為了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CSPEN)提出了10條關於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建議[7]。本文對此進行逐一解讀。 解讀:營養素是包括人類的所有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物質。
  • 新冠肺炎最大受累臟器是肺,肺纖維化可能是後遺症之一,應加強隨訪...
    本文作者: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 王鈺 張櫻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同屬冠狀病毒屬,測序結果表明,二者79.5%的基因序列相同。且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與SARS有很多共同點,如造成嚴重的肺部損傷、胸腔積液,重症可並發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又進一步造成肺損傷,形成惡性循環,即使患者痊癒,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如肺纖維化。既往數據顯示,SARS患者中分別有36%和30%在感染後3、6個月發展為肺纖維化。由此推斷,肺纖維化將可能成為新冠肺炎愈後的後遺症之一。
  • 現在醫學這麼發達,為什麼我腦袋中的血栓,就取不出來了?
    有一位患腦梗塞1年多的患者,跟華子說,自從生病之後就半身麻木,一直非常痛苦,每天被疾病折磨得生不如死。他問華子一個問題,現在醫學技術都這麼發達了,那麼細小的支架都能放到血管裡面去,為什麼我腦袋中的血栓,就不能取出來了?如果把血栓取出來,是不是身體就不會再麻了?
  • 非洲現神秘「病毒」和伊波拉相似,世衛專家:比新冠肺炎更危險
    如今人們提到新冠肺炎都會「談及色變」,因為新冠肺炎的危害和傳染性以及治癒起來非常的麻煩,另外還可能伴隨著嚴重的後遺症。所以新冠肺炎已經是當今全球醫學界的難題。然而,12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召開了一次媒體見面會,世衛組織突發事件負責人邁克·瑞安向全世界發出了警告信息稱,「這次疫情非常嚴重,它已經影響到了地球每個角落。但新冠並不是最嚴重的流行病。」我們了解到,自從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瘋狂傳播以來,已經奪走了近180萬人的生命。然而,反新冠肺炎並不是專家長期以來最為擔心的那個「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