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新冠肺炎治癒者:輕症不會留後遺症 康復者不具傳染性

2021-01-13 環球網

【來源:科技日報】

據3月10日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的8萬餘病例中,治癒病例累計5.8萬餘例。不過近日有媒體報導,一些康復者好不容易戰勝病毒出院,卻遭遇異樣目光甚至是不公正待遇,例如被曝光隱私、被單位辭退等。

「新冠肺炎康復者對其他人不會產生危害。」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黃波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康復意味著機體的免疫系統已經將病毒清除,人們無需迴避,更不要歧視出院患者,而是應該幫助和關心他們。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王晶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會在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複診,這期間都實施嚴格的封閉居家隔離或是在指定隔離點隔離。經醫療機構數次回訪、複診檢查,並顯示各項指標正常的出院患者,其體內病毒基本已被殺滅,病毒已經停止複製,更不會進行傳播,完全可以回歸正常生活,大家沒有必要恐慌。

體內無病毒複製傳播,康復者不具有傳染性

「輕型患者和普通型患者出院後恢復得都很好,因為本身症狀輕,好起來也偏快,康復以後肺部不會有後遺症,治癒效果基本是完全康復。」王晶說。

某些重型、危重型患者由於病情涉及、影響到肺、肝、腎、心臟等多臟器,會有炎症指標升高或呼吸衰竭等表現,因此治療過程比較複雜,恢復起來也會相對慢一點。這類病人康復後,有些會有肺間質纖維化後遺症,影響患者本人的肺功能,或使其偶有乾咳,但是不會有病毒的排出、複製和傳播,因此不具有任何傳染性。王晶說,普通甲流、乙流的重症病人好轉以後,也常見遺留肺間質纖維化。「這就好似皮膚上有炎症,好了以後會留一塊疤一樣。」

黃波表示,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康復,意味著機體的免疫系統已經將病毒清除。免疫系統既產生了中和抗體結合病毒,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又激活了病毒特異性T細胞,通過攻擊病毒感染的細胞,將已進入細胞內的病毒清除,從而根治病毒。

出院後繼續隔離複查,完全康復再回歸社會

王晶介紹,符合國家最新的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提出的4條出院標準,即體溫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影像學明顯改善以及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才可從定點治療醫院出院。

負責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複查的定點醫院呼吸科大夫告訴記者,康復者出院後將嚴密居家或去隔離點隔離,接下來會進行密切隨診和嚴格複查。「患者出院後第二周和第四周要求到定點醫院複查肺部CT、核酸以及血常規等,複查顯示完全康復的病人,就可以回歸正常工作和生活了,且不會對別人造成任何影響。」

針對有些病人出院一段時間後「復陽」的現象,王晶認為,其實可能是病人並沒有完全康復,核酸檢測結果的假陰性是存在的,但這種情況非常少。「這類病人也不用太緊張,醫生會在病人出院後對其進行嚴密監測,等病人炎症完全消失,多次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醫生才會謹慎地讓他復工復產。目前我們正在對這類患者進行密切監管。」

王晶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的傳染性較強,公眾產生恐慌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現在整體疫情正在好轉,全國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康復患者身體健康狀況良好,這就很有說服力,相信大家的恐慌會慢慢減退。

她建議康復者繼續居家隔離,注意飲食,調理好身體,保持積極樂觀態度,為迎接正常工作和生活做好準備。對於公眾來說,疫情儘管可怕,但是大家在這期間養成了勤洗手、戴口罩的習慣,意識到聚餐要親密有間,不應食用野生動物,無形中也提高了全民衛生觀念,有利於今後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對周圍人原有威脅嗎?一一解答!
    絕大多數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後遺症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隨著大量病例康復出院,人們心中又有另一種擔憂,那就是: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會導致大腦智商下降,約等於老化10年
    而且非專業人士和專業醫生對於肺部纖維化的標準不一致,有人覺得胸片上有兩個索條影子就叫纖維化,實際上那是患者出院後遺留的肺部纖維病變,絕大多數患者還在吸收好轉,不能被定義為後遺症,因為不會對呼吸功能產生影響,也不會再繼續惡化。
  • 康復者血漿治療法初見成效 緊急替代法推廣應謹慎
    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眾志成城,點點愛心匯聚成海,必將凝聚起了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有這樣的力量存在,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場災難不可戰勝。專家:康復者血漿療法有效但為緊急替代法,推廣有風險應謹慎2月14日一早,上海28例新冠肺炎治癒出院者中,就有6人願捐獻血漿。
  • 鍾南山稱新冠肺炎可能長期存在 不可能剷除乾淨
    鍾南山稱新冠肺炎可能長期存在 不可能剷除乾淨原標題:鍾南山院士:新冠肺炎可能會長期存在4月10日,鍾南山院士與韓國防疫專家在線交流中韓防控經驗,針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重點,談了自己的觀點,在交流中他表示
  • 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具體啥情況?該怎麼解決?
    雖說我國疫情得到了很好控制,但還是會有新增病例,其中在近日黑龍江就新增5例本土病例,所以還是不能鬆懈,而在近日,世衛組織稱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那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具體是什麼情況?該怎麼解決呢?一、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具體是什麼情況?
  • ...山東首例治癒者雷先生回憶治癒經歷!3名康復者各捐獻200毫升...
    從今天起,《今日》推出系列報導《新冠肺炎治癒記》,一起聽聽已經出院的幾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戰勝病毒的故事。記者|欒靖 王平 李小豐 朱立強「青島是我的重生地」山東省首例治癒者雷先生回憶治癒經歷自1月21日被確診為山東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雷先生時常被青大附院醫護人員的盡心盡責感動。他今年37歲,武漢居民,在日照工作,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回武漢探親。
  • 鍾南山:新冠肺炎治癒者肺功能有所下降 但無明顯後遺症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鍾南山:新冠肺炎治癒者肺功能有所下降,但無明顯後遺症與非典相比,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肺的纖維化程度比較輕。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4月14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受邀參加南山呼吸等舉辦的線上直播分享活動,分享其對新冠肺炎的最新判斷。針對治癒後的病人是否會有肺部後遺症,鍾南山表示,與非典相比,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肺的纖維化程度比較輕,特別在康復的過程中,肺的纖維化改善了,恢復比較快。鍾南山表示,其團隊做過一部分的病人的肺功能的檢查,總的來說肺功能有些下降。
  • 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治癒者:獻一份熱血救他人生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焦翊丹 聶新鑫  2月16日晚,一位捐獻過血漿的新冠肺炎治癒者——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黨委書記宗建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新冠特免血漿製品就是由康復者捐獻的含高效價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漿,經過病毒滅活處理,並對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多重病原微生物檢測後製備而成,用於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療。  2月13日晚,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以上述診療方案為指導,首期已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
  • 瑞士不再檢測輕症 新冠肺炎輕症患者能自愈嗎
    瑞士不再檢測輕症,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能夠緩解有關醫療機構以及實驗室的壓力,可以把有限的醫療資源放在重症患者身上。而如果有出現發燒或者咳嗽的情況,不應該再去醫院就醫待在家裡面。目前在醫院裡面的輕症患者都已經全部被安排回家進行隔離觀察。同時瑞士的聯邦委員兼內政部長表示:希望全社會能夠保持團結,儘快戰勝這一場疫情。
  • 今早杭州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我省捐獻諮詢熱線公布:96614
    2月19日上午,杭州新冠肺炎康復者劉女士在浙江省血液中心捐獻血漿現場,滿懷深情地對錢報記者說。劉女士於2月1日凌晨確診患上新冠肺炎,在浙大一院住院4天,2月5日出院,為輕症患者。出院後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之前從來沒有獻過血,這次是第一次獻血。但當我了解到康復者血漿的治療效果後,果斷報名獻血,家人也都非常支持。」
  •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 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次有一線醫療專家確認了「血清療法」用於臨床救治。實際上,在國家衛健委發布試行第四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就已經正式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人治療措施「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使用康復期患者的血漿輸注進行臨床治療的思路,在抗擊SARS疫情時期實際上就已有之。
  • 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
    來源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立下了汗馬功勞。全國各地紛紛採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截至目前,共採集血漿上千例,用於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取得了顯著成效。那麼,到底是什麼「魔力」使得康復者血漿治療在眾多治療方法中脫穎而出呢?
  •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
    康復患者體內血液中往往就存在著足夠規模的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通過對他們的血液抽取,對其血清進行一定的處理,便可以通過輸血的方式把康復者血液中的抗體給到臨床病人,幫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抗新冠病毒。
  • 香港一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細節 詳細情況曝光
    香港一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細節 詳細情況曝光  8月25日,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二次感染」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25日下午,研究團隊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證實,該團隊日前通過次世代高通量基因測序法,發現一名年輕患者首次和二次感染的新冠病毒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由此證實了全球第一宗人類重複感染新冠肺炎的個案。
  • 口述|護士抗疫一線染新冠肺炎治癒後捐血漿:呼籲康復者加入
    受訪者提供2月18日,距湖北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婦產科護士長鄭麗第一次捐獻血漿已經過去9天,她也是一名新冠肺炎治癒者。1月27日,鄭麗被確診為輕症新冠肺炎患者,住進江夏區中醫醫院發熱四病區。2月9日,她治癒出院。次日,鄭麗與其他18名新冠肺炎治癒同事一塊捐獻血漿。
  • 會有後遺症吧?新冠肺炎疫情關鍵六問權威回答
    2月21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創新支撐疫情防控有關情況,並就目前全國疫情、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展、病毒傳播方式等回答記者提問。(二)新冠肺炎一般不會造成後遺症患者不要恐懼,要保持良好心態問:之前有專家介紹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請問輕症患者是否可以在家隔離服藥,怎麼看待自限性疾病呢
  • 愛心接力,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救助病友
    中國軍網武漢3月6日電(記者馬嘉隆 通訊員 覃麗萍 李銳)今日上午,4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願前往中部戰區總醫院的解放軍武漢血站捐獻血漿
  • 福建首位符合條件的新冠肺炎康復者順利獻血漿
    2月25日上午,福建省首位主動報名並經評估符合捐獻條件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在福建省血液中心順利完成恢復期血漿的採集,共採集300毫升新冠血漿。據了解,胡女士於1月23日確診患上新冠肺炎,2月8日出院,她希望通過捐獻血漿,為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患者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 滿洲裡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願捐獻血漿
    2020年11月下旬我市陸續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經醫院專家團隊積極治療後,確診患者陸續康復,並平穩度過醫學觀察隔離期。返院複查的康復者在得知自己的血漿可以治療其他新冠肺炎患者時,自願報名申請捐獻血漿。在通過捐獻前醫學評估和血液初篩後,共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符合捐獻條件,成功捐獻了血漿共計1400毫升。
  • ...多國知名醫學專家聯名支持中國科學家;新冠肺炎康復者捐血漿享...
    每經編輯:步靜1丨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完全存在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可能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今日疫情分析,主持人白巖松連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對於是否有可能要做好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王辰表示,像這個病(新冠病毒)我們就是說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的病。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對此我們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