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焦翊丹 聶新鑫
2月16日晚,一位捐獻過血漿的新冠肺炎治癒者——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黨委書記宗建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今年1月7日,宗建出現了發燒、咳嗽、四肢乏力等症狀,12日晚開始在江夏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後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經過一番與病魔的鬥爭,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他的病情得以好轉,於1月31日治癒出院。
回想那段生死考驗的經歷,宗建很是感慨:「住院時病情轉重,發燒到41度,只能平臥、呼吸困難,最嚴重的時候想到要寫遺書,當時的感覺是離死亡很近。但我知道信心是關鍵,要主動調節,相信醫生,慢慢就好轉了。」
2月5日,出院後的第6天,宗建捐獻了400毫升的血漿。雖然他曾先後三次參加獻血,但是這次畢竟是大病初癒,多少有點擔心,家人也勸他不要獻。可一想到自己獻出的血漿可能挽救其他危重病人,身為醫務人員,也是一名黨員的宗建,拋開了心頭的顧慮,「決定幫幫其他患者」。
就在宗建獻血的前一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其中明確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例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法。新冠特免血漿製品就是由康復者捐獻的含高效價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漿,經過病毒滅活處理,並對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多重病原微生物檢測後製備而成,用於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療。
2月13日晚,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發布消息稱,以上述診療方案為指導,首期已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臨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據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透露:「平均下來,1個康復者採集的血漿,可以救治2至3位危重患者。」到記者採訪時,中國生物已經採集了39位康復者的血漿。
在2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是對重症和危重症非常有效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在臨床當中,通過現有病例的治療,已經顯示出很好的療效。從採集、製備、儲備到臨床應用,全程都有嚴格的質量控制要求。既要保障獻血者的健康,也要保障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安全。截至目前,已經有1萬多名治癒出院患者,為利用好康復者血漿治療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在發布會上呼籲全社會開展「千人獻漿救千人」行動,希望能夠讓更多的康復者伸出手臂,捐獻血漿,讓愛心接力,讓生命接續。
「作為一名已經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我更覺得生命的可貴,看到自己的血漿能派上用場,內心很欣慰。上次捐獻是5號,等再過14天,我又能再次捐獻了。我希望繼續用我的血漿 ,去幫忙治癒更多重症患者。」宗建為本報記者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捐獻血漿對自己身體沒有影響,而對其他病人是救命。獻一份熱血,救一條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