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對周圍人原有威脅嗎?一一解答!

2020-11-30 騰訊網

絕大多數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後遺症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隨著大量病例康復出院,人們心中又有另一種擔憂,那就是: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偶爾還有遭人排斥的現象,他們還會對生活在周圍的人構成威脅嗎?

絕大多數不會有後遺症,治癒效果基本是完全康復

人們對於後遺症的擔憂,其實在新冠肺炎開始流行的早期就已存在。對此,早在2月初,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有解釋,他說,從現有的觀察來看,並沒有發現有很明顯的後遺症。

如今又過去了一個多月,治癒的病例數也已突破6萬,對於後遺症的解釋會不會有新的變化呢?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對7萬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例統計,81%的患者都屬於輕/中症,重症大約佔了14%,而只有5%的患者是危重症。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王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輕型患者和普通型患者出院後恢復得都很好,因為本身症狀輕,好起來也偏快,康復以後肺部不會有後遺症,治癒效果基本是完全康復。」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醫學科、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何白梅副教授也表示,肺的修復能力強,絕大多數不會有後遺症。

不排除部分患者會留「疤」,需儘快做康復治療

那麼,對於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來說,留下後遺症的風險到底有多大?王晶表示,某些重型、危重型患者由於病情影響到肺、肝、腎、心臟等多臟器,會有炎症指標升高或呼吸衰竭等表現,因此治療過程比較複雜,恢復起來也會相對慢一點。

因為危重症患者雙肺瀰漫性實變,並不是病毒對肺部的直接攻擊,而是自身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在病毒的刺激下,免疫系統火力全開,引起細胞因子風暴,導致全身臟器受損。

這類病人康復後,有些會有肺間質纖維化後遺症,影響患者本人的肺功能,或使其偶有乾咳,但是不會有病毒的排出、複製和傳播,因此不具有任何傳染性。王晶說,普通甲流、乙流的重症病人好轉以後,也常見遺留肺間質纖維化。「這就好似皮膚上有炎症,好了以後會留一塊疤一樣。」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需進行康復治療,包括儘快恢復體力和肺功能。尤其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若遺留部分肺纖維化,肺功能未完全恢復,即存在呼吸困難、運動耐力減退、活動受限等,都是需要康復治療的適應證。

治癒的患者身體都有抗體產生,不會傳染給他人

新冠肺炎強大的傳染力至今讓人心有餘悸。那麼,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後還會傳染別人嗎?

鍾南山在廣東省舉行的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談到了大家關心的治癒患者核酸檢測復陽是否有傳染性的問題。他說,患者治癒出院符合幾個條件,核酸檢陰測性、CT檢測合格等。對治癒者來說,除非是個別完全沒有治好的患者,治癒者身體裡都有了抗體,可以對抗新冠病毒,也可以防止新冠病毒傳染給他人。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其密切接觸者沒有發現被感染的現象。他強調,出院以後,治癒的患者要進行14天隔離,其間可以反覆做核酸檢測,也可以做抗體檢測,如果抗體比較高,就可以放心,但是必須繼續觀察。

何白梅建議,患者可通過相關方法進行康復治療。如進行肺功能鍛鍊、做全身運動、均衡營養和飲食、作息規律等。另外,治癒後患者要改善家居環境,注意空氣流通,避免有害氣體、粉塵的刺激。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燕聲 李娜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回應來了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很多人關心,肺炎治癒後會不會有抗體?會不會留下後遺症?1月31日下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發布會上,專家對相關問題予以了回應。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還是對肺部有影響。根據目前的臨床實踐,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後都不會有後遺症。
  • 巴西聖保羅市超4成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仍伴有各類後遺症
    當地時間11月14日,據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市衛生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該市17044名曾住院治療新冠肺炎隨後痊癒的患者中,近42%在新冠病毒檢測轉陰後仍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或感染症狀,如呼吸困難、運動耐力減退和活動受限等。
  •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你關心的這些問題,專家回應來了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癒患者人數正在逐漸增加,很多人關心,肺炎治癒後會不會有抗體? 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1月31日下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發布會上,專家對相關問題予以了回應。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還是對肺部有影響。根據目前的臨床實踐,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後都不會有後遺症。
  • 「新冠」治癒後還有咳嗽,會不會成為後遺症?放心好了,可以自愈
    華子每天關注著疫情,欣喜地看到新發的感染者在減少,治癒者越來越多。拐點已至,天下即將太平。但是有些痊癒者會有咳嗽的症狀,很多人在擔心,這咳嗽會不會成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華子說,其實對於新冠治癒之後的咳嗽不必擔心,這個症狀與其他感染後咳嗽一樣,屬於自限性疾病,大約3~8周左右,就會緩解恢復正常了,不會成為後遺症。一、感染後為什麼會咳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自己感冒的時候,差不多一周就會好了,而咳嗽卻要持續很長時間才能緩解。
  • 新冠肺炎治癒之後是否有後遺症?專家回應|來聽新聞
    2020年 3月21日 星期六庚子鼠年二月廿八3月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佑安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梁連春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是否會有後遺症的問題表示
  • 專家談新冠肺炎治癒者:輕症不會留後遺症 康復者不具傳染性
    【來源:科技日報】據3月10日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的8萬餘病例中,治癒病例累計5.8萬餘例。不過近日有媒體報導,一些康復者好不容易戰勝病毒出院,卻遭遇異樣目光甚至是不公正待遇,例如被曝光隱私、被單位辭退等。「新冠肺炎康復者對其他人不會產生危害。」
  • 得了新冠肺炎,都會有嚴重的血栓後遺症?醫學專家闢謠,說出實情
    有些文章甚至還用上了「結果震驚全球」等字眼,可想而知這個後遺症有多恐怖。換句話說,這全球超過1800萬的確診患者,即使治癒後都無法恢復到發病前的狀態,生活質量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是真的嗎?這樣的言論其實是來自於每日郵報的一篇報導,原報導的標題中文翻譯其實是「每一個去世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有非常清晰的血栓證據,頂級科學家如是說」。這個標題有一個定語「去世的」,但被一些人故意隱去,所以就變成了「每一個新冠肺炎感染者都會有血栓後遺症」這樣的言論。闢謠:新冠病毒肺炎有血栓後遺症,這樣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 新冠後遺症終顯露,可致重要器官多重損傷,人類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前一階段在新冠病毒發展迅猛時期,每每聽到死亡病例都會讓人倍加痛惜,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樣救命,但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逐步穩定,越來越多的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此時很多朋友都關心這樣一個問題,新冠病毒對人體都產生了哪些影響?病毒侵襲人體後會不會產生什麼後遺症,影響將來的生活質量?
  •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點擊查看 至今為止,新冠病毒已」打擾「人們大概有半年多了,目前還在持續蔓延中。然而大家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還停留在傳播途徑、症狀、及疫情的趨勢。很少人會深入的了解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 美科學專家發現,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或比之前都要更加麻煩
    能夠治癒的患者情況或將不容樂觀,近日美國科學家公布研究發現,是關於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式後遺症 新冠病毒感染之後除了重症患者所留下某些不可逆轉的後遺症之外,對於普遍感染者來說是否也存在不良的後遺症,一直是國際上熱議和研究的課題,國際上醫學工作者從未放鬆相關研究。
  •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會導致大腦智商下降,約等於老化10年
    雖然目前還無法明確這種後遺症會在患者身上持續多長的時間。而在此之前,多個國家媒體都報導過新冠治癒者出現後遺症的事件。而且非專業人士和專業醫生對於肺部纖維化的標準不一致,有人覺得胸片上有兩個索條影子就叫纖維化,實際上那是患者出院後遺留的肺部纖維病變,絕大多數患者還在吸收好轉,不能被定義為後遺症,因為不會對呼吸功能產生影響,也不會再繼續惡化。
  • 濱州市兩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義獻血漿
    2月22日上午,濱州市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張女士與賈先生,分別從惠民縣、鄒平市出發,來到了位於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的山東省血液中心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血漿捐獻點,兩人均成功捐獻恢復期血漿400毫升。賈先生為濱州市首例,全省第五例捐獻者;張女士為濱州市第二例,全省第六例捐獻者。
  • 新冠肺炎治癒後,一定小心這個後遺症,因為晚期只能肺移植了
    新冠感染出現肺纖維化機率低4月21日在國務院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肺部嚴重感染可能會發展為肺纖維化, 其主要表現是氣短、呼吸困難、有時咳嗽等。他強調新冠肺炎是急性病毒性傳染病, 急性病病程比較短, 導致肺纖維化發生發展的概率是比較低的。但是也會有一少部分重症患者會出現, 治癒後會出現肺纖維, 會影響日常生活。
  • 新冠肺炎最大受累臟器是肺,肺纖維化可能是後遺症之一,應加強隨訪...
    且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與SARS有很多共同點,如造成嚴重的肺部損傷、胸腔積液,重症可並發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又進一步造成肺損傷,形成惡性循環,即使患者痊癒,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如肺纖維化。既往數據顯示,SARS患者中分別有36%和30%在感染後3、6個月發展為肺纖維化。由此推斷,肺纖維化將可能成為新冠肺炎愈後的後遺症之一。
  • 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這些後遺症「可能很常見」
    5月11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綜述顯示,重症新冠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譫妄、精神錯亂和躁動等症狀的情況很常見。 該研究稱,儘管仍需進行更多研究,但大多數患者在康復後可能不會出現長期精神問題。
  •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患者康復,公眾開始擔憂新冠肺炎會不會給這些倖存者帶來嚴重的後遺症。為此,知名科技網站ScienceAlert邀請了UVA傳染病和國際衛生部門的主管William Petri博士進行介紹。Petri博士專門研究成人傳染病。他不僅治療過感染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的患者(包括COVID-19),還積極教授和研究傳染性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 新冠肺炎病死率如何計算?患者治癒需多久?衛健委一一回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4日電 新冠肺炎病死率如何計算?為什麼武漢重症患者病死率比較高?科研攻關取得了哪些進展?患者治癒需多久?發熱門診能否應對患者需求?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就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醫療救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熱點問題逐一解答。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是多少?
  • 幼兒癲癇治癒後有什麼後遺症
    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健康的長大對於人們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都會通過各種的方法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而癲癇病的後遺症就是很多家長都會關心的問題,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減少癲癇病的傷害多加了解相關的只適合是十分重要的。
  • 北京近期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嗅覺味覺改變 專家回應
    隨著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非典型症狀被放在了聚光燈下。近期,在北京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通報,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相繼出現非典型症狀,其中33人出現嗅覺改變,21人出現味覺改變。不少人擔心,嗅覺、味覺的改變,是否會成為患者無法被根治的「後遺症」?
  • 新冠肺炎患者愈後效果如何?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邱海波給出答案
    老百姓為何覺得新冠肺炎病情兇險?新冠肺炎的救治相比其他疾病有何不同?為什麼會出現炎症風暴?央視新聞《戰「疫」公開課》,邀請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重症醫學專家邱海波,給出權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