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這些後遺症「可能很常見」

2020-12-01 騰訊網

5月11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綜述顯示,重症新冠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譫妄、精神錯亂和躁動等症狀的情況很常見。

該研究稱,儘管仍需進行更多研究,但大多數患者在康復後可能不會出現長期精神問題。

該研究共同作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維康基金會(Wellcome Turst)臨床博士喬納森·羅傑斯(Jonathan Rogers)說:「我們對3550多例患者分析發現,大多數人在感染後不會出現精神健康問題。」

該研究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Lancet Psychiatry)雜誌上,並綜述了72項關於兩種過往冠狀病毒的不同研究以及關於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以確定這些疾病與精神問題之間的聯繫。

目前尚無關於患者康復後的信息,因此缺乏關於新冠病毒對患者長期精神影響的數據,該研究僅分析了7例在醫院接受過治療的嚴重新冠肺炎病例。

未參與該研究的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心理學和系統科學副院長達姆·蒂爾·維克斯(Dame Til Wykes)說:「這不僅是數據有限的鍋,從重症期恢復之後,新冠倖存者確實可能出現不同身體和精神問題。」

維克斯說:「這些倖存者也回到了不同環境中,不斷聽到『如果可以,請待在家裡』的提醒,面臨個人財務危機,社會支持網絡減少。這些外在社會影響可能會加劇精神健康問題。此外社區支持可能減輕精神問題的影響。」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回顧MERS和SARS

除了現在正流行的新冠病毒外,實際上還有另外6種冠狀病毒可以感染人類,其中4種會引起普通感冒。另外2種可能致命。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是造成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罪魁禍首,自2012年首次出現以來,已導致全球800多人死亡。

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CoV)可引起嚴重肺炎,危及生命。2002年至2004年,全球共有774人死於SARS-CoV。此後,全球範圍內未再發現其他確診病例。相比之下,自2019年12月新冠病毒暴發以來,全球死亡人數已超30萬,而且還在上升。

在這篇綜述中,研究者回顧了關於SARS和MERS對患者康復後精神影響的研究,試圖利用這些研究來評估新冠肺炎的潛在影響。

基於上述評估,該研究稱,醫生應從長遠考慮患者出現抑鬱、焦慮、疲勞、創傷後應激障礙(PSTD)和罕見的神經精神病綜合症的可能性。

未參與該研究的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痴呆症研究教授湯姆·德寧(Tom Dening)說:「該研究假設,可收集過去20年中其他兩種主要冠狀病毒流行病(SARS和MERS)的研究結果,並將這些結果與迄今為止有關新冠病毒對精神健康影響的相對有限的數據結合起來。」「這樣做一定程度上合理,但這篇論文主要關於新冠病毒,大部分數據來自早期暴發的病毒。」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轉化精神病學研究小組負責人麥可·布盧姆菲爾德(Michael Bloomfield)說,以前的研究結果令人擔憂。「特別值得警惕的是,在前幾次流行病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經歷了PSTD,預期新冠病毒將導致類似PTSD發生率似乎也具有合理性。」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為什麼會出現精神問題?

至於感染者為什麼會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研究人員指出了多種因素。有些可能與病毒直接相關,例如免疫反應。但是患者也可能「擔心患病的後遺症,出現病恥感、健忘症或重症的創傷記憶」。

研究人員認為,即使是從未暴露於病毒的人,在疫情期間也可能出現其他精神健康問題。這使我們很難知道MERS和SARS患者出現的精神問題是否是該病毒所特有的,或者它們是否影響了整個人群。

該研究稱:「感染人群和未受感染人群都可能由於某些經歷而易受影響,例如普遍的焦慮、社會隔離、醫療工作者和其他必要工作人員的壓力、失業和財務困難。」

羅傑斯說,還需要更多與新冠肺炎相關的精神症狀的數據,監測患者的這些症狀應該是日常護理工作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神經心理藥理學研究中心負責人戴維·努特(David Nutt)說,他已經收到新冠患者康復後的心理救助請求。

努特說:「許多感染者會出現精神問題等後遺症。我已經收到幾位患者的電子郵件,他們在信中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後抑鬱症復發,請求我為他們提供幫助。在1957年英國流感疫情之後,出現了許多嚴重且難以治療的抑鬱症病例。」

德寧說,還有就是重症監護室的經歷可能產生精神上的影響。

他說:「先前的研究確實表明,PTSD的發生率很高。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在ICU長時間治療後,特別是在機械通氣後,PTSD的發生率接近50%。正如所指出的,大多數人不會出現主要精神健康症狀,但對那些出現症狀的人來說,這種影響可能會改變他們的生活。」

原文來源:CNN

原文標題:Delirium and agitation may follow Covid-19 infection, study says

相關焦點

  •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患者康復,公眾開始擔憂新冠肺炎會不會給這些倖存者帶來嚴重的後遺症。為此,知名科技網站ScienceAlert邀請了UVA傳染病和國際衛生部門的主管William Petri博士進行介紹。Petri博士專門研究成人傳染病。他不僅治療過感染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的患者(包括COVID-19),還積極教授和研究傳染性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 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對周圍人原有威脅嗎?一一解答!
    絕大多數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後遺症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隨著大量病例康復出院,人們心中又有另一種擔憂,那就是: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專家談新冠肺炎治癒者:輕症不會留後遺症 康復者不具傳染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黃波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康復意味著機體的免疫系統已經將病毒清除,人們無需迴避,更不要歧視出院患者,而是應該幫助和關心他們。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王晶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會在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複診,這期間都實施嚴格的封閉居家隔離或是在指定隔離點隔離。
  • 巴西聖保羅市超4成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仍伴有各類後遺症
    當地時間11月14日,據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市衛生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該市17044名曾住院治療新冠肺炎隨後痊癒的患者中,近42%在新冠病毒檢測轉陰後仍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或感染症狀,如呼吸困難、運動耐力減退和活動受限等。
  • 謠言:新冠後遺症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
    網傳消息:多國研究人員在對因新冠而死亡的病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每一位病人體內都存在大量血栓,證實血栓是新冠肺炎導致的後遺症之一,而且每一個患者都會出現。原報導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傳染病專家Graham Cooke教授對死於新冠的病人的驗屍報告進行分析後,發現每個病人都有血栓形成的跡象。很顯然,根據「後遺症」的定義,死亡後存在的血栓並不能稱之為後遺症。事實上,關於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問題,一直在進行討論和探究。
  •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點擊查看 至今為止,新冠病毒已」打擾「人們大概有半年多了,目前還在持續蔓延中。然而大家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還停留在傳播途徑、症狀、及疫情的趨勢。很少人會深入的了解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 美科學專家發現,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或比之前都要更加麻煩
    能夠治癒的患者情況或將不容樂觀,近日美國科學家公布研究發現,是關於新冠肺炎最新後遺症!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式後遺症 新冠病毒感染之後除了重症患者所留下某些不可逆轉的後遺症之外,對於普遍感染者來說是否也存在不良的後遺症,一直是國際上熱議和研究的課題,國際上醫學工作者從未放鬆相關研究。
  • 得了新冠肺炎,都會有嚴重的血栓後遺症?醫學專家闢謠,說出實情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患者已超過1800萬,累計死亡接近70萬。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但比這個更可怕的是,最近網上流傳出這樣一種言論,新冠肺炎患者都會有嚴重的血栓後遺症。另外,按照後遺症的定義:「疾病治癒後所遺留下的器官缺損或者功能障礙」,很明顯在新冠肺炎死亡患者中發現血栓也不符合後遺症的定義,正確來說應該是併發症。再者,既然是因新冠肺炎導致死亡,那麼這些患者必然是經過了發病-病重-病危-死亡這個過程。
  • 研究發現,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出院後難以恢復正常
    根據新的研究發現,倖存者即使在幾個月後仍可能面臨健康和經濟困難,根據新冠肺炎的說法,要使其倖免於難,對於那些重病患者而言,要生存很困難,但要恢復正常生活也很困難。由密西根大學衛生系統的Vineet Chopra博士領導的一組科學家研究了488名新冠肺炎患者,這些患者在密西根州的醫院接受治療並釋放。他們在發布後大約兩個月(即3月16日至7月1日)對它們進行了調查。
  • 感染新冠或使大腦退化十年?英國發現可怕研究成果!網友:變蠢是最可怕的後遺症…
    近幾個月來,新冠患者可能留有嚴重後遺症的問題,一直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和跟蹤研究。而帝國理工學院試驗團隊對這8萬多名20-70歲的人進行測試後發現,在這些自稱得過新冠肺炎的康復人群中,有顯著比例的人都出現了認知力上的衰退。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患者,智商直降8.5,相當於大腦老化10年!
  • 最新研究:新冠肺炎可能會對患者造成長期影響
    中國日報 11月24日消息,當日下午召開的「2020第六屆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大會」上,中日醫院副院長曹彬公布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長期後果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隨訪了今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間武漢金銀潭醫院出院的1733名新冠肺炎患者。
  • 北京近期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嗅覺味覺改變 專家回應
    隨著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非典型症狀被放在了聚光燈下。近期,在北京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通報,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相繼出現非典型症狀,其中33人出現嗅覺改變,21人出現味覺改變。不少人擔心,嗅覺、味覺的改變,是否會成為患者無法被根治的「後遺症」?
  • 最新研究發現新冠肺炎可能會對患者造成長期影響
    中國日報11月24日電(記者 王曉東)今天下午召開的2020第六屆柳葉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大會上,中日醫院副院長曹彬公布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長期後果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隨訪了今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間武漢金銀潭醫院出院的1733名新冠肺炎患者。研究顯示,這些治癒患者中,超過七成在發病六個月後仍有至少一種症狀,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勞和睡眠困難,超過20%患者存在心理問題。(編輯:富文佳 許聃)
  • 北京近期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嗅覺味覺改變,專家稱大多患者嗅覺味覺能...
    隨著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非典型症狀被放在了聚光燈下。近期,在北京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吳國安通報,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相繼出現非典型症狀,其中33人出現嗅覺改變,21人出現味覺改變。不少人擔心,嗅覺、味覺的改變,是否會成為患者無法被根治的「後遺症」?
  • 臨床案例丨幹細胞治療腦出血後遺症,有望康復腦出血患者!
    目前,基於幹細胞的再生醫學技術治療腦出血後遺症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國內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總體而言,幹細胞修復腦出血後遺症十分有前景,在臨床研究中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幫助患者更好恢復有巨大的潛力。3名腦出血後遺症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腰椎穿刺蛛網膜下腔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後進行了2-5個月的觀察隨訪。結果發現:3名患者均出現肌力增加、語言功能改善;2名患者的智力出現了改善;1名患者的肌力增加。這項臨床觀察表明,神經幹細胞移植對改善腦出血後遺症有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 新冠肺炎患者愈後效果如何?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邱海波給出答案
    邱海波:本次新冠肺炎患者的基數非常大,這些數字會吸引人眼球,給大家特別難治的印象。其實,新冠肺炎患者只有約10%會變成重症,2%左右轉為危重症,重症病亡率在百分之幾。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病亡率遠低於甲流,也遠低於sars。造成大家恐慌的一個原因是新冠肺炎屬於病毒性疾病,目前沒有特效藥,缺少針對性治療手段,也就是抗病毒手段。
  • 失去嗅覺的人:新冠康復患者何時能完全回歸正常生活
    新冠疫情期間,也有年輕輕症患者主要表現為嗅覺和味覺消失。武漢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李華(化名)稱,判斷一些新冠康復患者的症狀,是否屬於新冠後遺症,應該看它是否具有可復性,如果症狀在後期逐漸恢復了,叫做可復性;如果後期一直沒有好,才叫後遺症。相對於老年重症新冠患者,一些中年乃至青年的輕症患者更容易被社會忽視。
  •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會導致大腦智商下降,約等於老化10年
    近日,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對84285名新冠康復者進行了研究測試,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會對大腦產生損害,在這些人中,最嚴重的患者智商直降8.5,相當於大腦老化10年。雖然目前還無法明確這種後遺症會在患者身上持續多長的時間。而在此之前,多個國家媒體都報導過新冠治癒者出現後遺症的事件。
  • 鍾南山稱新冠肺炎可能長期存在 不可能剷除乾淨
    鍾南山稱新冠肺炎可能長期存在 不可能剷除乾淨原標題:鍾南山院士:新冠肺炎可能會長期存在4月10日,鍾南山院士與韓國防疫專家在線交流中韓防控經驗,針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重點,談了自己的觀點,在交流中他表示
  • 濱州市兩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義獻血漿
    2月22日上午,濱州市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張女士與賈先生,分別從惠民縣、鄒平市出發,來到了位於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的山東省血液中心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血漿捐獻點,兩人均成功捐獻恢復期血漿400毫升。賈先生為濱州市首例,全省第五例捐獻者;張女士為濱州市第二例,全省第六例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