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2020-12-06 前瞻網

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哪些後遺症?這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olivia chan • 2020-06-29 13:52:38 來源:前瞻網 E193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29日4時50分左右,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累計超過50萬例,達500107例;全球累計確診10063319例,累計康復超過512萬例。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患者康復,公眾開始擔憂新冠肺炎會不會給這些倖存者帶來嚴重的後遺症。為此,知名科技網站ScienceAlert邀請了UVA傳染病和國際衛生部門的主管William Petri博士進行介紹。

Petri博士專門研究成人傳染病。他不僅治療過感染細菌、寄生蟲和病毒的患者(包括COVID-19),還積極教授和研究傳染性病原體引起的疾病。他從2003年非典暴發後開始研究和收集傳染病對康復者的長期影響。

關於此次新冠康復者的後遺症問題,Petri博士從生理和心理健康等7方面進行了闡釋。

1. 精神混亂或者重症監護症候群

在ICU接受護理的最嚴重的病人,有譫妄的重大風險。譫妄是指一組症候群,又稱為急性腦症候群。表現為意識障礙、行為無章、沒有目的、注意力無法集中。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覺醒度改變,感知覺異常,日夜顛倒。譫妄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臨床症候群。

譫妄不是COVID-19的特殊併發症,但不幸的是,它是ICU護理的常見併發症。一些研究表明,在ICU接受治療的病人中,多達75%的人出現譫妄。這種症狀甚至在出院後幾個月依然明顯。

2. 肺損傷--會出現慢性呼吸短促嗎?

COVID-19危重症患者在患病期間經常患有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醫生們還沒有對新冠康復者進行足夠長的跟蹤,從而無法了解他們是否會出現長期的呼吸問題。

然而,一項對中國感染SARS的醫護人員的研究可以借鑑。SARS是由2003年爆發的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研究顯示,SARS導致的肺損傷(通過肺CT掃描和肺功能測試結果顯示間質改變來衡量)大部分在康復後兩年內痊癒。

3. 喪失的嗅覺和味覺能恢復嗎?

大多數新冠患者都經歷了味覺和或嗅覺的喪失。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在一周的時間內發現該症狀有所好轉,但10天後大多數患者已經恢復嗅覺和味覺。當然,還有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

4. 感染後疲勞症候群

在最初非典爆發的情況下,接受採訪的倖存者中,近一半在康復三年多後抱怨疲勞。據悉,四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符合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慢性疲勞症候群診斷標準。

以COVID-19倖存者為目標進行心理健康幹預,幫助他們應對以疲勞為特徵的長期恢復期,這可能很重要。

5. 血栓

在COVID-19的危重患者中,可能有四分之一出現血栓。如果血栓從血管中釋放出來,遷移到肺部,導致肺栓塞,或者進入大腦,導致中風,那麼血栓會導致嚴重的長期併發症。

為了防止血栓形成,醫生們正在研究預防D-二聚體濃度上升時使用血液稀釋劑。D -二聚體是一種纖維蛋白的片段,它能導致血栓形成。

6. 心臟

在一項研究中,三分之一的重症COVID-19患者出現了心肌炎症,稱為心肌炎或心肌病。此外,心律失常的症狀也較為常見。

目前尚不清楚這是由於心臟的直接感染,還是對感染的繼發性的應激引起的。最重要的是,心臟問題對康復的長期影響還不清楚。

7.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發展成危重症的風險會增加,部分原因可能是免疫反應對感染的過度反應。但相反,COVID-19也可能引發糖尿病。

在COVID-19危重症病例中,一些既往無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血糖水平也會升高。由於該病毒與人類細胞上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 (ACE2)相互作用,ACE2活性的變化可能是新冠病毒患者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因此,進一步追蹤糖尿病與COVID-19之間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感染新冠病毒會對人體的許多不同器官系統產生深遠影響。但值得慶幸的是,對絕大多數患者來說,COVID-19造成的損害能夠得到治癒。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alert.com/was-coronavirus-really-in-europe-in-early-last-year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這些後遺症「可能很常見」
    5月11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綜述顯示,重症新冠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譫妄、精神錯亂和躁動等症狀的情況很常見。 該研究稱,儘管仍需進行更多研究,但大多數患者在康復後可能不會出現長期精神問題。
  • 科普:為何新冠患者康復後也不能大意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華盛頓10月11日電(記者譚晶晶)一些國家前段時間報告了新冠患者經治療康復後症狀消失,但體內仍能檢測到病毒的案例。那麼幾個問題隨之引發關注:感染新冠病毒後,傳染性會持續多長時間?患者康復後是否還會傳播病毒?康復者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能持續多久?
  • 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對周圍人原有威脅嗎?一一解答!
    絕大多數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後遺症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隨著大量病例康復出院,人們心中又有另一種擔憂,那就是:新冠肺炎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研究稱新冠重症患者在康復後的幾個月內,大腦認知功能會下降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在康復後的幾個月內,大腦認知功能會下降。一些常見的認知問題包括記憶力下降、腦霧、無法持續集中注意力等。研究人員表示,認知能力下降相當於大腦衰老10年。一份研究新冠病毒長期影響的新研究報告表明,康復後的新冠患者即使在最初診斷後幾個月也會出現明顯的認知障礙
  • 謠言:新冠後遺症出現,每個患者都會出現可怕血栓
    網傳消息:多國研究人員在對因新冠而死亡的病人進行研究後發現,每一位病人體內都存在大量血栓,證實血栓是新冠肺炎導致的後遺症之一,而且每一個患者都會出現。原報導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傳染病專家Graham Cooke教授對死於新冠的病人的驗屍報告進行分析後,發現每個病人都有血栓形成的跡象。很顯然,根據「後遺症」的定義,死亡後存在的血栓並不能稱之為後遺症。事實上,關於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問題,一直在進行討論和探究。
  • 新冠後遺症會令智商下降 大腦老化10年
    新冠後遺症的恐怖我們已經陸續報導過,包括失去嗅覺味覺聽覺、全身乏力、脫髮、血栓、中風……一次染疫,全身都可能受影響!近日,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的研究又刷新了人們對新冠後遺症的認知,這一回,科學家們認為,新冠可能對大腦造成損害!
  • 失去嗅覺的人:新冠康復患者何時能完全回歸正常生活
    新冠疫情期間,也有年輕輕症患者主要表現為嗅覺和味覺消失。武漢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李華(化名)稱,判斷一些新冠康復患者的症狀,是否屬於新冠後遺症,應該看它是否具有可復性,如果症狀在後期逐漸恢復了,叫做可復性;如果後期一直沒有好,才叫後遺症。相對於老年重症新冠患者,一些中年乃至青年的輕症患者更容易被社會忽視。
  • 新冠後遺症終顯露,可致重要器官多重損傷,人類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前一階段在新冠病毒發展迅猛時期,每每聽到死亡病例都會讓人倍加痛惜,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樣救命,但隨著我國新冠疫情逐步穩定,越來越多的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此時很多朋友都關心這樣一個問題,新冠病毒對人體都產生了哪些影響?病毒侵襲人體後會不會產生什麼後遺症,影響將來的生活質量?
  • 新冠患者康復後,抗體會慢慢消失?疫苗的保護力也會消失嗎?
    但興奮之餘也引發了不少擔憂,因為之前有一些研究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推移以較快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很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那這是否意味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也會很快消失?
  • 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點擊查看 至今為止,新冠病毒已」打擾「人們大概有半年多了,目前還在持續蔓延中。然而大家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還停留在傳播途徑、症狀、及疫情的趨勢。很少人會深入的了解新冠肺炎後遺症的危害性有多大?
  • 新冠康復患者中和能力不一,新研究提示應靶向最高效中和表位
    新冠康復患者中和能力不一,新研究提示應靶向最高效中和表位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實習生 厲安恬 2020-07-16 15:19
  •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回應來了
    治癒患者有抗體嗎?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很多人關心,肺炎治癒後會不會有抗體?會不會留下後遺症?1月31日下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發布會上,專家對相關問題予以了回應。治癒後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還是對肺部有影響。根據目前的臨床實踐,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癒後都不會有後遺症。
  • 中風後遺症很痛風?這6種治療方法要謹記,做好康復治療是關鍵
    中風後遺症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比原發疾病更加痛苦的一種症狀,因為痛風后遺症往往會導致患者偏癱,出現肢體功能不全,並且還會伴有口眼歪斜的症狀。通常也就需要在出現中風後遺症的早期及時進行康復治療,否則是很容易導致患者終身半身不遂的。
  • 腦出血後開顱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腦出血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頭部疾病,如果發病之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導致患者死亡。目前治療腦出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術,但是很多患者都擔心腦出血後開顱手術後遺症。這種擔心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主要的後遺症就是局部腦功能缺失,具體的表現與頭部出血的部位以及損傷程度有非常大的關係。患病之後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就這樣才能夠讓身體早日恢復健康。
  • 中風後遺症有哪些症狀?中風後遺症能好嗎?中藥治療腦中風治癒率85%...
    我國每年中風新發病例超過350萬[1] ,目前已成為我國致死排名第1位的疾病。即使倖存下來,患者大多會出現中風後遺症, 75%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殘疾、部分或全部喪失獨立生活和勞動能力。 中風後遺症有哪些症狀?
  • 腦幹出血有後遺症嗎?不能忽視的卒中康復
    常見的後遺症有癱瘓、意識障礙、頭痛、嘔吐等。圖解腦出血後遺症面對這些遺留下來的後遺症,康復訓練是經循證醫學證實的對降低致殘率、減輕後遺症最有效的方法。現代康復理論和實踐證明,腦梗後進行有效的康復能夠加速康復的進程,減輕功能上的殘疾,節約社會資源[1]。可惜的是,目前在我國發生腦出血的患者接受康復治療的比例並不高。
  • 家屬不要錯過-開顱手術後遺症這樣康復治療很有效!
    但是根據現在的醫療水平以及顱內的複雜結構和患者本身的體質差異,手術後的後遺症不能完全避免,比如:長期昏迷、偏癱、失語、癲癇等等。由於手術的特殊性,術後病人比較衰弱,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對於家長而言顱內手術後出現了後遺症該如何康復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一一講解。
  • 研究:新冠康復患者兩周內持續產生抗體,但免疫反應大不相同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們發現,剛從新冠肺炎中康復的大多數新出院患者會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但不同患者的反應卻並不完全相同。科學家們尚不清楚為什麼免疫反應在患者之間差異很大。研作者稱,這種可變性可能與患者遇到的病毒的初始數量、他們的身體狀況或微生物群有關。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這些免疫反應在再次暴露於新冠感染後是否能夠抵禦其侵襲(能維持多久),以及哪些類型的T細胞會被病毒感染而激活。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用於檢測人體內新冠抗體的實驗室測試仍需要進一步驗證,以確定其準確性和可靠性。
  • 感染新冠或使大腦退化十年?英國發現可怕研究成果!網友:變蠢是最可怕的後遺症…
    而帝國理工學院試驗團隊對這8萬多名20-70歲的人進行測試後發現,在這些自稱得過新冠肺炎的康復人群中,有顯著比例的人都出現了認知力上的衰退。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患者,智商直降8.5,相當於大腦老化10年!
  • 新冠輕症患者隨訪:有人出現嗅覺失靈、視力下降等怪異症狀
    新冠患者嗅覺失靈在武漢並非孤例。新冠疫情期間,也有年輕輕症患者主要表現為嗅覺和味覺消失。武漢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李華(化名)稱,判斷一些新冠康復患者的症狀,是否屬於新冠後遺症,應該看它是否具有可復性,如果症狀在後期逐漸恢復了,叫做可復性;如果後期一直沒有好,才叫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