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幹出血是「腦出血」的一種,佔臨床腦出血病例的10%左右,發病率雖然不高,但腦幹出血起病急,病情兇險,預後較差,是所有腦卒中中病死率最高,預後最差的疾病。
腦幹是生命中樞,腦幹出血發病急、進展快, 病情的嚴重程度、預後與出血量和具體出血位置密切相關。 常見的後遺症有癱瘓、意識障礙、頭痛、嘔吐等。
圖解腦出血後遺症
面對這些遺留下來的後遺症,康復訓練是經循證醫學證實的對降低致殘率、減輕後遺症最有效的方法。現代康復理論和實踐證明,腦梗後進行有效的康復能夠加速康復的進程,減輕功能上的殘疾,節約社會資源[1]。
可惜的是,目前在我國發生腦出血的患者接受康復治療的比例並不高。統計數據顯示,僅有11.5%的患者在腦卒中後1周接受康復治療,甚至有超過四成的患者在腦卒中後未接受過任何康復治療[2]。
而在擁有百年神經康復歷史的德國,高達85%比例的患者在腦卒中早期即接受康復治療,讓更多患者回歸正常生活[3,4]。由此可見康復治療尤為重要。
令人欣慰的是,2017年,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霽達康復團隊與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共同合作,打造SIMC康復醫學中心,首次將德國歷經百年歷史、基於循證醫學基礎之上的卒中康復模式引入中國。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霽達康復醫療負責人,同時也是霽達康復支持的SIMC康復醫學科首席康復醫生舒樂博教授,為大家介紹下,德國特色的神經康復治療。
不能忽視的卒中康復一:抓住康復黃金期6個月
卒中後8-12周是身體功能障礙的快速恢復期,發病後6個月是黃金康復期,根據我們2018-2019年的統計數據來看,發現發病6個月內入院的腦梗患者早期巴塞爾指數改善率達到78.6%。早期巴塞爾指數是目前德國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評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方法。
儘早啟動規範化,精準化的卒中康復治療也已然成為神經醫學界和康復醫學界的共識。
不能忽視的卒中康復二:「以人為本」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德國康復理念注重個體,非常強調對意志的尊重,而且每個患者對自己功能性恢復的期待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團隊會為每位患者量身定做適合他的個體化康復治療方案,比如患者工作常用電腦,就模擬使用滑鼠、打開電腦文件、用鍵盤打字等;患者平時在家需要下廚做飯的,就提供超市購物買菜、切菜炒菜的訓練……
同時,每位患者我們都會指派專人擔任「康復專案管家」,參與患者的整個治療、護理環節,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緩解他們的焦慮,幫助他們重拾信心。
不能忽視的卒中康復三:患者本人的高參與度、主動康復
康復醫學不同於其他學科,主動的康複比被動的康復效果更好。德國康復理念認為,即便是最為優化的康複方案,也只佔治療重要性的50%,另外50%要的成功需要患者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保持主動性,持續性,激勵狀態。
為此,我們在霽達康復支持的SIMC康復醫學科開展了各種各樣能調動患者積極性的康復訓練,如團體治療,3-5人小組共同訓練,相互協作相互激勵;個性化生活情景治療,在逛街、買菜等實際生活場景中開展訓練,真正回歸生活角色。每逢節假日,我們還會舉辦特色康娛活動,如畫油畫、做手工、下象棋等,寓「治」於樂,從而激發患者的興趣,提高治療依從性。
不能忽視的卒中康復四:除了身體,心理狀態也要注意
卒後抑鬱的發生率高達40% ~ 50%,意思是有一半左右的卒中患者會出現心理問題。而患者家屬面對現實的家庭生活、工作、經濟等諸多問題,同樣也會表現出恐懼、焦慮等心理障礙。因此,不僅僅是患者,家屬也應該接受正確的心裡指導,需要敞開自己的心扉,和別人分享,傾訴,開導自己。
圖為患者和家屬共同參與團體心理治療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等. 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J]. 中國神經科學雜誌. 2017; 50(6): 405-412.
[2] Asakawa T, Zong L, Wang L, et al. Unmet challenges for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in China[J]. Lancet. 2017 Jul 8;390(10090):121-122.
[3] Hempler I, Woitha K, Thielhorn U, et al. Post-stroke care after medical rehabilitation in German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urrent provision of stroke patients[J]. BMC Health Serv Res. 2018 Jun 19;18(1):468.
[4] Winstein CJ, Stein J, Arena R, et al. Guidelines for Adult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 2016 Jun;47(6):e98-e169.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