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細節 詳細情況曝光

2021-01-10 閩南網

  香港一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細節 詳細情況曝光

  8月25日,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二次感染」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25日下午,研究團隊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證實,該團隊日前通過次世代高通量基因測序法,發現一名年輕患者首次和二次感染的新冠病毒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由此證實了全球第一宗人類重複感染新冠肺炎的個案。

  他表示,相關論文已於8月24日被醫學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受,並將於近期發表。

  對於公眾普遍擔憂新冠肺炎疫苗有效性和持久性的問題,杜啟泓回應稱,目前研究團隊仍在對二次感染的病毒進行分離培養,尚未確定病毒的傳染性,因此該個案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有何具體影響,還需進一步研究。

  不過他說,該病例已說明,從首次感染新冠病毒至康復幾個月後,康復者仍有可能再次受到感染,即新冠病毒像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人類冠狀病毒一樣,持續在全球人群中存在,仍是有可能的。

  因此研究團隊建議,新冠康復者仍應考慮接種疫苗,並繼續遵守流行病學控制措施,例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杜啟泓介紹,該案例與此前討論的「復陽」案例不同,「復陽」患者體內的病毒數量很低,而此次這名患者儘管也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體內病毒數量卻不低,從國外返回香港在機場檢測時便發現異常。

  也正因為患者體內病毒數量相對較多,研究人員才得以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對比兩次感染病毒的區別,進而發現兩者在9種蛋白質中共有24個核苷酸存在差異,並在首次感染的病毒中發現ORF8蛋白缺少58個胺基酸。

  杜啟泓說,在該研究之前,許多人認為患者康復後不會再受感染,但也有證據顯示,一些患者的抗體水平數月逐漸下降;此外,患者康復期的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數量雖然會逐漸下降,但也會出現測試陽性的結果,即所謂「復陽」。由於「復陽」情況下,患者體內的病毒數量通常很低,難以做基因檢測,因此一直難以確認患者是長時間釋放病毒,還是被另一種病毒株再次感染。

  澎湃新聞注意到,該研究團隊成員均來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除了杜啟泓,還有同樣來自該院的微生物學系教授、中國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新興傳染病重點實驗室聯合主任袁國勇,以及該院醫學系臨床教授、瑪麗醫院名譽顧問孔繁毅。

  公開報導顯示,該案例為香港一名33歲本地男性居民。患者曾於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並於4月中旬康復出院。8月初,他曾前往西班牙旅行、途經英國,隨後返港時在機場接受檢測,再度確診。也就是說,在治癒4個月後,該男子出現重複感染。

  該案例經報導後,8月25日上午,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曾發微博稱,此次港大證實的「再感染」還需進一步研究,即證實到底是核酸陽性還是活病毒。否則還只屬於個案,仍需在更大的感染人群中進行觀察。

  張文宏指出,如果「再感染」成立,那麼在新冠高發和流行地區,再感染會成為常態。而即便「再感染」,人類目前已知常見的冠狀病毒免疫時間也遠遠超過4個月。因此,他建議在沒有進一步科學報告之前,無需過分緊張。(澎湃新聞記者 溫瀟瀟)

原標題:香港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細節:病毒量高、無症狀、未確定傳染性

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焦點

  • 8月24日深圳新增6例無症狀感染者!全球首例!港大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圖源:香港中通社綜合無線新聞、香港01等香港媒體24日報導,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他於今年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復出院
  • 武漢首位「二次捐獻血漿」新冠肺炎康復者:能幫一個是一個
    3月2日,46歲的武漢市漢口醫院護士蔡桃英利用自己難得的休息時間,到定點機構捐獻了400毫升血漿,這是她患上新冠肺炎康復後第二次捐獻血漿了。當時蔡桃英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武漢市首位連續兩次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而根據武漢血液中心的統計,武漢像蔡桃英這樣的「二連捐獻者」截至4日已有10人,其中包括了多名醫院醫護人員以及華南海鮮市場的商戶。
  • 全球爆出多例新冠患者二次感染,別慌!權威專家在線解讀
    新冠肺炎(COVID-19)康復患者的免疫力持久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密切關注的話題。 新冠肺炎的康復者是否會再次感染? 人體免疫力能夠為我們提供多久保護? 注射疫苗後還會感染新冠病毒嗎?
  • 港媒:港大專家表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者「有機會傳染其他人」
    【環球網報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者「有機會傳染其他人」,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接受香港電臺節目《千禧年代》訪問時透露了這樣一個驚人的消息。杜啟泓接受香港電臺節目《千禧年代》訪問。(圖源:香港電臺網站)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據香港電臺網站25日報導,杜啟泓在受訪時說,幸好在機場發現患者,因為患者回港時無病徵,檢測後發現病毒量有中等水平,「有機會傳染其他人」。
  • 三次注入康復者血漿 新冠肺炎危重症老人核酸轉陰
    三次注入康復者血漿 危重症老人核酸轉陰他自己年事已高不能獻血讓二女兒「代勞」女兒收錄醫護人員關愛病人的視頻,錢老都能一一想起 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錢映臨 84歲這些醫生護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錢映臨被家人送到同濟醫院接受CT檢查,結果顯示肺部已有感染,基本可以確認為新冠肺炎。幸運的是,當天下午,他被送到肺科醫院,並順利收治入院。「如果晚一天,爸爸可能都不在了」,二女兒錢利文記得,父親當時神志不清,還說起了胡話,被收入院後,醫生立即讓老人接受吸氧,同時開始輸液。
  • 愛心接力,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救助病友
    ,這批血漿將全部用於拯救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生命的臨床治療中。王震攝在捐獻現場,康復者吳先生介紹,他們都是火神山醫院感染8科的病友,經過火神山醫院醫護人員細心的護理和治療後,他們陸續康復。早在住院治療期間,他們就相互約定等出院後為病友們做些什麼。得知康復者的血漿可以救治更多的患者後,他們很快達成共識,相約過來獻血。
  • 福建首位符合條件的新冠肺炎康復者順利獻血漿
    2月25日上午,福建省首位主動報名並經評估符合捐獻條件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在福建省血液中心順利完成恢復期血漿的採集,共採集300毫升新冠血漿。據了解,胡女士於1月23日確診患上新冠肺炎,2月8日出院,她希望通過捐獻血漿,為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患者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 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
    來源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立下了汗馬功勞。全國各地紛紛採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截至目前,共採集血漿上千例,用於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取得了顯著成效。那麼,到底是什麼「魔力」使得康復者血漿治療在眾多治療方法中脫穎而出呢?
  • 口述|護士抗疫一線染新冠肺炎治癒後捐血漿:呼籲康復者加入
    不過,最近鄭麗有些惆悵,由於目前仍然很缺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漿,她看著許多新冠肺炎危重病人不斷離去,這令她很難過。「因為還有很多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急等著血漿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隨時準備再次捐漿」。鄭麗說,她期待著再次捐獻血漿,同時,她也希望新冠肺炎的康復者們能伸出胳膊,勇於捐血漿,如果單靠康復的醫務工作者捐獻血漿,是遠遠不夠的。
  • 今早杭州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獻血漿,我省捐獻諮詢熱線公布:96614
    今天一早,包括劉女士在內的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來到浙江省血液中心濱江院區進行集中捐獻。即日起,全省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工作正式全面啟動。康復患者建群討論捐獻信息今早參與捐獻的這四位新冠肺炎康復者,都是近期剛從浙大一院出院的新冠肺炎康復者,為三名女性一位男性。
  • 專家談新冠肺炎治癒者:輕症不會留後遺症 康復者不具傳染性
    【來源:科技日報】據3月10日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的8萬餘病例中,治癒病例累計5.8萬餘例。不過近日有媒體報導,一些康復者好不容易戰勝病毒出院,卻遭遇異樣目光甚至是不公正待遇,例如被曝光隱私、被單位辭退等。「新冠肺炎康復者對其他人不會產生危害。」
  • 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具體啥情況?該怎麼解決?
    雖說我國疫情得到了很好控制,但還是會有新增病例,其中在近日黑龍江就新增5例本土病例,所以還是不能鬆懈,而在近日,世衛組織稱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那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具體是什麼情況?該怎麼解決呢?一、無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具體是什麼情況?
  • 香港患者再感染新冠,專家稱不能以此推斷抗體持續時間
    根據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同時該團隊表示,該患者入院時已檢測不出其體內有抗體,因此確定其為康復後再次受到感染,而非「復陽」。
  • 新冠病毒或致重要免疫結構缺失,有望解釋二次感染原因
    來源:投中網投中健康8月31日訊,據《科學》網站最新報導,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在內的4所研究機構,對死於新冠肺炎的病人進行屍檢分析發現,死者體內缺少「生發中心」。此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新冠肺炎在重病患者身上的發展過程,並為疫苗研發者提供一定啟發,同時可能成為理解新冠肺炎二次感染病例的突破口。
  • 新冠肺炎康復者成「捐血漿大王」:連捐10次共獻出4000毫升血漿
    前日中午,47歲的武漢人唐樹林來到武漢血液中心新冠肺炎恢復期血漿捐獻點,再次捐獻400毫升恢復期血漿。自2月29日至今,他已累計成功捐獻10次恢復期血漿,共計4000毫升,是全國首位「十連捐漿者」。「只要還能捐獻,我就會堅持下去!」
  • 新冠康復者再次感染 靠疫苗終結病毒只是幻想?
    據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消息一出,不少人再次「心驚驚」。為什麼會再次感染?在研發的疫苗還是否有效?
  • ...紅十字會:山東境內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可獲得6000元補助...
    緊急呼籲:動員捐獻血漿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中已檢測岀高效價病毒中和抗體,實驗證明能夠有效殺死新冠病毒,用康復者特異血漿臨床治療危重病人,治療效果顯著。「在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產生相應的物質來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當患者康復之後,這些物質依然存在於患者的血液之中,這就是抗體。如果將含有這類抗體的血漿輸注到患者體內,這些抗體可與患者的新冠病毒結合,進而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協調合作,清除病毒,達到治療的效果,這一療法被稱為『恢復期血漿治療法』」。山東省血液中心副主任李蓬說。
  • 全球多例二次感染!印度日增5萬已27天!
    昨天,有關「全球出現首例新冠肺炎二次感染病例」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香港一名33歲新冠肺炎康復者在時隔4個月後,從歐洲旅遊返回香港接受檢驗時發現,新冠病毒檢測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不是「復陽」,而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港大專家介紹,這名二次感染患者攜帶的病毒量不少,具有傳染性。
  • 戰疫 | 到過天津一航班機組停飛!二次感染新解釋!深圳出臺新規涉「吹哨人」
    8月24日,香港出現全球首例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引發全球廣泛關注。在中國、荷蘭、比利時報告了二次感染病例後,巴西聖保羅市一家醫院也表示正在調查7例可能的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義大利北部一大型養殖場現新冠聚集性感染,182例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熱點關注近日,包括中國、荷蘭、比利時在內的世界多國陸續出現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引發全球輿論廣泛關注。
  • 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 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內抗體可用於治療,其原理是什麼?)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首次有一線醫療專家確認了「血清療法」用於臨床救治。實際上,在國家衛健委發布試行第四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就已經正式提出,對重型、危重型病人治療措施「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使用康復期患者的血漿輸注進行臨床治療的思路,在抗擊SARS疫情時期實際上就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