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癌精準化治療新策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Cell」

2021-01-13 同濟大學新聞網

附屬同濟醫院吳登龍團隊闡明前列腺癌精準化治療新策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Molecular Cell」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0-09-29  瀏覽:

9月17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Cell出版集團旗下子刊、國際頂級分子生物學期刊「Molecular Cell」(《細胞分子學》)在線發表了我校附屬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吳登龍教授課題組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黃浩傑教授研究團隊合作開展的關於前列腺癌精準醫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是通過靶向ERG致癌蛋白來遏制前列腺癌進展。

前列腺癌是目前全世界男性第二大癌症相關致死性疾病。近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呈顯著增長趨勢,嚴重威脅老年男性生命健康。前列腺癌中TMPRSS2-ERG基因融合現象十分常見,其在歐美人群中發生率高達50%,在亞洲人群中也佔據約四分之一。TMPRSS2-ERG基因融合導致ERG致癌蛋白異常高表達,ERG致癌蛋白作為惡性促癌轉錄因子進一步激活下遊一系列致癌基因及其表達的致癌蛋白,從而促進前列腺癌發生、發展、侵襲、轉移。因此,靶向ERG致癌蛋白對前列腺癌治療至關重要,然而迄今仍未見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針對ERG致癌蛋白,該研究首次發現DNA損傷療法(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可以破壞前列腺癌中ERG致癌蛋白穩定性,並且該破壞作用與著名抑癌基因PTEN功能相關。在PTEN功能完整時,DNA損傷作為激活開關,通過激活DNA損傷應答通路下遊WEE1激酶與GSK3β激酶一同開啟對ERG致癌蛋白的磷酸化過程,從而誘發ERG致癌蛋白降解。在PTEN功能缺失而導致GSK3β失活時,通過聯合使用GSK3β上遊激酶AKT抑制劑與DNA損傷療法可以逆轉ERG致癌蛋白的降解抵抗現象,從而恢復高表達ERG致癌蛋白的前列腺癌細胞對DNA損傷療法的敏感性。

該研究同時還發現,ERG致癌蛋白的降解失調是造成前列腺癌對放化療抵抗及不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該項研究針對前列腺癌中最大的亞群TMPRSS2-ERG基因融合陽性前列腺癌,深入揭示了DNA損傷療法與PTEN功能狀況對ERG致癌蛋白降解的分子機制,有望為發展靶向ERG致癌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提供精準化策略。該研究團隊致力於從臨床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針對治療的難點熱點,探索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及策略,為瓶頸期癌症治療打開新大門。研究成果完美地演繹了從臨床出發,到基礎理論研究,再回到臨床治療的完整閉環研究路徑。

該研究論文第一作者為附屬同濟醫院泌尿外科住培醫師洪哲博士,通訊作者為美國梅奧醫學中心黃浩傑教授,附屬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吳登龍教授、吳強醫師。

該論文原文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871104/

 

 

 

 

 

 

 

 

 

 

 

 

 

 

 

 

 

相關焦點

  • ...外科張弩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ell...
    近日,我院神經外科張弩教授團隊研究成果「An 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 in Phosphatase andTensin Homolog (PTEN) Encodes A Circuit Breaker of Lactate Metabolism」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新成果!我校轉化醫學研究所在頂級期刊Cell發表新冠研究成果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231-2新型冠狀病毒存在很多突變株,這些突變株感染力怎麼變化?是否會重新感染患者?當前疫苗對突變株是否存在抵抗性?
  • ...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報導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
    AMPK是調節生物能量代謝的核心分子之一,是治療代謝疾病的重要靶點。AMPK感知細胞代謝狀況,葡萄糖、ATP等缺乏引起AMPK激活1,促進細胞中能量的產生,並抑制各種消耗能量的生理過程,從而維持細胞的代謝穩態。但是人們對於抑制AMPK活性的負調節機制卻知之甚少,缺乏對於AMPK信號通路調控方式的全面認識。
  •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肖瑞平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報導高糖抑制...
    AMPK是調節生物能量代謝的核心分子之一,是治療代謝疾病的重要靶點。AMPK感知細胞代謝狀況,葡萄糖、ATP等缺乏引起AMPK激活1,促進細胞中能量的產生,並抑制各種消耗能量的生理過程,從而維持細胞的代謝穩態。但是人們對於抑制AMPK活性的負調節機制卻知之甚少,缺乏對於AMPK信號通路調控方式的全面認識。
  • [簡訊]中國科學家破解質子治療在線監測難題 最新研究成果在《Sensors》發表
    《Sensors》發表數字PET團隊在線精準監測質子治療研究成果CPTN訊,2018年9月初,國際權威期刊《Sensors
  • 國內三篇《Molecular Cell》同時在線發表
    9月22日晚,《Molecular Cell》同時在線發表了三篇來自國內科研單位的重要成果。巧合的是,十天前,《Cancer Cell》也在同一期刊登了三篇來自國內科研人員的成果。此外,一周前,《Nature》也在同一時間在線發布了分別來自清華和同濟大學的兩篇重要論文。
  • 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廣州醫生團隊8年研究成果
    大洋網訊 6月15日,在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的一篇權威醫學文獻給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希望。該文出自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吳一龍教授團隊,他們用了8年的時間,證實了靶向-手術-靶向的新治療模式,能有效降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達61%的復發風險。
  • Molecular cell:中國科學家發現蛋白修飾與自噬起始新關係
    2015年2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浙江大學的劉偉教授研究小組在著名國際期刊molecular cell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細胞自噬關鍵起始因子
  • ...Biomaterials》發表促骨腱界面再生的新型組織工程治療策略論文
    紅網時刻4月29日訊(通訊員 嚴麗)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運動醫學科、「器官損傷衰老與再生醫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運動與健康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國際華人骨研學會(ICMRS)運動醫學聯合研究中心呂紅斌教授團隊在生物材料領域頂尖學術期刊《Biomaterials》(IF=10.273)上連續發表2篇原創性論文,分別介紹了兩種促進骨腱界面再生的新型組織工程治療策略
  • 全外顯子測序發現胰腺癌新治療靶點
    2015年4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
  • 重磅級文章聚焦癌症轉移研究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癌症轉移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8】eLife:新成果!【10】Cell:揭示前列腺癌骨轉移通過產生TGF-β抵抗免疫療法機制doi:10.1016/j.cell.2019.10.029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擴散到骨骼的前列腺癌會引發骨組織破壞,進而阻礙T細胞的發育,這就會破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有效性,畢竟T細胞對治療的成功至關重要
  • Nature: 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Wnt/beta-catenin
    2015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5月11日,來自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將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了Nature 雜誌上。他們發現,黑色素瘤細胞可以通過產生大量的beta-catenin,從而將它們自己與免疫系統的抗癌前線武器-T細胞屏蔽。
  • ...蔡廣研團隊合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蛋白質與細胞》,為腎臟...
    左為團隊與陳香美、蔡廣研團隊合作研究成果發表於《蛋白質與細胞》,為腎臟再生醫學療法帶來希望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1-01-12  瀏覽:
  • Cell:許琛琦團隊等合作研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Cell:許琛琦團隊等合作研究發展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2020-08-03 0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Cell:對伊波拉病毒進行單細胞研究,揭示了這種病毒的致命策略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布羅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伊波拉病毒在感染過程中如何改變宿主免疫反應以有利於自己的新細節。他們鑑定出這種病毒抑制的抗病毒防禦基因,以及這種病毒激活的其他基因,以便潛在地促進它在宿主細胞中複製。
  • 華南理工大學2名研究生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論文!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鍾裕與謝嘉睿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 landscape of the ecosystem in early-relap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與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微生態系統的顯著差異。
  • 胰腺癌重磅級研究盤點(第3期)
    1.Cell:通過構建胰腺癌幹細胞分子依賴性圖譜,揭示胰腺癌治療新策略doi:10.1016/j.cell.2019.03.010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RNA測序(RNA-seq)、染色質免疫沉澱測序(ChIP-seq)和全基因組CRISPR分析來繪製胰腺癌幹細胞的分子依賴性圖譜,其中胰腺癌幹細胞是優先驅動腫瘤發生和進展的高度治療抵抗性
  •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康九紅課題組研究成果發表於《Cell Stem Cell》 來源: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時間:2018-05-11  瀏覽:
  • 譚蔚泓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發表研究成果:開發了...
    日前,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化工學院和生物學院譚蔚泓教授所領導的"分子科學與生物醫學實驗室 (MBL實驗室)"在《Nature·Nanotechnology》(影響因子35.267)上發表了研究論文
  • 【邁向高水平】暨南大學李曉江團隊在《Cell》發表重要學術成果...
    中國教育在線訊 3月30日,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李曉江教授團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教授團隊和美國Emory大學李世華教授團隊合作研究成果「A huntingtin knock-in pig model recapitulates features of selective neurodegeneration in Hunting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