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Wnt/beta-catenin

2020-12-05 生物谷

 

2015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5月11日,來自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將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了Nature 雜誌上。他們發現,黑色素瘤細胞可以通過產生大量的beta-catenin,從而將它們自己與免疫系統的抗癌前線武器-T細胞屏蔽。他們還發現了,beta-catenin是如何阻止T細胞浸潤到腫瘤細胞,從而減弱免疫治療效果的。最後,研究人員們提出建議,該如何繞開這個障礙。

黑色素瘤的治療在研發出了免疫療法之後,有了革命性的改觀。這些治療策略包括阻斷激活T細胞上的免疫抑制受體,例如,利用抗CTLA-4,PD-1和PD-L1的單 抗。然而,僅僅一部分的患者對這些治療有效,他們常常是在治療前,已經存在有T細胞的抗腫瘤反應,因為在腫瘤的微環境中可以檢測到CD8T細胞的浸潤。而沒有T細胞浸潤的黑色素瘤患者,常常是對免疫療法抵抗耐藥的。

為了研究清楚是什麼細胞信號傳導通路,破壞了T細胞浸潤到黑色素瘤,研究人員們比較了黑色素瘤的病人樣本。這些樣本中,91名病人是沒有T細胞浸潤的,106名病人是有T細胞浸潤且引發了炎症的。通過對這兩組樣本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激活的beta-catenin信號在兩組間有最大的差異。49%的無T細胞浸潤的樣本呈現出高水平的beta-catenin活性,且6個beta-catenin的靶基因也有顯著的升高。而在T細胞浸潤組,僅4%的腫瘤樣本表現出了相似的信號模式。接下來,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發現,beta-catenin高表達的癌症細胞確實是可以阻止T細胞進入到腫瘤的微環境中,而且還可以降低CD103+樹突狀細胞(DC)的數量。DC細胞是對外來入侵者的清道夫,如病原體或是腫瘤細胞。當DC細胞發現有有害的微生物或是細胞損傷時,它們會把這些危險信號傳遞到淋巴結,遞呈給T細胞,T細胞就會向腫瘤浸潤。研究人員發現,沒有beta-catenin的腫瘤細胞可以產生免疫信號分子CCL4,這個分子可以吸引CD103+DC。但是,表達高水平beta-catenin的腫瘤細胞可以抑制CCL4 的表達,因此,沒有吸引來CD103+DC細胞,也沒有T細胞向腫瘤的浸潤。最後,研究人員將Flt-3配體誘導的骨髓DC打入無T細胞浸潤的小鼠腫瘤模型,對黑色素瘤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如果再聯合使用抗CTLA-4和PD-L1單抗後,抑瘤效果顯著增加。

這項研究發現,腫瘤內高表達的beta-catenin可能是黑色素瘤抵抗免疫治療的機制之一。研究結果提示我們,對於那些對免疫治療抵抗的患者,直接注射病人自身的CD103+DC細胞,或是先利用放療引起腫瘤的炎症,接下來再聯合使用免疫治療,效果可能會更好。(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
生物谷APP。謝謝!



doi: 10.1038/nature14404

PMC:

PMID:

Melanoma-intrinsic β-catenin signalling prevents anti-tumour immunity


Stefani Spranger, Riyue Bao,Thomas F. Gajewski

Melanoma treatment is being revolutioniz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blockade of immune-inhibitory receptors on activated T cells; for example,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CTLA-4, PD-1, and PD-L1. However, only a subset of patients responds to these treatments, and data suggest that therapeutic benefit is preferentially achieved in patients with a pre-existing T-cell response against their tumour, as evidenced by a baseline CD8+ T-cell infiltration within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6.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underlie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spontaneous anti-tumour T-cell response in subsets of cases, therefore, should e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solutions for patients lacking a T-cell infiltrate. Here we identify a melanoma-cell-intrinsic oncogenic pathway that contributes to a lack of T-cell infiltration in melanoma. Molecular analysis of human metastatic melanoma samples revealed a correlation between activation of the WNT/β-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 and absence of a T-cell gene expression signature. Using autochthonous mouse melanoma models, we identifie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umour-intrinsic active β-catenin signalling results in T-cell exclusion and resistance to anti-PD-L1/anti-CTLA-4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Specific oncogenic signals, therefore, can mediate cancer immune evasion and resistance to immunotherapies, pointing to new candidate targets for immune potentiation.

相關焦點

  • Nature communication:非經典WNT受體相互作用 抑制腫瘤轉移
    2015年4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 wnt信號包括β catenin依賴性的經典途徑和β catenin非依賴性的非經典途徑,在調節動物發育和維持穩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wnt信號失調會引起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發生
  • Nature communication:REGγ調節經典wnt信號途徑促進皮膚癌發生
    2015年4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時代到來的機遇與挑戰
    基因組和表觀基因組水平上的高度多變性,從轉錄物到蛋白等多個生物層面的極度異質性及對環境極強的適應性,是腫瘤成為診治最為乏術的疑難重症的根本原因。新一代測序技術、新的分子標誌物、新的影像學工具、新型分子診斷方法等轉化醫學的新發展與新應用,為腫瘤的研究和臨床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腫瘤免疫治療為代表,最近在癌症研究和治療方面有非常新穎的突破。
  • Cell:科學家利用新方法鑑定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
    根據測序比對和質譜流式的分析結果,發現早期的腫瘤就已經開始在改變其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組成和表型了,尤其是T細胞、天然殺傷細胞和腫瘤浸潤髓系細胞(TIM)。數據顯示PD-1僅在腫瘤組織CD4+和CD8+細胞中顯著表達;通過ImmunoSEQ方法對細胞樣本TCRbeta鏈的CDR3區域進行測序,分析發現雖然在腫瘤組織和正常肺組織中總體的TCR克隆型並無明顯差異,但是在腫瘤組織中TCR克隆的形成和擴增明顯和CD8+PD-1+ T細胞亞群特異性相關,且多發於TLS富集的腫瘤病灶區域,該現象在正常肺組織中並未觀察到。
  • WNT信號在癌症免疫監測中的應用
    在各種臨床前和臨床環境中,解除對WNT信號的控制已被證明有利於惡性轉化、腫瘤進展和對傳統癌症治療的抵抗。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異常的WNT信號也可能破壞癌症免疫監測,從而促進免疫逃避和對多種免疫療法的抵抗,包括免疫檢查點阻滯劑。
  • 人造靶點和免疫識別雙導向治療腫瘤研究獲進展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蔡林濤領銜的納米醫學研究小組,在人造靶點和免疫靶點雙導向治療腫瘤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論文《T細胞膜仿生納米藥物通過生物正交靶向與免疫識別增強腫瘤光熱治療》(T Cell Membrane
  • Cell stem cell:sox9調節皮膚癌細胞自我更新促進腫瘤轉移和侵襲
    2015年6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sox9通過wnt/b-catenin依賴性方式在基底細胞癌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 chip-seq和基因晶片揭示了sox9調控的癌症特異性基因網絡 sox9能夠促進基底細胞癌的乾性以及自我更新同時抑制分化過程
  • 腫瘤免疫治療發展史
    2013 年《科學》雜誌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腫瘤靶向治療後的新一代的腫瘤治療手段。從PD-(L)1抗體到CAR-T,腫瘤免疫學的進展正在改變許多癌症類型的治療標準,而且藥物開發和癌症治療的範式也常被重新書寫。目前,大量新的在研品種和公司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數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
  • Nature | 抑制PCSK9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這促使全球科學研究團隊致力於探索新的腫瘤免疫治療靶點,以開發可用於PD-1/L1抗體不應答或耐藥患者的新型免疫治療藥物,或增強PD-1/L1抗體療效的方案。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腫瘤動物模型,證明了腫瘤細胞內脂質代謝相關分子PCSK9具有腫瘤免疫調節功能,基因敲除或者用特異性中和抗體抑制PCSK9活性,能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 JBC:靶向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為治療結直腸癌提供新靶點
    2018年5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在多種腫瘤中存在過表達能夠促進癌症進展。之前研究表明JMJD1A能夠促進結直腸癌進展,但是該分子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完全了解。
  • 諾獎風向標:WNT信號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體外誘導敲除小鼠的成肌細胞,並進行Nephrin過表達能夠重新恢復成肌細胞的融合過程,表明Nephrin參與Wnt/β-catenin依賴性的成肌細胞融合。Wnt信號途徑是癌症幹細胞發育的一條關鍵途徑,這種抑制劑的出現或為藥物難治性結直腸癌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結直腸癌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大約70萬人死於該病。超過90%的結直腸癌攜帶Wnt信號途徑的體細胞突變,比如APC腫瘤抑制基因,導致Wnt信號途徑的持續性激活。這反過來導致癌症幹細胞的產生,癌症幹細胞是腫瘤抵抗傳統化療的一個本質性因素。
  • 科學瞬息-新冠疫苗新靶點!抗體治療惡病質
    新冠病毒疫苗再添新潛在靶點!7月13日《nature·medicine》發表:康復新冠患者體液和循環濾泡輔助T細胞反應,在新冠疫苗開發以來,大多數都是針對病毒的糖蛋白(S),引導其與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識別,引發中和抗體;儘管在動物實驗上實現,也不能在人類中保證效果,藥物人類糖蛋白免疫原性特性很難區分;這項研究表徵COVID-19患者體液和循環濾泡性輔助性T細胞(
  • 研究腫瘤微環境,尋求免疫治療新突破!
    伊匹單抗在這四個關鍵點上都表現出了治療活性,然而它的不良反應限制了它在聯合治療中的作用。因此,研究者們未來還需嘗試只在腫瘤微環境內靶向CTLA-4,或者使用其他靶向分子適度清除腫瘤內TREG細胞。5. 靶向其他免疫檢查點受體臨床前研究顯示,除了PD-1/PD-L1和CTLA-4外,還有其他靶點與淋巴細胞活性抑制有關。
  • ​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研究進展
    腫瘤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研究機構和製藥企業的青睞。鑑於免疫系統的複雜性,腫瘤免疫治療涵蓋了多種作用機制和藥物形式,發展情況各不相同。本文從發展階段、作用機制和研發機構等情況進行分析,旨在闡述腫瘤免疫藥物開發的總體趨勢和方向,為抗腫瘤藥物研發提供依據。
  •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2018年3月13日,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經典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鄧詣群教授研究組題為「C9orf140, a novel Axin1-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 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被發現
    近些年來,針對T淋巴細胞開發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人類治癒癌症帶來了希望。然而,這種類型的治療手段對於大部分癌症患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好的效果。PD-1及PD-L1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大約在20%左右,仍有80%左右的患者對治療耐受。因此,需要尋找可以預測療效的新的生物標記物。
  • 腫瘤免疫激動劑,為癌症免疫治療加「油門」
    縱觀腫瘤的治療方案發展,從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再到腫瘤免疫治療,腫瘤治療的範式和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如今抗腫瘤的新藥研發已邁入了免疫治療時代。免疫激動劑就是這類藥物,是全球腫瘤免疫研發的新熱。2016年,一家專注於腫瘤免疫激動劑的公司成立了——它就是禮進生物,由前艾伯維腫瘤研發資深科學家王結義博士所創立。公司以全球創新的腫瘤免疫激動性抗體管線為核心、專注於抗腫瘤創新藥研發。
  • 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NKG2A,閃耀ASCO2020,且對新冠治療展現潛力
    現在談到癌症治療,免疫治療可以說是其最火的領域之一,它是利用並加強患者免疫系統的力量來攻擊腫瘤的療法,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第五支柱」。用藥物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是免疫治療的一個重要思路,國內外以PD-1/L1、CTLA-4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的成功上市,已經證明了這一治療策略的臨床轉化潛力和商業價值。
  • Nature:中國科學家發現肝癌精準治療新靶點!
    肝癌是對各種組織學上不同類型的原發性肝臟腫瘤的統稱,主要包括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肝母細胞癌、膽管囊腺癌等。其中,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佔絕大部分,約佔原發性肝癌的90%左右。中國是肝病大國,同時也是肝癌大國。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70萬例左右的新發肝癌病人,其中35萬例以上在中國。
  • 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MDSC免疫檢查點c-Rel
    Journal Club 06/11/2020近年來,腫瘤的免疫治療作為一種創新的治療理念,已成為目前及今後腫瘤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免疫治療通過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去識別和殺傷癌變細胞,不僅可有效清除手術無法完全清除或轉移的腫瘤細胞,且特異性強,毒副作用遠低於放化療。